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哪個族群更「像」突厥人?答案只有圖瓦人,沒有土耳其人

2021-02-17 愛品閱旅行

提示:當今,哪個族群更像突厥人?只有圖瓦人,沒有土耳其人。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圖瓦人與最早的突厥人生活區域相同;二是圖瓦人與突厥人文化習俗相近甚至相同;三是人種,圖瓦人與突厥人都是黃種人。這些,與土耳其人相去甚遠。

必須首先強調:真正的突厥人已經被融合,已經在當今社會不復存在,只能是停留在中國史書裡的記憶。

在這一前提下,如果說,當今社會還有哪個群體或者民族,更像中國古籍裡記載的突厥人的話,那麼,我認為只有圖瓦人。原因有三:

一是圖瓦人與最早的突厥人生活區域相同。

新唐書中說,突厥阿史那氏,是古匈奴的北部。居於金山之南,臣服於蠕蠕,種族繁衍。

阿史那氏為古突厥統治家族的姓氏,意為 「高貴的狼」。又因為同時具有「藍色」之意,阿史那部也被稱為 「藍突厥」,藍色並不是指有藍色的眼睛,而是指最高天神「騰格里」,象徵對突厥的最高統治權。金山就是阿爾泰山。

新唐書中的這段話,不僅指出了突厥統治家族,即被視為最純正的突厥人的來源——古匈奴的北部,而且還指出了他們生存的區域,金山之南,能南到了什麼地方呢?答案是:鬱督軍山,古山名。或作於都斤山的東支、烏德鞬山。即今蒙古杭愛山。公元七世紀初至九世紀中先後為突厥、薛延陀、回紇諸族的根據地。

今天的圖瓦人生存範圍也大致在這一區域,是現今我國新疆阿爾泰地區與蒙古國接壤的一些地方。由此向北,還包括——俄羅斯聯邦主體之一——圖瓦共和國——薩彥嶺以南、唐努烏拉山以北。這個區域是突厥人的搖籃。

突厥人有拜高山、祭祖窟的習俗,阿史那氏突厥祭祀兜鍪山先祖窟,漠北突厥多祭祀於於都斤山(杭愛山)的阿史德窟,拜山即拜祖,山神在突厥神靈體系中佔有重要位置。兜鍪山就是今天的博格達山,為準噶爾盆地和吐魯番盆地的界山 。東西走向。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主峰博格達峰,海拔5445米。在烏魯木齊市區也能看到博格達峰。

博格達山在《新唐書·突厥傳》中稱為「金莎 領」,《地理志》中稱為「金沙嶺」,《沙陀傳》中稱為「金娑山」。《契若何力傳》中稱為「金嶺」,《新五代史·唐本紀第四》中稱為「金 莎山」。這座山裡的山洞很多,傳說即是突厥人用來祭祖的洞窟。

可以看到一點,拜高山、祭祖窟突厥人都是向南的,從自然地理的角度來解釋,杭愛山、博格達山以北的突厥人只有向南才可能獲得更大發展,突厥人顯然是明白這個道理的,被與拜高山、祭祖窟的虔誠結合在了一起。

二是圖瓦人與突厥人文化習俗相近甚至相同。

文化習俗會有很多派生的內容,當然是文化融合的結果。但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看到最原始或者最接近本真的那一部分,它不是穿什麼衣服、吃什麼飯,而宗教信仰與死後葬俗,我把這二者理解為生死,而穿什麼衣服、吃什麼飯不過是活著,而活著就意味著受到影響,被改變,主動的和被動的都是。

薩滿教是在原始信仰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民間信仰活動。流傳於中國東北到西北邊疆地區操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蒙古語族、突厥語族的許多民族中,鄂倫春族、鄂溫克族、赫哲族和達斡爾族到20世紀50年代初尚保存該教的信仰。對這些民族的生產、生活和社會習俗等各個領域產生過重大影響,甚至一度佔據了中國北方古老祭壇。這些民族通過薩滿教的祭祀活動達到人與神對話的目的,進而使對話通過儀禮、樂舞、祭品等,達到神與人的呼應的目的。

