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由深圳地鐵集團建設管理,中國中鐵聯合體總承包、中鐵五局承建的深圳地鐵14號線大運樞紐車站13-16軸區段完成土方開挖基坑見底,標誌著全線重點控制性工程大運樞紐施工取得了新進展,項目開始進入主體結構施工階段,為奮力攻堅完成項目建設全年目標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
大運綜合交通樞紐工程沿深圳龍崗大道西側呈南北向布置,地下三層、地上二層,總建築面積162798平方米,相當於22個標準足球場面積,主要由新建14與16號線車站、大小裡程明挖區間、換乘交通核龍崗大道下沉工程以及其他交通接駁地鐵商業服務等組成。該樞紐緊鄰既有地鐵3號線大運站,其樞紐基坑圍護結構與3號線橋梁基礎承臺最小距離僅1.5m,施工風險最高,同時樞紐連接著繁忙的龍崗大道,工程涉及龍崗大道下沉合建,地下管線密集,面臨工期緊、結構複雜、工程量大、作業面窄、交叉施工等一系列難題。
在施工過程中,深圳地鐵集團、中國中鐵統籌協調,主動靠前,與承建單位中鐵五局在保證安全生產和工程質量的前提下,緊扣節點目標,科學制定施工計劃,倒排工期,見縫插針抓施工,爭分奪秒搶時間,先後攻克了臨近既有地鐵高架線大跨度深基坑支護、巖溶和深厚軟土地層及巖石地層開挖、超低淨空作業、複雜的市政管線等諸多技術難題,保證了超低淨空既有高架地鐵線下超深基坑穩定性和既有3號線的運營安全。為了確保基坑圍護結構及開挖施工,中鐵五局對關鍵工序和現場施工方案進行細化,劃區域、分臺階作業,將原來10天才能完成的一道支撐,縮短到4天完成,為開挖工作面提供有力保障。由於樞紐實際開工時間晚,為將疫情、開工晚的時間奪回來,項目加大施工人員和機械設備的投入力度,先後投入300餘臺渣土運輸車輛、60餘臺挖土設備、20餘臺垂直運輸設備,創造了單日出土12000方最高紀錄,約每一分鐘出一車渣土,保證了新建14與16號線車站第一塊底板開挖完成,為車站主體結構施工形成流水作業創造了良好條件。
據介紹,大運樞紐是集軌道交通、常規公交服務為主,兼顧出租、社會車輛等立體式無縫接駁的綜合交通樞紐,也深圳東部唯一一個匯集城際、快線、普線於一體最大的交通樞紐。建成後,將實現地鐵3號線、14號線、16號線及深大城際四線交匯,提高城市有效利用地下空間,完善城市配套功能的提升,助力粵港澳大灣區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