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南澳打造多彩「海上牧場」,推動海域生態養殖

2020-12-14 經典趣事

近期,前往南澳島休閒的市民遊客都會驚奇地發現,在後宅、深澳片區的海面上,原先成片的白色浮球變成了彩色透明的浮球方陣,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蔚為壯觀。那為何要更換彩浮球,這些浮球又有什麼作用呢?一起去看看。

我們現在乘坐的竹排來到深澳生態養殖區的海面上,大家可以看到海面上的浮球色彩斑斕,非常壯觀。據我們了解到這是南澳海域生態養殖啟用的新型環保浮球,這些浮球長大概60釐米,直徑30釐米左右,統一規格。主要用於固定和懸掛這些牡蠣串。大家可以看到我身後工人們正把這些浮球捆綁在牡蠣串上面。——記者 方浩鋒

把浮球綁在繩子上,不然會沉下去。牡蠣比較大的時候,就要加密一點。「是要把他固定住」對固定住。一定要加密,如果沒加密,牡蠣長大就會沉下去。「一般多久加一次?」一般正常半個月加一次。——記者&養殖工人

每年9月,當地養殖戶就開始把牡蠣苗穿串起來系在浮球下方,浸在水下1米多處養殖,到第二年6、7月,就可打撈上市銷售了。

去年12月,南澳縣在清理整治海域養殖區域及沿岸的同時,開始推行生態養殖,禁止使用泡沫浮球,並採取相關補貼的措施推動養殖戶更換生態環保浮球。

養殖戶原使用的白色泡沫浮球,是白色膨化塑料,屬於「白色汙染」的一類,本次推廣使用的生態浮球,要求使用PET環保材料,屬於可降解材料,而且可多次回收加工、重複使用。希望進一步加強海域規範化管理,著力降低海域養殖對環境汙染,促進水產生產和生態環境保護。——南澳縣農業農村和水務局漁業管理股股長 柯曉欽

新型環保彩色浮球不僅回收方便,具有水位警示作用,還能通過有效控制養殖密度、牡蠣濾水時間,進而提高牡蠣的產量和質量。

我們採取以點帶面、全面推廣生態養殖模式,主要是通過建設生態點和進村入戶加強宣傳等兩方面工作進行宣傳。通過宣傳,我鎮現可養殖的面積為103900畝,目前已全部完成生態浮球更換工作。通過更新浮球,有效保護海洋生態資源,美化提升海岸線景觀。——南澳縣深澳鎮委副書記 柯曉城

深澳鎮還劃分海域,統一浮球顏色,使整片海域更為整齊美觀。現在,眺望深澳生態養殖區海面,彩色充氣浮球在陽光照耀下閃爍著光彩,漁舟在碧波中穿梭,一幅美麗多彩的 「海上牧場」 圖景,讓人神往。