突厥人沒有成為例外。因為生存地域相對封閉,圖瓦人較完整地保留著古老的部落氏族觀念和宗教信仰。每年舉行祭天、祭湖、祭山、祭魚、祭火等宗教活動。今天一些圖瓦人雖信仰佛教,但薩滿教對他們的影響根深蒂固。

歷史上,突厥人可能信仰過瑣羅亞斯德教,是在基督教誕生之前在中東最有影響的宗教,為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也是中亞等地的宗教。北魏時,祆教傳入中國內地,被稱為「祆(xiān)教」。但他們一定是沒有信仰過伊斯蘭教的——公元540年,突厥這個名詞初次在中原史冊見到,至公元745年,後突厥骨力裴羅擊殺後突厥白眉可汗,送其首級至長安,毗伽可汗妻骨咄祿婆匐可敦率眾歸唐,在中國北方退出歷史舞臺,突厥一詞逐漸少見於中國史冊——在這個過程中,真正的突厥人已經消失,已經被融合。

至於西遷信仰伊斯蘭教,不過是沿用了突厥的名稱,其實質已與真正的突厥相去甚遠,一個名義上的空殼而已,或者說是在遷徙中逐漸形成的一個或多個民族罷了。如果,這一個或多個民族還要認起源於中國北方的突厥為祖,道理和人類起源於非洲,是分子生物學為基礎的遺傳學意義上的發現一樣,只能在全人類都不會非洲認祖的結果裡,鬧出笑話。

據《周書》和《隋書》中的《突厥傳》記載,突厥人的喪葬儀式,是死者停屍於帳,子孫及親屬男女都各殺羊馬,陳列於帳前而祭之。祭悼者要繞帳走馬七匝(即七圈),其中一人至帳門前「以刀剺面 且哭,血淚俱流,如此者七度乃止」。隨後「擇日,取亡者所乘馬及經服用之物,並屍俱焚之,收其餘灰,待時而葬」。

這種葬俗,我們今天看得已經不是非常完整了。唐書中說,唐太宗曾與侍臣講突厥,稱「其俗死則焚之,今起墳墓,背其父祖之命」。原文是,帝曰:「突厥盛夏而霜,五日並出,三月連明,赤氣滿野,彼見 災而不務德,不畏天也。遷徙無常,六畜多死,不用地也。俗死則焚,今葬皆起墓,背父祖命,謾鬼神也。」

這就是說,圖瓦人的葬俗有過兩種形式:火葬和土葬。今天,圖瓦人的喪葬也有火葬和土葬兩種形式,由於火葬容易引起山火,所以現在一般都以土葬為主。他們的葬禮簡單而又特別。人死后土葬時一般都在土坑中圍一個原木框作為棺木,死人在棺木中通常採用坐式,意為出生前在胎中的形狀。死者家屬不穿孝服、不燒紙錢,但一定要請喇嘛念經引魂指路。前來參加喪禮的親友不帶別的禮物,只將一條哈達奉獻在靈前而後施禮即可,所收集的哈達及死者生前的馬匹、用具等遺物全部歸喇嘛所有。

受薩滿教的影響,圖瓦人認為靈魂不死,一個人有今生,也可以有來世。後來受到喇嘛教的影響,又認為死者將來能夠「輪迴」,能夠「轉世」。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圖瓦人喪葬禮儀中的許多封建迷信成分也在逐漸消亡。

今天,很多人都認為圖瓦人是蒙古人,但在這種葬俗裡,他們與蒙古人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區別。至於死者生前的馬匹、用具等遺物全部歸喇嘛所有,可能在以前屬於陪葬。日本學者江上波夫考察阿爾泰地區突厥或突厥貴族墓之後,發現三種墓葬:第一種墓葬是圍有石籬的大石冢,封土中常見一匹以上的馬與死者共葬。第二種墓葬石冢不大,下有方形墓壙,武裝或非武裝的屍體仍與馬共葬。第三種墓葬或在陪冢之中,或在大石冢石籬之下,即殉死者還是與馬共葬。

