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南京湖山環道,感受金陵那種別樣氣息

2020-07-22 簡塵

每次到南京,最喜歡的就是步行。從玄武湖到紫金山一帶,那些環湖環山綠道,總是讓人神清氣爽,全身舒暢,每走一趟都有不一樣的感覺。

金陵,這個」十朝都會,六朝金粉「的秦淮古城,不是簡單的歷史敘述就可以講得清楚的,就是專業學者也並不能很全面地進行解讀。所以只有在南京生活一段時間,自己融入進去才可能有真切感受。不用刻意去翻閱史料,不必去完全聽導遊講解,靜靜地用心去觸摸它的氣息,慢慢地自己就與南京金陵有了莫名的親切,無須言語,似乎就有了互相懂得的感悟。

步行南京湖山環道,感受金陵那種別樣氣息

眺望紫金山,湖山晨光。


步行南京湖山環道,感受金陵那種別樣氣息

臺菱橋。


步行南京湖山環道,感受金陵那種別樣氣息

太平門。


步行南京湖山環道,感受金陵那種別樣氣息

明城牆。


步行南京湖山環道,感受金陵那種別樣氣息

琵琶湖。


步行南京湖山環道,感受金陵那種別樣氣息

湖畔靜舟。


步行南京湖山環道,感受金陵那種別樣氣息

碧波蕩漾。


步行南京湖山環道,感受金陵那種別樣氣息

湖光山色。


步行南京湖山環道,感受金陵那種別樣氣息

綠道怡人。


步行南京湖山環道,感受金陵那種別樣氣息

前湖。


步行南京湖山環道,感受金陵那種別樣氣息

綠道車道並行。


步行南京湖山環道,感受金陵那種別樣氣息

紫金山上中山陵邊到處是這樣的梧桐大道。


步行南京湖山環道,感受金陵那種別樣氣息

大道兩旁人行道上的光影和落葉。


步行南京湖山環道,感受金陵那種別樣氣息

大道兩旁人行道上的光影和落葉。

對於南京的感受,用明代文徵明一首《金陵詠懷》詩結尾。

鐘山日上紫煙收,金闕參差萬瓦流。

帝業千年浮王氣,都城百雉隱高秋。

聲華誰覓烏衣巷,形勝空吟白鷺洲。

回首壯遊心未已,西風策馬看吳鉤。

相關焦點

  • 來南京文化氣息太沉重?來感受不一樣氣息——愛情隧道
    來南京,每個景點都充滿著濃重的歷史文化氣息,想換個風格,感受一下別樣氣息?那我推薦你去一個地方:「愛情隧道」離南京鬧市區不遠,藏匿著一條幽深的打卡勝地。別失望,驚喜在後面南京愛情隧道是個小眾打卡地,來到南京問了很多當地人們都不知道有這麼一個地方
  • 南京!再等3周,南京就美成了金陵古城
    有人說,如果秋天沒去北京,那就來南京。也有人說,南京只有冬夏,沒有春秋。不得不承認,南京的秋天是短暫的,還沒好好感受,就溜走了。但南京卻是個屬於秋天的城市,因為最美的風景都藏在這個季節。金陵古城!,相傳諸葛亮曾稱金陵形勢為「虎踞龍蟠」,而「虎踞」就指現在的清涼山。
  • 南京旅遊不可錯過的美食:南京大牌檔,舌尖上的金陵味道
    ,也就是說在這裡吃的是南京美味佳餚,品的是金陵舊事。10家,並在北京、上海、天津、濟南、青島、武漢、新加坡等地相繼開設分店,以讓更多的人品嘗到獨特的金陵菜系,感受到金陵古典的氣息。,感受這座江南城市的獨特魅力。
  • 南京旅遊不可錯過的美食:南京大牌檔,舌尖上的金陵味道
