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精英到河北養奶牛,苦心經營14年,如今牧場只剩一頭「牛」

2020-12-13 每日經濟新聞

總部門口 每經記者 李詩琪 攝

這是一家科技感十足的現代牧場,被業內稱之為「IT技術管奶牛」,之後更是成為國內多個高端奶產品的奶源供應商。有趣的是,牧場創始人曾是矽谷的科技精英,據多家媒體報導,其創立的軟體公司Applied Senmntics被Google收購。如今,這家明星牧場卻在經營14年後面臨倒閉的困境……

這個跨界的矽谷精英是邵祈,這個牧場便是華夏畜牧(三河)有限公司(下文簡稱「華夏畜牧三河」)。

「兄弟,預告一個2018/08/31的日子。」

8月31日凌晨一點,華夏畜牧三河的一位創始人向其眾多的乳業圈朋友發出這條簡訊。該公司曾被稱為國內高端牧場樣本,就在當天,其位於河北三河市的牧場在運營十四年後關停。

在中國乳製品的發展史中,華夏畜牧三河是一個特別的存在。成立不久,該公司憑藉高質量的奶源成為國內少有的高端奶產品原料提供商。同時,由於創始人邵祈的矽谷背景和他主張的高科技牧場管理模式,華夏畜牧三河曾被譽為現代化養殖的典範。然而時過境遷,曾經輝煌的華夏畜牧三河倒在了此輪原奶行業的寒冬中。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實地探訪位於河北省三河市李旗鎮的華夏畜牧三河總部,通過多方採訪,試圖還原這一昔日明星牧場關停背後的故事。

直擊:牧場只剩一頭「假」奶牛

一進入9月,伴隨著那條告別簡訊,華夏畜牧三河關停的消息在原奶圈傳播得沸沸揚揚。

9月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到位於河北省三河市已經關停的華夏畜牧三河總部發現,現場是一片蕭條景象。在牧場門口,「畜牧良種繁育與高效生產區」巨大宣傳牌依然高高豎立,但牧場鮮有工人身影,僅有剩下的幾人主要分擔著看守大門和清點物資的工作。

整個牧場十分空蕩、奶牛已被清理一空 每經記者 李詩琪 攝

記者現場看到,昔日一個個熱鬧的牛棚內也是空空如也,奶牛、牧草全部被清理一空,牛棚不遠處的庫房內凌亂地擺放著幾個深藍色的奶桶,幾輛運奶車孤零零地停在牧場中央。

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該牧場最多時曾飼養過7000餘頭奶牛,然後其指著公司大門上的模型奶牛說道:「現在,整個牧場就只有那一頭假牛了,真牛全被運走了。」

空蕩的牧場 每經記者 李詩琪 攝

作為曾經的標杆牧場,華夏畜牧三河牧場的輝煌歷史仍是歷歷在目。

曾帶領團隊完成國內外多個知名牧場規劃和設計的蘇昊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華夏三河牧場曾是國內最具現代化、設備水平最高、管理模式最好的牧場之一,其牧場的奶源品質也是極高。「我們現在提出的很多指標,該公司很多年前就實現了。」蘇昊說。

2004年1月,華夏畜牧三河入駐河北三河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公司的創始人之一、美籍華人邵祁是矽谷的一名IT精英,IT技術也被其應用到奶牛飼料管理監控、奶牛產奶量監測等生產過程。

三河市政府的公開信息顯示,華夏畜牧三河所產鮮奶曾主要供應國內知名的奶製品加工企業用於頭牌奶原料;該公司的品牌產品——萬得妙鮮牛奶和酸牛奶供應國內部分高端場所。此外,華夏畜牧三河還曾是國內外多所著名高校的研究生實習基地。

華夏畜牧三河一度備受資本追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截止到2014年,華夏畜牧三河有過四輪融資,總金融超2億美元。曾經的輝煌時期,公司規模也不斷擴大。