冢,高墳也,就是墳堆,不是蒙古人的做法。《新唐書》中說,唐朝名將、突厥王族阿史那社爾死後,「陪葬昭陵,治冢象蔥山」。突厥貴族阿史那思摩(李思摩)築墳像白道山。這是因為突厥人認為祖先亡靈理想的住宅是高地或最好是高山,在高山上容易接受天神(即日神)的照耀。

三是人種,圖瓦人與突厥人都是黃種人。這一點很簡單,我並不想多說,大家用眼睛都能看出來,圖瓦人與突厥人並不是黃白種混合的概念,土耳其人雖然還能稱為黃種人,但已經「黃」得不是很純的了。今天,圖瓦人雖然分居三處,但他們是同一個族群。

相關焦點

  • 古代突厥人長啥樣:更像「小眯縫眼」的中國人?
    但他們居然不知道古代的各種「突厥人」,甚至連最純粹的「阿史那氏」突厥人大多都會長得更接近蒙古人種,更像所謂「小眯縫眼」的中國人和韓國人。而有著歐羅巴人種相貌的巴赫切利一定不會被阿史那氏待見。所謂「突厥」為阿史那氏在歐亞草原上建立的一系列政權的名稱,其時間大概在中原王朝的南北朝後期到唐朝。在其政權覆滅之後,又有不少族群都自稱或被稱為「突厥」。
  • 布裡亞特、圖瓦和哈卡斯人是蒙古人嗎?為何說有的是有的不是?
    在公元13世紀,布裡亞特人協助瓦剌部攻打韃靼部,試圖奪取整個蒙古草原的領導權。而在後來布裡亞特人則主要向喀爾喀部稱臣。公元1609年,為俄羅斯擴張充當先鋒的哥薩克人來到了布裡亞特人聚居的外貝加爾山脈地區,他們發現在當地只有為數不多的部族說蒙古語,而這個部族就是布裡亞特人。而當地多數部族當時還都是說突厥語族或者通古斯語族語言。
  • 土耳其是世界上唯一突厥國家?科學家發現土耳其,根本不是突厥人
    有網友問:土耳其是不是世界上唯一的突厥人國家?最早期的突厥人實際上是黃種人,也稱「原始突厥人種」。比如現在的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都有很多這樣的人。另外最多的是,「黃白混血人種」俗稱中亞察合臺人種,這才是後來突厥最大的人群。白種人突厥人,主要是俄羅斯的韃靼人。關於土耳其人,英文維基上的土耳其人基因學說的很清楚,只有10%的相似度。
  • 歐洲這支族群明明是突厥後裔,緣何不是黃種人,而是白種人?
    在史學家眼裡,突厥是歷史上活躍在蒙古高原和中亞地區的一支遊牧部落,在匈奴、鮮卑和柔然之後,突厥也隨之崛起,這一遊牧部落第一次見諸史冊,是在公元540年。突厥崛起後,曾一度強盛,但在唐朝時期,在唐太宗和唐高宗父子的持續打擊下,突厥一分為二,實力大減。唐玄宗時期,公元745年,唐軍和回鶻聯合,徹底打垮了後突厥,從此突厥在中國史書上也漸漸絕跡。
  • 看過這篇推送,請不要再問我什麼是圖瓦人|禾木旅居日記
    圖瓦歷史親歷數千年間草原文明變遷圖瓦人,被世人稱為「雲中部落,林中百姓」。他們曾因文化認同,被劃為蒙古族的一支。但他們不同於蒙古族的語言和習俗,又成為他們獨特的族群象徵。只有了解圖瓦人的歷史,才能了解圖瓦人複雜身世的原因,而他們的複雜身世,也是數千年間草原文明興衰變遷的縮影。圖瓦人,是一支誕生於亞洲中心的古老民族。
  • 草原民族史歌圖說突厥歷史上的塞爾柱土耳其人
    而當時另一支古茲人部落的命運就完全不同,因為他們徵服了波斯和小亞細亞,這支古茲人部落,就是塞爾柱土耳其人。突厥人像 石雕突厥人是興起於中國北部阿爾泰山一帶的民族,族人部分散居於中亞各地,也有部分則分布在小亞細亞、南高加索等地。居住在小亞細亞地區的突厥人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謂的塞爾柱土耳其人。
