極寒天氣襲卷歐洲和東亞 北半球將進入小冰河期

2020-12-25 搜狐網

  據國外媒體報導,一股強烈的寒流2月2日席捲了歐洲大部分地區,多個國家降下大雪,因難以抵抗嚴寒而凍死的人數一直在增加,截至目前死亡人數已經達到202人。此外,日本和韓國正遭遇近幾年來最寒冷的冬季。日本北部持續數周的暴雪引發雪崩並導致交通網絡中斷,目前至少有56人喪生。韓國首爾則創下55年來的最低溫度。

  強烈寒流席捲歐洲,英國將比南極還冷?

  一股強烈的寒流已經抵達歐洲的大部分國家。在義大利,由於暴風雪導致交通中斷,數百名乘客被困在火車上。塞爾維亞政府2日宣布,全國有多個村子、至少1.1萬名村民因大雪被困,其中有6500戶人家居住在偏遠山區。救援機構已經出動直升機解救災民和分發救災物資。塞爾維亞緊急事務部門官員說,由於連降暴雪,村子多條道路被冰封。「我們正努力清理路上冰雪。但未來幾天會有強降雪,甚至是冰風暴。」

  歐洲東部多國的一些城鎮也因積雪過厚無法與外界聯繫,還將面臨天然氣供應中斷的危險。一些國家已經陸續出現因嚴寒死傷的現象。在烏克蘭首都基輔,氣溫已經降到零下27攝氏度,部分地區氣溫達到零下33攝氏度。烏克蘭緊急情況部稱,烏克蘭被凍死的居民高達63人,其中8人死在醫院,41人死在街頭,14人死在自己家中,死亡原因大多是體溫過低。烏克蘭當局已經設立了超過2000個臨時救助站。

  地處黑海沿岸的喬治亞今年迎來了了11年來最早的降雪。本月1日夜裡突然颳起的狂風導致多個地區的積雪冷凍成冰,喬治亞道路管理和交通管理部門果斷關閉部分接近山口的路段。此外狂風還造成喬治亞輸電線路故障,少數用戶斷電。

  捷克氣象部門說,該國北部地區2日氣溫下降至零下28攝氏度,刷新了當地迄今為止的最低氣溫紀錄。今後幾天捷克氣溫還將繼續下降,個別地方氣溫將達到零下30攝氏度。捷克通訊社報導稱,僅2日當天就有5人凍死街頭,其中多數為無家可歸者。

  此外波蘭死亡人數達到29人,部分地區氣溫降到零下32攝氏度。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拉脫維亞等國死亡人數也有所上升。

  在法國107個區中,已有41區宣布進入緊急狀態。首都巴黎設立了近600個救助站,以幫助無家可歸的人過冬。英國衛生部高官稱,寒流將在本周末抵達英國,屆時英國可能比南極更冷。

  首爾創55年來最低溫、日本暴雪56人喪生

  韓國氣象部門稱,首爾2日夜間氣溫達到零下17攝氏度,這是今年最低溫度,也是55年來同期最低溫度。韓國氣象廳表示,寒流已連續肆虐兩天,氣溫驟降主要是受低溫大陸高氣壓和北極寒流影響,多地已發布寒潮警報。

  日本也正經歷近年來最寒冷的冬季。北部持續數周的暴雪引發了雪崩,並導致交通網絡中斷,目前已經有至少56人喪生。據日本媒體統計,43人在屋頂或街上掃雪時死亡,7人被建築物落下的雪球砸死,4人在雪崩中喪生,另有2人被凍死。當地警方和營救人員仍在繼續展開搜索行動,以確認沒有人被埋在雪裡。北海道和本州島北部已被厚雪覆蓋,惡劣天氣使眾多列車晚點、飛機航班取消。其中在本州島青森縣的積雪深達4.29米。

  據新華社、中國日報

  專家觀點

  全球或遇20年小冰河期

  據美國世界新聞網報導,一些國際權威氣候專家指出,全球氣候變暖已經停止,並開始冷化,近來北半球的酷寒只是全球天氣變冷的開端,這樣的冷天可能會持續20年至30年。英國《每日郵報》因此宣稱今年的寒冬顯示「小冰河期來臨」。