華夏畜牧三河一位前員工表示,公司最鼎盛時在全國共有4個牧場,奶牛數量高達2萬頭。牧場產出的牛奶很長時間裡就是高質量的代表,不少下遊企業對奶源都是免檢。

溯因:售價低迷牧場關停非個案

華夏畜牧三河由盛到衰的轉折發生在2015年,背後也因近幾年來國內生乳價格持續低迷。

上述華夏畜牧三河前員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2013年、2014年是原奶行業,也是公司發展最好的時期,當時每公斤奶價格一度達到4.5元至5元。但進入2015年,奶價開始大幅下滑,牧場牛奶全賣掉也覆蓋不了經營總成本。

該員工還透露,牧場關停前,公司的生乳價格只在每公斤3.5元左右。「奶價持續低迷、牧場入不敷出,是讓華夏畜牧三河走向倒閉的深層原因。」他說。

外部大環境方面,2014年第三季度以來,國際奶價進入低谷期,由於受國外廉價原料奶即大包粉大量進口的衝擊,國內原奶行業進入下行階段。

《中國奶業形勢報告》的數據顯示,2015年、2016年,國外進口大包粉每噸到岸價格不足3000美元。

而該價格的大包粉折合成原奶之後,每公斤不超過3元,遠低於國內生乳價格。巨大的差價使得很多下遊加工企業放棄使用國內原奶、轉而使用大包粉。

受到這種影響,國內的原奶價格也在不斷下跌。相應,相對下遊企業,上遊牧場及原奶企業的話語權也逐漸喪失。

近日,河北廊坊地區一牧場場長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當前,奶牛養殖場在生乳定價上幾乎沒有話語權,「加工商給多少錢就是多少」。除了幾個大的下遊企業,上遊牧場並沒有太多選擇餘地,下遊小乳企往往收不了更多奶。

受困行業因素,華夏畜牧三河也成為當前國內原奶企業普遍經營困難的一個縮影。

蘇昊分析稱,華夏畜牧三河是非常有代表性的牧場,曾具有人才、資金等優勢,但即使這類企業當前也生存困難。在他看來,華夏畜牧三河的關停,在原奶行業發展歷程中是具有代表性的,而那些實力更弱的小企業,早就「任人宰割」或倒下一批。

北京周邊地區一些牧場的情況也印證蘇昊的看法。上述廊坊牧場長介紹,近年來,廊坊、唐山一帶大批奶牛養殖場倒閉,從事奶牛養殖的企業已少之又少。而在天津,曾一度被稱為中小牧場典範的大老李牛場也於今年7月關停。

「導火索」:環保因素不可忽視

原奶行業的寒冬,是華夏畜牧三河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但環保因素不可不提。

華夏畜牧三河此前曾欲「賣身」另一公司。

2016年7月,新三板上市公司賽科星(834179,OC)披露,近年來,國內奶牛養殖業持續低迷,牧業低谷也為行業開展收購兼併提供了良好的市場機會。彼時,賽科星宣布,擬與華夏畜牧三河的母公司福域控股有限公司(下文簡稱「福域控股」)籤訂牧業合作意向協議。除了華夏畜牧三河,主要從事奶牛養殖的北京海華雲都生態農業有限公司(下文簡稱「海華公司」)和華夏畜牧興化公司(下文簡稱「興化公司」)也是福域控股全資子公司。

但在最終交易時,華夏畜牧三河卻未能抱住「大腿」賽科星。

2016年8月和9月,福域控股將興化公司和海華公司100%的股權轉讓給其另一家全資子公司華夏基耐乳業興化有限公司(下文簡稱「華夏基耐」)。2017年上半年,賽科星增發股份及支付現金收購了興化公司和海華公司100%股權。

華夏畜牧三河不在賽科星的收購範圍。

賽科星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由於華夏畜牧三河當時環保文件並不齊全,導致收購無法進行,所以2017年收購中沒有了該公司,最後只和華夏畜牧三河採用租賃的方式進行合作。

