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濤拂岸、牽手相伴。
行走在祖厲河岸,輕快的時光倏忽而過,讓人忘卻了這裡曾經是一片雜草叢生的河灘地。如今,在群眾眼中,祖厲河段儼然成了帶動文化、經濟大繁榮的黃金地帶。
困局、水過河塘越滿堤
祖厲河,一條承載著地域文化和農耕文明的「母親河」。受地質、地形地貌和植被的限制和影響,以前在自然災害來臨時,成了吞噬沿岸群眾生命財產乃至生命的「災難河」。這是因「一條河」而起的命題,時光交替,一條大河,一座城,他們就這樣深深的融入了會寧厚重的歷史文化當中,輾轉時過境遷、須臾滄海桑田。回頭望,歷史在這一刻清晰的向我們走來。
一條蜿蜒曲折的飄帶,流淌在會寧的山峁溝梁間,靜靜的向大地訴說她的過去。從遠方走來,灑脫的背影裡有過多少無奈。祖厲河——一條承載了會寧黃土地厚重文化的河;這裡,孕育了會寧先進的農耕文明、厚重的鄉土氣息,是會師兒女的「母親河」,是見證歷史的「守護河」、也是記錄變遷的「成長河」。聖地廣袤的土地上,滔滔祖厲河,巍瀾雄厚,就這樣不屈流淌著,無悔的向人們訴說著自己的過去,也體嘗著它春華秋實的意義。
突圍、山重水複疑無路
現狀如何改變、困境怎樣涅槃,拿什麼來拯救我們唯一的「母親河」,還一池碧水潤旱塬,看一方蔚藍悅心田。
縣委、縣政府看在眼裡記在心上,政府聯繫專家並組織實地調研,想法子找路子,總結經驗,系統分析,全盤考慮,謀劃解決著祖厲河段的治理難題,最後提出了祖厲河全流域綜合治理的思路。站在歷史和現實的交匯點上,傾心擘畫會寧發展前景,通過一系列論證、一體化推進,萌生出了「一河引領、兩岸繁榮、三山增秀、四區聯動「的城市發展戰略定位,從此,治理一條河、繁榮一座城,成為了全縣上下應有的共識和奮鬥的目標。
找準發展方向,才能鉚勁奔跑。2012年6月,祖厲河河道治理一期工程正式啟動實施,也開啟了會寧縣歷史上規模宏大的祖厲河涅槃重生的序幕。據了解,治理按照「一條主軸、兩條主線」的建設思路,共分三期進行,計劃總投資7.48億元,治理河道14.85公裡,修建護岸護堤29.7公裡。2016年12月,祖厲河城區段綜合治理一期工程已全部完成,二期工程於2015年3月份開工建設,三期工程正在組織施工,計劃2020年底全面完成建設任務。會寧,再一次執筆寫出了聖地不朽華章。把河道治理作為綜合治理的「牛鼻子」,始終將「生態宜居」貫穿於治理始終,按照定位旅遊文化城市、擴大綜合社會效益的治理思路,不斷拓展治理新路徑、尋求治理新突破。這裡,找出了一條人與自然相和諧、經濟與生態雙提速的發展新路子,可謂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願景、長堤春水綠悠悠
一池清波泛碧濤、長堤春水綠悠悠。這裡,花開爭豔、行人流連,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光無懈。
晚風吹過柳梢頭,走在如今的祖厲河兩岸,水岸風光交相輝映、水天一色盛景常在,似乎讓人忘卻了,這裡,它曾經有過的那段不屈時光和慘澹的憂傷。
據了解,會寧縣在河道治理過程中,突出「理念先行、綜合整治、注重生態、發展旅遊」的新模式,以「漢時街市、唐時裡坊」的空間布局,打造出了處處見文化、滿滿是詩意的漢唐二十四節氣文化休閒商業街。
當詩和遠方相遇,這個城市更加充滿靈氣,更加彰顯秀麗、更加具有顏值。
市民韓志琦是一位地道的會寧人,他告訴記者,現在河道的治理工作做的確實好,生態環境好,河道加寬了,河水也變得越來越清了,每天出門鍛鍊身體的時候,走在河道兩旁心情也舒暢,發自肺腑感謝黨的好政策。
碧濤微瀾,垂柳浪漫,如今的祖厲兩岸,新象萬千,
陽光燦爛,水清怡然,今昔的漢唐大觀,盛景飄遠。
治理「一條河」、扮靚「一條街」、唯美「一座城」。
「祖厲河」——從歷史的風塵中抖落了一地滄桑,驚豔了時光、也溫柔了歲月。
「祖厲河」——從最初的遇見裡瀲灩了幾許惆悵,黯然了相擁、也傾注了重逢。
「祖厲河」——從發展的過往中寫就了一世輝煌,刻錄了成長、也照亮了遠方。
通訊員 魏永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