  報導說,這些科學家的預測是根據他們對太平洋和大西洋海水溫度的自然周期分析而來,推翻了一些已廣為接受的氣候變暖理論。這些理論宣稱,到了2013年夏天,北極圈將完全無冰。

  《每日郵報》說,根據科羅拉多州美國國家冰雪資料中心的資料,自2007年以來,北極夏天的海冰增加了近106萬平方公裡,也就是26%,即便是大力倡議防止全球變暖的人士也未反駁這一點。

  科學家的這項預測也推翻了氣候變遷電腦運算模式,這些模式認定自1900年以來的地球變暖完全是人為的溫室氣體排放造成的,而且只要二氧化碳的濃度增高,就會繼續變暖。科學家說,他們的研究顯示,大部分的氣候變暖是因為過去海洋周期處於「溫暖期」,而目前正處於「寒冷期」。

  北極震蕩造成北半球嚴寒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北半球的北美洲、歐洲和亞洲地區遭遇寒冬,並非是全球變冷,而是因為北半球出現了氣象顛倒的情況。這種情況是北極震蕩造成的。北極上空的大氣壓力會出現兩種極端變化,直接影響北半球出現暖冬或寒冬。

  科學家以北極震蕩指數來衡量氣壓的變化。在過去幾十年裡,北極震蕩指數多為正值。北極上空的氣壓比平均氣壓低,中緯度地區上空的氣壓則比平均氣壓高。中緯度地區指的是從日本札幌、義大利米蘭、美東緬因州、到美西俄勒岡州等地。

  在這種情況下,圍繞北極的寒帶噴射氣流從西方吹向東方,而不會吹到南方,大部分時候都維持在美國以北的加拿大。這麼一來,美國大部分地區的冬季氣溫就相對比較暖和。

  今年冬季,北極震蕩指數出現負值,北極上空出現高氣壓,寒帶噴射氣流都被擠壓到比以往更遠的南部地區,造成美國、歐洲和中國出現寒冬。

  值得一提的是,北極上空在這個冬季的高氣壓是1950年以來最顯著的。至今沒有人知道為何北極氣壓會出現這種極端變化。

  第一個觀察及描述這種現象的美國華盛頓大學大氣科學教授華萊士說:「我傾向於把它看作一種隨機現象。我不認為我們掌握了它今年這個樣子,下一年卻完全另一個樣子的原因。」

  北極震蕩同全球變暖或全球變冷都沒有關係。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它不是第一次出現。

