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淨零排放」、「氣候中性」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

2020-12-10 國際能源網

「碳中和」(carbon-neutral)、「淨零排放」(net-zero emission)、「氣候中性」(climate-neutral)經常出現在氣候變化相關的新聞裡,這幾個術語具體是怎樣定義的,有什麼聯繫和區別?

澳大利亞100percentrenewables.com.au網站發表署名Barbara Albert的文章,回答了上述問題。文章說,在一定的範圍內,一些組織表達長遠目標和決心的大多數場合下,這些術語可以不加區別地互換使用,但在如何定義以及如何實現目標方面,還是有區別的。

根據IPCC特別報告《全球變暖1.5℃》,定義如下:

——碳中和的定義

當一個組織在一年內的二氧化碳(CO2)排放通過二氧化碳去除技術應用達到平衡,就是碳中和或淨零二氧化碳排放。

——淨零排放的定義

當一個組織的一年內所有溫室氣體(CO2-e,以二氧化碳當量衡量)排放量與溫室氣體清除量達到平衡時,就是淨零溫室氣體排放。

——氣候中性的定義

當一個組織的活動對氣候系統沒有產生淨影響時,就是氣候中立。在氣候中立的定義中,還必須考慮區域或局部的地球物理效應,例如輻射效應(例如來自飛機凝結軌跡的輻射效應)。

總而言之,碳中和目標只與二氧化碳有關,而「淨零」目標包括所有溫室氣體,「氣候中性」目標也考慮其他影響,如輻射效應。

對大多數公司來說,碳中和、淨零排放和氣候中性的含義是一樣的。如果一個組織主要釋放二氧化碳,那麼使用「碳中和」、「淨零排放」或「氣候中性」這三個詞並沒有太大區別。

另外,對於大多數部門來說,淨零排放和氣候中性是一樣的,因為最重要的氣候影響是向大氣中排放溫室氣體。然而,一些部門,如航空業,也應該考慮非二氧化碳輻射效應的其他因素影響。

