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高無上的大昭寺 西藏旅遊遊記

2020-12-11 把風景看遍

至高無上的大昭寺 西藏旅遊遊記

到西藏旅遊 導遊第一站在大昭寺 這裡可以了解很多知識!

如果讓我說實話,我會說,我到西藏旅遊,並不是為了大昭寺,主要是為瞻仰布達拉宮。但是我知道,大昭寺,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由藏王松贊幹布在1300多年前建造,連拉薩市的命名都與這座寺院有關,它在藏傳佛教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在拉薩,甚至在整個西藏,屬於吐蕃時期的建築,大概也只有大昭寺了吧,從這一點上講,我怎麼也不敢怠慢大昭寺。不僅我不敢怠慢大昭寺,當地的導遊也不敢,他把我們在西藏旅遊的第一站就安排在大昭寺,可見導遊對大昭寺的重視程度。

參觀完大昭寺,我得出如下印象:

一 大昭寺在藏民心目中比布達拉宮還重要,沒有大昭寺,就沒有拉薩。

二 大昭寺是藏王松贊幹布和大唐文成公主主持修建的,具有無上的權威。

三 大昭寺裡供奉著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這尊釋迦牟尼等身像原來由尼泊爾傳到大唐王朝,文成公主遠嫁吐蕃時,由文成公主帶到拉薩,其文物價值和宗教價值,用一個「價值連城」很難形容!

四 大昭寺裡供奉著許多珍貴的佛像。

五 大昭寺是藏族人民的佛教中心,也是拉薩市的中心,每每天天,無數藏民圍繞大昭寺轉圈。我還了解到這樣的常識:環繞大昭寺內中心的釋迦牟尼佛殿一圈稱為「囊廓」,環繞大昭寺外牆一圈稱為「八廓」,大昭寺外輻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現在大多數人稱它「八角街」。以大昭寺為中心,將布達拉宮、藥王山、小昭寺包括進來的一大圈稱為「林廓」。這個從內到外的三個環形,組成藏民舉行轉經儀式的特定路線。

我了解大昭寺和八廓街是從八廓街的窨井蓋開始的,是不是有點不敬?當然沒有。

八廓街是拉薩市的老城區,很早以前,還沒有拉薩市的時候,就只有大昭寺和八廓街,我如果沒看見街道上的窨井蓋,就不知道,我們已經來到藏民心中的聖地——八廓街。

這個窨井蓋直徑不過七八十釐米,窨井蓋有三個圓圈,最外圍的那個圈是窨井的外圈,窨井蓋的外圈圈著一圈雲紋圖案,內圈才是「八廓古城」四個大字,這跟藏民們的「囊廓」、「八廓」和「林廓」是不是也有點相似?

一見到這樣的窨井蓋,我就知道,我們離大昭寺不遠了。

果不其然,向前行進沒多遠,我們首先望見一座廣場,然後才看見莊嚴肅穆的大昭寺那獨特的黑頂白牆。我不知道,鏡頭右角上那棵柳樹是不是公主柳,傳說文成公主到達西藏後,在大昭寺前種下一棵柳樹,這棵柳樹被圍欄圍起來,可見不是一般柳樹。

大昭寺前簡直稱得上人山人海,大門前的小廣場上,無數虔誠的信徒正在以自己的身體頂禮膜拜,我不知道,他們知不知道疲倦!除了信徒,更多的是我們這些從祖國四面八方來參觀大昭寺的遊客。為了給西藏的旅遊做宣傳,西藏自治區政府宣布,今年1月1日到4月30 日,所有景區門票全免,所以,到西藏來旅遊的外地遊客擠滿了西藏大大小小的景點,像大昭寺這樣的著名景點不人滿為患才怪呢!

你不得不承認,在八廓街,另一個現象很令人震撼,那就是沿著大昭寺外牆的八廓街順時針轉圈——不,我不應該說轉圈,而應該說轉經。每天一大早,就有許多藏民來到八廓街,他們手持轉經筒,沿著八廓街,邁著大步向前行走,不少人嘴裡還念念有詞,這就是上面所提到的「八廓」。大昭寺坐東朝西,信徒轉經時,陽光朗照著八廓街,八廓街街道上鑲嵌的長方形條石上灑滿金色的陽光,人的身影投射在大街上,印下淡淡的影子,身影隨著人的移動而移動,讓人覺得很有些神秘。轉經的人三三兩兩,給人的感覺是,滿街都是轉經的人流。

我很想加入到轉經的隊伍,可是,我們得排隊進大昭寺,只好先加入轉經的隊伍向前走一陣,然後站在排隊的隊伍裡,看信徒們轉經。這會兒,轉經的信徒轉到清政府駐藏大臣衙門口來了,我們的隊伍也排到駐藏大臣衙門口來了。我看見一個年輕人,推著一輛輪椅,慢悠悠地從大昭寺廣場方向走來,輪椅上坐著一位藏族阿瑪拉(大媽)。想來這位藏族大媽平時是經常轉經的,這次是不是因為生病,耽誤了轉經,才讓兒子用輪椅推著她來轉經呢?果真是這樣,那阿瑪拉的虔誠好感動人啊!

