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高血壓日|精準測量 有效控制 健康長壽

2020-12-18 中國航空城閻良

2020年5月17日是第16個「世界高血壓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精準測量 有效控制 健康長壽。我國現有高血壓患者3億餘人,高血壓被稱為危害我國居民健康和生命的「無聲殺手」。

01

什麼是高血壓病?

高血壓病又稱原發性高血壓,病因尚不十分清楚,長期精神緊張、有高血壓家族史、肥胖、飲食中含鹽量高和大量吸菸者發病率高。臨床上以頭暈頭痛、耳鳴健忘、失眠多夢、血壓升高等為基本特徵。晚期病人常伴有心、腦、腎等器質性損害。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是:凡正常成人收縮壓大於或等於140mmHg,舒張壓大於或等於90mmHg為高血壓。需要強調的是,診斷高血壓時,必須多次測量血壓,至少有連續三次血壓大於或等於140/90mmHg才能確診為高血壓。僅一次血壓升高者尚不能確診,但需隨訪觀察。

02

高血壓有哪些危害?

1.腦血管意外。高血壓患者腦動脈硬化,若由於情緒激動等原因使血壓急驟升高,可引起腦出血,此時,病人立即昏迷,傾跌於地,俗稱中風。腦出血病勢兇猛,致死致殘率極度高。

2.冠心病。血壓高,心臟負擔大,心肌耗氧隨之增加,且冠狀動脈易發生粥樣硬化,此時心肌供氧減少,就會出現心絞痛、心肌梗死等。

3.高血壓性心臟病。動脈壓持續性升高,心臟負擔增加,左心就會代償性肥厚,形成高血壓性心臟病。心臟的代償是有限度的,一旦失代償,就會導致心力衰竭。

4.腎動脈硬化和尿毒症。高血壓與腎臟損害可相互影響,一方面高血壓引起腎臟損害,另一方面腎臟損害加重高血壓病,形成惡性循環導致腎功能不斷惡化,最終可出現尿毒症。

03

為什麼要測量血壓

正常的血壓是血液循環流動的前提,血壓和血液循環保持正常,能給各組織器官提供足夠的血量,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血壓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各組織血液供應情況,造成嚴重後果,血壓消失更是死亡的前兆。

其次,血壓的穩定對很多臟器,如心、腦、腎臟等都很重要,常見的腦出血等,就與高血壓有很密切的關係。因此,規律監測血壓對預防疾病和保持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04

血壓測量的注意事項

1.測壓應安靜休息15-30分鐘,排空膀胱,不在飲酒、喝茶或咖啡以及抽菸後測量血壓。在周圍環境安靜,溫度適當的環境中進行測量,避免被測量者出現緊張、勞累、焦慮以及疼痛等主管感受。

2.一般最常用的是汞柱式血壓計,氣壓表式血壓計和電子血壓計亦常用。血壓計的袖帶寬度應能覆蓋上臂長度的2/3,同時袖帶長度需達上臂周徑的2/3。如果袖帶太窄則測得的血壓值偏高,袖帶太長則測得的血壓值偏低。

3.臨床數據表明,70%以上的人有兩個血壓的高峰和低谷,清晨6-8點為第一個血壓高峰;中午12點至下午1點為第一個低谷;下午4-6點為第二個高峰;凌晨1-2點為全天最低點,也就是第二個低谷。因此測量血壓的時間也比較講究,最好每天在血壓較高的時候進行測量,一般是早晨起來休息一下就進行測量。

4.在測量血壓時充氣壓迫時間不能過長,否則容易引起全身血管出血反射性收縮而使血壓升高,測量結果不準確。放氣時注意一定要緩慢,在聽到搏動音消失後應當繼續聽2.7千帕(20毫米汞柱),以肯定聲音完全消失。1次測量後應將氣囊完全放空,安靜2分鐘後再次測量。

05

如何預防高血壓病?

1.減少食鹽攝入量:每天攝入鹽量應少於5克,大約每天為小湯匙的半匙。

2.合理膳食:飲食應限制脂肪攝入,少吃肥肉、油炸食品、動物內臟、糕點、甜食,多食新鮮水果、蔬菜、魚、蘑菇、低脂奶製品等。

3.控制體重:最有效的方法是適度節制飲食,減少每天攝入的總熱量;增加體力活動,包括快步、慢跑、遊泳等。

4.戒菸限酒:菸草中含有尼古丁,能刺激心臟使心跳加快,並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大量飲酒,尤其是烈性酒,可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

5.體育活動:適當的體育鍛鍊可增強體質、減肥和維持正常體重,每次活動一般以30~60分鐘為宜,強度因人而異,量力而行。

6.注意心理、社會因素:高血壓病患者應注意勞逸結合、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大起大落。