下圖顯示不同的氣候承諾,橫軸顯示了一個組織排放的潛在範圍,從二氧化碳到氣候中性。縱軸顯示所涵蓋的活動範圍,從本地到組織的整個價值鏈。

相關焦點

  • 「碳中和」、「淨零排放」、「氣候中性」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火力發電網訊:「碳中和」(carbon-neutral)、「淨零排放」(net-zero emission)、「氣候中性」(climate-neutral)經常出現在氣候變化相關的新聞裡,這幾個術語具體是怎樣定義的
  • 日本轉變氣候立場,宣布在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
    日本轉變氣候立場,宣布在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 澎湃新聞記者 楊漾 2020-10-26 19:33 來源:澎湃新聞
  • 41位學者澄清「碳中和」的10個認識誤區
    來自瑞典、英國、奧地利、丹麥、德國、挪威、瑞士等國家的41位大學教授和學者(名單附後)聯合發表文章,澄清關於淨零排放目標和碳中和的10個誤區。氣候危機的影響越來越嚴重,無處不在。由於全球變暖,我們正在經歷熱浪、洪水、乾旱、森林火災和海平面上升。
  • 什麼是碳中和?碳中和願景下國資央企有哪些動態?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2020年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中國在巴黎協定之後第一個長期氣候目標,也是第一次提到碳中和。
  • 緊隨中日公布時間表,文在寅稱韓國2050年實現碳中和
    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10月28日上午,文在寅表態稱:「同國際社會一起,韓國政府將會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
  • 紐西蘭擬宣布氣候緊急狀態 全球已有30國家發布碳中和期限
    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已成趨勢,又一個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採取實質性行動。  據路透報導,紐西蘭總理Jacinda Ardern將在下周三發布其氣候緊急狀態的議案,以應對全球氣候變暖。上個月Ardern上任後,政府還通過了《零碳法案》(《Zero Carbon Bill》),計劃在2050年前實現淨零排放。
  • 釋新聞|中國提出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意味著什麼
    解振華表示:「在當前的國際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和政治格局背景下,我國主動順應全球綠色低碳發展潮流,提出有力度、有顯示度的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向國際和國內社會釋放了清晰、明確的政策信號,對外樹立了負責任大國形象,彰顯了大國責任和擔當。」
  • 碳中和與國民財富
    二、碳達標、碳中和——「30/60目標」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75屆聯合國大會上莊嚴宣告:「2030年前中國要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業內稱之為「30/60」的氣候目標。碳達峰的主要措施是大幅提高非化石能源的比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動終端部門的電氣化,引入碳市場機制,加大低碳能源開發的力度。首先,它將極大推動地方政府碳達峰目標的落實,將把氣候變化工作和生態環保工作統籌融合,為頂層設計提供制度基礎;將強力推動整個國家現代化氣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建設;將強化國際社會對中國實現碳中和承諾的信心。
  • 解讀蘋果公司引以為傲「碳中和」,已經是全人類發展的終極目標?
    我們對於可持續發展、溫室效應、全球氣候這些詞彙已經非常熟悉了。碳中和聽起來似乎有點陌生,其實就是可持續發展理念中的一個小概念。不過,這個概念現在真的火到不行啊,小企業都以生產碳中和產品為目標,像蘋果亞馬遜這種大企業以全面實現碳中和為承諾。
  • 走向碳中和
    雖然這是我國第一次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列入年度重點任務之一,但今年以來,「碳中和」已在多個重要場合被提及。有專家指出,「碳中和」意味著一個以化石能源為主支持發展的時代開始結束,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一個向非化石能源過渡的時代來臨。
  • 奧迪、奔馳、特斯拉,他們為什麼擁護「碳中和」?
    至此,在氣候變化問題上,中美立場已經調轉,歐洲則顯示出與中國碳中和的巨大的合作潛力。 這意味著什麼? 大體意思是,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簡言之,就是要跟環境算一筆帳:「吐」出來的(二氧化碳),全都要「吃」回去。
  • 中國將如何邁向「碳中和」?
    在近期的中央經濟會議上,「2030年碳達峰」和「2060年碳中和」被列為2021年八項重點任務之一。碳中和目標是中國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付出的行動,彰顯了大國的責任和擔當,對全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碳中和」意味著經濟社會活動引起的碳排放,和商業碳匯等活動抵消的二氧化碳,以及從空氣中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相等。
  • 「碳中和」競賽倒逼能源轉型,中國能否彎道超車
    如今,在應對氣候變化等因素的驅動下,各國相繼提出淨零排放的碳中和目標,加速了全球能源結構從石油時代向可再生能源轉型。彭博新能源財經12月1日發布《中國加速低碳進程》白皮書顯示,截至目前,全球60%碳排放的國家和地區已制定碳中和目標,包括中國、歐盟、英國、日本、韓國等。
  • 日本氣候立場為何發生巨大轉變?2050年「碳中和」目標能否實現?
    原創 劉良偉 中國環境日本首相菅義偉在10月26日召開的臨時國會上發表首場施政演說時宣布,日本將爭取在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他同時強調,應對氣候變化已經不再是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而是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和更強勁增長的重要舉措。
  • 攜手推進氣候保護:德鐵信可與漢莎貨運推出首個碳中和貨運航班
    德鐵信可與漢莎貨運推出首個碳中和貨運航班(圖片來源:漢莎貨運) 德鐵信可執行長Jochen Thewes表示:「在航空貨運領域的氣候保護方面
  • .| 「非常鼓舞人心的一步」——中國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沈東方  9月22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中國日報網評:中國承諾「碳中和」 數字經濟領銜綠色經濟
    9月22日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中國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中國在巴黎協定之後第一個長期氣候目標,也是第一次提到碳中和。
  • 碳中和+|國際航空業在碳排放和環保上,仍熱衷於「作秀」?
    在去年的氣候行動峰會上,我們發起了「零運輸聯盟」,以推動到2030年實現零排放深海船舶。但是當前的政策與這些承諾不符。我們需要看到可執行的法規和財政步驟,以便航運業能夠履行其承諾。」作為首個和國際航協清算所對接的集中式實時交易市場,ACE用於碳信用額度交易。 11月24日以線上會議形式召開的IATA 76屆年會,重申了航空業減排承諾:到2050年將航空業淨排放量減少至2005年的一半。 IATA稱,落實該承諾的關鍵措施,就是國際航空碳補償和減少計劃(CORSIA)。
  • 央行表態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對銀行意味著什麼機會
    在工作會議提出的10項重點工作中,將落實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決策部署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位列貨幣政策、信貸政策之後的第三位。這並非央行首次提及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2020年12月25日,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召開的2020年第四季度例會首次提及「促進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為目標完善綠色金融體系」。
  • 中金公司:碳中和離我們還有多遠
    而從一個更大的維度去看,中國進行能源領域的碳中和變革也是中國科技進步浪潮下的一個能源領域縮影。碳中和=更經濟+更清潔+更安全的能源結構。長期來看碳中和將會完成美麗中國提出的能源革命戰略目標,我們大膽的預測以非化石能源為主的電能將成為一次能源主體,能源消費中電氣化率達到100%,二次能源中氫能達到30%,完成淨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