  據央視、國際廣播電臺

相關焦點

  • 全球變暖竟造成了極寒天氣?
    本來福島核電站事故已經讓日本其他地區的蔬菜價格上漲,如今的嚴寒天氣,使東京蔬菜價格進一步上漲。而由於海上浪大,漁船出海打魚困難,個別魚類價格也在成倍上漲。  冰河期說法源於英媒臆測  隨著歐亞極寒天氣的蔓延,關於極寒的原因也成為關注的焦點。
  • 歐亞遭遇極寒至少286人死亡 20年小冰河期到來?
    中新網2月4日電 綜合報導,歐洲寒冷天氣影響範圍不斷擴大。除了烏克蘭、波蘭及保加利亞等東歐國家情況嚴峻外,義大利、法國亦相繼受冷鋒侵襲。過去一周,歐洲地區因寒流死亡的人數已超過223人。此外,日本雪災迄今奪去至少63人死亡,韓國首爾低見攝氏零下17度,是55年來最低紀錄。
  • 北半球小冰河時期 臺灣平地也下雪
    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彭啟明表示,17世紀前後,北半球小冰河時期,臺灣不少地方都有平地下雪紀錄。他呼籲臺當局應考慮開放民間專業氣象機構及專家可預警災害性天氣,以及多參考溫帶國家及地區面對寒冷時的應對方法。    昨日臺灣許多地方傳出下雪或下霰,讓許多民眾樂瘋了瘋狂追雪。
  • 千年極寒_千年極寒是什麼意思-天氣網天氣百科
    俄羅斯時報引用了波蘭科學家的話:「墨西哥灣流減弱意味著這個灣流將不能抵消北極風帶來的寒冷。如果這個灣流完全停止,一個新的冰河期將降臨歐洲」。報導以俄羅斯中部地區此前低於平均氣溫兩三攝氏度的現象,對千年極寒予以了「證實」。2010年10月4日,全球變暖懷疑論網站wattsupwiththat的報導,從俄羅斯時報和「俄羅斯之聲」的報導裡摘取片段,同時也提到了Kovalevski。
  • 歐亞極寒天氣造成逾300人死亡 北極濤動或成主因
    中新網2月5日電 綜合消息,北半球近日出現的極寒天氣影響範圍持續擴大,多國出現因嚴寒死亡報告。截至目前,歐洲地區已有超過260人因嚴寒天氣死亡。在亞洲,日本今冬大雪迄今已至少奪去63人的生命;中國北方多地近日亦持續出現嚴寒天氣。
  • 地球可能已迎來小冰河期,天氣慢慢變冷科學家:人類要早做準備!
    這對於地球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災難,而且溫度不斷上升,不僅會使海平面上升,還會讓一些極寒地區凍土開始融化,然後相關的病毒也會從動土當中釋放出來,感染人類。目前人們一直擔心溫室效應會抑制殘害地球,但是曾經有科學家研究表明,地球即將可能進入一個小冰河世紀,科學家認為現在溫室效應已經逐漸停止了,地球也開始在逐漸的變冷,這主要是通過對北半球近幾年的溫度數據研究發現的,科學家發現北半球的溫度近些年來在不斷的下降,而這一現象也是經過了很多科學家的研究,發現確實如此那麼問題來了。
  • 太陽黑子減少 地球小冰河期正在到來?
    不過,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的於革研究員表示,科學家最近關注的「小冰河期」,不會帶來《冰河世紀》中那樣的寒冷。而且,類似的「小冰河期」,地球其實已經歷無數次。以中國為例,當「小冰河期」到來時,太湖結冰,廣州落雪,都是不稀奇的。「小冰河期」說法有誤?
  • 小冰河期的教訓
    它們的「解析度」——一個可以粗略定義為它們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精確度的詞——可能相當低,而且每個來源往往在特定的時期或地點工作得最好。歷史學家們已經學會了利用考古學、文字學或者口述的過去天氣記錄來幫助科學家們填補一些空白。也許最豐富和最有用的是航海日誌,由歐洲水手在航海時代寫的。因為水手們必須跟蹤風向,以便在看不到海岸時航行,航海日誌中包含了豐富的每日甚至每小時的天氣記錄。
  • 這個冬天為何冷——專家詳解嚴寒天氣
    和歐洲不少國家相比,我國的情況還不算太糟。歐洲的法國、德國、烏克蘭、羅馬尼亞、波赫、義大利等國遭遇大面積嚴寒,個別國家或城市甚至因此宣布進入緊急狀態。截至2月6日,今年全歐洲已有260人死於因寒潮引發的疾病或意外,其中僅烏克蘭就有131人死於嚴寒。與我國一衣帶水的日韓兩國也暴雪頻襲,積雪厚達三四米,多地出現雪崩,韓國首都出現55年來最低溫。
  • 北半球多國遭極端天氣 惡劣天氣頻發是否有關聯?
