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打造多彩「海上牧場」推動海域生態養殖

2020-08-27 IN汕頭

南澳:打造多彩「海上牧場」 推動海域生態養殖

汕頭新聞

汕頭新聞

微信號 sttvnews

功能介紹 汕頭權威新聞發布平臺

近期,前往南澳島休閒的市民遊客都會驚奇地發現,在後宅、深澳片區的海面上,原先成片的白色浮球變成了彩色透明的浮球方陣,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蔚為壯觀。那為何要更換彩浮球,這些浮球又有什麼作用呢?一起去看看。

記者方浩鋒

我們現在乘坐的竹排來到深澳生態養殖區的海面上,大家可以看到海面上的浮球色彩斑斕,非常壯觀。據我們了解到這是南澳海域生態養殖啟用的新型彩色浮球,這些浮球長大概60公分,直徑30公分左右,統一規格。主要用於固定和懸掛這些牡蠣串。大家可以看到我身後工人們正把這些浮球捆綁在牡蠣串上面。

每年9月,當地養殖戶就開始把牡蠣苗穿串起來系在浮球下方,浸在水下1米多處養殖,到第二年6、7月,就可打撈上市銷售了。

去年12月,南澳縣在清理整治海域養殖區域及沿岸的同時,開始推行生態養殖,禁止使用泡沫浮球,並採取相關補貼的措施推動養殖戶更換生態環保浮球。

南澳縣農業農村和水務局漁業管理股股長 柯曉欽

養殖戶原使用的白色泡沫浮球,是白色膨化塑料,

屬於「白色汙染」的一類,

本次推廣使用的生態浮球,要求使用PET環保材料,

屬於可降解材料,而且可多次回收加工、重複使用。

希望進一步加強海域規範化管理,

著力降低海域養殖對環境汙染,

促進水產生產和生態環境保護。

新型環保彩色浮球不僅回收方便,具有水位警示作用,還能通過有效控制養殖密度、牡蠣濾水時間,進而提高牡蠣的產量和質量。

南澳縣深澳鎮黨委副書記 柯曉城

我們採取以點帶面、全面推廣生態養殖模式,

主要是通過建設生態點和進村入戶加強宣傳等兩方面工作進行宣傳。

通過宣傳,我鎮現可養殖的面積為一萬零三千九百畝

目前已全部完成生態浮球更換工作。

通過更新浮球,有效保護海洋生態資源,

美化提升海岸線景觀。

深澳鎮還劃分海域,統一浮球顏色,使整片海域更為整齊美觀。現在,眺望深澳生態養殖區海面,彩色充氣浮球在陽光照耀下閃爍著光彩,漁舟在碧波中穿梭,一幅美麗多彩的 「海上牧場」 圖景,讓人神往。

版權聲明:版權為汕頭融媒集團所有,轉載須經授權。授權請聯繫:

shantouxinwen@163.com

汕頭電視臺主檔時政新聞欄目《汕頭新聞》

普語版播出時間:

汕頭一套:19:33 22:00

次日 :07:02 12:00

潮語版播出時間:

汕頭二套:20:30 23:00

次日:08:00

關注「汕頭新聞」公眾號

每天花 3 分鐘 了解汕頭各項大事小事

預覽時標籤不可點

閱讀

已同步到看一看寫下你的想法

前往「發現」-「看一看」瀏覽「朋友在看」

看一看入口已關閉

在「設置」-「通用」-「發現頁管理」打開「看一看」入口

我知道了

已發送

發送到看一看

南澳:打造多彩「海上牧場」 推動海域生態養殖

最多200字,當前共字

發送中

相關閱讀

更多文章

更多文章

正在加載

以上推薦為優質及原創文章

微信掃一掃關注該公眾號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

取消允許

取消允許

微信版本過低

當前微信版本不支持該功能,請升級至最新版本。

我知道了前往更新

確定刪除回復嗎?

