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圖丨擁抱內海灣 生態新汕頭

2020-12-12 湘湘愛旅行

東西延伸打通30公裡「濱海大道」

日前,海濱路西延工程正式啟動建設進程。據了解,西堤路西側片區將進行徵收拆遷,徵拆範圍東至西堤路,西臨大港河出海口,北至韓堤路—梅溪河,南至內海灣,區域現有設施涉及住宅、工業廠房、行政辦公用房、商業用房、學校、碼頭等,涉及土地範圍約478畝,建築面積約33.9萬平方米。

而根據汕頭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在去年8月公布的《汕頭市海濱路東延二期及濱海空間新建工程勘察、方案設計及初步設計》,海濱路東延起於龍湖溝橋,串聯珠池港區與黃厝圍片區,穿越龍珠水質淨化廠,下穿瀋海高速(跨海灣大橋),終點至東海岸大道,接現在的泰星路,全長約4.3公裡。

隨著這兩大延伸項目的開展,汕頭內海灣北岸全長超過30公裡的「濱海大道」漸現眼前。其中,從西堤海濱路算起,沿海岸線自西向東,橫貫金平、龍湖、澄海三大轄區,包括海濱路、東海岸大道兩大路段,最終對接南澳大橋,直通南澳島。

按照目前規劃,這條「濱海大道」貫穿市中心四大濱海公園廣場,包括西堤公園、人民廣場、開放廣場,以及正在建設的津灣、東海岸公園,構築起汕頭內海灣獨有的生態美景。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汕頭市住建局還對海濱路汕頭迎賓館、汕頭市人大、汕頭科技館路段進行景觀提升,包括拓寬人行步道、鋪設草坪組合、崁入海洋文化元素等,全方位展現汕頭的濱海風情。

人大代表提議立法保護海岸線

汕頭海岸線資源豐富,區位優勢獨特,在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安全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事實上,在去年的「兩會」上,就有市人大代表提出《關於儘快立法保護汕頭海岸線的建議》。

資料顯示,汕頭全市海域面積約4424平方公裡,大陸海岸線長217.7公裡,島岸線168公裡。全市海島180個,其中有居民海島5個。

按照海岸線類型,汕頭市海岸線分為自然岸線和人工岸線,其中自然岸線50.42公裡,佔比23.16%,包括砂質岸線、粉砂淤泥岸線、基巖岸線、河口岸線、生物岸線等。

建議提到,汕頭市創文強管已取得很大成績,但不能放鬆,還應以最嚴格的標準保護好海岸線和生態環境。汕頭市217.7公裡的海岸線和優良的生態環境,是城市核心競爭力所在。各區縣應借力創文強管,保護海岸線和生態環境,立即行動起來,清除各類在海邊違規搭建、亂砍亂挖的工程。

針對立法保護汕頭海岸線建議的辦理工作,汕頭市自然資源局成立工作機構,落實專人跟蹤負責,積極收集相關資料。去年7月,自然資源部啟動全國海岸線修測工作,旨在全面查清2008年以來海岸線主要變化,準確掌握海岸線的位置、長度、類型及開發利用現狀等基本情況,為加強陸海統籌,編制國土空間規劃,科學制定自然岸線保有率管控目標和實現海岸線資源精細化管理,提供決策支撐。

藍色海灣整治行動獲全國推廣

說起汕頭的海岸線,就不得不提到一個四面環海的海島——南澳島。這顆獨特的海上明珠,擁有4600平方公裡的廣袤海域,大小港灣66處,每年吸引大批海內外遊客前往遊玩。

過去,受自然侵蝕、人為佔用、沿岸養殖等生產活動影響,南澳海岸線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襲和破壞。2017年初,南澳縣被列入全國藍色海灣整治行動試點地區,海灣修復之路正式開啟。