  • 土耳其人到底是哪裡來的?突厥和土耳其有什麼關係嗎?
    隨後西遷的匈奴人從羅馬帝國的東部逐漸侵入羅馬帝國,一部分由中亞地區西遷的操突厥語的部眾從東歐地區不斷攻城略地,最後導致了羅馬帝國分裂為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最終亡於哥特人,東羅馬帝國則在帝國的東部站穩了陣腳,因東羅馬帝國定都拜佔庭(今土耳其伊斯坦堡)又稱拜佔庭帝國。
  • 西亞病夫和維吾爾族有什麼關係,土耳其人為何冒充突厥後裔
    得益於中華民族超高的凝聚力和頑強不屈的抵抗精神,中國雖飽受屈辱,但總體還保持了大國框架,然而奧斯曼卻從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硬生生地被打成國土面積不到80萬平方公裡的土耳其。19世紀末期,土耳其民族主義情緒高漲,一直想聯合中亞操突厥語的民族能聯合起來,重現奧斯曼帝國昔日的輝煌。然而,在世界上所有說突厥語系的民族中,只有土耳其人以自己是突厥後裔為傲。
  • 突厥人建立的奧斯曼土耳其和現在的土耳其共和國有什麼關係嗎?
    眾所周知現在的土耳其人總是說自己是彪悍的突厥人後裔,土耳其是突厥人建立的,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約在公元11世紀開始,一支西突厥人馬進入了小亞細亞半島,這裡相對於貧瘠乾燥的中亞和中東來說簡直就是世外桃源,這裡富饒又遼闊,經過長途跋涉的突厥人決定這這裡定居。
  • 突厥人的源頭和崛起
    歷史上突厥人的活動範圍包括今日希臘、亞美尼亞、塞爾維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土耳其、巴基斯坦、印度及孟加拉國等廣闊區域,其中目前只有部分土耳其人及中亞一些國家將突厥人奉為祖先
  • 把突厥人當成祖先的六個國家
    一,土耳其。土耳其人把歐亞草原上的16個草原帝國都當成了祖先,包括中國人熟悉的匈奴、北匈奴、突厥、西突厥等。那麼,土耳其人與突厥到底是什麼關係呢?這時候土耳其人登場了,土耳其就是羅姆蘇丹國的邊境附屬部落。1092年塞爾柱帝國君主死後,諸子紛爭,帝國四分五裂。但羅姆蘇丹國不僅沒有受到影響,反而獲得了更大的獨立性,大肆開疆拓土,獲得了地中海東部的大片疆土,還成功抵禦了來自歐洲的十字軍東徵。
  • 中國僅2000人的圖瓦人,住在「神的自留地」上,你去過禾木村嗎?
    它坐落在重山阻隔的一條大河谷邊上,翻過村子後面銀光閃閃的雪山,就是蒙古、俄羅斯、哈薩克斯坦人地盤了。居住在禾木村的人們,大都是圖瓦人。圖瓦人的來歷至今為止,仍沒有搞清楚。有說,他們是蒙古族的一個分支,是成吉思汗帶過來的;有說,他們是俄羅斯的一個少數民族,由西伯利亞遷移過來的;甚至還有說,圖瓦人很可能是印第安人的祖先。
  • 專家:土耳其有泛突厥主義情節 很多人不知新疆
    筆者是學土耳其語的,我在土耳其各主流媒體上發現裡面充斥著「中國壓迫新疆維吾爾族」、「中國屠殺新疆穆斯林」等各種聳人聽聞的報導。在土耳其媒體和踞土「疆獨」分子的長期誤導下,許多土耳其民眾只知道「東突厥斯坦」而不知道「新疆」,並認為「突厥兄弟」受到了中國政府的迫害。只有幫助土耳其建立對中國新疆的常識性認知,中土關係才能平穩健康發展。
