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娃多大會抬頭?寶寶抬頭早別急著高興,可能是發育出現了異常

2020-12-25 孕育島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在孩子發育生長這些事上,沒有爸媽能做到不著急的。總覺得自家娃要是在哪一個環節慢了半拍,就好像發育遲緩似的。

每個爸媽心裡都有桿秤,忍不住想要去互相攀比,看看誰家的天才寶貝最先學會坐、爬、站、走。

肌肉運動的練習是越早越好嗎?寶寶有自己的發育節奏,順應自然,比強求更好,太早訓練寶寶抬頭,未必是好事。

寶寶多大會抬頭?太早、太晚都不是好事

雲青家的寶貝剛滿月,小傢伙可懶了,每次雲青給寶寶練趴,小傢伙就懶懶地趴在床上,不管雲青怎麼逗,娃就是懶得抬頭看一眼。

前幾天,雲青看到朋友圈閨蜜分享的寶寶抬頭照片,出生前後沒差幾天的寶寶,憑啥人家的娃就會抬頭了呢?這下雲青更著急了。

嘗試了幾次未果,雲青徹底崩潰了,這不是直接輸在起跑線上了嗎?按捺不住的雲青還跑去醫院諮詢:「醫生,孩子多大學會抬頭啊?為啥我家娃滿月還不會呢?」

醫生被雲青問了一愣,說:「3個月會抬頭就不錯了,才滿月練什麼?對寶寶發育不好,別瞎著急。」

醫生的這一回懟,說得雲青啞口無言,看來真是自己太著急了。孩子的發育節奏本就有快有慢,什麼都要爭第一,這是在拿孩子的健康開玩笑。

寶寶什麼時候會抬頭?

寶寶有自己的發育節奏,什麼時候抬頭、什麼時候翻身,都不是完全統一的。

新生兒

每個寶寶發育節奏不同,有的寶寶月子裡就會抬頭了。當媽媽給娃練趴的時候,小傢伙就會稍稍抬頭。

此時的娃頸部肌肉力量薄弱,還不能經常抬頭,只能偶爾抬一抬。多數寶寶此時還沒有想要抬頭的意願,這都是正常的,媽媽們不用著急。

2~3月齡

多數寶寶會在這個階段學會抬頭,只是還不是很穩健,一般只能抬起45°左右,來回搖晃,很難保持同一姿勢太久。媽媽們可以進行引導,適當地鍛鍊娃抬頭。

4月齡

到這個階段,多數寶寶就已經可以穩穩地抬頭90°了,肌肉的力量足夠支持寶寶抬頭,小腦袋也就不容易左右搖晃。

抬頭過早或過晚,並不是好事

月子裡的新生兒最多只能偶爾抬頭,如果發現寶寶能夠長時間抬頭,同時伴隨一些大運動的過早發育,可能是神經系統異常導致的肌張力過高,媽媽們不能掉以輕心。

多數寶寶在2~4月齡可以學會抬頭,倘若超出4月齡還不會抬頭,並且隨經常握拳、拇指向著手心等異常表現,就需要警惕腦癱,要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一下了。

寶寶抬頭如何訓練

萬事急不得,幫娃練習抬頭,媽媽們也切不可過於急躁。

◆ 新生兒階段(0~1月齡):俯腹抬頭

此時的小寶寶,可以練趴的時間也是非常短的,每次最多堅持3~5分鐘根據寶寶的身體情況進行調整。

可以把寶寶放在媽媽的胸口或肚子上,媽媽一邊輕輕按摩寶寶背部,一邊用語言逗寶寶,吸引寶寶抬頭看媽媽。這個辦法不僅可以練抬頭,還能增進親子間的交流。

◆ 2~3月齡:俯臥抬頭+豎抱抬頭

俯臥抬頭:稍大一點的寶寶,練趴的時間會更長一些,媽媽們可以在寶寶練趴的時候,吸引小傢伙抬頭。讓寶寶趴在床上,用悅耳的鈴鐺、鮮豔的玩具來逗寶寶抬頭。

豎抱抬頭:經常豎抱,不僅方便餵奶後的拍嗝,還可以開闊寶寶的視野,讓寶寶看得更高更遠。在豎抱的時候,手掌適當鬆開幾秒鐘,幫助寶寶訓練直立頸部,對寶寶抬頭有幫助。

◆ 4月齡以上:高高抬頭

這個階段的寶寶,基本已經掌握了抬頭的基本技巧,媽媽們可以通過適當的引導,來助力寶寶抬得更高。

當寶寶趴著的時候,媽媽用寶寶喜歡的小玩具,放在寶寶頭部上方稍高處,吸引寶寶抬頭,並且把頭越抬越高。

▼ 需要注意:

訓練寶寶抬頭是一個慢活兒,媽媽們切勿急於求成。在寶寶練趴、練抬頭的時候,媽媽務必要隨時在旁邊看護,以免出現危險。

每天的訓練時間不要過長,幾分鐘足矣,過度的訓練反而對肌肉有損害,媽媽們掌握好這個尺度。

【寫在最後】

寶寶抬頭,是向前進步的標誌。媽媽引導,做最貼心的育嬰師。

【留言板】

寶寶們多大開始學會抬頭呢?

相關焦點

  • 寶寶抬頭越早發育越好?寶媽可別瞎高興,抬頭「3階段」了解一下
    寶寶在小的時候抬頭和翻身這兩個動作是比較重要的,但是孩子們的成長有其自己的發展規律,有的寶寶抬頭早一點,有的寶寶抬頭晚些。那麼寶寶抬頭越早是不是就意味著孩子發育得越好呢?事實上,孩子過早抬頭並不是什麼好事,寶媽們可別瞎高興了,寶寶抬頭的「3個階段」了解一下。寶寶過早抬頭也許並不是好事,寶媽們先別急著高興了小娜本身就是個好強的人,自從有了寶寶之後孩子的一點一滴她都十分在意,生怕自己的寶寶落了下風。
  • 寶寶抬頭太早不是好事,父母別當發育快沾沾自喜,可能是異常信號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阿傑家寶寶還沒滿月,已經會抬頭找人了,經常抬著小腦袋努力看向媽媽的方向。阿傑覺得一定是寶寶發育得好,然而她的兒科醫生朋友,卻提醒她這很可能是肌張力太高,最好趕緊帶孩子檢查一下。
  • 寶寶抬頭訓練的最佳時間,太早太晚都會影響發育!
    寶寶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學會各種技能,抬頭就是寶寶需要學會的第一個技能,但是,孩子的生長發育有自己的規律和特性,家長不應該盲目的攀比,遵循寶寶自然發育的時間和規律才是有助於寶寶健康發育的關鍵。很多家長看到同月齡的寶寶已經學會抬頭之後就會比較焦慮,其實根本沒有必要,因為每個孩子都有自身的特殊性,家長應該順應寶寶大運動的發展規律,而不是強行改變這種自然規律。寶寶出現抬頭的時間其實有三個,家長需要提前了解,避免入坑。
  • 大腦發育異常的寶寶,1歲內會有幾個明顯表現,願你家娃全沒有
    執筆:張蒙編輯:王之風定稿:蘇子後大腦控制著人的語言、動作、思維行動,如果孩子大腦在發育過程中出現問題,就很很有可能影響生活的方方面,在學習和工作中也會受到比較大的阻礙,家有一歲以下的寶寶家長,可以通過這些信號來了解寶寶的大腦發育情況
  • 嬰兒多大抬頭算正常?到了這個時間寶寶還不能抬頭,媽媽就要重視
    今天比昨天更棒的時候,有新的發現的時候,媽媽心裡的幸福感是肯定會洋溢在臉上的,當然,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個肢體大動作應該就是「抬頭」了吧,那孩子一般會在多大的時候就學會抬頭呢?一般情況下,當寶寶出生到3-5個月大的時候,就可以通過雙臂支撐著自己的身體,將頭抬起到90度左右了,通常情況下,嬰兒長到2-3個月的時候,孩子趴在床上,就可以將頭輕輕抬起到30-45度左右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慢慢長大,也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才能將抬頭這個動作做到極致,孩子學會抬頭這個動作不是馬上就會的,而是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而且孩子自己的發育和營養也要跟得上
  • 寶寶到了這個月還不會抬頭,表明發育落後,家長要及早帶寶寶就診
