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客戶端一荊楚網消息(記者黃濤 通訊員譙玲玲、童天玄) 疫情期間,52歲的段女士備受頭痛困擾,就醫才知禍首竟是隱匿的高血壓,5月17日「世界高血壓日」,武漢市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李佐民提醒,中老年人應養成監測血壓的好習慣
52歲的段女士,家住江漢區,疫情宅家期間,出現間斷頭痛,偶爾還伴有頭昏、噁心,因為身體一向較好,就沒有去管它,只以為是自己心情太過緊張。一個星期前,段女士自覺頭痛加重,痛起來呈拉扯樣,偶然的機會到樓下鄰居家測量血壓,發現血壓特別高,隨後到武漢市第一醫院看門診,檢查發現高低壓(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為220/120mmHg。
入住武漢市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病區後,段女士接受相關檢查,排除了繼發性高血壓及其他潛在的併發症及合併症可能後,被確診為原發性高血壓三級極高危。入院後經及時接受藥物降壓及對症治療,血壓降至安全範圍,頭痛症狀消失。
武漢市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李佐民介紹,高血壓不僅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也是心腦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腦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腎病等主要併發症不僅致殘、致死率高,而且嚴重消耗醫療和社會資源,帶來沉重負擔。近年來,我國人群高血壓患病率仍呈增長態勢,雖然近年部分地區的高血壓檢出率與控制率有所提升,但人群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仍較低,監測及控制血壓是減少心腦血管事件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像段女士這種未經注意和及時醫療幹預的血壓升高,在精神緊張,勞累等誘因下會導致血壓水平在一段時間內升高甚至達到很危險的水平,最終有部分病人可能會發展為高血壓腦病、腦出血、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心衰竭、主動脈夾層等危及生命安全,及時發現血壓異常和控制血壓很有必要。
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壓日」,李佐民特別提醒中老年群體,在疫情期間除關注疫情之外,還要關注一下自身的身體基礎狀況,比如說血壓、心率等。如果發現有血壓的波動以及新發的血壓升高,應該就是儘早就醫、早診斷、早治療。血壓增高可以出現頭痛、頭暈等不適症狀,也可以毫無感覺,因此單憑感覺是不能判斷血壓高低的,一定要養成監測血壓的好習慣。另外,測量血壓之前應避免劇烈活動,休息5分鐘後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