另一對藏族老人,老太太穿著傳統的藏族長筒裙,上身穿著一件馬甲,頭上戴一頂絨帽,正笑微微地看著自己的老伴;老伴下身也穿一條筒裙,上身卻穿一件羽絨服,頭上是一頂呢子禮帽,右手拄一根拐杖。拄著拐杖也要來轉經,足見老頭兒禮佛之心何等虔誠。

八廓街上,幾乎每一家店鋪門前都斜插著一面五星紅旗,這家沒插五星紅旗的店鋪專門賣夏帽,一看店名:嘎布夏帽尼泊爾店,看來是一位尼泊爾僑民開的。早上八九點,店鋪還沒開門呢,店主是不是回尼泊爾進貨去了?

我們終於進到大昭寺裡了,導遊帶著我們,環繞大昭寺內中心的釋迦牟尼佛殿轉了一圈,佛殿裡擠得水洩不通。人挨人,人擠人,遇到廊道裡面有佛堂,我們還得拐進去行個禮,或者施捨幾塊錢。我口袋裡的零錢很快施捨完了,前面的佛堂卻還多得很,我不想把紅板子百元大鈔捐出去,又不知道,佛龕裡面的零錢,遊客是可以自由兌換的,只好腆著臉,硬著頭皮,一一地闖過去。

釋迦牟尼佛殿外面的走廊只有一米多寬,每天這麼多人來禮佛,那地板怎麼不被擦得亮閃閃的!

我們登上大昭寺二樓平臺。從我們站著的地方看去,大昭寺二層三層金碧輝煌,正中的裝飾性門樓像是全用金子打造的,每一層的房簷下都掛著黑布簾,黑布簾上繡著白色的花紋圖案,布簾上方有白色的穗子,黑色和白色組合在一起,顯得十分莊嚴肅穆。

參觀大昭寺,如果走馬觀花似的看看,半個小時也夠了,你若想過細點看,看明白,我怕你一天也不一定看得完。

我們在這裡轉悠了半個多小時,如果不是回家後查電腦,我得到的印象就只是一些佛像。可是,我們總得了解有關大昭寺的傳說。比如第一個傳說——據說,大昭寺寺址最早是一片湖,松贊幹布曾在這座湖邊向尼泊爾嫁過來的尺尊公主許諾,把手裡的戒指拋向空中,戒指所落之處,松贊幹布就一定會為她修一座佛殿,沒想到,尺尊公主拋向空中的戒指恰好落入湖內,湖面頓時遍布光網,光網之中顯現出一座九級白塔。於是,一場以一千隻白山羊馱著泥土填湖建寺的浩蕩工程就開始了。藏語中稱「山羊」為「惹」,稱「土」為「薩」,為了紀念白山羊的功績,大昭寺的殿堂最初就名為「惹薩」,意即由山羊馱土而建的佛殿。到後來,「惹薩」念成拉薩,就成了西藏的首府。

傳說二,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各自都帶來一尊珍貴的釋迦牟尼佛像。作為最貴重的陪嫁,尼泊爾公主帶來的是釋迦牟尼八歲等身佛像;文成公主從內地長安請來的是另一尊十二歲釋迦牟尼等身佛像。藏民公認這兩尊佛像是最早進入雪域高原的佛像,後來為了供養神聖的佛像,松贊幹布就開始修建西藏佛教歷史上最早的佛教建築物。於是,拉薩便有了大昭寺和小昭寺。

傳說三,修建大昭寺時,寺址幾次遭水淹。據說文成公主能識天文地理,知曉鬼神,她看出整個青藏高原是一個仰臥的羅剎女。這個魔女呈人形,頭朝東,腿朝西仰臥著,大昭寺所在的湖泊原來正好是羅剎女的心臟,湖水就是羅剎女的血液。所以文成公主說大昭寺必須填湖建寺,首先把魔女的心臟給鎮住。然後,文成公主還同時建議將另外十二個小寺院建在邊遠地區,鎮住魔女的四肢和各個關節,於是,全西藏一共建了十三座寺院,由此,西藏才安穩了一千多年。

最後一個傳說,關於解脫之門。

據說,在公元九世紀,唐朝與吐蕃王朝達成和好,以求「彼此不為寇敵,不舉兵革」、「務令百姓安泰,所思如一」和「永崇甥舅之好」之目的。當時,贊普赤德祖贊為表示兩個民族世代友好的誠心,立了一塊碑在大昭寺前,碑文樸實無華,言辭懇切,解脫了兩個民族幾百年間的互相徵伐,後人又把這塊唐蕃會盟碑稱做「甥舅會盟碑」,因為吐蕃王松贊幹布娶了唐朝皇帝的公主,他的孩子自然要管以後的唐朝皇帝叫舅舅了。