    從名字中也能看出,南京大牌檔是一處吃飯的場所,但並不僅僅如此,大牌檔展現給人們的不僅是獨特金陵菜系,更是一種文化東西的存在,也就是說在這裡吃的是南京美味佳餚,品的是金陵舊事。,感受到金陵古典的氣息。南京大牌檔開設的位置也十分好,基本上都是在旅遊景點遊客流量大的地方,一方面可以帶來更好的收益,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讓更多來南京遊玩的人了解南京的美味小吃,感受這座江南城市的獨特魅力。
  • 周末遊推薦線路,動車南京兩日,金陵一瞥感受古風
    周末的時間短促,想來想去,翻看以前做的一些未成行的旅行計劃,把南京翻了出來!,古稱金陵,十朝都會,魅力古都,一直為我們嚮往之地,其實多年前因工作關係,巴多是去過一次的,但那次是高鐵去,辦完事第二天就返回了,並沒有留下太多印象,不過也有收穫,就是知道坐高鐵來回相當的方便,為這次利用周末打卡南京,埋下了伏筆。
  • 南京 你好!
    我想你一定讀過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何不在現場感受一下晉代王謝兩家豪門大族的宅第!南京——你好!我們見證你的輝煌,目睹你過去的苦難!久負盛名的中山陵,埋藏著一代偉人,吸引著成千上萬的遊客慕名而來,來到南京的第三天,我便來到了中山陵園。依山而建的中山陵園,背擁青嶂,東毗靈谷寺,西鄰明孝陵,拾街而上,站在紫金山頂,俯瞰金陵城。
  • 南京:「金陵好奇夜」嘉年華啟動
    南京:「金陵好奇夜」嘉年華啟動2020年9月11日,江蘇省南京市,當晚,主題為「遇見夜金陵,點亮好奇心」的「金陵好奇夜」嘉年華在秦淮區老門東景區啟動。,在夜色中探尋古都南京別樣的美。,被稱作「特而精、最南京、最文化」的地方。
  • 南京美食攻略,去這裡便能吃到南京最地道的金陵美食
    南京作為一個特殊的古城,旅者們還是非常中意這座城市的,當然在遊覽中不僅有風景,還有各地的美食才是吸引他們的關鍵,南京的夫子廟一向被人們稱作南京吃貨的必去之地,來了南京,雖然逛遍了大街小巷,但是如果沒來這裡吃過小吃,可以說白來了一趟。
  • 夢回金陵 最值得去的南京打卡之地
    南京,舊時的金陵,如果你看過金陵十三釵,那麼你對這個城市肯定充滿好奇心。 南京是承載著六朝興衰的古都,有太多的的故事要講。1.夫子廟——秦淮風光帶 夜泊秦淮河畫舫,最能感受此地無限金陵風光老門東3.明孝陵明孝陵的石像路被稱為:南京秋天最美的路。
  • 話說南京――金陵三日遊推薦路線
    發小說要和同學來南京玩求推薦好玩的地方。想想也在南京呆了將近兩年了,到處都玩遍了。但還從來沒有寫過南京旅遊攻略。也就正好趁著這個機會寫一寫吧。分享一下在南京的生活。南京很大,一些景點之間相隔較遠,但好在地鐵很方便,各個旅遊景區之間顯得也就不那麼分散了。出去玩,第一個要考慮的一般都是住宿問題。我推薦住在新街口或者夫子廟附近。
  • 2016孔雀城環南京戰略品牌發布會驚豔金陵
    2016孔雀城環南京戰略品牌發布會驚豔金陵 房天下
  • 南京一瞥:元宵節金陵兩日遊,感受古風
    夜晚南京夫子廟門前南京夫子廟元宵花燈南京夫子廟南京貢院夜景南京中山陵南京夫子廟烏衣巷南京瞻園(金陵第一園)南京瞻園(金陵第一園)南京瞻園(金陵第一園)南京瞻園(金陵第一園)
  • 湖山環山自行車賽南京湯山亮相 舉辦地原是落後礦區如今變身景點
    20日上午,100多名青年騎著自行車,在江寧區湯山街道湖山社區風光秀麗的鄉間道路上飛馳。第九屆南京湯山溫泉文化旅遊季的系列活動——湖山環山自行車挑戰賽正在這裡舉辦。
