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舒適度讓Krueger奶牛場成為前20%的高效牧場

2020-12-21 騰訊網

對於大多數奶農而言,他們的奶牛永遠不會被忽視,明尼蘇達州的Paul Krueger和Tim Krueger也確實如此。

2006年,一場大火燒毀了Krueger奶牛場的牛舍,該家庭決定在這位置建造另一個栓系式牛舍。大火爆發之前,這家奶牛場的116頭奶牛每天擠奶2次,平均產奶量為115磅(約52.16kg)。「為什麼我們不建造一個全新的栓系式牛舍呢?」 Tim Krueger問道。「我喜歡和奶牛在一起,我喜歡每頭奶牛都有自己獨立的空間,她們似乎以這種方式產生大量的牛奶。」

Krueger的牛舍建造符合商業規範,寬60英尺(約18.29m),長190英尺(約57.91m)。牛舍天花板高13英尺(約3.96m),如果算上內部的混凝土,則為16英尺(約4.88m)。但是,除此之外,其他所有設計都考慮了奶牛的舒適度。

照顧奶牛

牛舍內有72個臥床,每個臥床寬54英寸(約137.16cm),長6英尺(約1.83m),為奶牛提供了足夠的空間。一組奶牛全天呆在牛舍中。在牛舍的盡頭,有一個區域改造成奶廳為另外兩組飼養在散欄牛舍的奶牛擠奶,該區域曾經飼養2歲的頭胎牛,現已轉出。

栓系式牛舍中的臥床上有橡膠墊,並墊有木屑,而散欄牛舍的墊料則是沙子。Krueger喜歡為舍飼的奶牛提供多種選擇。他說:「如果奶牛不想長時間呆在一個地方,我們可以將她們轉移到另一個地方。」

最初,牛舍的一端有七個52英寸(約132.08cm)的風扇。他們很快發現天花板處的氣流為每小時9英裡(約4.02m/秒),但是這從奶牛角度來說是不夠的。

為了改善氣流,幾年前,Krueger增加了間隔40英尺(約12.19m)的擋板。當擋板改善了氣流方向,可讓空氣直接流通到其下方的奶牛時,他們想進一步改善整體氣流。去年,他們安裝了兩個52英寸(約132.08cm)VES環境風扇,可以作用到一排母牛。Krueger覺得去年夏天他們做得不錯,也表示在不久的將來會增加更多的風扇。

在冬季,牛舍一直保持封閉狀態,但是至少有一個風扇始終以低速運轉。在夏天,牛舍末端的大型車庫門敞開,以使更多的氣流通過牛舍。

牛舍還裝有溫控的高壓噴霧系統。在74°F(約23.33℃)下,兩行噴霧器打開,在78°F(約25.56℃)下,另外兩行噴霧器打開。系統在94%的溼度下關閉。薄霧在空氣中蒸發,因此不會使墊料變溼。「在溼度太高之前,它都能很好地工作,」Krueger解釋說,「我們很高興擁有這套系統,因為它消除了熱應激。」

Krueger介紹道,牛舍是圍繞奶牛的舒適性建造的。Krueger堅信「如果您照顧好奶牛,她們也會照顧您。」

牧場有13個自動脫杯的擠奶裝置,兩個人擠200頭奶牛大約需要兩個小時。牛群平均年單產為28659磅(約13.00噸),乳脂產量1108磅(約502.58kg),乳蛋白產量910磅(約412.77kg),平均體細胞數(SCC)為14.8萬。

產更多的奶

為了保持高產量,Krueger說他專注於奶牛舒適度、高質量飼料和遺傳水平。飼料種植在600英畝(約3642.17畝)的自有和租賃的土地上。

對於苜蓿青貯,他們的目標是將灰分控制在10%以下。為此,他們將苜蓿的留茬高度定為3英寸(約7.62cm)。在現蕾之前,每23-28天就會切割一次用於裹包青貯的製作。