華夏畜牧三河的牧場及設施是被海華公司繼續租賃。但記者查閱賽科星公告等公開信息,並未查詢到華夏畜牧三河與海華公司租賃合同開始的具體時間。

上述收購完成後,華夏基耐便成為賽科星第二大股東。完成收購後的第二年,由於牛奶需求量和牛奶價格略有回升,賽科星的業績也大幅增長。

據業內人士透露,最終,環保壓力也為牧場經營帶來壓力。

據當地行業內人員介紹,由於環保整治,除了三河牧場,三河地區很多其他類型養殖場也因為環保不達標而關停。

一位奶牛養殖從業者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當前,政府對環保問題重視無疑是正確的,但由於汙水治理成本高,加上奶牛養殖場正普遍虧損,都增大了實際經營壓力。

一位廊坊地區的牧場管理人員則表示,近幾個月以來,奶價正有升高的跡象,華夏畜牧三河沒能再繼續經營下去,實在令人唏噓。

相關焦點

  • 認養一頭牛再獲中國青貯飼料質量評鑑金獎!
    河北認養一頭牛乳業有限公司在全國總計795家參賽者中,突出重圍,奪得金獎,成為全國TOP10之一。同時,這也是認養一頭牛第二次榮獲中國青貯飼料質量評鑑金獎。 認養一頭牛所提供的青貯飼料賽樣能在「優中選優」的條件下獲得21位業界專家的一致認可,不僅證實了企業在奶牛養殖方面的專業與用心,更證明了其具備業內先進的生產技術實力。 不計成本,只為初心:金牌牧場的創建之路 在創立「認養一頭牛」之前,徐曉波先生已然實現了財富自由,被業界稱為「地產老炮」。
  • 登榜中國10大創新食品公司,認養一頭牛有哪些創新秘訣?
    在今年5月26日品牌戰略發布會上,認養一頭牛陸續發布雲認養、聯名認養、實名認養三種模式,正式向消費者推出「認養」體驗,以「認養一頭牛不是一家賣牛奶的公司,而是一家替用戶養奶牛的公司」為主張,面向消費者開放經營環節,重塑消費者關係,讓中國的乳製品行業迎來「合伙人」時代。
  • 「認養一頭牛」宣稱全用自有奶源,卻有第三方購奶記錄
    新京報訊(記者 郭鐵)「買牛奶,不如認養一頭牛」,成立4年來,網紅乳品品牌「認養一頭牛」憑藉對奶源品質、「認養模式」的一系列包裝,在乳品市場紅海中拼出了一條生路。然而在業內人士看來,「認養一頭牛」引以為傲的奶牛飼養方式及奶源品質,在如今國內的萬頭規模牧場中已是「標配」,其靠代工模式擴充而來的低溫酸奶、純牛奶等產品品質也較為普通。在一系列營銷包裝下,「認養一頭牛」的產品身價倍增。儘管「認養」奶牛僅是一種營銷手段,但憑藉「奶牛養的好,牛奶才會好」的產品邏輯,「認養一頭牛」還是贏得了不少粉絲的青睞。
  • 起底「認養一頭牛」:認養只是概念 自有奶源存疑
    然而在業內人士看來,「認養一頭牛」引以為傲的奶牛飼養方式及奶源品質,在如今國內的萬頭規模牧場中已是「標配」,其靠代工模式擴充而來的低溫酸奶、純牛奶等產品品質也較為普通。在一系列營銷包裝下,「認養一頭牛」的產品身價倍增。
  • 起底「認養一頭牛」:認養只是概念,自有奶源存疑
    「買牛奶,不如認養一頭牛」,成立4年來,網紅乳品品牌「認養一頭牛」憑藉對奶源品質、「認養模式」的一系列包裝,在乳品市場紅海中拼出了一條生路。然而在業內人士看來,「認養一頭牛」引以為傲的奶牛飼養方式及奶源品質,在如今國內的萬頭規模牧場中已是「標配」,其靠代工模式擴充而來的低溫酸奶、純牛奶等產品品質也較為普通。
  • 一頭奶牛每天夥食80元,寧鄉的這家牧場,這條件我酸了
    」魏雄兵告訴記者,對奶牛來說,營養最豐富的飼料是苜蓿草,大多是從美國進口,我國北方也有生產。養殖初期,雙龍牧場主要從河北採購成品的青貯飼料。從今年年初開始,雙龍牧場一方面委託附近的農戶和大成橋鎮永盛村的五友種養合作社種植玉米和苜蓿草,統一收購後進行加工,另一方面,流轉牧場附近的1500畝土地種植苜蓿草,現在已翻耕播種,正處於發芽階段。
