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或曾在波斯灣綠洲附近定居

2021-01-10 科學網

古代波斯灣地圖。 

(圖片來源:iStockphoto/Chad McDermott) 

 

在靜謐的波斯灣海底,可能埋藏著人類進化這個大拼圖上一些極為重要的碎片。一篇發表在《當代人類學》雜誌上的論文表明,波斯灣海底沉睡著一片豐饒的土地,這片土地可能是除了非洲以外,人類最早的家園。

 

10萬多年前,「波斯灣綠洲」及其周圍的區域可能曾是人類的居住地,但它在大約8000年前,被印度洋淹沒了。這個假說為近東地區的人類史引入了一項「嶄新而重要的註腳」,它的提出讓人類定居生活的歷史提前了數千年。

 

近年來,考古學家們在波斯灣沿岸找到了許多人類定居的證據,時間大約是距今7500年前。「原來那裡只發現過幾個零星的狩獵營地,但似乎就在一夜之間,人們在那裡發現了超過60個新的考古地點。」Jeffrey Rose說,他是英國伯明罕大學的一名考古學家。

 

Rose介紹說:「這些聚居地有著許多建造精良、堅固耐用的石頭房子,延伸很廣的貿易網絡,裝飾精美的陶器,各種家畜,甚至還有跡象表明,那裡還有著世界上最早的船隻之一。」

 

之前的考古記錄中,對這些居民的祖先絲毫沒有過記載,那麼為什麼這些高度發達的人類聚居地會如此突然地冒出來呢?Rose認為,可能是這片土地沉入了海底,導致這些人類的先驅成了人類歷史上缺失的一環。

 

「這次人們在海岸線上發現的這些高度文明的人類社區,與8000年前淹沒波斯灣盆地的那次大洪水之間的關係,可能並不是個巧合。」Rose表示,「最早期的居民就可能發源于波斯灣的腹地,但隨著水位的不斷上漲,那些原本富饒的土地漸漸被被印度洋的海水所取代了。」

 

根據海洋水位的歷史數據記載,在那次大洪水之前,從75000年前開始,波斯灣海盆實際上是高於海平面的。當時有底格裡斯河、幼發拉底河、卡魯恩河、谷巴河等流域流經此地,還有許多地下泉水。

 

與周圍嚴酷的沙漠環境相比,這裡是人類理想的居住地。當周遭的地區處於最乾旱的時期時,恰恰是波斯灣綠洲裸露土地面積最大的時候。Rose說,它面積最大的時候,大概有大不列顛的面積那麼大。

 

同時也有證據顯示,在這塊綠洲露出水面之前,其實就有現代人類遷入此地區了。科學家最近在葉門和阿曼的考古地點找到了一種石器,它和人們在東非發現的石器相差甚遠。

 

Rose表示,這說明人類可能在10萬年甚至更早之前就開始在阿拉伯半島南部定居了。這大大提前於科學家用一些人類遷徙模型推斷出來的時間——此前人類遷徙模型認為,人類是在5萬~7萬年前才成功遷徙到阿拉伯地區的。

 

「波斯灣綠洲可能為這些早期的移民提供了一個避難所。當時正值冰河時代,許多地區由於連年大旱而不適合人類居住了。」Rose說,「這次的發現徹底改變了我們對古代近東地區人類起源和文明演化的認識。」(來源:科學時報 丁佳)

 

更多閱讀

 

《當代人類學》發表論文摘要(英文)

 

 

論文作者:Jeffrey Rose DOI: 期刊:《當代人類學》

論文摘要連結:http://www.journals.uchicago.edu/doi/abs/10.1086/657397

論文新聞作者:丁佳 聯繫人姓名:丁佳 電子郵件:無 聯繫電話:

相關焦點

  • 波斯灣海底埋藏著失落的文明?
    一篇發表在《當代人類學》雜誌上的論文表明,波斯灣海底沉睡著一片豐饒的土地,這片土地可能是除了非洲以外,人類最早的家園。 10萬多年前,「波斯灣綠洲」及其周圍的區域可能曾是人類的居住地,但它在大約8000年前,被印度洋淹沒了。這個假說為近東地區的人類史引入了一項「嶄新而重要的註腳」,它的提出讓人類定居生活的歷史提前了數千年。
  • 袖珍小國;波斯灣的「綠洲」巴林及維納斯的故鄉賽普勒斯
    一,波斯灣的綠洲——巴林。 巴林王國是一個鄰近波斯灣西岸的島國,Y由巴林島(巴林最大的島)等36個大小不等的島嶼組成。 是美國駐中東最強大的海上力量,轄區範圍從波斯灣、紅海、阿拉伯海,到東非肯亞的印度洋海域一帶。
  • 人類何時過上定居生活?家鼠磨牙給出答案
    最新研究展示了人類定居生活方式與打獵-採集遊蕩生活之間曲折的進化中路。證據就是,家鼠的出現與缺失。美國史密森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舊世界考古館」館長梅琳達·澤德爾(Melinda Zeder)說:「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使用卑微的家鼠展示人類歷史上的重要裡程碑,這也是探索人類定居生活的巧妙方式。」
  • 沙漠綠洲-艾恩,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首都阿布達比
    艾恩文化遺址是這一地區由狩獵與採集文化向定居文化的過渡的重要見證。世界遺產委員會對於艾恩的評價是:這些遺產擁有大量史前文化遺蹟,為人類自新石器時代起就在沙漠地區活動定居這一事實提供了見證。◎沙漠綠洲-艾恩,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首都阿布達比(Abu Dhabi)附近的一個城市,素有「花園城市」的美譽。它是一個著名的考古點,擁有大量歷史建築,包括眾多城堡和瞭望塔,也是區由狩獵與採集文化向定居文化的過渡的重要見證。建造它們的目的是守衛棕櫚園及位於哈賈爾山腳下沙礫平原上寶貴的灌溉系統。
  • 阿拉伯沙漠曾是綠洲?考古學家發現秘密,12萬年前的古人給出答案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人類最早起源的時間和地點是什麼?內福德沙漠是如何從綠洲退化為荒漠的?內福德沙漠是阿拉伯半島第二大沙漠,如今只有少部分人在沙漠的邊緣生活,沙漠內部幾乎荒無人煙,因此很難想像這裡曾經是一片綠洲。有研究表明,人類最早的祖先在大約200萬年前甚至更早就出現了,從目前的考古情況來看最早的遷徙軌跡發生在大約22萬年前。整個非洲猿人的遷出都是循序漸進的,每隔一段時間會有一批遷出非洲。
  • 世界遺產西裡遺址和艾因綠洲:4000年前的阿拉伯沙漠定居者
    這座石墓上有清晰而精緻的石刻,內容是人像和阿拉伯羚羊等當地動物,墓內曾出土數百具遺骨,是一個公共墓地。此外,還有一座尚未修復的石墓。伊拉克是文物大國,伊拉克的考古力量在當年也許比較有實力。   西裡考古遺址是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青銅器時代的人類遺址,這一事實本身已經足夠震撼。
  • 波斯灣璀璨的明珠,盛產珍珠的島國,享有海灣珍珠美譽
    波斯灣璀璨的明珠,盛產珍珠的島國,享有海灣珍珠美譽大家好,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巴林群島。乘飛機前往巴林,當飛機在波斯灣上空盤旋時,你向下俯瞰,就會看到一座座小島漂浮在萬頃碧波中,閃動著柔和嫵媚的乳白色,就像一顆顆珍珠在熠熠生輝,「海灣珍珠」的美譽便由此而來。
  • 走進世界石油寶庫——波斯灣
    波斯灣,這個接納著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這兩條孕育了世界最早文明的河流的海灣(兩河最終與幼發拉底河合流成為阿拉伯河後注入波斯灣)曾經戰火紛飛,如今,戰爭的烏雲已經散盡,四周是一片迷人的景象!薩爾貢在取得34場戰鬥的勝利後控制了蘇美爾,最後他勝利地進軍到「下海」(即波斯灣),在這裡用海水清洗他的武器,以示戰爭勝利結束,可以放馬南山了。公元97年(漢和帝永元九年),都護班超曾派甘英出使大秦(羅馬帝國)。
  • 神秘國度摩洛哥之行(六)撒哈拉明珠,廷吉爾綠洲