對於青貯玉米,他們選擇高籽粒產量的品種進行種植,以最大程度地增加澱粉含量。控制青貯玉水分在65%,並進行籽粒破碎

Krueger使用Feed Supervisor方案並努力維持日糧的一致性。

全混合日糧(TMR)包括玉米青貯,裹包青貯,幹玉米粒,麩皮,秸稈,乳清,蛋白,維生素/礦物質預混料和胺基酸。舍內的奶牛每天飼餵4次,每天推料4次。舍外的奶牛每天飼餵2次,每天推料4次。

自70年前Tim的祖父養奶牛開始,牛群一直是人工授精。所有母牛都採用同期發情技術,Krueger負責所有繁育工作,妊娠率維持在30%

由於新產牛市場價格下跌,以及後備牛儲備量的問題,大約一年半前,Tim開始向大約35%的牛群配以西門塔爾牛或安格斯牛凍精

他在繁育計劃所做的另一項改變是初產日齡。過去,頭胎牛的產犢月齡是20或21個月並使用牛生長激素(BST)。他說這將幫助奶牛生長,並且仍然可以產奶。由於不再使用BST,他將延後幾個月配種和產犢,效果一直很好。

犢牛飼養在犢牛島中,飼餵巴氏殺菌的牛奶。在第8周時,將小牛以10到12個為一組移入群飼舍中。在群飼舍中飼養一個月後,再移至後備牛舍,再後面是配種舍,之後是幹奶舍,幹奶舍可以容納兩組奶牛,再之後新產牛舍。

始終是奶農

Krueger從小在奶牛場長大,他知道自己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奶農。

該牧場建於1946年,由Tim的畫家兼雜貨店老闆曾祖父購買經營。他的曾祖父認為這樣可以使他們生產的產品在商店中出售,但他很快了解到經營牧場不是他的專業領域。大約一年後,他把農場賣給了Krueger的奶奶和爺爺。Krueger的父母Paul和Rose於1973年購得此農場,至今仍保持所有權。

Krueger和他的護士妻子Amy購買了牧場附近的一些土地。Amy負責農場的簿記工作,包括工資單。Paul繼續在牧場工作。Tim和Amy的三個孩子也參與其中:Luke(15歲),Kendra(13歲)和Audrey(9歲)。此外,他們還有兩名全職員工。