  • 土耳其人是誰的後裔?成就土耳其人的四大戰役
    突厥徵程的接力棒交到了塞爾柱人的手上。立足之戰:曼齊刻爾特戰役賽爾柱人沒有辜負鋪路奠基的突厥先輩,不斷向西擴張,攻入阿拉伯帝國首都,成為阿拉伯帝國的實際掌控者。這裡緊鄰拜佔庭帝國,驍勇善戰的奧斯曼突厥人在守衛邊疆的過程中,不但給江河日下的拜佔庭帝國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更得到了安納託利亞地區其他突厥部族的認可,在塞爾柱王朝覆滅,羅姆蘇丹國解體之後,小亞細亞的大小公國紛紛歸附,最終成就了奧斯曼帝國。
  • 喀納斯河谷圖瓦人村落
    天山網訊(記者趙勇 朱翊攝影報導)在阿勒泰喀納斯圖瓦人村落,雲霧在清晨填滿河谷,半個晌午也沒有散去的跡象,冰涼的霧氣禁不住人們猜想
  • 土耳其採用這些手段,終於讓國內的人安靜了
    突厥人會從馬上摔下來? 但凱末爾制定一系列的教材,強調土耳其國家的文化源流——烏古斯語言系統。他從土耳其「語言革命」出發,壓制以波斯文化為基礎的古典伊斯蘭文化,強調突厥人的「尚武精神」,延續奧斯曼的國旗以提倡共同的「土耳其國家認同」。 所以希臘人為這位老鄉 找到了這麼大的黑歷史?
  • 突厥人不是維吾爾族先民,維吾爾族先民是回鶻人,與唐一起滅突厥
    阿史那氏最初只有數百家,後來突厥部落有數萬人,多數人來源於周圍的鐵勒部落人。552年突厥打敗柔然,阿史那土門稱伊利可汗,建立起幅員廣闊的突厥汗國,勢力迅速擴展至整個蒙古高原。這期間,西魏還嫁給一個公主(長樂公主)給突厥(公元551年),553年,突厥聯合西魏再次破柔然,到554年,突厥基本消滅柔然各個殘餘部落。
  • 土耳其的泛突厥主義,為何會沉渣泛起?
    而強調「突厥民族最優秀」,這不就是納粹那一套?如果按照「亞當——諾亞」體系,中亞、中東、印度、歐美、非洲……世界上50億人口,都在這「最優秀」裡。而中國人的口號是:「沒有最優秀,只有更優秀!」有人說,「匈奴突厥蒙古,全都一脈相承。」他們擴大突厥定義,儘可能一網打盡。突厥是個框,啥都往裡裝。草原沾點邊,都是突厥人。
  • 突厥人是什麼人?他們為什麼以狼為圖騰?
    11——13世紀,西突厥人中的塞爾柱和奧斯曼兩支部落分別建立龐大的塞爾柱帝國和奧斯曼突厥帝國。現今土耳其國家的名稱即源於突厥之名,土耳其民族是突厥人和小亞及近東原有居民長期融合的產物。在突厥人崛起的時候,軍旗上繪著的是金色狼頭,稱為狼旗。突厥人為什麼用狼來作自己民族的圖騰呢?有人以為狼是突厥人的先祖,有人以為這是由於生殖崇拜的結果。
  • 「大突厥主義」凸顯土耳其領土野心(圖)
    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出席G8峰會回國後,在記者會上稱,「在中國發生的事情,是一項種族滅絕行為,除此之外沒有別的方法形容此事」。他還發表電視講話稱,新疆事件宛如一場「暴行」,「處理這場人道危機,土耳其責無旁貸」,更承諾將會發給流亡美國的世界維吾爾大會主席熱比婭入境籤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