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在孩子發育生長這些事上,沒有爸媽能做到不著急的。總覺得自家娃要是在哪一個環節慢了半拍,就好像發育遲緩似的。
每個爸媽心裡都有桿秤,忍不住想要去互相攀比,看看誰家的天才寶貝最先學會坐、爬、站、走。
肌肉運動的練習是越早越好嗎?寶寶有自己的發育節奏,順應自然,比強求更好,太早訓練寶寶抬頭,未必是好事。
寶寶多大會抬頭?太早、太晚都不是好事
雲青家的寶貝剛滿月,小傢伙可懶了,每次雲青給寶寶練趴,小傢伙就懶懶地趴在床上,不管雲青怎麼逗,娃就是懶得抬頭看一眼。
前幾天,雲青看到朋友圈閨蜜分享的寶寶抬頭照片,出生前後沒差幾天的寶寶,憑啥人家的娃就會抬頭了呢?這下雲青更著急了。
嘗試了幾次未果,雲青徹底崩潰了,這不是直接輸在起跑線上了嗎?按捺不住的雲青還跑去醫院諮詢:「醫生,孩子多大學會抬頭啊?為啥我家娃滿月還不會呢?」
醫生被雲青問了一愣,說:「3個月會抬頭就不錯了,才滿月練什麼?對寶寶發育不好,別瞎著急。」
醫生的這一回懟,說得雲青啞口無言,看來真是自己太著急了。孩子的發育節奏本就有快有慢,什麼都要爭第一,這是在拿孩子的健康開玩笑。
寶寶什麼時候會抬頭?
寶寶有自己的發育節奏,什麼時候抬頭、什麼時候翻身,都不是完全統一的。
新生兒
每個寶寶發育節奏不同,有的寶寶月子裡就會抬頭了。當媽媽給娃練趴的時候,小傢伙就會稍稍抬頭。
此時的娃頸部肌肉力量薄弱,還不能經常抬頭,只能偶爾抬一抬。多數寶寶此時還沒有想要抬頭的意願,這都是正常的,媽媽們不用著急。
2~3月齡
多數寶寶會在這個階段學會抬頭,只是還不是很穩健,一般只能抬起45°左右,來回搖晃,很難保持同一姿勢太久。媽媽們可以進行引導,適當地鍛鍊娃抬頭。
4月齡
到這個階段,多數寶寶就已經可以穩穩地抬頭90°了,肌肉的力量足夠支持寶寶抬頭,小腦袋也就不容易左右搖晃。
抬頭過早或過晚,並不是好事
① 月子裡的新生兒最多只能偶爾抬頭,如果發現寶寶能夠長時間抬頭,同時伴隨一些大運動的過早發育,可能是神經系統異常導致的肌張力過高,媽媽們不能掉以輕心。
② 多數寶寶在2~4月齡可以學會抬頭,倘若超出4月齡還不會抬頭,並且伴隨經常握拳、拇指向著手心等異常表現,就需要警惕腦癱,要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一下了。
寶寶抬頭如何訓練
萬事急不得,幫娃練習抬頭,媽媽們也切不可過於急躁。
◆ 新生兒階段(0~1月齡):俯腹抬頭
此時的小寶寶,可以練趴的時間也是非常短的,每次最多堅持3~5分鐘,根據寶寶的身體情況進行調整。
可以把寶寶放在媽媽的胸口或肚子上,媽媽一邊輕輕按摩寶寶背部,一邊用語言逗寶寶,吸引寶寶抬頭看媽媽。這個辦法不僅可以練抬頭,還能增進親子間的交流。
◆ 2~3月齡:俯臥抬頭+豎抱抬頭
俯臥抬頭:稍大一點的寶寶,練趴的時間會更長一些,媽媽們可以在寶寶練趴的時候,吸引小傢伙抬頭。讓寶寶趴在床上,用悅耳的鈴鐺、鮮豔的玩具來逗寶寶抬頭。
豎抱抬頭:經常豎抱,不僅方便餵奶後的拍嗝,還可以開闊寶寶的視野,讓寶寶看得更高更遠。在豎抱的時候,手掌適當鬆開幾秒鐘,幫助寶寶訓練直立頸部,對寶寶抬頭有幫助。
◆ 4月齡以上:高高抬頭
這個階段的寶寶,基本已經掌握了抬頭的基本技巧,媽媽們可以通過適當的引導,來助力寶寶抬得更高。
當寶寶趴著的時候,媽媽用寶寶喜歡的小玩具,放在寶寶頭部上方稍高處,吸引寶寶抬頭,並且把頭越抬越高。
▼ 需要注意:
訓練寶寶抬頭是一個慢活兒,媽媽們切勿急於求成。在寶寶練趴、練抬頭的時候,媽媽務必要隨時在旁邊看護,以免出現危險。
每天的訓練時間不要過長,幾分鐘足矣,過度的訓練反而對肌肉有損害,媽媽們掌握好這個尺度。
【寫在最後】
寶寶抬頭,是向前進步的標誌。媽媽引導,做最貼心的育嬰師。
【留言板】
寶寶們多大開始學會抬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