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伊戰爭,交戰雙方都大量購買了中國武器,最後戰績如何?

2020-12-18 大國將令視頻

在1980年,伊拉克和伊朗之間爆發了一場長達十年的戰爭,這兩國之間的矛盾也是由來已久了,所以導致戰爭爆發的原因也非常複雜,不過最關鍵的還是領土爭端以及宗教矛盾。既然有戰爭那就肯定有消耗,兩國打了這麼久,對武器裝備的需求也很大,靠自己是肯定不可能的,所以伊朗和伊拉克都只能從國外進口武器,而中國就成為了他們的主要供貨商。當時伊拉克和伊朗都購買了大量中國武器,所以雙方真實戰績如何呢?

軍火市場的利益一向豐厚,所以我國也想在國際軍火市場中分得一碗羹,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影響,我國的軍工企業難以在國際上接到訂單,一時間也是舉步維艱。但就在這時候,兩伊戰爭爆發了,兩國都需要大量的武器才能維持戰爭,於是便宜皮實性價比又高的中國武器就成為了伊朗和伊拉克的最佳選擇,我國也因此向兩國賣出了大量武器。

轟-6D轟炸機,當時伊拉克還配套購買了不少C-601反艦飛彈,最後的戰績就是炸掉了伊朗6艘貨輪。69II式坦克,在戰場上坦克這類武器是很關鍵的,因為兼顧了防護性以及火力,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坦克消耗的又比較快,所以伊拉克直接從中國購進了將近3000輛69II式坦克,給伊朗造成了不小的傷亡。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被譽為遊擊戰三大神器之一的63式107毫米火箭炮,這款火箭炮完美的繼承了所有優點,價格不貴、經久耐用而且操作非常簡單,有支架可以發射沒支架也可以發射,完美適應各種地形,重點是威力還不差,伊朗和伊拉克都買了不少,兩軍對轟的時候經常用到。

在兩伊戰爭中,幾個大國的武器其實都有登場,比如美國的F14以及蘇聯的飛毛腿飛彈,但是最受歡迎銷量最高的依舊是中國武器。因為在沙漠那樣的極端環境裡,太過精密和先進的武器根本不好用,經常需要維修,而且用起來的步驟也比較複雜,對比起來還是上手就能用的中國武器更適應當時的情況。

雖然兩伊戰爭讓我國賺了個滿盆滿缽,不過我國自己也清楚,這樣的武器只是用來應付戰場消耗的,雖然有種種優點,但是整體性能其實不如美蘇的先進武器。之後的海灣戰爭更是再次印證了這點,想要提高軍事實力的話,還是要研製更高新的武器才行。