來源:sttv今日視線

相關焦點

  • 南澳:打造多彩「海上牧場」推動海域生態養殖
    南澳:打造多彩「海上牧場」 推動海域生態養殖 汕頭新聞 汕頭新聞微信號 sttvnews 功能介紹 汕頭權威新聞發布平臺 近期,前往南澳島休閒的市民遊客都會驚奇地發現,去年12月,南澳縣在清理整治海域養殖區域及沿岸的同時,開始推行生態養殖,禁止使用泡沫浮球,並採取相關補貼的措施推動養殖戶更換生態環保浮球。
  • 汕頭南澳:打造多彩「海上牧場」推動海域生態養殖
    據我們了解到這是南澳海域生態養殖啟用的新型環保浮球,這些浮球長大概60釐米,直徑30釐米左右,統一規格。主要用於固定和懸掛這些牡蠣串。大家可以看到我身後工人們正把這些浮球捆綁在牡蠣串上面。去年12月,南澳縣在清理整治海域養殖區域及沿岸的同時,開始推行生態養殖,禁止使用泡沫浮球,並採取相關補貼的措施推動養殖戶更換生態環保浮球。
  • 打造海上旅遊運動項目:汕頭南澳與深圳航運、佳兆業籤訂協議
    9月17日,南澳縣與深圳市航運集團有限公司籤訂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就海上旅遊運動項目進行合作,共同開啟南澳海上旅遊新篇章。為深入貫徹省委、市委全會和全市旅遊工作會議精神,推動深圳、汕頭兩市深度協作,南澳縣積極與深圳市航運集團對接,多次洽談,雙方就發展海上旅遊運動項目,建設「大旅遊」、全域旅遊格局的發展目標達成共識。
  • 海域高密度養殖整治的寧德答卷:海上「牧場」 風光正好
    藉此契機,寧德下定決心全面整治三都澳養殖海域,加強三都澳海域保護管理、完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建設、營造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轉型:深「耕」細「作」海上「牧場」早在2006年,寧德便開始每年組織開展漁業用海整治及清港工作,但由於養殖戶受利益驅動,前清後養、前清後置、易地而養,三都澳海域違法養殖始終未能根治。寧德要發展,三都澳養殖海域整治迫在眉睫。
  • 海域高密度養殖整治的寧德答卷:海上「牧場」風光正好
    藉此契機,寧德下定決心全面整治三都澳養殖海域,加強三都澳海域保護管理、完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建設、營造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寧德要發展,三都澳養殖海域整治迫在眉睫。三都澳要「動刀」,這將牽連1046公里海岸線在內的蕉城、福安、福鼎、霞浦4個沿海縣(市、區)、34個鄉鎮(街道)、361個村(居)60多萬人的利益。如何才能既保生態,又穩生計?
  • 耕海牧漁,打造「海上糧倉」 龍口海洋牧場建設駛入「快車道」
    長期以來,龍口市周邊海域主要以筏式養殖扇貝為主,可大規模筏式養殖不僅影響航道通行,而且導致養殖水面利用率低,深層海區長期閒置。近三年來,龍口市在不增加審批用海面積的基礎上,大力推進現代海洋牧場建設,逐步形成底層海參螺類、中層魚類、表層扇貝牡蠣的立體化養殖模式,全面推動漁業產業由低端養殖逐步向高端增殖方向提升。優化生態,積極爭創海洋牧場示範區。
  • 【鄉村振興在洞頭】白龍嶼生態海洋牧場:打造海上美麗田園
    【鄉村振興在洞頭】白龍嶼生態海洋牧場:打造海上美麗田園 2018年04月23日 16:11:00來源:洞頭新聞網核心提示:海洋是人類獲取食物及優質蛋白的「藍色糧倉」,而海洋牧場就是一種生態友好型的海洋漁業生產方式。
  • 汕頭:打造南澳「全光島」 讓漁網接上網際網路
    配合國際海纜登陸站打造「數據特區」  今年3月17日,汕頭市政府通過了《汕頭市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三年實施方案(2015—2017年)》,推動「寬帶中國·光網汕頭」建設,助力汕頭市的信息化建設,計劃2016年底實現城市區域100%全光覆蓋,2017年上半年全面完成「100M進家庭、1000M進企業」的目標。
  • 廣東陽江「海上風電+海洋牧場」生態發展可行性初探
    4月,由中廣核研究院牽頭申報的2020年省級促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項目「漂浮式海上風電與海洋牧場融合關鍵技術研究」項目完成合同籤訂。5月,中新社報導了海南首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這是中國第一個位於熱帶地區的海洋牧場,據了解海南省也正在積極推動深遠海海上風電和海洋牧場的融合發展。
  • 發揮獨特海域灘涂優勢!濰坊打造百億級貝類底播型海洋牧場
    濰坊打造百億級貝類底播型海洋牧場  8月22日,記者從濰坊海洋與漁業局獲悉,濰坊發揮區位條件和資源優勢,引進高端貝類養殖技術團隊,發展總投資過百億元的貝類增養殖底播型海洋牧場全產業鏈項目,培植戰略性主導產業,打造濰坊鄉村振興漁業升級版和海洋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  突出自身產業優勢。
  • 危管防汙 | 建隊伍 練實戰 打造「綠色南澳」水上命運共同體