Krueger在16歲時就借了第一筆貸款購買奶牛。那位售賣奶牛的人建議他:「您不一定要做到最好,但您牧場必須排在前20%。」

此後,Krueger一直牢記這一建議。一個考慮到奶牛舒適性的牛舍,加上精心的管理和對高質量飼料的關注,使Krueger的奶牛場保持了高水平運轉。

作者|Abby Bauer

編譯|王靖俊

排版 | 楊小寒

責編 | 楊 萌

相關焦點

  • 京鵬交鑰匙項目—西藏聶雄標準化奶牛場受青睞
    「聶雄」標準化奶牛養殖場建設項目是京鵬交鑰匙工程代表項目,是京鵬在西藏建造的第三座現代化奶牛場(第一個是拉薩市城關區高標準奶牛中心,第二個是嘎巴生態牧場,點擊下方藍色字體可了解牧場詳情。),將奶牛場分為生產區、生活管理區、飼養區和糞肥生產區四個功能區,保障生物安全。
  • 奶牛舔磚:牧場養殖的必備產品!
    目前,我國農業生產已經從一種生產方式轉變為一種商業模式,產品生產效率對牧場的盈利起著決定性作用。為了更好的生產效率,牧場需要制定能保證生產力的長期策略。目前,牧場面臨的挑戰主要有四點:一是飼料轉化率,飼料是牧場的單項成本支出,且支出較大,只有飼料轉化率提高了,牧場才能盈利。
  • 華中首家「生態示範奶牛場」落戶武漢
    (武漢晨報 記者張珺)繼蒙牛在湖北通山縣投建大型牧場之後,昨天,光明乳業高調宣布將在東西湖區投建華中首家「生態示範奶牛場」。據介紹,該牧場將是採用國內外最先進的奶牛飼養技術,全電腦智能管理的一個零排放、無汙染的生態農業園。
  • 清退2000餘頭奶牛,上海寶山七個規模奶牛場生產作業全部停止
    而就在這幾天,月浦海陸村的士元奶牛場不但完成了退養整治,佔地16畝的牧場已經完成覆土…… 在寶山區農委和各鎮的努力下,目前全區七個規模奶牛場的生產作業已經全面停止,2260頭成乳牛全部完成退養, 481頭小牛犢在暫養過渡後也將全部轉移,相關設施設備、房屋的拆除、搬遷、清理工作正有序推進。
  • 智慧牧場裡,一人可管理80頭奶牛
    重慶農投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中墾乳業董事長王義昭表示,中墾乳業將通過阿牧網雲(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大數據,整合以色列阿菲金公司基於大數據和網雲技術的牧場信息化管理系統,打造智慧牧場。在這裡,將為每一頭牛建立一個「身份證」,形成信息化健康檔案,準確記錄每一頭牛一生的所有數據,並時刻對每一頭牛的數據進行儲存、分析和處理,自動生成每頭牛的「每日健康報告」。
  • 智能生態牧場奶牛的「幸福生活」
    智能生態牧場轉盤式擠奶區。 顧海燕 朱其 攝中國江蘇網5月10日訊 吃著「營養套餐」,配著「電子保姆」,做著「保健按摩」,個個都有「健康證」……江蘇寶源生態有限公司智能生態牧場裡,奶牛的「幸福生活」讓人大開眼界。
  • 2000頭澳洲奶牛年底落戶,這兒將變全省最大奶牛牧場!
    現場,焊花飛濺 鋼結構施工正忙禾牧然觀光牧場項目位於梨林鎮後榮村北、南官莊村以西,佔地面積約1400餘畝。幾年前,曾是梨林鎮東南的一片以種植傳統農業作物的莊稼地。而今,依託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東風,正在「脫胎換骨」,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大眾面前。5月21日早上,記者來到禾牧然觀光牧場項目工地。
  • 2000頭澳洲奶牛年底落戶,濟源要變全省最大奶牛牧場
    幾年前,曾是梨林鎮東南的一片以種植傳統農業作物的莊稼地。而今,依託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東風,正在「脫胎換骨」,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大眾面前。5月21日早上,記者來到禾牧然觀光牧場項目工地。放眼望去,項目一期6座鋼結構牛舍工程已初現雛形,現場機聲隆隆,焊花飛濺,幾十名「全副武裝」的工人們揮汗如雨,正在頂著烈日進行焊接和安裝,一片忙碌景象。
  • 奶牛單產五年內提至9噸以上 一批示範牧場將被圈定
    (圖片來源:壹圖網)經濟觀察網 記者 阿茹汗 如何提高奶牛平均單產?這是奶牛養殖行業發展中最核心的問題,也是緩解國內原奶供需矛盾的主要辦法。圍繞著這一問題,中國和瑞典兩個國家奶業相關企業也在共同尋找答案。