  • 開放經營環節 重塑消費者關係,認養一頭牛業界首推「合伙人」制
    據了解,認養一頭牛品牌誕生於2016年底,自3年多前聯合吳曉波頻道創立以來,已擁有7座現代化牧場,6萬頭荷斯坦「五好級」奶牛。奶牛單產已從2017年的11.5噸,增長到2019年的13噸以上。2014 年,徐曉波決定從房地產商轉型為「農場主」,他帶領團隊斥資4.6億元在北緯37度優質奶源帶,也就是河北衡水建立了一座現代化的牧場。徐曉波意識到,一杯好奶必須要從源頭把控,只有種好草、養好牛,才能產好奶。正是這個認知,成了如今認養一頭牛的核心競爭力。
  • 貝店戰略牽手認養一頭牛,品質新鮮牛奶直達用戶餐桌
    在位於河北衡水的認養一頭牛現代化牧場,貝店與認養一頭牛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活動現場,貝店還現場認養500頭奶牛,為貝店消費者提供專屬品質牛奶,從牧場到餐桌,讓貝店消費者喝到最新鮮的好牛奶。從購買到認養,把牛奶做成網紅款  2017年之前,或許沒有人想到,普通消費者竟然可以通過認養一頭牛的方式,喝到最新鮮的牛奶。
  • 【幸福花開新邊疆】擠28頭奶牛隻需15分鐘 看科技牧場如何玩轉畜牧業
    工人正在用智能化取奶器給奶牛取奶 光明網記者 潘迪攝   從15分鐘擠一頭奶牛到15分鐘擠28頭奶牛   現代化牧場大大提高了牧民的生產效率 扎羅木得村現代化牧場牛舍裡的奶牛 光明網記者 潘迪攝   從奶牛年單產4.5噸到奶牛年單產6噸   集約化牧場極大地保證了農民的收益
  • 奶賤傷農:一頭奶牛每天賠13元,有養殖場日倒百斤牛奶
    「我們用進口的苜蓿草料餵奶牛,擠出這麼好的牛奶怎麼就沒人要了呢?」李樹人早在2002年時便踏入奶牛養殖行列,2008年時建立自己的奶牛場,由於經營較好,不少散戶奶農加入到他的養殖合作社,統一管理,規模優勢明顯。然而,磕磕絆絆十多年來,奶牛場第一次遭遇致命難題。  牛奶遭遇銷售困境,牛奶價格也直線下滑。
  • 探訪美素力奶粉荷蘭牧場:荷斯坦奶牛有好福利
    高素質的主人  140多年來,美素佳兒母公司荷蘭皇家菲仕蘭坎皮納公司堅持要求每位奶農都必須在9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再接受至少5年的農牧業專業教育才允許經營牧場,他們是不折不扣的荷斯坦奶牛專家。  最健康的餵養  美素佳兒在荷蘭擁有自家獨立的牧場,自家世代經營對荷斯坦奶牛更是格外重視。它們不僅可以享受到讓其他牛類羨慕不已的待遇,15釐米的優質黑麥草、光照充足的寬敞牛舍、與世代悉心照顧牠們的奶農默契相處。
  • 規模化牧場受困於資金 多原因致奶牛存欄數下滑
    這裡也在遭受「牛之困」。養殖散戶因抗風險能力低被淘汰出局,取而代之的應是規模化牧場,規模化牧場受困於資金。優勝劣汰,一些產奶量低的品種退出市場,多種原因導致當地的奶牛存欄數出現下滑。如何進行品種引進繁育增欄,大力推進規模化牧場發展將是一段時期擺在雙城乳業前的主要問題。
  • 嶽奎忠長在牧場裡的「牛專家」
    □文/攝本報記者彭溢王瑩 初冬悄至,寒風料峭,記者隨省科技特派員嶽奎忠來到大慶市林甸縣永興牧場。穿上隔離服,走過消毒區,進入牛舍,只見他彎下腰熟練地對一頭患有消化問題的奶牛進行檢查,並不時地回頭向牧場主於永學叮囑道:「良好的休息環境對提高奶牛產奶量非常關鍵,一定要保證臥床的舒適度。」