    很難想像,在被稱為地球上最貧瘠荒涼的撒哈拉沙漠附近,車窗外會間或閃過一泓碧水散布在時斷時續的河床中,河畔不時還有叢叢棕櫚、蘆葦婀娜搖曳,在這些狹長、片段式的綠意裡,還有綿延不絕的民居和人類的繁衍生息。綠色的林帶蜿蜒在河谷,三個半小時後,視野中的蕭瑟和荒蕪被一片開闊的綠洲平原所取代,大團大團的綠意簇擁著鱗次櫛比的卡斯巴斯建築群出現在眼前,這便是摩洛哥和非洲最著名的綠洲——Tinghir廷吉爾綠洲。
  • 古埃及人類心中永遠的聖地,古埃及基於生命本能的綠洲情結
    所謂可視化,其實就是把原本空靈的綠洲情結與他們當時的繪畫、雕塑等藝術相結合,創造出綠洲的形象,這樣,原本晦澀的綠洲情結才能更好地展現在人們面前,讓人們看到甚至觸摸到自己的情結。綠洲情結的可視化不僅使綠洲情結成為現實生活的對象,而且使綠洲朝著信仰的方向發展。隨著綠洲可視化的發展,越來越多象徵綠洲的事物受到創造的喜愛,人們的綠洲情結逐漸轉化為一種崇拜,構成綠洲的植物被人們無限崇拜。
  • 三江源野生赤狐「定居」人類活動區
    這是繼今年2月,在雜多縣行政中心院內發現的兩隻成年野生赤狐之後,再次「遷居」到人類活動區域的三隻赤狐。目前,狐狸一家已經在磚廠雜物堆中「定居」,休憩、覓食,引來當地不少群眾的好奇圍觀。如今,雜多縣城內已累計發現11隻野生赤狐在人民生活區域生活。赤狐為食肉目犬科動物,共有47個亞種。
  • 美國海軍公然威懾伊朗,波斯灣局勢升溫
    當前,美國和伊朗的關係本來就很緊張,在此局勢下,美國還公開叫板伊朗,似乎波斯灣的戰爭有種一觸即發的感覺。薩姆·帕帕羅主要掌管美國駐紮在波斯灣西岸的海軍,具有豐富的戰鬥經驗。他曾經在某智庫論壇對話上表示,對於伊朗的海軍部隊,美國是十分尊敬的。伊朗在海上的行動也是比較謹慎小心,對此美國也比較認同。美國不會對伊朗海軍採取過激的行動。
  • 世界的盡頭,人類最後發現的白色大陸,為何沒有人類定居
    這是世界的盡頭,白色大陸耶穌人類終於發現這裡,但是這裡居然沒有人類定居。目前還沒有人類定居在南極洲,各個國家在南極洲建立的唯一科學考察站。 在南極大陸上的最後一天,我們登上了達摩角。
  • 沙漠中為什麼會有綠洲?沙漠綠洲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這裡幾乎無人定居,到處是流沙河大風吹蝕而成的風蝕蘑菇、風蝕城堡等。但沙漠中並非處處荒涼,有些地方也會出現小河流水、兩岸滴翠的景象,這就是生機勃勃的綠洲。那麼,沙漠中怎麼會有綠洲呢?雖然沙漠裡乾旱少雨,但地下有時也能儲存水。
  • 「非洲的波斯灣」,高品質石油帶來滾滾財富,為何還是貧窮依舊?
    上世紀中葉,隨著中東地區石油探明儲量的不斷飆升,波斯灣這個石油寶庫讓沿岸國家紛紛躋身世界富國行列。而在非洲西部海岸,也有一個海灣同樣蘊藏著豐富的石油資源,它就是被稱為「非洲的波斯灣」的幾內亞灣。幾內亞灣是非洲最大的海灣,位於西非海岸外,屬大西洋的一部分。
  • 小國卡達和巴林,為何沒有被波斯灣的沙特和伊朗兼併?
    卡達與巴林,曾是同一個國家,由巴林的阿勒哈利法家族統治,後來巴林人被趕出卡達。兩國的國旗如出一轍,只不過長寬比例不一樣,顏色一個暗紅一個鮮紅。1971年兩國從英國獨立時,本受阿布達比酋長國邀請加入阿聯。卡達與巴林不願和其他窮朋友一起拉低生活水平,也不願聽阿布達比號令,就獨立建國了。
  • 生活區附近隱匿的美麗綠洲
    早聽說順義首都國際機場附近,有片很美的綠地想去看,但由於每次到機場都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沒機會多停留,一直心願未了,今天趁陽光不大特來感受虛實。綠地位於順義,首都國際機場生活區附近的西湖園公園裡,機場T3航站樓西側,距離東跑道只有200米遠,據說飛行尖峰時段,每間隔2分鐘,便會有一架飛機從此飛過,各家航空公司,各種型號飛機都有
  • 如果世界上的沙漠都變成綠洲,對人類是一件好事嗎?答案令人深思
    如果世界上的沙漠都變成綠洲,對人類是一件好事嗎?答案令人深思想必許多人都知道,現如今我們人類所面臨的最大的問題,便是土地沙漠化。那麼,就有驢友發出了假設:如果當今世界,所有的沙漠都變成了綠洲,對人類來說是一件好事嗎?答案令人深思。生態環境領域的專家稱道:首先,這一個假設是一個偽命題,因為這種極端的情況是不會發生的,大自然的力量不是人類可以抗衡的。如果先做一個假設,所有的沙漠都變成了綠洲,將會影響到世界的生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