  • 一頭奶牛每天夥食80元,寧鄉的這家牧場,這條件我酸了
    這便是皇氏集團優氏乳業公司雙龍牧場(簡稱:雙龍牧場)所在地。據介紹,這裡的奶牛每天都按先後順序排隊擠奶、排著隊曬太陽、排著隊走進牛舍……這些「守紀律有秩序」的奶牛「幸福滿滿」,它們也因此產出了健康的奶。
  • 嶽奎忠長在牧場裡的「牛專家」
    □文/攝本報記者彭溢王瑩 初冬悄至,寒風料峭,記者隨省科技特派員嶽奎忠來到大慶市林甸縣永興牧場。穿上隔離服,走過消毒區,進入牛舍,只見他彎下腰熟練地對一頭患有消化問題的奶牛進行檢查,並不時地回頭向牧場主於永學叮囑道:「良好的休息環境對提高奶牛產奶量非常關鍵,一定要保證臥床的舒適度。」
  • 杭州奶牛養殖遇市場困境 有乳企開始自建牧場
    走訪  牧場10個月虧損數十萬元  坐落在臨安市板橋鎮的杭州正興牧場,擁有1050頭奶牛,其中一半為產奶牛,牛奶年產量達到3800噸,在杭州屬於排名靠前的規模牧場。  「現在行情不好,一公斤鮮奶平均出場價格4.3元,但我們的成本算下來要4.7元,反而倒虧4毛。」
  • 杭州牧場賣鮮奶卻倒虧 奶牛養殖遭遇市場困境
    走訪  牧場10個月虧損數十萬元  坐落在臨安市板橋鎮的杭州正興牧場,擁有1050頭奶牛,其中一半為產奶牛,牛奶年產量達到3800噸,在杭州屬於排名靠前的規模牧場。  「現在行情不好,一公斤鮮奶平均出場價格4.3元,但我們的成本算下來要4.7元,反而倒虧4毛。」
  • 創建現代化美麗牧場 推進畜牧業升級轉型
    佛山澳純乳業有限公司佔地350畝,奶牛存欄1600頭,採用舒適度高的沙床、先進的TMR飼餵、進口擠奶設備、犢牛全自動飼餵、歐式自動刮糞系統等,牧場糞汙經過無害化處理後資源化利用。牧場實施智能化、信息化管理,產品全程可追溯,先後被評為農業農村部標準化示範場、粵港澳大灣區「菜藍子」生產基地、農業農村部休閒觀光牧場。
  • 智能牧場裡奶牛的「幸福生活」
    △在行唐縣康泉牧場,每頭奶牛都佩戴項圈,通過項圈可監測奶牛反芻、發情等狀況。   >當牛舍溫度達到24攝氏度以上時,牛舍內的噴淋系統自動開啟,每隔5分鐘對奶牛噴淋45秒,為奶牛降溫防暑。這是記者在石家莊市行唐縣玉根合牛牧場看到的情景。  近年來,石家莊市鼓勵養殖場打造智能化牧場。
  • 規模化牧場受困於資金 多原因致奶牛存欄數下滑
    養殖散戶因抗風險能力低被淘汰出局,取而代之的應是規模化牧場,規模化牧場受困於資金。優勝劣汰,一些產奶量低的品種退出市場,多種原因導致當地的奶牛存欄數出現下滑。如何進行品種引進繁育增欄,大力推進規模化牧場發展將是一段時期擺在雙城乳業前的主要問題。
  • 來思爾雲端牧場首批1550頭紐西蘭奶牛抵達劍川
    10月14日上午,來思爾雲端牧場為首批進駐牧場的紐西蘭奶牛舉行了一場歡迎儀式。據介紹,首批1550頭紐西蘭進口荷斯坦奶牛已經於8月20日到達天津港,在45天的集中隔離檢疫後通過汽車運輸,奶牛在10月12日到達劍川羊岑雲端牧場,牧場正式投入運營。
  • 寧夏奶業新浪潮,奶牛解鎖信息化
    早就聽說寧夏的奶牛養殖規模很大,當來到位於鹽池的一處養牛場一看,一大片現代化牧場赫然在目,十分壯觀。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普及,各行各業漸漸進入了信息化階段,養奶牛當然也不甘落後,如今在寧夏,走在奶產業前沿的可是線上養牛項目,手機一鍵參與,就能足不出戶成為奶牛的主人。
  • 矽谷精英到河北養奶牛,苦心經營14年,如今牧場只剩一頭「牛」
    總部門口 每經記者 李詩琪 攝這是一家科技感十足的現代牧場,被業內稱之為「IT技術管奶牛」,之後更是成為國內多個高端奶產品的奶源供應商。有趣的是,牧場創始人曾是矽谷的科技精英,據多家媒體報導,其創立的軟體公司Applied Senmntics被Google收購。
  • 2020-2022,威海每年建設20個精緻牧場!
    為更好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加快綠色畜牧業發展,打造濱海城市型精緻畜牧業,威海組織開展精緻牧場創建。總體要求2020-2022年,每年在全市範圍內建設20個精緻牧場,力爭2022年全市標準化規模養殖比重達到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