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自己打豆漿太麻煩,可以用豆漿粉衝泡的代替嗎?
A:豆漿粉其實和奶粉差不多,把豆漿做成粉末狀,用水衝泡就能喝。
大豆和豆漿的主要營養優勢是蛋白質,以及大豆異黃酮。大豆的蛋白質含量在30%-35%左右,國標對不同豆漿粉的蛋白質要求是不得低於15%-32%[1]。可見,優質豆漿粉完全可以擁有和優質大豆同樣多的蛋白質。
某款高蛋白型豆漿粉,蛋白質含量達到42%
大豆異黃酮是一種脂溶性的化合物,微溶於水,在加工成豆漿粉的過程中並不會完全損失。
有研究人員從市面採集了一批豆漿、豆奶粉、豆漿粉,對它們的異黃酮含量做了測定[3]。
數據是這樣的:
●豆漿:38~146μg/ml
●豆奶粉:32-186μg/g
●豆漿粉:63~402μg/g
看這個數據,豆漿粉衝泡的豆漿,異黃酮含量低一些;但不管是鮮豆漿,還是豆漿粉,營養價值高低都要看濃度;
同時,也要隨時留意配料和營養信息。
總體上,從營養角度來看,豆粉衝調的豆漿完全可以做到和現磨豆漿一樣。
很多豆漿粉會添加麥芽糊精
這裡要特別提一下,很多市售豆漿粉中添加的麥芽糊精這種成分。
大豆中的粗纖維、低聚糖等物質不易溶解,所以純豆漿粉不容易做到速溶。添加麥芽糊精就可以改善這種情況。
麥芽糊精是澱粉水解得到的一種糖類,甜度比蔗糖低,但升糖威力更強:蔗糖的GI值是65,麥芽糊精是85-105。
所以糖尿病人在選購豆漿粉時要多留心,沒加蔗糖但加了麥芽糊精的「無糖豆漿粉「也是比較危險的。
順便再講下「豆漿和豆奶」的區別。
在國標裡,豆奶的概念範圍更大:
而在中文語境裡的「豆漿」,一般代表著傳統工藝,原汁原味;而「豆奶」代表著現代食品工藝:喝起來沒有豆腥味、口感更好、保質期更長。
很多人擔心,工業化生產加工步驟多,營養損失大;其實也未必。
根據咱們國家的標準,不論是豆漿,還是調製豆奶,都要符合同一個標準:
●總固形物不能低於4g/100ml
●蛋白質不能低於2g/100g
日本對豆漿的要求高一些:豆漿(成分無調整豆奶)的固形物和蛋白質含量,分別不能低於8%、3.8%;
而成分調整豆奶分別是6%和3%[4]。
https://trend-town.info/
調製豆奶一般經過配方調整,除了調整得口感更好,還會添加了一些營養成分,營養價值可能比一般豆漿還高。比如豆漿本身含量較低的鈣、加工過程中容易丟失的B族維生素等。
不過,有些豆奶會添加比較多的糖進行調味,這樣一來,營養價值就要大打折扣了。
左:豆奶;右邊:豆奶飲料
另外,市面上還有一類產品,叫「豆奶飲料」。豆奶飲料≠豆奶!豆奶飲料的蛋白質含量只要≥1g/100g就可以,從營養角度來說,不能代替豆奶。
類似的坑,買牛奶時可能也會碰到。
這些都是牛奶味的飲料,不算牛奶;不建議作為每天早餐的選擇。
你喝過什麼不錯的豆漿粉、豆奶,來評論區分享給大家吧~
咖啡算是一種「豆漿」嗎?
參考資料
[1]GB/T 18738-2006 速溶豆粉和豆奶粉
[2]GB/T 30885-2014 植物蛋白飲料-豆奶和豆奶飲料
[3]高麗英, 聶少平, 邱奇琦,等.豆類食品中4種大豆異黃酮的含量分析[J]. 中國食品學報, 2011, 011(004):211-217.
[4]https://www.maff.go.jp/j/kokuji_tuti/kokuji/k0001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