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海南街頭,鬱鬱蔥蔥、枝繁葉茂的椰子樹率先闖入人們視線。說起椰子,海南人民都知曉「椰子渾身都是寶」這句老話。但有關椰子的其他知識,你還了解多少?海南日報記者12月24日特別採訪研究椰子的專家,為大家講解椰子二三事。
椰子樹是海南省樹,是我省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而海南則是我國唯一的椰子主產區。「當前海南種植了50萬餘畝椰子,全國98%的椰子種在海南。」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所長王富有對海南椰子產業發展十分了解。他介紹,目前水果型椰子畝產值可達萬元,海南東部地區種植面積達4萬畝。
經過加工,椰子的附加值明顯增加,很多創業者看到了其中的商機。王富有的團隊統計過,在全國註冊的1280家椰子加工企業中,海南的公司有359家,主要分布在文昌、海口、定安和洋浦等地。目前全省有200多萬人直接或間接從事椰子產業相關工作,開發椰子汁、椰子糖、椰子粉、椰雕工藝品、活性炭等30多個品類200餘個品種的產品,椰子的附加值增加了15倍至20倍不等,年加工產值(含進口椰子)200多億元。
椰子美味,美在椰子水清醇甘冽,美在椰子肉白嫩香甜。除了可被直接食用的椰鮮果, 椰子還能被開發成哪些產品?記者了解到,椰子可被加工成椰子汁、椰子脆片、椰漿粉等初加工材料,椰殼活性炭、椰衣纖維等園藝用品,椰子粉、椰子凍、椰子糖果等深加工食品,以及椰雕等傳統手工藝品。
不過在海南傳統椰子加工業中,大量椰子水被倒掉。20多年前,海南椰國食品有限公司總裁鍾春燕發現了其中的空白,利用椰子水中的天然菌落資源分離出了木葡糖酸醋桿菌,並發酵製成一種纖維素凝膠物質,研發出了可食用的膳食纖維「椰果」並成功申請「將椰子水發酵製作的食用纖維及生產方法」的專利。
在鍾春燕的推動下,當前由椰果製成的產品廣泛出現在諸多行業品類中,包括消費者熟悉的乳製品、奶茶、果凍、冰激凌等,通過木葡糖酸醋桿菌發酵製成的椰果從海南走進了千家萬戶。
當前椰子鮮果的市場需求較大,海南生產的椰子幾乎全部用於鮮食,深加工用果仍依賴進口。「隨著海南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的推進,椰子的需求量會更大,原料仍然供不應求,這給政府部門、科研機構、農戶、企業家都帶來了新的挑戰。」王富有說。
近年來,經過幾代科研人員的共同努力,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在文昌、萬寧等市縣建了3000畝椰子制種園,選育出了一批具有早結、高產、高糖、高油含量或風味獨特等性狀的優良品種。接下來還將選育出海南本土高種椰子良種品種5個、建成7個標準化良種良苗繁育基地,促使良種良苗年繁育能力達到每年100萬株以上,並不斷鼓勵農戶發展林下經濟,推動海南椰子種植業的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椰子是不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主要經濟作物。當前我省積極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濟技術交流合作,助力椰子產業「走出去」和「引進來」。
椰子是「寶」,椰樹也大有用途,不僅可作普通器物,還是多種藝術品的良好底料,更能防範颱風。因其俊秀外形與良好抗逆性能,椰樹是很好的園林植物,被廣泛應用於各種園林藝術組合中;椰殼因其圓球造型與堅硬質地,是非常好的雕刻底料,當前椰雕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椰木因其花紋斑斕、耐腐蝕性能,廣泛應用於各類家具藝術創作中。
(本報海口12月24日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