    ONE一、成立水上防汙義務志願隊 南澳海上執法資源分散、應急船艇配備不足、專業防汙隊伍空白等問題長期困擾南澳海上防汙工作。在前期充分醞釀、協調的基礎上,南澳海事處積極推動專業清汙公司、民間救援等社會力量在海上防汙工作中進一步發揮作用,強化機關基層聯動效能,聯合汕頭局危管防汙處、海虹外輪船舶服務有限公司、南澳島漁民成立汕頭南澳水上防汙義務志願隊,切實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弘揚「團結、友愛、互助、奉獻」志願者精神,充分發揮各方自身優勢,通過教育培訓、實戰演練等多渠道煅造一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的志願隊伍
  • 煙臺打造複合型海洋牧場 奏響海上「田園牧歌」
    2019年,煙臺把海洋牧場建設作為推進現代海洋漁業轉型升級的主引擎,將水產養殖、精深加工與旅遊、文化、康養等深度融合,全力打造海洋牧場示範之城。26日,2019聚焦海洋經濟大市建設媒體採訪團來到煙臺市萊山區清泉海洋牧場,探尋這裡如何趟出一條頗具特色的海洋牧場發展之路。
  • 絕美的海上牧場 浙江嵊泗枸杞島萬畝貽貝養殖示範區
    近日,記者跟隨由國家海洋局組織的「2016海疆生態行」記者團來到了嵊泗枸杞島,通過實地探訪,看到了嵊泗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實際成果。 三管齊下抓島礁資源保護   加強島礁資源保護,不僅是嵊泗縣大力發展海洋經濟、精心打造「美麗海島」的重要舉措,也是促進海域生態資源平衡的有效途徑。
  • 汕頭南澳島將打造明代古船城市名片
    作為全省唯一的海島縣,汕頭市南澳島在《規劃》中多次被提及,提出以海洋貿易文化為主題,打造南澳島明代古船城市名片。同時,南澳島還與陽江市海陵島、臺山市川山群島列為全省三點聚力,被視為重點發展海島之一。這番利好將如何推動南澳島未來的發展?作為廣東十大最美海島之一,南澳島近期又有何「大動作」?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張宏偉「藍圖」。
  • 在深海裡建「牧場」!陽江打造百億深海網箱養殖產業
    大鑊島、南鵬島南、青洲島北和青洲島南4個深水養殖優勢產區不斷推進建設,在去年12月,陽西青洲島風電融合海域國家級海洋牧場建設規劃獲批,入選農業農村部第五批「海洋牧場」示範區,一個綠色低碳、優質高效的「深藍牧場」正在陽江海域建造。
  • 多圖丨擁抱內海灣 生態新汕頭
    按照目前規劃,這條「濱海大道」貫穿市中心四大濱海公園廣場,包括西堤公園、人民廣場、開放廣場,以及正在建設的津灣、東海岸公園,構築起汕頭內海灣獨有的生態美景。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汕頭市住建局還對海濱路汕頭迎賓館、汕頭市人大、汕頭科技館路段進行景觀提升,包括拓寬人行步道、鋪設草坪組合、崁入海洋文化元素等,全方位展現汕頭的濱海風情。
  • 汕頭南澳:昔日隔絕島 今朝網紅地
    架起「民生橋」 通車當年旅遊收入增4倍  金秋時節的傍晚,汕頭後江灣水的海面被落日餘暉鋪上一層碎金,猶如巨龍臥波的南澳大橋也被染上一層金黃,橋上車來車往,不少車輛為了欣賞沿途美景減緩了行駛速度。  5年前,西起汕頭澄海區,東至南澳縣,全長逾11公裡的南澳大橋正式通車,因為直出海口,成為廣東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跨海大橋。
  • 中國電信打造「光網城市」 締造廣東汕頭新發展
    系列報導從百姓視角、行業聚焦、政務推動等多個角度,廣泛深入地對中國電信打造「光網城市」,推動汕頭信息化發展進行全方位宣傳,為汕頭剛剛出臺的《汕頭市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三年實施方案(2015—2017年)》的落地實施、推進汕頭「數據特區」建設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也為汕頭強化「粵東中心城市」地位,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門戶」形成強有力的輿論助推力。
  • 深耕碧海,牧漁未來——廣東海洋牧場建設駛入「快通道」
    在深圳大鵬海洋牧場種珊瑚,陽江啟動「海上風電+海洋牧場」戰略合作,全國首臺半潛式波浪能養殖旅遊平臺「澎湖號」投入運營,成為省內首個「可遊玩的海洋牧場」……近年來,廣東省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高度重視海洋牧場建設,堅持把海洋牧場建設作為保護海洋生物資源、轉變漁業發展方式、提高漁民收入的重要舉措,大力打造藍色糧倉
  • 再遊汕頭南澳!
    汕頭是一個東南沿海的重要港口城市,也是一個海濱旅遊城市,那裡依山傍海,海域遼闊,是旅遊者嚮往旅遊休閒好去處。過幾天,就是國慶中秋兩佳節日,天氣變涼,這對出遊者來說是不錯的選擇,我決定回家鄉到南澳浪一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