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準化牧場成內蒙古養殖主體區內優然牧業投建6座萬頭牧場
荷斯坦奶牛百頭以上規模化比重達到84%,標準化牧場已成為養殖主體。目前,內蒙古自治區已建設國家級核心育種場3家,奶牛良種繁育場24個,奶牛良種覆蓋率達到了100%,百頭以上參測牧場奶牛平均單產9.5噸以上,大型養殖企業10噸以上。實施精細化管理,100%普及全價日糧和全混合日糧(TMR)飼餵技術。規模養殖場全部標準化生產,標準化飼養比重超過90%。
-
智慧牧場裡,一人可管理80頭奶牛
昨日,全國第一個中字頭乳業——中墾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墾乳業)在我市成立,相關人士稱,中墾乳業將運用網際網路及大數據,打造中國乳業從牧場到工廠再到銷售的全產業鏈數位化服務。重慶農投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中墾乳業董事長王義昭表示,中墾乳業將通過阿牧網雲(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大數據,整合以色列阿菲金公司基於大數據和網雲技術的牧場信息化管理系統,打造智慧牧場。在這裡,將為每一頭牛建立一個「身份證」,形成信息化健康檔案,準確記錄每一頭牛一生的所有數據,並時刻對每一頭牛的數據進行儲存、分析和處理,自動生成每頭牛的「每日健康報告」。
-
【幸福花開新邊疆】擠28頭奶牛隻需15分鐘 看科技牧場如何玩轉畜牧業
「以前,按照傳統人工取奶的方法,一個人取一頭奶牛的奶大概需要15分鐘,那28頭奶牛就是7個小時;現在,我們15分鐘就能取28頭奶牛的奶,節省了人力同時,還完成了殺菌、裝運、存儲的工作,這個效率提高的不是一點兒半點兒!」 像智能化取奶器這樣的現代化設備,扎羅木得村現代化牧場還有很多。
-
「萬頭牧場」步入黃金髮展期,現代牧業宣布五年後牛、奶雙翻番
「奶牛養殖業正步入景氣周期,我國原奶當前需求大於供給的狀態仍將持續兩至三年時間。」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國家奶業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李勝利12月17日在中國「萬頭牧場」標杆企業現代牧業創立15周年慶典上表示,當前我國原奶需求大於供給的狀態將持續兩至三年時間,當前全球奶業處於景氣周期,以我國今年11月的原奶價格4.15元/公斤來看,正處於歷史高位。 數據顯示,集團化模式已經成為我國奶牛養殖的主要發展方向。
-
內蒙古科右前旗萬頭優質奶牛生態循環養殖示範牧場開工
來源:經濟日報日前,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爾沁右翼前旗(以下簡稱「科右前旗」)萬頭優質奶牛生態循環養殖示範牧場在科右前旗察爾森鎮白音嘎查開工。萬頭優質奶牛生態循環養殖示範牧場開工現場。據悉,2019年12月22日,興安盟行政公署、科右前旗人民政府、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三方籤訂《綠色健康產業創新示範區項目戰略合作協議》,攜手建設科右前旗優質奶牛生態循環養殖示範園區項目,包括總投資100億元的萬頭奶牛養殖標準化牧場20座和總投資40億元的日處理原奶量4000噸以上的有機高端乳製品加工廠一座。
-
伊利·敕勒川30萬頭奶牛生態牧場示範項目暨國家奶牛核心育種基地...
6月17日,「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敕勒川30萬頭奶牛生態牧場示範項目暨國家奶牛核心育種基地」開工儀式在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舉行。該項目不僅將打造國際一流的「綠色智能」規模化牧場集群,還將誕生一座全國規模最大的奶牛育種基地,為全產業鏈實現協同發展構建堅實基礎,全面助力內蒙古農牧業高質量發展。
-
「東營」國家級奶牛核心育種攻關項目落戶東營市
為加快推進「黃河三角洲奶都」建設,實現奶業高質量發展,近期,東營市推動澳亞集團與澳華生科(山東)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合作,採用國際最尖端的體外受精技術(IVF),依託河口區神州澳亞牧場優秀牛群,開展奶牛核心育種項目攻關,打造國內奶牛良種繁育尖端技術開發應用新高地,推動全市奶牛品質進入世界領先水平。
-
【幸福花開新邊疆】擠28頭奶牛隻需15分鐘 看科技牧場如何玩轉畜牧業
「以前,按照傳統人工取奶的方法,一個人取一頭奶牛的奶大概需要15分鐘,那28頭奶牛就是7個小時;現在,我們15分鐘就能取28頭奶牛的奶,節省了人力同時,還完成了殺菌、裝運、存儲的工作,這個效率提高的不是一點兒半點兒!」 像智能化取奶器這樣的現代化設備,扎羅木得村現代化牧場還有很多。
-
標準化牧場成內蒙古養殖主體區內優然牧業投建6座萬頭牧場
荷斯坦奶牛百頭以上規模化比重達到84%,標準化牧場已成為養殖主體。目前,內蒙古自治區已建設國家級核心育種場3家,奶牛良種繁育場24個,奶牛良種覆蓋率達到了100%,百頭以上參測牧場奶牛平均單產9.5噸以上,大型養殖企業10噸以上。實施精細化管理,100%普及全價日糧和全混合日糧(TMR)飼餵技術。規模養殖場全部標準化生產,標準化飼養比重超過90%。