編輯:暖陽|審核:蒹葭

轉自:陝西疾控

相關焦點

  • 石家莊市橋西區疾控中心開展世界高血壓日宣傳活動
    2020年5月17日是第16個「世界高血壓日」,為進一步加強高血壓病防治的健康宣傳教育,石家莊市橋西區疾控中心緊緊抓住這一契機,開展了以「精準測量、有效控制、健康長壽」為主題的高血壓病防治知識宣傳活動,提高群眾自我防控意識,倡導健康生活方式理念,營造健康的社會知識環境。
  • 世界高血壓日|關注你的血壓和飲食
    在中國,大約有2.7億人患有高血壓。請謹記:沒有症狀並不一定代表血壓正常。因此,定期測量血壓非常必要,既是確保你的血壓在正常範圍內,也是為了在有血壓升高情況時能儘早採取行動。今天是「2020年世界高血壓日」,主題為:準確測量,有效控制,健康長壽。(滑動查看圖片)該如何控制患高血壓的風險呢?知曉自己的血壓水平很重要,同時關注那些可以改變的行為,幫你在日常生活中預防和控制高血壓也同樣重要。
  • 世界高血壓日 |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 2018 年修訂版
    每年的 5 月 17 日是世界高血壓日。據中國高血壓調查最新數據顯示,2012~2015 年我國 18 歲及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粗率已達到 27.9%(標化率 23.2%),這就意味著,平均每 4 個成年人裡,可能就會有一個高血壓患者。並且此次調查與過去的 5 次全國範圍內的高血壓抽樣相比,患病率總體呈增高的趨勢。
  • 今天是「世界高血壓日」,您知道嗎?
    今天,2020/5/17日,是世界高血壓日,可能有些朋友知道?也有朋友可能不知道?那我們就來認識一下,世界高血壓日的來歷…||世界高血壓日的來歷高血壓病是一種世界性的常見病、多發病,嚴重威脅著人類健康。為此,1978年4月7日,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心臟病學會聯合會決定將每年的5月17日定為「世界高血壓日」,旨在引起人們對防治高血壓的重視。
  • 給高血壓患者提個醒:在家測量血壓要注意3點,準確測量血壓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病。根據世界組織公布的數據,全球三分之一的人有不同程度的血壓問題,每年因高血壓死亡的人數高達940萬人。隨著由高血壓引起的心腦血管疾病日益增多,保證血壓的穩定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與高血壓高發相對應的是人們對高血壓的認識不夠,很多人對於如何產生高血壓、如何預防、如何穩定血壓沒有太多的認識。
  • 世界高血壓日:專家提醒中老年人養成監測血壓的好習慣
    荊楚網客戶端一荊楚網消息(記者黃濤 通訊員譙玲玲、童天玄) 疫情期間,52歲的段女士備受頭痛困擾,就醫才知禍首竟是隱匿的高血壓,5月17日「世界高血壓日」,武漢市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李佐民提醒,中老年人應養成監測血壓的好習慣52歲的段女士
  • 如何才能安全有效降低血壓,尤其是清晨高血壓?
    許多心腦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及腦卒中等的發生都與清晨血壓升高密切相關,特別是起床後半小時到1小時內是高血壓患者猝死的高發時段,又稱「魔鬼時間」。所謂清晨血壓,是指清晨醒後1小時內,服藥前、早餐前的家庭血壓測量結果或動態血壓記錄的起床後2小時,從時間段上來說,一般是指早晨6:00-10:00間的血壓。
  • 世界高血壓日 專家提醒中老年人養成監測血壓的好習慣
    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壓日」,武漢市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李佐民提醒,中老年人應養成監測血壓的好習慣。52歲的段女士,家住江漢區。疫情宅家期間,出現間斷頭痛,偶爾還伴有頭昏,噁心。因為身體一向較好,就沒有去管它,只以為是自己心情太過緊張。
  • 44歲大周發現高血壓,擔心自己短命?醫生闢謠:高血壓也能長壽
    我給他測量了一下血壓168/106,屬於2級高血壓,因為大周的父母有高血壓,所以家裡有血壓計,也擔心自己遺傳,大周每個月都會測量血壓,所以大周發現自己血壓,發現的算非常早。我告訴大周,如果在家測量也是這個水平,那麼基本上可以確診就是高血壓,但是好的一方面是,你發現的非常早,而且非常重視,我們只要積極控制,把血壓降到正常就不用擔心。並不是所有的高血壓都會導致壽命縮短。
  • 快告訴高血壓患者,控制血壓的良方還有美藤果油
    在我看來,高血壓實際上是身體即將瀕臨危險狀態下對我們的警惕,如果我們忽視高血壓的警示,那麼將是極其危險的。很多年輕人沒有堅持定期測量血壓的習慣,不要以為你還年輕就沒有必要這麼做。因為據有效研究統計,成年人當中每三個人就患有高血壓。高血壓早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屬名詞,它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成為了日夜埋頭苦幹的年輕人身邊的定時炸彈。