在整治行動中,南澳縣主要對金澳灣、赤石灣十裡銀灘、煙墩灣、竹棲肚灣、龍門灣5個海灣進行整治修復。

相關部門通過清理整治沙灘灘面和排汙口垃圾等廢棄物、拆除佔灘養殖設施,還原一片潔淨優美的沙灘環境,同時,結合自然條件開展綠化美化,建設海岸公園和生態堤岸,拓展公眾親水岸線岸灘,構建海灣特色親海空間,南澳居民和遊客無不點讚。

金澳灣的海絲廣場是整治修復的核心區域,以海絲廣場為中心點,向東西兩側分散,東側代表南澳現代的風格,西側延續南澳原來的地貌、礁石。

不破壞一處礁石,不打擾一處植被。如今,在金澳灣海絲廣場,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岸線一側,西部棧道有序建設,岸邊礁石得到有效的保護,赤紅色的石壁上,透出濃鬱的原生態味道,讓眾多遊人流連忘返。

值得一提的是,自然資源部把南澳島藍色海灣整治行動項目作為先進典型案例在全國進行推廣,這成為汕頭海洋生態對外宣傳的一張名片。

【來源:南方plus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未來,汕頭內海灣將驚豔粵東地區!
    眾所周知,汕頭擁有著全國最稀缺的自然景觀——城市內海灣。它指的是以面積30多平方公裡的汕頭港為中心,包括二橋(海灣大橋和礐石大橋)、二路(海濱路和南濱路)、一島(媽嶼)、一中心(潮汕歷史文化博覽中心)和一館(遊泳跳水館)。
  • 汕頭內海灣新進展發布!
    這兩天,受颱風"利奇馬"外圍環流影響,汕頭迎來高溫天氣,宛如被"空調外機"包圍,據悉,潮汕部分地區昨晚出現了大面積停電的現象,更是讓人熱到懷疑人生。而汕頭內海灣,同樣也很"熱"!各大項目正有條不紊地火熱開展中!
  • 汕頭內海灣流域的古往今來
    汕頭是全國唯一一個市區擁有內海灣的城市。內海灣面積達57平方千米,有幾個西湖那麼大。從空中俯瞰,它就像一個葫蘆,漂浮在汕頭市區南北岸的海面上。汕頭內海灣流域的古往今來,天下誰人不識君!古今內海灣,流經潮汕平原的榕江、韓江梅溪支流的江水,在內海灣交匯。退潮時,就從媽嶼島的兩個葫蘆嘴轟隆出海。上遊江水帶下來的泥沙,歷經滄桑,洗盡鉛華,浮現出海市蜃樓般的汕頭市區。
  • 這些內海灣老照片,述說汕頭一段開埠史
    筆者珍藏有兩張上世紀30年代汕頭內海灣照相版明信片(寶光照相館印製),也許沉默的老照片能給我們透露汕頭開埠以來的一些重要信息。上述記載讓我們知道一個歷史事實,從1894年英商在礐石建火油池至1951年英國亞細亞火油公司被徵用,也就是汕頭開埠以來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外商在汕頭埠經營洋油生意整整持續了半個多世紀。沿著崎碌的海岸線,在英商亞細亞洋行以東,還有美商的美孚洋行。
  • 視覺丨花開媽嶼島 扮靚內海灣
    在汕頭,媽嶼島猶如一顆亮麗的明珠,是內海灣上獨一無二的地理標誌。位處汕頭海灣大橋下的媽嶼島,是內海灣上一座特殊的「橋墩」。近段時間,隨著汕頭內海灣整治工作逐步開展,媽嶼島環境煥然一新,吸引不少市民前來「打卡」拍照。
  • 汕頭市多措並舉促使汕頭內海灣的海面保潔質量有了明顯提升 整個內...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聶金秀、記者羅勉報導 從汕頭市有關方面了解到,近年來,汕頭市城管局屬下單位餘泥渣土所加強遠程實時監控,強化海上巡查監管,並根據海面保潔實施情況對市場化保潔作業公司進行目標考核,多措並舉促使汕頭內海灣的海面保潔質量有了明顯提升。
  • 汕頭內海灣環境美了,人氣更旺了