相關焦點

  • 兩伊戰爭雙方都用中國武器:軍工企業發了財
    由於中國武器價格便宜、操作簡單,戰爭期間,雙方均大量購買了中國的武器裝備。這場遠在西亞的戰爭對於上世紀80年代的中國軍工來說,簡直就是一場「及時雨」。80年代初,國家進入改革開放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歷史時期,不得不大量縮減軍備,提出「軍隊要忍耐」。
  • 兩伊戰爭雙方雖難分勝負,但這場戰爭卻幫了中國一個大忙
    同時,伊拉克除得到一些同為遜尼派阿拉伯國家的支持,還得到美國和蘇聯提供的大量武器,於是乎薩達姆就對伊朗發動突襲,兩伊戰爭爆發。而伊朗雖在巴列維王朝時期得到美國大量軍事裝備,包括79架F14戰機,但是前期由於準備不充分,顯得很被動,由於這場戰爭是持久戰,前後打了近8年,自然對武器彈藥的需求量巨大。
  • 為何說兩伊戰爭拯救了中國兵工廠?看當年的出口額,至今沒被超越
    《為何說兩伊戰爭拯救了中國兵工廠?看當年的出口額,至今沒被超越》 1980年9月22日,一場被稱之為"馬拉松"式的消耗戰,又被世界軍界評論為「先進武器打低水平戰爭」最典型範例的戰爭在中東打響,這場戰爭一打就是7年又11個月,是20世紀最長的戰爭之一。
  • 伊拉克全軍裝備大量中國武器,多次下大訂單
    一說到中東土豪賣武器,大家很喜歡想到沙特、阿聯和卡達,其實像伊朗啊,伊拉克也是土豪的,尤其是伊拉克跟中國也是買了很多武器的,清單是沒辦法列出來的,不過咱們今天也來看看。2015年10月,中國「彩虹-4B」無人機首次亮相伊拉克戰場, 美國無人機隨即被放棄購買,現如今中國的彩虹3和彩虹5,以及無人機攜帶的相關飛彈,伊拉克也都已經買了或者下訂單了。
  • 兩伊戰爭中,伊拉克和伊朗武器裝備都有哪些
    文|鐵血君兩伊戰爭,伊朗稱為伊拉克入侵戰爭、神聖抗戰或伊朗革命戰爭,伊拉克稱為薩達姆的卡迪西亞。戰爭在1980年9月22日爆發, 第一階段伊拉克全面進攻,伊朗防禦。1982年2月,伊朗反攻,伊拉克被動挨打。1984年,雙方展開拉鋸戰。第四階段,1988年,伊拉克再次攻入伊朗境內。在聯合國的調停下,元氣大傷的兩個國家才停火。戰爭結束時,兩國的分界線恢復到了戰前的情況。
  • 一手賣兩家:兩伊戰爭熱銷中國飛機大炮!賺了多少錢?
    1980年,兩伊戰爭爆發後,由於伊朗和伊拉克兩國自身的國防工業薄弱,必須從國外進口大量武器裝備及零配件。由於中國武器價格便宜、操作簡單,戰爭期間,雙方均大量購買了中國的武器裝備。這場戰爭對於1980年代的中國軍事工業來說,簡直就是一場「及時雨」。80年代初,國家進入改革開放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歷史時期,不得不大量縮減軍備,提出「軍隊要忍耐」。
  • 兩伊戰爭中使用的中國武器
    兩伊戰爭中使用的中國武器
  • 血肉橫飛的「兩伊戰爭」之後,伊拉克和伊朗雙方究竟得到了什麼?
    「兩伊戰爭」的開始是伊拉克和伊朗雙方都一心想致對方於死地的傾國大戰,可是在結束的時候卻是草草收場,我們不禁要問,這場戰爭,究竟誰才是勝利者呢?沒有贏家的戰爭答案是「兩伊戰爭」是一場詭異的戰爭,詭異在高開低走,更詭異在沒有贏家。
  • 一場持續8年的戰爭燒掉80000億,死傷數百萬,卻讓中國軍工發大財
    大家都知道,戰爭無論是對武器彈藥還是金錢的消耗都是非常驚人的,發生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兩伊戰爭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這場被譽為用「先進武器打出低水平的戰爭」除了對武器彈藥和金錢的消耗特別巨大以外,人員的傷亡更是不可估量。
  • 「兩伊戰爭」讓中國一個坦克廠就賺了10多億美元
    中國軍工人員精湛的技術和矜矜業業搞研發讓解放軍的裝備進入現代化,自主研發的武器熱銷多國。中國武器其性能和質量也直逼歐美產品。  打仗就需要武器,並且需求量很大。發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的一場從1980年至1988年,長達8年的邊境戰爭。伊朗和伊拉克在地理位置上都屬於西亞。
  • 兩伊戰爭持續8年:為什麼說它不只是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的事?
    所以,美國出售給伊朗大量的武器,希望它既能幫著庫德人反薩達姆,又能幫著自己阻礙蘇聯勢力。伊朗代表美國一方,插手庫德人之事,為他們提供武器裝備,在輿論上為他們造勢。伊拉克毫不示弱,公開支持伊朗境內的阿拉伯人叛亂。伊朗出兵,佔據了伊拉克的四個島嶼,接著在蘇聯等大國的調停之下雙方籤訂《阿爾及爾協定》。
  • 為了一條河流,兩伊戰爭持續了八年,不料中國成為了最大受益者