取消刪除

知道了

長按識別前往小程序

相關焦點

  • 汕頭南澳:打造多彩「海上牧場」推動海域生態養殖
    據我們了解到這是南澳海域生態養殖啟用的新型環保浮球,這些浮球長大概60釐米,直徑30釐米左右,統一規格。主要用於固定和懸掛這些牡蠣串。大家可以看到我身後工人們正把這些浮球捆綁在牡蠣串上面。去年12月,南澳縣在清理整治海域養殖區域及沿岸的同時,開始推行生態養殖,禁止使用泡沫浮球,並採取相關補貼的措施推動養殖戶更換生態環保浮球。
  • 汕頭南澳打造多彩「海上牧場」,推動海域生態養殖
    我們現在乘坐的竹排來到深澳生態養殖區的海面上,大家可以看到海面上的浮球色彩斑斕,非常壯觀。據我們了解到這是南澳海域生態養殖啟用的新型環保浮球,這些浮球長大概60釐米,直徑30釐米左右,統一規格。主要用於固定和懸掛這些牡蠣串。大家可以看到我身後工人們正把這些浮球捆綁在牡蠣串上面。
  • 海域高密度養殖整治的寧德答卷:海上「牧場」 風光正好
    藉此契機,寧德下定決心全面整治三都澳養殖海域,加強三都澳海域保護管理、完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建設、營造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轉型:深「耕」細「作」海上「牧場」早在2006年,寧德便開始每年組織開展漁業用海整治及清港工作,但由於養殖戶受利益驅動,前清後養、前清後置、易地而養,三都澳海域違法養殖始終未能根治。寧德要發展,三都澳養殖海域整治迫在眉睫。
  • 海域高密度養殖整治的寧德答卷:海上「牧場」風光正好
    藉此契機,寧德下定決心全面整治三都澳養殖海域,加強三都澳海域保護管理、完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建設、營造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寧德要發展,三都澳養殖海域整治迫在眉睫。三都澳要「動刀」,這將牽連1046公里海岸線在內的蕉城、福安、福鼎、霞浦4個沿海縣(市、區)、34個鄉鎮(街道)、361個村(居)60多萬人的利益。如何才能既保生態,又穩生計?
  • 耕海牧漁,打造「海上糧倉」 龍口海洋牧場建設駛入「快車道」
    長期以來,龍口市周邊海域主要以筏式養殖扇貝為主,可大規模筏式養殖不僅影響航道通行,而且導致養殖水面利用率低,深層海區長期閒置。近三年來,龍口市在不增加審批用海面積的基礎上,大力推進現代海洋牧場建設,逐步形成底層海參螺類、中層魚類、表層扇貝牡蠣的立體化養殖模式,全面推動漁業產業由低端養殖逐步向高端增殖方向提升。優化生態,積極爭創海洋牧場示範區。
  • 【鄉村振興在洞頭】白龍嶼生態海洋牧場:打造海上美麗田園
    【鄉村振興在洞頭】白龍嶼生態海洋牧場:打造海上美麗田園 2018年04月23日 16:11:00來源:洞頭新聞網核心提示:海洋是人類獲取食物及優質蛋白的「藍色糧倉」,而海洋牧場就是一種生態友好型的海洋漁業生產方式。
  • 廣東陽江「海上風電+海洋牧場」生態發展可行性初探
    4月,由中廣核研究院牽頭申報的2020年省級促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項目「漂浮式海上風電與海洋牧場融合關鍵技術研究」項目完成合同籤訂。5月,中新社報導了海南首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這是中國第一個位於熱帶地區的海洋牧場,據了解海南省也正在積極推動深遠海海上風電和海洋牧場的融合發展。
  • 發揮獨特海域灘涂優勢!濰坊打造百億級貝類底播型海洋牧場
    濰坊打造百億級貝類底播型海洋牧場  8月22日,記者從濰坊海洋與漁業局獲悉,濰坊發揮區位條件和資源優勢,引進高端貝類養殖技術團隊,發展總投資過百億元的貝類增養殖底播型海洋牧場全產業鏈項目,培植戰略性主導產業,打造濰坊鄉村振興漁業升級版和海洋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  突出自身產業優勢。
  • 煙臺打造複合型海洋牧場 奏響海上「田園牧歌」
    2019年,煙臺把海洋牧場建設作為推進現代海洋漁業轉型升級的主引擎,將水產養殖、精深加工與旅遊、文化、康養等深度融合,全力打造海洋牧場示範之城。26日,2019聚焦海洋經濟大市建設媒體採訪團來到煙臺市萊山區清泉海洋牧場,探尋這裡如何趟出一條頗具特色的海洋牧場發展之路。
  • 絕美的海上牧場 浙江嵊泗枸杞島萬畝貽貝養殖示範區
    近日,記者跟隨由國家海洋局組織的「2016海疆生態行」記者團來到了嵊泗枸杞島,通過實地探訪,看到了嵊泗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實際成果。 三管齊下抓島礁資源保護   加強島礁資源保護,不僅是嵊泗縣大力發展海洋經濟、精心打造「美麗海島」的重要舉措,也是促進海域生態資源平衡的有效途徑。