    中央氣象臺的預報顯示,5日夜間至7日,西北地區東部、華北大部、黃淮、江漢等地將有新一輪明顯降雪過程,上述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雪,局地暴雪(日降雪量10~15毫米)。具體來看,5日20時至6日20時,陝西河南等地有較強降雪,江南華南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甘肅東南部、陝西大部、山西中南部、河南大部、湖北西北部等地有中到大雪;江南中南部和華南中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
  • 歐亞極寒天氣致死200餘人引關注
    今年冷空氣顯得特別勤快,不僅在中國部分地區製造了「史上最寒冷」的春節,同時歐洲和日韓等地也正在經歷少見的低溫和強降雪天氣。據報導,迄今寒流已經導致歐洲國家200多人死亡。而與此同時,北美洲東部卻又創了5年來最溫暖紀錄,美國華盛頓的櫻花甚至已經開放了……「極寒」和「極暖」並存,不少網友八卦,莫非真的是「2012」來了?
  • 寒潮襲擊歐洲多國,今冬北半球都要凍哭?權威觀點:我國應是暖冬
    正當我國遭遇一系列壞天氣的同時,北半球其他地區的天氣也不平靜,比如近日歐美多國也遭遇壞天氣襲擊,11月17日,衛星才在美國東海岸記錄下了迅速發展的冬季風暴,給東部海岸帶來了糟糕的低溫、雨雪和風暴潮天氣。
  • 罕見極寒離奇痛襲北美,世界面臨迷你冰河時代?
    洶湧的洪水吞沒了美國和歐洲,冰層和白雪覆蓋了整個地球表面,地球進入了冰河時代。那麼現實生活下,又是什麼導致了這種極端天氣的出現,人類是否也將面臨進入冰河時代的命運呢?而從2020年開始,太陽將進入活動的極小期,釋放的能量將開始下降,溫度也會因此降低。
  • 歐洲多個國家迎最寒冷冬季-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中新網2月5日電 綜合消息,北半球近日出現的極寒天氣影響範圍持續擴大,多國出現因嚴寒死亡報告。截至目前,歐洲地區已有超過260人因嚴寒天氣死亡。在亞洲,日本今冬大雪迄今已至少奪去63人的生命;中國北方多地近日亦持續出現嚴寒天氣。
  • 地球還會進入小冰河?NOAA:4月太陽活動可能進入第25個周期
    作者:文/虞子期 4月9日,我們得到一個關於「太陽活動」的新消息,那就是近日美國《新聞周刊》發表了這樣的一個結論,那就是NOAA太空天氣預報中心主任柯林頓·華萊士預測,我們地球將可能在4月正式進入到新一輪的活動周期,這一下可以說是消除了大家長期以來對「小冰河時期」的一個看法,因為太陽活動可能緩慢活躍起來了
  • 英科學家:2021年地球將進入小冰河期,上次發生在明朝末期
    英國科學家近日發表論文,警告稱在今後十多年的時間裡,全球可能會陷入小冰河期。英國諾桑比亞大學(Northumbria University)數學教授瓦倫蒂娜·扎科娃(Valentina Zharkova)根據太陽磁能數學模型推演,2021年開始,全球氣溫將逐步下降。
  • 世界多地區現極端嚴寒天氣 各國科學家解讀不一
    第二看臺  最近,極端嚴寒天氣成為了世界性的共同話題。一張張照片令人觸目驚心:義大利威尼斯結冰的河流,瑞士日內瓦湖畔冰凍的汽車,日本滿天的飛雪....。.對於歐洲和世界其他地區出現的嚴冬,各國科學家從不同角度給出了說法。
  • 地球將進入小冰河時期?太陽或進入「休眠期」,12億人將受影響!
    其實對於我們來說,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我們在地球上的活動和地球的變化息息相關。我們的活動影響著地球的變化,而地球的環境變化將會影響著人類的生存,所以從一方面來說,人類和地球是相互依存的。然而近兩年全球變暖的現象越來越嚴重,給我們帶來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在前幾年我們經歷過厄爾尼諾現象,導致海洋水的溫度逐步的升高,給全球多個地區都帶來了不同程度的極端天氣。
  • 極寒延緩了歐洲遊 不少度蜜月的新人或等候或南下
    歐亞多個國家出現了極寒天氣,不少國家更是大雪封門,天上地面的交通都受到了影響。昨天下午,筆者走訪市區幾家旅行社,了解極寒天氣是否也給紹興想出遊的人帶去不便。  歐洲遊遇極寒  澳洲坐收漁翁之利?  筆者從市區幾家旅行社了解到,過完年一直是歐洲遊的淡季。價格也比過年的時候便宜20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