  • 認養一頭牛全脂營養奶粉
    視頻反饋愛購代理,超時不予處理請諒解【生產日期】:2020年11-12月左右【保質期】:24個月【下單格式】:認養一頭牛全脂營養奶粉1罐。1奶牛養得好,牛奶才會好:一頭好奶牛帶來的不僅僅是優質牛奶,更是對生活的高品質要求。奶牛養得好,產出的牛奶才會更加安全營養。
  • 芬香助力新銳國貨牛奶品牌:認養一頭牛搭上社交電商東風
    中國網科技9月25日訊 社交電商芬香在24日與認養一頭牛在其牧場舉行了戰略合作籤約儀式,雙方在品牌推廣、大數據銷售分析等方面達成了多項合作。芬香將助力認養一頭牛成為新銳國貨牛奶領導品牌,把品質好牛奶帶給更多消費者。
  • 老爸評測攜手認養一頭牛,開展抽檢項目共促行業發展!
    從2015年「包書皮」事件到如今坐擁3000萬粉絲量的「魏老爸」,一切源於「讓孩子遠離有毒有害消費品」的初心。與之相似的是,「認養一頭牛」誕生始於一次「烏龍事件」——徐曉波先生在香港為兒子購買奶粉,卻因不了解限購令而遭遇查扣;從此他心底燃起的一份責任與關愛:要讓萬千中國家庭,不必苦苦追尋,也能喝上放心的、營養的牛奶!
  • 千年文化IP X乳品新消費品牌,敦煌文化與認養一頭牛聯合打造品效共生
    所以在創立初期,認養一頭牛就一直在探尋如何才能產出品質穩定的好牛奶。走訪了眾多先進牧場後徐曉波才得出一個結論:「奶牛活的舒不舒適,會嚴重影響奶牛的產奶量和牛奶品質。「從此,認養一頭牛便開啟了奇葩的「養牛」模式,直接把「奶牛當寵物養」,他們家養的牛還被業內定義為「五好級奶牛」:先是牛品種上,認養一頭牛統一選用了澳洲的荷斯坦純種奶牛,牛奶產量高,質量好,而且均有自己的身份證,可以查詢系譜檔案,出身好;其次在牛的飲食上,為保證奶源的健康安全,奶牛每天食用的是美國和加拿大進口的苜蓿草
  • 智慧牧場裡,一人可管理80頭奶牛
    昨日,全國第一個中字頭乳業——中墾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墾乳業)在我市成立,相關人士稱,中墾乳業將運用網際網路及大數據,打造中國乳業從牧場到工廠再到銷售的全產業鏈數位化服務。重慶農投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中墾乳業董事長王義昭表示,中墾乳業將通過阿牧網雲(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大數據,整合以色列阿菲金公司基於大數據和網雲技術的牧場信息化管理系統,打造智慧牧場。在這裡,將為每一頭牛建立一個「身份證」,形成信息化健康檔案,準確記錄每一頭牛一生的所有數據,並時刻對每一頭牛的數據進行儲存、分析和處理,自動生成每頭牛的「每日健康報告」。
  • 新消費品牌黑馬「認養一頭牛」刷新天貓乳品行業記錄!
    第一步是建立豐富而科學的行業認知:走訪全球各地牧場,不斷學習國外先進的牧場管理理念和品質把控方法。爾後於2014年,正式邁出事業奠基的一步:引進6000頭澳洲進口荷斯坦奶牛,斥資4.6億建立了首座機械化程度高、奶源管理系統先進、日產200噸的現代化牧場——認養一頭牛牧場。
  • 認養一頭牛推出A2奶新品,與孩子王跨界組CP
    而作為中國乳業新銳,認養一頭牛雖然成立至今只有短短的4年時間,但卻憑藉著獨特的「認養模式」,將牧場奶源、生產製造、物流供應鏈等多個環節對消費者透明化,以此收穫了2000萬忠實粉絲,在天貓、京東、雲集、盒馬鮮生等多個平臺位居乳製品銷售榜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