-
標準化牧場成內蒙古養殖主體,區內優然牧業投建6座萬頭牧場
荷斯坦奶牛百頭以上規模化比重達到84%,標準化牧場已成為養殖主體。目前,內蒙古自治區已建設國家級核心育種場3家,奶牛良種繁育場24個,奶牛良種覆蓋率達到了100%,百頭以上參測牧場奶牛平均單產9.5噸以上,大型養殖企業10噸以上。實施精細化管理,100%普及全價日糧和全混合日糧(TMR)飼餵技術。規模養殖場全部標準化生產,標準化飼養比重超過90%。
-
大慶乳業邁向規模化、標準化 硬資源圈粉乳業「大鱷」
日前,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奶牛存欄18.71萬頭,其中泌乳牛存欄11萬頭,生鮮乳產量34.91萬噸,泌乳牛年平均單產8噸以上,位居全省前列。預計到今年年末,全市生鮮乳產量將達到75萬噸,標準化規模牧場發展到110個。
-
「棄醫從牛」也能走到行業前端 英發牧場主吉英的成功之旅
英發牧場作為伊利的長期合作夥伴,目前頭胎奶牛單產45公斤,全群單產突破40公斤,與目前國內行業平均27~28公斤單產的水平相比,已遙遙領先。英發牧場這一耀眼的成果是怎樣做到的?5月9日,記者來到英發牧場,聽聽從醫出身轉行為奶牛養殖牧場主吉英講述他繁育優質高產奶牛的成功之旅。
-
東營建成奶肉牛體外胚胎實驗室 1頭牛年單產牛乳可提升1噸
該實驗室依託行業領先的體外受精(IVF)尖端繁殖技術,與澳亞集團開展奶牛胚胎生產合作,加速牛群的遺傳改良和繁殖,實現了「試管奶牛」產業化。 近年來國內奶類及牛肉消費量的穩步增加,這些很大程度上還依賴進口。如何提高國內牧場的生產效率,增加供給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要想提高產量有兩個途徑,一是擴大養殖規模,二是增加單位產出。」
-
佳寶依託標準化牧場 帶動養牛戶增收
自己有三個大型牧場,有上萬頭奶牛,作為基礎供給,保證用奶量的25%以上;另外以投資或合作的方式建立了部分標準化的奶牛集中飼養小區和規模牧場,作為保障供給,保證用奶量的55%以上,這樣佳寶公司原料奶的80%由公司可控奶源供應;還有一部分是外協奶牛場,作為旺季時供給補充。 作為奶源基地的核心和基礎,佳寶公司下轄三個標準化花園式示範牧場,存欄高產奶牛10000餘頭。
-
牧場優質奶源賣出國內最優價
南方網訊 (全媒體記者/歐志葵)「廣東奶牛存欄100頭以上的規模化養殖水平高達87.5%,遠高於全國平均48.3%水平,奶牛存欄在1000頭以上的更是高達72.9%。」在中國奶業協會、中國晚報工作者協會支持下,《乳業時報》聯合內蒙古自治區、黑龍江省、河北省、山東省、上海市、江蘇省、廣東省等地區奶業協會,共同舉辦了「『I•我牧場I•我牛』全國優質奶源牧場巡禮採風暨攝影展徵集」活動。4月17日,該活動第三站來到廣東。
-
2000頭澳洲奶牛年底落戶,這兒將變全省最大奶牛牧場!
牧場項目經理鄔曉旭介紹項目的進展情況 目前,該項目進展如何?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進行了實地採訪。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了解到,這裡是由河南果香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投資建設的濟源禾牧然觀光牧場,項目佔地面積1400餘畝,建築面積約153900平方,奶牛存欄6000頭,預計總投資5億元。這個標準化的奶牛養殖廠區建成後,從養殖、擠奶、環保、綠化、防疫、糞汙處理等方面將全程實現機械化。
-
華中首家「生態示範奶牛場」落戶武漢
(武漢晨報 記者張珺)繼蒙牛在湖北通山縣投建大型牧場之後,昨天,光明乳業高調宣布將在東西湖區投建華中首家「生態示範奶牛場」。據介紹,該牧場將是採用國內外最先進的奶牛飼養技術,全電腦智能管理的一個零排放、無汙染的生態農業園。
-
提高舒適度讓Krueger奶牛場成為前20%的高效牧場
但是,除此之外,其他所有設計都考慮了奶牛的舒適度。 照顧奶牛 牛舍內有72個臥床,每個臥床寬54英寸(約137.16cm),長6英尺(約1.83m),為奶牛提供了足夠的空間。一組奶牛全天呆在牛舍中。
-
伊利以技術助力牧場發展 帶動當地脫貧致富
邯鄲市肥鄉區淼潽牧場的牧場主謝利波最近心情特別好,因為牧場奶牛單產從31公斤提高到35公斤,種植的兩千多畝青貯玉米豐收在即,預計全年增收300萬元。在8月19日—20日舉行的伊利「牧業精英」研討會上,謝利波與專家和同行一起探討養殖技術,共同攻堅單產40公斤這一目標。對於牧場未來的發展,對於家鄉扶貧事業,他更有信心了。
-
奶牛佩戴計步器——灤縣軍英牧場見聞
奶牛佩戴計步器——灤縣軍英牧場見聞 環渤海新聞網專稿 (本報記者 齊福臣 通訊員 嶽美玲田野)鋼管圍欄裡,藍色彩鋼瓦棚頂下,有的奶牛在愜意地散步,有的在鋪有細沙的牛床上靜臥休息,有的在慢慢吃食。走進灤縣軍英牧場,每頭奶牛身上都乾乾淨淨,看不到別處常見的糞便汙泥。不過這些都不足為奇,奇的是,這裡每頭牛的右前腿腳脖子上都帶著一個小盒子。 「那是計步器,它能準確地告訴我們每頭牛每天走了多少步,擠了多少奶,更主要的是哪頭牛不舒服或者發情了,它都會及時反映給我們。」軍英畜牧有限公司董事長歐陽曉軍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