  • 在深海裡建「牧場」!陽江打造百億深海網箱養殖產業
    大鑊島、南鵬島南、青洲島北和青洲島南4個深水養殖優勢產區不斷推進建設,在去年12月,陽西青洲島風電融合海域國家級海洋牧場建設規劃獲批,入選農業農村部第五批「海洋牧場」示範區,一個綠色低碳、優質高效的「深藍牧場」正在陽江海域建造。
  • 深耕碧海,牧漁未來——廣東海洋牧場建設駛入「快通道」
    在深圳大鵬海洋牧場種珊瑚,陽江啟動「海上風電+海洋牧場」戰略合作,全國首臺半潛式波浪能養殖旅遊平臺「澎湖號」投入運營,成為省內首個「可遊玩的海洋牧場」……近年來,廣東省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高度重視海洋牧場建設,堅持把海洋牧場建設作為保護海洋生物資源、轉變漁業發展方式、提高漁民收入的重要舉措,大力打造藍色糧倉
  • 鹿西白龍嶼 22畝生態網箱締造「海味」牧場
    據浙江東一海洋經濟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成和介紹,白龍嶼生態海洋牧場作為綜合性生態海洋牧場,不僅有海洋生態養殖,還集水產品精深加工、綠色農業牧耕和海島特色旅遊為一體。牧場利用海域特有的區位條件、良好的生態環境以及豐富的天然餌料生物資源,開展農牧化生態增養殖,並進行牧場周邊區島嶼的貝類、藻類的保護和管理,對促進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與海洋漁業、旅遊協調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 寧德打響海上養殖綜合整治攻堅戰 碧海漾開築夢蔚藍
    2018年以來,寧德全面打響海上養殖綜合整治攻堅戰,探索出綠色發展新經驗碧海漾開築夢蔚藍國慶節前夕,霞浦縣鹽田鄉下青山大橋附近海域,兩隻中華白海豚時而躍出海面,時而鑽入水中,歡快暢遊……經過兩年來的海上養殖綜合整治,閩東近海海域生態環境得到根本性改善
  • 龍口東海旅遊度假區海域將建設一座海洋牧場,總投資近5000萬
    龍口房產網訊 小編從相關部門獲悉,龍口市東海旅遊度假區海域即桑島西南部海域將建設一座海洋牧場,該項目包括人工魚礁、開放式養殖和抗風浪網箱三部分,總投資近5000萬。目前項目正在進行相關環評工作。開展人工魚礁建設,建設混凝土構件和石料等材料組成的投礁型海洋牧場, 在人工魚礁礁體上投放刺參,輔助增殖魚類,在礁體上增殖 藻類,形成海洋藻場生態系統,集聚巖礁性魚類群落,以達 到修復海洋生物資源,優化海洋生態環境,以海洋牧場帶動 現代漁業相關產業發展。
  • 改善海域生態環境 青島國信海洋牧場投放3.2萬空方人工魚礁
    據了解,人工魚礁是人為在海中設置的構造物,其目的是改善海域生態環境,營造海洋生物棲息的良好環境,為魚類等提供繁殖、生長、索餌和庇敵的場所,達到保護、增殖和提高漁獲量的目的。目前國內外已經廣泛的開展人工魚礁建設,進行近海海洋生物棲息地和漁場的修復,而且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此次舉行的青島國信海洋牧場人工魚礁一期項目竣工航次起航儀式,對創建國家級海洋牧場具有裡程碑的意義。」
  • 南日島:海上「牧漁」記
    投放人工魚礁、投放大型深水抗風浪網箱、升級海上糧倉、大力發展「漁業+」……近年來,秀嶼區大力耕耘「海田」,做活南日海洋牧場文章,一座集循環立體漁業、生態文明漁業、休閒體驗漁業於一體的海上田園牧場正呼之欲出。
  • 詩與遠方「雲」上見:耕海1號打造海上看煙臺新地標
    23日,迎著習習海風,「詩與遠方『雲』上見」仙境煙臺全媒體線上採風行來到了位於煙臺市漁人碼頭外側海域的大型現代化海洋牧場綜合體「耕海1號」。隔海相望,這是一個「鋼鐵巨無霸」,走近一看,竟是一朵直徑80米的「海上花」。
  • 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南日島:海上「牧漁」記
    2018年底,福建省莆田秀嶼區南日島海域獲批成為全國第四批也是我省唯一一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投放人工魚礁、投放大型深水抗風浪網箱、升級海上糧倉、大力發展「漁業+」……近年來,秀嶼區大力耕耘「海田」,做活南日海洋牧場文章,一座集循環立體漁業、生態文明漁業、休閒體驗漁業於一體的海上田園牧場正呼之欲出。人工魚礁&nbsp海底「放牧」
  • 海洋牧場系列宣傳連載(六):海洋牧場建設和管理經驗介紹
    在適合人工造礁海域,底部投放以混凝土構件礁為主的生態魚礁,進行底播增殖、放流;在中層實施筏式貝類養殖,包括鮑、扇貝等;在上層進行海帶、龍鬚菜等藻類養殖。通過海洋牧場建設,實現養殖系統內物質最大程度的循環利用,把營養損耗及對環境的壓力降低到最低,帶動了養殖產量和效益的明顯提升,真正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