  • 高血壓除按時服藥,還得做好以下6點:血壓平穩,心血管健康!
    對於絕大多數的高血壓人,需要長期,甚至終生服用降壓藥,才能有效的控制血壓。那麼對於高血壓的朋友來說,除了每天堅持服用降壓藥,還需要做好以下6點,才能確保血壓平穩,才能有效的預防高血壓併發症。 一、養成測量血壓的習慣
  • 有高血壓的人中,八九十歲的長壽者大有人在,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專業醫生天天與您說健康】有朋友問:有高血壓的人,有些人年紀輕輕就不在了,可八九十歲的長壽者也大有人在,他們是如何做到的?高血壓對壽命的影響有多大?由此可見,當高血壓發生時必須對其進行幹預治療,將血壓控制達標不僅是阻止與延緩血管損害的重要措施,也是避免發生了病變的血管和斑塊因高血壓的衝擊發生破裂所要求的,因此有高血壓的人應當做到:重視對高血壓的控制,將血壓至少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絕不能因為高血壓沒有任何症狀表現而置之不理、任其發展。
  • 測量血壓要坐著還是躺下?高血壓患者測量血壓時,這5點不要忽視
    這個問題很 重要,因為姿勢不同, 對血壓測量結果有影 響。建議行動不便的 老人,臥位和坐位都測 一次,如果差別不大, 則 以 坐 位 測 量 值 為 準。坐位時,肱動脈更接近心臟水平,血壓相 對更準。 測血壓前,先在測 量環境中休息10~15分 鍾,排空大小便,避免 人體處於緊張狀態;測 前半小時不宜劇烈運 動,不宜喝咖啡、濃茶 等容易導致興奮的飲 品。
  • 高血壓的預防與控制(含食譜)
    在人群中開展早期預防和治療可首先使高血壓發病率減半,繼而又使腦卒中、急性心肌梗死再減半,這對整個社會無疑是個極大的貢獻。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不僅可以預防心血管病,而且也是預防腫瘤、糖尿病、骨質疏鬆及多種老年病的有效方法。對高血壓患者而言,健康生活方式也可使藥物治療事半功倍。1992年加拿大維多利亞心臟宣言提出了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菸限酒;心理平衡。
  • 2020年高血壓的十大謊言,能滾多遠滾多遠!
    從高血壓的臨床趨勢上看,其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但知曉率低,治療率低,控制達標率低。治療高血壓中可能會聽到各種說法,但是要自己會判斷,那麼有些什麼謊言呢? 謊言五:降壓藥需要頻繁更換 很多患者認為長期服用同一種藥物會導致耐藥性,而且藥物的療效會受到影響,所以如果無事可做,就更換降壓藥,定期更換抗高血壓藥物會引起血壓波動,當抗高血壓藥物仍然有效時,可以長期服用。
  • 高血壓早晨最危險!
    N海都記者 林寶珍 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及腦卒中等都於清晨高發,但遺憾的是這段時間是藥物效果最薄弱的階段,很多藥物在這個關鍵時間段反而不能提供有效的血壓控制。管理清晨血壓,對降低心腦血管事件風險意義重大。
  • 高血壓患者如何測量血壓才準確?使用家用血壓計測量血壓要注意這5點
    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就是把血壓控制住,這是保持健康的前提條件。很多高血壓患者都想知道自己雖然控制的好不好,是否出現了血壓的波動,只有測量血壓才能體現。每天去醫院測量血壓或者去診所測量血壓是不現實的,比較麻煩,自己買一臺家用血壓計,時時刻刻的都能夠測量血壓,是非常方便的。
  • 橫看成嶺側成峰,老年高血壓的控制有哪些妙招?
    其實,這一切,在當初是可以避免的,大量的研究表明,高血壓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未加控制的話,常常會導致老年人致死率和致殘率的升高,我國目前高血壓患者有2.7億,每年因為血壓升高而導致死亡的人數高達200萬。
  • 測量血壓150/100,動態監測135/85,算不算高血壓?
    一、關於血壓的測量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我國有明確的指標,就是140/90mmHg。無論是高壓達到或超過140mmHg,或是低壓達到或超過90mmHg,都可以確診為高血壓。但人體血壓是波動的,容易受到外界的幹擾,所以偶爾一次的血壓超標,並不能作為診斷的依據。所以規定血壓要經過「非同日的三次測量」,結果均超標,才能確診高血壓。
  • 24歲小夥被診斷為重度高血壓 專家提醒:高血壓逐漸「年輕化」
    23個「全國高血壓日」,今年宣傳主題是「18歲以上知曉血壓」,倡導18歲及以上成人定期自我監測血壓。為更好地普及高血壓防治知識,增強全民的自我保健意識,浙大四院心血管內科舉辦「全國高血壓日義診公益活動」 ,向社會大眾贈送60個專家號以及200個普通門診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