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離海底千山墨,才到中天萬國明。恆持次志成永志,百戰問鼎開太平。
前言:
現代人一有時間就喜歡玩手機,玩電腦,那麼在沒有多媒體的古代,人們在閒來無事之時會做些什麼呢?古代人喜歡作詩,看到好看的景色需要吟詩一首,感到生活的心酸,需要吟詩一首,和自己的親人相談甚歡,也要吟詩一首展示自己的風姿卓略。
▲劇照乾隆
古代的皇帝也喜歡通過作詩來展示自己的文藝風採,就像清朝的皇帝乾隆,他特別喜歡作詩,而且作詩的數量很多,但是詩的質量就不敢恭維了。還有宋代皇帝趙匡胤,他是一個武將出身的皇帝,但是他對作詩卻情有獨鍾,而且作詩的質量很不錯,往往富含了豐富的意境。
▲宋代詩帖
01酷愛讀書的趙匡胤
在唐宋時期,作詩已經是一件非常流行的事了,皇帝們喜歡在早朝的時候,作詩一首,這樣不僅可以展示自己的風姿卓略,還可以收到大臣們的誇讚。宋朝皇帝趙匡胤,年紀輕輕的時候就入了軍營,平時做的事也都是武夫該幹的事。但是他甘心自己只是一介武夫,想要通過知識改變自己的內涵。
▲趙匡胤劇照
有一次戰爭結束,作為將軍的趙匡胤讓自己的手下幫忙搬幾箱東西,這時就被別人看到了,於是將趙匡胤的行為舉報給了皇上,皇上當即就怒氣衝衝的來指責趙匡胤,趙匡胤連忙打開箱子以示清白,原來箱子裡只是大量的書籍,趙匡胤解釋自己希望多讀一些書,可以幫助皇帝排憂解難。皇上當即感動的一談糊塗,今後更加重用趙匡胤。
▲《詠初日》
02喜愛作詩的趙匡胤
讀過書的趙匡胤覺得自己可以試著做一首詩了,在一次和朋友的聚會中,有一位友人乘興作詩一首,但是趙匡胤覺得不好,於是也吟詩一首《詠初日》,詩中的句子雖然平仄不相壓,但是可以從詩中感受到一股凌然的大氣。雖然趙匡胤的詩不符合當時詩句的對仗公式,但是從詩句中可以感受到氣吞山河的氣魄,也算是一首不錯的作品。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
還有一次在宴會上,趙匡胤看著眼前的景色,於是想通過一首詩表達自己的情感,於是隨口就說了一句:「未離海底千山墨,才到中天萬國明。」其他人聽後都拍手叫好,尷尬的是這兩句詩是靈光乍現,後面的詩趙匡胤並沒有想好,而聰明的大臣們避免氣氛尷尬,只能說趙匡胤的詩空前絕後,於是就沒有敢續詩。
▲趙匡胤
03詩興大發朱元璋
由於這首詩是宋代皇帝做的詩,後來的歷代皇帝和大臣均不敢續詩,一直到明朝,朱元璋登基,聽說了這件事後,思考了甚久將這首詩的後半句補全了。「恆持次志成永志,百戰問鼎開太平。」這首詩最終因為朱元璋的續詩,而被人們廣泛流傳。
▲朱元璋
很多人對於朱元璋的續詩褒貶不一,從趙匡胤的詩中可以看出一個皇帝的大氣磅礴,但是朱元璋續出的後半首就顯得有些單薄了,朱元璋的詩類似於隨口的打油詩,沒有趙匡胤所做詩句的意境。
綜述:
趙匡胤在作詩的時候,由於大臣們集體拍手,導致失去靈感,結果單單吟出一首詩的前一半,隨後的400年裡,出現了多個文人,卻無一人對出趙匡胤的下一部分詩。最後被朱元璋隨口一句詩填補完整,但是卻沒有受到人們的讚賞。
【參考資料】:《箴言錄》《宋史》【圖片來自網絡】【文案編輯】:目海志劉小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