    美麗的內海灣是汕頭獨一無二的城市名片。為顯山露水、提升岸線景觀品質,彰顯內海灣特色魅力,「盛裝」迎接汕頭亞青會,我市大力推進內海灣環境整治。環境提升景更美,各地遊客慕名而來,本地市民出門見景,城市環境品質不斷提升也促進了旅遊市場的發展。
  • 汕頭打造美麗內海灣,提升環境新品質
    舉辦亞青會是加快汕頭經濟特區發展、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的重大機遇,也是展現汕頭美麗城市形象的契機,為此,市委市政府近期全力推動內海灣岸線規劃建設,有關單位帶頭拆除岸線閒置建築物,各地各部門也迅速行動,統籌協調,攻堅突破,拆除岸線閒置和違章構築物。對於推進內海灣岸線規劃建設,帶動城市環境品質提升,市民也表示支持。
  • 汕頭內海灣風光優美,而海灣大橋下卻漂浮著垃圾
    汕頭內海灣風光優美,但近日,有市民向本欄目報料稱,海灣大橋橋下的部分水域,積聚著垃圾雜物,嚴重影響了海灣的美觀。記者去現場看過。上午10點左右,當記者來到海灣大橋橋下時,海面上果然漂浮著各種垃圾雜物,有塑料製品,浮標、漁網,以及建築垃圾等等,對此,一對在岸邊休息的老年人也頗有意見。這種環境,就是大家沒有環保意識,你看這些泡沫,隨手就丟,他們沒想到這樣就會流到大海中去。
  • 汕頭,島與海灣的「完美之域」丨城·載
    汕頭港的獨特之處是位於榕江的出海口上,榕江流量較小淤積少,近海處由地質深溝和隆起的山體,形成了海灣型出海口,汕頭是內灣牛田洋與外海聯通之深槽帶上的一個島。島與海灣、構成了汕頭城市成長的敘事框架。從此,世界各地的商船在海灣穿梭,島不再是孤島,海灣把島連接在一起,而海,則把城與世界連接在一起。海運和貿易引發的用地需求,驅動著汕頭本島一輪一輪地填海擴展,小公園往外的層層環路,居平路、永平路、商平路……宛如是城市的年輪,記錄著城與海的進退。
  • 汕頭海灣隧道東線正式貫通
    來源: 深圳新聞網-深圳特區報汕頭海灣隧道內部貫通的情形。深圳特區報汕頭5月16日電(記者 吳緒山 通訊員 朱文君 文/圖)築世界超級工程,圓潮人百年夢想。5月16日上午,由中信城市開發運營公司、中鐵隧道局聯合承建的國內首座地處8度地震烈度區的超大直徑越海盾構隧道——汕頭海灣隧道東線正式貫通。汕頭海灣隧道是連接汕頭中心城區南北兩岸、實現汕頭內海灣全天候交通聯繫的重大交通工程,採用一級公路技術標準,設計時速為60公裡,雙向六車道,主體結構使用年限100年。
  • 想乘船觀賞汕頭內海灣璀璨的燈光夜景嗎?廣場至礐石輪渡航線五一起...
    海在城中央   汕頭擁有得天獨厚的內海資源   礐石海將汕頭城區分隔南北兩岸   攝影師馬卡作品,未經許可不可轉載   隨著一灣兩岸景觀工程的不斷推進,   城市景觀照明工程的不斷升級,   內海灣猶如汕頭一顆璀璨的夜明珠
  • 汕頭內海灣兩岸「熱」了!南岸有低密板式大盤,精裝房僅8字頭價,78折
    在汕頭,近日來,內海灣兩岸很是「熱鬧」。 迎接2021亞青會,推動汕頭灣岸線景觀建設,礐石大橋南、北岸正在大規模拆遷。打響拆遷第一炮的南岸綠地公園城市門戶建設,將為南濱新城再添風採。
  • 不僅僅是建公園擴廣場,對標國際著名灣區汕頭內海灣將有大動作!
    汕頭,除了潮汕美食,能夠稱之為名片的,恐怕就是獨一無二的城市內海灣。雖然海在城中央這樣的形容在雨季會成為笑料,但在城市中擁有內海灣,確實在全國的城市中很難再找到。近年來,做好內海灣的文章,一直是汕頭城市規劃布局的重點。
  • 汕頭礐石大橋南綠地公園總平圖流出,「一灣兩岸」迎來新時代!
