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昭寺,藏語為「覺康」,是藏傳佛教信徒朝聖的終點,大昭寺之神聖,並不遜於布達拉宮。 是當年松贊幹布為紀念尺尊公主入藏而建。人們常說「先有大昭寺,後有拉薩城」。
大昭寺前終日青煙徐徐,藏香長燃,也許是一種傳承,就像藏族人對神的虔誠那樣純淨,和內陸的眾多寺廟不同,大昭寺只有信仰,沒有商業,最乾淨的藏傳佛教。
這裡是朝拜者的天堂,是藏民們靈魂的寄託,信仰的歸宿。一次次長叩,伸展肢體,仿佛每一次都得到了神靈的洗禮。
進大昭寺參觀,一定要按照藏傳佛教習慣順時針前進,每天下午在大昭寺二樓都會有喇嘛辯經,如果恰好下午進寺,可以循聲而至。
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爾和印度的建築風格,是現存吐蕃時期最輝煌的土木結構建築,也是開創了平川式藏式寺廟的典範之作。
大昭寺主殿高四層,兩側列有配殿,布局結構上再現了佛教中曼陀羅壇城的宇宙理想模式(參見大昭寺電子門票)。寺內的佛殿主要有釋迦牟尼殿、宗喀巴大師殿、松贊幹布殿、班旦拉姆殿(格魯派的護法神)、神羊熱姆傑姆殿和藏王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