    但是在2003年的時候,美國對伊拉克發動戰爭,伊拉克失敗,薩達姆被活捉,2006年薩達姆就被處死了。從現在看來,薩達姆的滅亡是從一場戰爭開始了,這場戰爭直接擊垮了伊拉克。這場戰爭就是大家都知道兩伊戰爭。這場戰爭總共打了8年的時間,伊拉克傷亡幾十萬人,軍費的損失更是不可估量的,直接從富有國達成了欠債國,最後才被美國擊垮。
  • 兩伊戰爭勞民傷財,卻救活中國數萬下崗職工,生產60億發子彈
    80年代,正趕上中國改革開放,所有人都一門心思的掙錢,改善生活。這可害苦了我國的兵工廠。沒有訂單的兵工廠大面積停產,很多甚至發不起職工的工資。人心惶惶,萬人思動。很多人都打算下崗,去做生意!所有人都驚呆了。接到上級通知的那一瞬間,兵工廠的工人們簡直是喜極而泣。可是轉眼間卻又開始犯了愁。這麼多的子彈,就是加班加點也幹不完啊!沒有辦法,只好加班加點的幹,人歇機器不歇。24小時都不停的生產。就這樣,大伙兒甚至連春節都沒有休息。這個時候,工人們根本沒有想到,在數萬公裡之外的伊拉克,那裡的人們正飽受著戰亂之苦。
  • 中國巨輪,在兩伊戰爭的炮火下滅亡 可恨的是兩伊卻沒有任何解釋
    當時候正直兩伊戰爭,薩達姆宣布任何載運伊朗(或其他阿拉伯國家)所生產原油的船隻都將成為伊拉克襲擊的目標,但海上巨人號仍然冒險進入波斯灣海域進行運輸工作。在1988年5月14日航經荷姆茲海峽時,遭伊拉克戰機以法國產的飛魚反艦飛彈攻擊重創,沉沒在伊朗的卡克島海岸外之淺海海域。沉沒後的海上巨人號就以這狀態一直存留在海底,直到兩伊戰爭結束。
  • 瑞典智庫公布最新軍火交易數據,中國武器成「全球第二」?
    圖為軍工企業近日,據媒體報導,瑞典智庫最新報告出爐,公布了最新軍火交易數據,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長期排名靠後的中國武器交易額居然成為「全球第二」?圖為軍工企業但事實上,美國在該方面的銷售總額遠超他國,其國內公司也佔據了排行榜前五,可以預見該產業能為美國經濟帶來多大的貢獻,為了保證這種優勢地位,美國成為了眾人唾棄的戰爭販子,以上個世紀的兩伊戰爭為例
  • 新中國建立後,美軍與我軍交戰都慘敗,到底是哪3場戰爭?
    二十世紀初,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自此,中國領土大片淪陷,直到我們挺直腰杆,奮起反抗,在鮮血和炮彈中一點一點奪回中國的領土,將外來者驅逐出境,成立了新中國。新中國建立後,美軍仍然賊心不死挑起戰爭,但中國已今非昔比,美軍三次與我軍交戰都慘敗,究竟是哪三次戰爭?
  • 中國武器「全球第二」?瑞智庫最新報告出爐,俄戳破西方險惡用心
    圖為軍工企業 近日,據媒體報導,瑞典智庫最新報告出爐,公布了最新軍火交易數據,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長期排名靠後的中國武器交易額居然成為「全球第二」? 作為長期發表全球軍火交易數據的較為專業的機構,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最近發表了一份報告,顯示亞洲大國的武器和軍事服務銷售在去年一年內,位居全球第二,在武器銷售的軍工企業排行中,該國首次有三家公司上榜。
  • 馬可波羅波斯遊記(十二)-伊朗人如何紀念兩伊戰爭為國犧牲的人
    一場雙輸的戰爭在沒有去到伊朗旅行之前,我只是聽說過兩伊戰爭,其程度僅限於知道這場戰爭發生在伊拉克與伊朗之間。去過伊朗之後,使得我對這場戰爭有了更多的具體認知:兩伊戰爭爆發於1980年9月22日,結束於1988年8月20日,長達十年年之久,雙方均損失慘重,尤其是我去的伊朗,死亡和傷員共計百萬,伊拉克傷亡也不小,有五十萬左右,戰爭始於兩國邊境的阿拉伯界河之爭,結束時幾乎回到戰爭爆發前的狀態,也就是說兩伊誰也沒有在這次戰爭中佔到任何便宜,卻傷亡了共計一百五十人。
  • 俄軍繳獲大量西方武器,敘利亞戰爭真相大白,美國當軍火商人發財
    另據調解中心負責人博連科夫少將表示:俄軍與敘利亞政府軍繳獲了大量武裝分子使用的武器,其中包括許多西方先進武器。AK47、RPG一類的武器,自從俄軍介入敘利亞戰爭後,武裝分子已經開始使用反坦克飛彈、攻擊型無人機、大口徑火箭炮,俄軍裝甲兵曾多次報告遭到過西方反坦克飛彈的襲擊,但是北約方面一直矢口否認向武裝分子提供武器彈藥。
  • 兩伊戰爭40周年,伊朗和伊拉克達成共識——驅逐美軍!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和伊朗之間由於邊境糾紛、宗教矛盾、民族仇恨等問題,爆發了兩伊戰爭。整個兩伊戰爭打了8年,事實上無論是伊拉克還是伊朗都是拼盡了全力,傷亡數據均為數十萬,消耗了積攢多年的財富和國家資源,漫長的兩伊戰爭可能也與伊拉克在1990年海灣戰爭中不敵以美國為首的各國聯軍埋下了一定的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