  • 好奇一下,玩轉南京,金陵好奇夜國潮嘉年華進入倒計時!
    走進南京非遺,感受金陵文化打開眼界釋放好奇心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名城,也是一座手藝人匯聚之都,為了讓大家有機會近距離感受南京傳統手藝文化,活動邀請到雲錦織造技藝、南京剪紙、麵塑、秦淮花燈等南京多位非遺傳承人,展示享譽中外的南京非遺文化。
  • 南京酒店預訂指南丨在這些酒店裡,品味金陵城的前世與今生
    在青旅民宿中感受南京的小資文藝,在民國公館裡體驗南京的老派作風,在精品酒店中體味南京的古樸時尚,在星級酒店裡享受南京的尊貴氣質……今天,Feekr就帶你走進這座金陵古城,手把手教你如何預訂到好的酒店住宿
  • 跟著小羊感受別樣的高校文化氣息
    熙街,大學城人流最密集的中心,各種美食和服飾,隨處可見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學生,快來感受大學城的生活吧!走進學院領略屬於藝術生的獨特的藝術氛圍,另有一種別樣的感覺重慶大學虎溪校區,第一個形容就是好大的校園,漫步在校園裡,你能感覺得到文化氣息,是和師範大學不一樣的,去這些高校的圖書館裡漫步的走走,再吃一吃學校的食堂,生活,就是這麼簡簡單單。
  • 南京、金陵、梧桐
    為了給家人一個美好的金陵印象,我選擇了秦淮河畔的酒店,選擇了一個能看到秦淮河的房間。這也算是我第一次住的離秦淮河這麼近,外面的陽臺上也殘留著昨日的雪。如果這是夏天,估計會很爽吧!榻榻米房。露臺。也許還可以約一次。今天的步行街,人很多,過年加上秦淮等會的緣故。一路走來,這裡太擠了。走進步行街,天上又開始掉落冰凌。
  • 走進南京最美賞楓地棲霞山,感受一番別樣的「楓」情
    在我國有許多賞楓的地方,最著名的當屬中國四大賞楓勝地:北京香山、南京棲霞山、蘇州天平山、長沙嶽麓山,前兩天與朋友一起去了其中之一的「南京棲霞山」,作為南京的一處4A景區, 自古以來就有「春牛首,秋棲霞」的說法,秋天的棲霞山自然也是一年中最美的時節。
  • 南京最全攻略:在這裡看最美的南京風光,吃最正宗金陵小吃
    千百年來,描寫南京美景的詩歌不勝枚舉,《子夜四時歌》,是金陵詩史上第一首優美動人的「四季歌」。聽說南京的景色好的不得了?這次趁放假我就去南京玩了玩,對於這個地方,我只有一句話:秦淮河的槳聲、雞鳴寺的櫻花、中山陵的梧桐…春天,去雞鳴寺賞浪漫的櫻花,夏天漫步梧桐樹蔭下納涼,秋天去靈谷寺聞桂花香,去石象路感受宛若夢境的「最美600米」去棲霞山賞紅楓,冬天去湯山泡溫泉。
  • 金陵小吃位列中國四大小吃之首,來「六朝古都」南京必吃這道美食
    南京自古喜食鴨饌,有「金陵鴨餚甲天下」之美譽。但無論是鴨湯的烹製,還是鴨血、鴨肝與鴨腸的製作,都採用的是傳統製作金陵鹽水鴨的方法,是金陵菜中重要的代表。關於這道南京美食,還有一個有趣的典故!相傳在很久以前,有個南京人殺鴨子的時候用一個小碗裝起鴨血捨不得丟掉,不料粉絲掉進去弄髒了。於是只好把粉絲和鴨血一起煮,沒想到居然燒出了第一碗鴨血粉絲湯,只聞湯汁芳香四溢,引來無數路人競相猜測這美味的湯是如何烹飪的。南京有個富人聽聞此事,專門找他來給自己全家製作這道美食,後來一傳十十傳百,慢慢就成為了一道特色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