    為什麼寶寶3個月還不會抬頭?當寶寶3個月還不會抬頭,家長多少會有點焦慮,擔心寶寶的身體發育異常。3個月還不會抬頭,寶寶大運動確實有點落後了,但不一定就是寶寶的脊柱或肌肉發育異常。也有不少家長認為,寶寶軟綿綿的跟骨頭不夠硬有關,然後就想著幫寶寶補鈣。其實,寶寶會不會抬頭,跟缺鈣無關,而是跟養育方式有關。如果家長沒有為寶寶提高鍛鍊練習頸部肌肉(比如俯臥)的機會,或者過度餵養造成寶寶超重那就很難把頭抬起來。寶寶超過這個月還不會抬頭,表明發育落後1個月齡時,有部分寶寶已會俯臥抬頭。
  • 為什麼以前的孩子不用練習抬頭?抬頭早的孩子比同齡人多三個優勢
    為什麼現在的嬰兒需要練習抬頭,而以前的人不需要鍛鍊嬰兒抬頭,嬰兒的發育一樣好好的。的確如此,今天的育兒和以前的育兒有很多觀念都不同,只能說明今天的育兒觀念越來越科學,而以前的育兒觀念很多時候都是摸索的。要說以前的育兒觀念和今天的育兒觀念最大的不同就是:今天的育兒觀念家長可以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以前的育兒觀念完全是任由孩子自由發展,家長不幫一點忙。
  • 如何讓寶寶早一點練習抬頭
    在我家寶寶兩個多月的時候。我就無意間發現她總是愛翻身。總是喜歡把頭往上抬高一點。可是那個時候她還太小了。他想抬可是卻沒有力氣抬。其實並不是寶寶不想抬頭,可是他沒有動力去抬頭。我們要學會觀察寶寶的一舉一動。
  • 0-3歲寶寶,若出現這12個表現,家長要警惕,可能是發育遲緩
    0-3歲是一個寶寶發育的關鍵時期,其實寶寶從出生開始,每個月齡都會有一個重點發育的關鍵點,聽見聲音、聞到氣味、辨別色彩、抬頭、翻身、爬行、抓握,大動作及精細動作發展, 大腦發育都在按月齡逐步進行,性格習慣養成,自我意識養成,智商情商發展,都取決於這一敏感時期的引導,粑粑麻麻們一定要抓住這個黃金髮育點,用科學的方法對寶寶進行有效引導,才能讓寶寶健康茁壯成長。
  • 如果寶寶滿月後,沒有這3個表現,可能是寶寶大腦發育不好的表現
    將手腳放到嘴裡 寶寶成長發育到一定階段,寶寶就會出現吃手的情況。可能很多父母會認為這是不好的行為,會立即制止。 其實這是父母的一種錯誤認識,寶寶吃手,並不是什麼壞事,這是寶寶發育到一定階段,必須經歷的過程,這也是寶寶發育好的表現。這說明寶寶大腦正在快速發育,寶寶的小腦袋完全可以很好地協調手眼口等進行配合,這是寶寶的一大進步。父母應該高興。
  • 寶寶不會爬、走路慢,是生長發育異常?別瞎猜,看表
    寶寶的大運動發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沒有經歷過爬行階段就開始行走,對運動能力、協調能力、感覺統合能力會有不利的影響。還有人問:孩子都15個月大了,只會爬不會走,是不是有問題?不一定。孩子可能因為多次摔倒所以怕嘗試走路,可能是家長抱太多,孩子缺乏走路的機會,還可能是因為胖,所以需要更多準備來克服體重給行走帶來的阻礙。但還有一種寶寶學步晚,是家長覺得晚。一般來說,寶寶的大運動發育狀況和月齡相符合:2個月抬頭、4個月翻身、6個月獨坐、8個月爬行、10個月獨站、12個月獨走。
  • 安以軒曬女兒滿月宴照,娃寶頭髮濃密雙眼皮,2個月的寶寶有多大
    雖然娃寶只有2個月,但已經 是個肉嘟嘟、很美膩的小公舉了,看上去完全不像只有2個月的娃呢,那正常來說,2個月的寶寶有多大、都具備哪些能力了呢?2個月的寶寶的發育特點,都具備哪些能力了?俗話說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到了2個月寶寶對外界的適應能力強了很多,白天的睡眠相對減少,活動相對增加,而且再加上這個階段容易出現腸脹氣、吐奶、各種睡眠問題等,這個月的寶寶相對會哭鬧多一些,要比月子裡的寶寶更難帶。
  • 0-12月寶寶發育對照表,快來看看,你家娃落後了沒