    據網傳,有網友提供了一張礐石大橋南-濱海綠地公園的平面設計圖,可以看到公園將新建包括:遊客服務中心、生態停車場、親水觀海挑臺、光影休閒平臺、單車俱樂部、林間驛站等設施。圖由汕頭新資訊後臺網友提供4月17日下午,濠江區在礐石大橋南岸片區再清拆多處倉庫、工樓、廠房、鐵棚等建築物共一萬多平方米。
  • 汕頭海灣隧道東線貫通
    來源: 南方網南方網訊 5月16日上午,由中信城市開發運營公司、中鐵隧道局聯合承建的國內首座地處8度地震烈度區的超大直徑越海盾構隧道——汕頭海灣隧道東線貫通。該隧道是汕頭近年來全力推進建設的內海灣第三條過海通道,位於海灣大橋和礐石大橋之間,由海底隧道、南濱南路立交及北岸接線工程組成,全長6680米,雙向六車道,盾構施工段長3047.5米,分為東、西線隧道。因地質複雜、施工難度極大,汕頭海灣隧道被稱為「世界級超級工程」,中鐵隧道局成立了錢七虎、孫均等院士專家團隊,在現場設立了周福霖、陳湘生院士工作室,多次邀請專家把脈指導。
  • 「世界級挑戰性工程」汕頭海灣隧道全線貫通
    這裡是汕頭海灣隧道北岸接收井現場,在我身邊的就是西線隧道盾構機接收井,為了保持接收井內外壓力平衡,此次貫通採用水下接收方式進行,在現場我們可以看到,盾構接收井中的水體冒出了巨大氣泡,這意味著西線盾構機已經抵達接收井指定位置,汕頭海灣西線順利貫通,這也標誌著汕頭海灣隧道成功實現全線貫通。
  • 汕頭廣場輪渡碼頭將遷至招商客運碼頭?未來夜遊內海灣體驗更佳!
    汕頭是一座海濱城市,同時也是全國唯一擁有內海灣的城市,「內海灣」還是今年「汕頭新八景」的20個入圍景觀之一。乘船遊內海灣,是不是另有一番風趣呢?如今,汕頭灣有礐石大橋和海灣大橋,市民和遊客絕大多數通過這兩座大橋往來於中心城區南北兩岸,不久的將來,還有海灣隧道這樣不受颱風大霧等天氣條件影響的全天候通道,方便老百姓出行。那麼水上交通是不是就要淡出歷史舞臺了呢?在一些經濟發達而且有江有海的地方,都仍然保留著水上交通。在香港,除了標誌性的天星小輪,還有洋紫荊維港遊、海龍明珠等觀光船項目。
  • 中國「藍色海灣行動助力海洋生態文明建設」 現場技術交流會在汕頭...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楨湉】「生態疏浚方興未艾,大有可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景全在10月24日於廣東汕頭召開的中國「藍色海灣行動助力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現場技術交流會(以下簡稱「會議」)開幕式上說道。中國疏浚協會常務副理事長,中國交建總裁助理,中交疏浚黨委書記、董事長周靜波,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景全,原國家海洋局海域綜合管理司司長、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秘書長、海洋空間規劃研究院院長潘新春以及多名專家學者出席交流。大會圍繞「中國藍色海灣行動助力海洋生態文明建設」主題,共商海岸生態修復技術,共議海洋生態文明建設。
  • 汕頭海灣隧道如何攻克世界級難題?
    汕頭海灣隧道如何攻克世界級難題?汕頭海灣隧道建設地點位於汕頭海灣大橋和礐石大橋之間國內最大直徑越海盾構隧道昨日全線貫通,明年實現通車文/ 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趙映光 實習生韓妙鑾 通訊員朱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