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孩子不喜歡吃菜,老媽想了個好辦法,用青菜做菜糰子,鹹香入味又好吃,不愛吃青菜的孩子看見它也能吃半盤。三種蔬菜加在一起,比吃肉強,跟我有相同困惑的可以按照我的方法,給孩子做這種菜糰子吃,保證孩子愛吃,這樣營養才能跟上。
冬天,寧可不吃豬肉也要吃它,鍋中一蒸營養美味還補鈣,比吃肉香,現在的豬肉價格很貴,雖然營養很高,但是吃多了比較油膩,家長可以給孩子做點清淡的搭配在一起,既解膩,並且營養一點不比豬肉差,今天主要教大家用三種常見的蔬菜,有菠菜、胡蘿蔔和香菇,搭配起來做菜糰子,營養美味又補鈣,孩子說比吃肉香。
冬天,吃白菜蘿蔔不如吃它,鐵是豬肝3倍,入鍋一蒸鮮美營養又保暖,現在天氣越來越冷,別再只知道吃白菜蘿蔔了,多給家人吃這道菜糰子,其中含鐵量極高,是豬肝的3倍,做法比較簡單,上鍋一蒸就能吃,剛蒸出來的菜糰子熱乎乎的,蘸上點料汁一口一個,吃完也能讓你渾身暖乎乎,下面就來看看我是怎麼做這道菜糰子的吧!
【菜糰子】
食材:菠菜、胡蘿蔔、香菇、大蔥、雞蛋、蝦皮、麵粉。
製作過程:
準備一把菠菜擇乾淨之後用清水衝洗乾淨,控幹水分備用,碗中加入半碗玉米面備用。
準備一把香菇衝洗乾淨,去掉根蒂,然後切成小塊裝在盤中備用。
準備半根胡蘿蔔清洗乾淨之後切成細絲裝在盤中備用。
在碗中打入2個雞蛋攪成雞蛋液放在鍋中炒成雞蛋碎盛在碗中備用。
鍋中倒入水,開大火將水燒開,水開之後加入一勺食用鹽,適量的食用油,將洗淨的菠菜下鍋焯水,大約焯水1分鐘左右,將菠菜撈出來放在涼水中過一下涼,再將胡蘿蔔和香菇下鍋焯水,將胡蘿蔔焯水至變軟,撈出來放涼,擠幹裡面的水分備用。
用手擠幹菠菜裡面的水分,放在案板上切成小段裝在盆中,再將胡蘿蔔絲和香菇還有雞蛋碎也加進來,再在裡面加入一把蔥花,一把蝦皮,攪拌均勻,再加入一勺食用鹽,一點點十三香,再加入適量的蠔油,最後淋點香油,再次給食材翻拌均勻,然後再在裡面加入一大勺麵粉攪拌均勻,麵粉的量根據餡料來添加,一直攪拌至能團成麵團的狀態就可以了。
用手抓少許的餡料,放在手心裡團成圓球,將團好的菜糰子放在玉米面中滾一圈,全部做好之後將它擺放在蒸籠上面,(蒸籠上面要提前鋪上一層打溼的籠布或者一個不粘墊),水開之後開大火蒸10分鐘。
10分鐘之後打開蓋子,將蒸熟的菠菜糰子取出來就可以吃了。
提示:
菠菜一定要焯水,這樣才能徹底的去除菠菜內部的草酸,因為使用過多的草酸會影響身體對鈣的吸收,所以要給菠菜焯水。
麵粉加入的量要少,以免加過多的麵粉使菜糰子吃起來發硬,加麵粉的作用主要是為了讓菜糰子能更好的粘連在一起,團成菜糰子以後不鬆散。
不喜歡吃玉米面的可以不放,團成菜糰子以後直接上鍋蒸,吃起來也很香,下面這就是一款沒有放玉米面的菜糰子。
我家的菜糰子都是這麼做的,大家看完都學會了嗎?做法是不是很簡單,老人孩子都可以多吃,尤其是吃大魚大肉比較油膩的時候,來上一盤剛剛出鍋的菜糰子,解膩又下飯,再就是做給不喜歡吃青菜的小孩子,上桌能吃半盤,再也不用擔心孩子營養跟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