    很多媽媽在有了寶寶之後都會變得小心翼翼,擔心寶寶能不能長高,擔心寶寶的發育是不是遲緩,擔心寶寶有沒有缺鈣……其實這是每一個媽媽的天性,不管寶寶多大,都是一直在擔心他。再加上嬰兒時期是人一生中發育最快的兩個時期之一,所以媽媽擔心寶寶發育有沒有落後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其實,要想知道一歲以前寶寶的發育有沒有落後,其實很簡單,對照下面的時間軸就可以啦。
  • 寶寶「4種徵兆」或代表發育遲緩!符合1歲寶寶的發育標準
    1歲內寶寶生長發育較快,幾乎一天一個模樣。如果自家寶寶與同齡的孩子差距有點大,家長就應該引起警惕。今天,天天和大家聊一聊,出現4種特徵可能代表寶寶或代表發育遲緩。但是,如果寶寶到了2個月仍不會笑,家長要警惕,可能孩子存在生長發育遲緩,建議在給孩子做體檢時將此現象反饋給體檢醫生。第二個特徵:3個月寶寶還不會抬頭一般來說,在寶寶3個月時會自然翻身,趴著的時候也會抬頭到處看。
  • 1歲半前的寶寶,出現這13種異常行為要警惕!
    寶寶發育的好不好,家長自己也可以從平時寶寶的言行舉止觀察出來,就像下面這13種行為,如果對應月齡的寶寶有下面這些行為,就說明寶寶可能發育有問題,家長需要警惕了!雖然這樣的寶貝會被家長誤以為很乖,但也有可能是心理行為障礙的一種表現,需要就醫確診。【3個月寶寶】3、運動發育落後寶貝在3個月時,頸部還軟綿無力,3個月以後俯臥不能抬頭,雙手總是握拳狀,還伴有其他運動發育落後的表現。
  • 寶寶俯趴抬頭的早晚,影響大運動發展的進度,父母要重視
    嬰兒什麼時候可以練習抬頭呢?答案是:出生一個小時以後,就可以俯趴,而俯趴的時候就是練習抬頭的時候了。俯趴抬頭是屬於寶寶大運動發展中的頭一個環節,俯趴抬頭的程度會影響後續大運動的發展哦。寶寶俯趴抬頭的基本發展規律新生兒基本都有「less headleg」,即頭頸無力,也就是說頸部無法支撐碩大的頭部,這是正常的,而有的寶寶一生下來就會抬頭,有可能是肌張力的緣故,抬頭不是寶寶天生就會的技能,而是需要後天俯趴鍛鍊出來的。
  • 寶寶不會爬、坐不穩、走路慢,是生長發育異常?別瞎猜!看表!
    寶寶的大運動發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沒有經歷過爬行階段就開始行走,對運動能力、協調能力、感覺統合能力會有不利的影響。 還有人問:孩子都15個月大了,只會爬不會走,是不是有問題? 不一定。
  • 寶寶多大才能用枕頭?不能早於這個時間,否則會影響身體發育
    現實生活中,不少新手媽媽對於小嬰兒能不能睡枕頭可能真的沒有多少認識,有的想當然的認為寶寶生下來就需要枕頭。其實啊,小寶寶什麼時候才能枕枕頭,以及多大的寶寶能枕多高的枕頭,這都是又科學要求的。1、3個月內的新生兒不用睡枕頭。為什麼3個月以內的新生兒不需要枕頭呢?
  • 可以豎抱三個月的寶寶坐著嗎?寶寶能夠獨立抬頭,才能夠坐式豎抱
    看到這,有家長會問,既然三個月的寶寶能夠持續豎抱一段時間,那麼能不能豎抱三個月的寶寶坐著呢?可以豎抱著三個月寶寶坐著嗎?最好不要,這個姿勢會加大寶寶脊椎壓力,對寶寶的脊椎和胸部發育不好。但是如果寶寶想坐的話,可以讓寶寶的腿和臀部坐在媽媽的腿上,媽媽用雙手扶住寶寶的腋窩,面對面和寶寶交流。這種豎抱寶寶坐著的姿勢不宜太久,1-2分鐘為宜。等寶寶長到4-5個月的時候,此時寶寶能夠穩穩地抬頭了,就可以豎抱坐著。
  • 寶寶先會爬行後會走路的重要性
    從而使我們的大腦可以保持清醒的狀態,孩子長大了上課的時候,就不會出現拖著頭託著下巴,這樣的一些情況了。3. 爬行的同時眼球會隨著物體上下左右轉動,這樣眼睛就得到了很好的鍛鍊,當孩子長到三歲的時候,就會出現很好的眼聚焦能力,孩子讀書時就不容易出現跳字、跳行等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