「甥舅會盟碑」其實不能叫傳說,有文獻資料記載,它是漢藏和睦鐵的見證,直到現在,這塊碑還豎立在大昭寺門口,跟公主柳遙相呼應。我們剛來到大昭寺時,看見成群結隊的參觀者和膜拜者時,有欄杆護衛著的,就是「甥舅會盟碑」。

現在,我們又來到「甥舅會盟碑」前,小廣場上那麼多五體投地頂禮膜拜的藏族信徒,他們到底是拜的大昭寺,還是釋迦牟尼佛殿;到底是拜的「甥舅會盟碑」,還是公主柳?怕是也很難說得清楚的。有一點可以證明的是:「我們今天不遠萬裡來到大昭寺朝拜,不也是漢藏和睦的最好見證嗎?

文|昆德拉傳媒現代印象文化工作室 胡祖義

其他:部分圖片供模擬想像,不代表文字特指。

相關焦點

  • 西藏遊記:大昭寺
    大昭寺(Jokhang Temple)是西藏人的精神家園,所有藏人都有一個共同 的心願: 一生之中,一定要 到大昭寺去拜佛,在八廓街上轉經。據說,這裡原本是一處窪地,藏人以山羊馱土填平湖泊,修建了西藏的第一座佛教寺廟,隨後松贊幹布才圍繞大昭寺,開始了拉薩的造城運動。
  • 邱承彬遊記:西藏拉薩大昭寺奇觀十六
    大昭寺建成後,經過元、明、清歷朝屢加修改擴建,才形成了現今的規模。   大昭寺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在藏傳佛教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大昭寺是西藏現存最輝煌的吐蕃時期的建築,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結構建築,並且開創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廟格局。環大昭寺內中心的釋迦牟尼佛殿一圈稱為囊廓,環大昭寺外牆一圈稱為八廓,大昭寺外輻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
  • 朝聖之旅——西藏大昭寺
    西藏大昭寺拉薩不得不打卡的著名寺廟更是朝聖之旅的重要坐標「先有大昭寺,後有拉薩城
  • 布達拉宮是藏佛教政治中心,大昭寺才是藏佛教至高無上的聖地
    起床後直奔大昭寺,或者因為是上午,朝拜者特別多。大昭寺門票85元,如果是一般的寺廟,或者反感於收門票而不入,而這裡是藏傳佛教最負盛名的大昭寺,怎能錯過。很多人提起西藏,都會聯想到布達拉宮,布達拉宮不僅是拉薩的標誌性建築,也幾乎成為西藏的標誌。
  • 西藏必打卡,拉薩大昭寺收藏這篇就夠了
    今天,毛線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位於西藏拉薩八廓街的大昭寺。拉薩作為抵達西藏的第一站,大昭寺必然是不能錯過的。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在藏傳佛教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是西藏最重要的寺廟之一,也是西藏旅遊無論如何都不會錯過的一個景點,其神聖程度並不遜於布達拉宮。人們常說「先有大昭寺,後有拉薩城」。當年松贊幹布為了紀念文成公主入藏而建大昭寺,寺廟最初稱「惹薩」,後來「惹薩」又成為這座城市的名稱,並演化成今天的「拉薩」。
  • 萬盞酥油燈長明的西藏大昭寺
    拉薩的第一看點是布達拉宮,因為他是西藏最高、最著名的建築,也是西藏政教合一政權的中心。但是西藏人確認為,真正的「西藏」是大昭寺和圍繞大昭寺建立起來的八廓街。只有到了大昭寺和八廓街才算是到了西藏。幾天來感受到西藏的治安 很穩定,只有部分武警執勤,只有進出拉薩城要檢查身份證。大昭寺相傳七世紀以前這裡是湖泊和沙灘,松贊幹布驅使山羊背土填平湖泊,建造了大昭寺。
  • 西藏大昭寺史上最大規模金頂維修竣工(圖)
    西藏大昭寺史上最大規模金頂維修竣工 中新社拉薩10月28日電(記者趙延)拉薩漸入冬季,大昭寺5座剛剛經過鎏金工藝維修的金頂,在柔和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前來朝拜的信眾們紛紛拿出手機與之合影留念 大昭寺距今有1350年歷史,大殿中供奉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在藏傳佛教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300多年前,五世達賴喇嘛擴建大昭寺時,在原本木石結構的屋頂上釘上鎏金銅板,金頂從此成為大昭寺的一大標誌。 大昭寺管委會負責人布瓊次仁介紹,經過300年的日曬雨淋,寺廟的金頂漸失光澤,同時部分地方存在裂縫,雨水將房梁上的木頭浸溼,導致70%的木頭腐朽,出現險情。
  • 西藏之行(三)八廓街、大昭寺
    原來只是單一圍繞大昭寺的一條轉經道,被西藏人稱為「聖路」。後來由於各地商人和朝聖者的不斷往來,幾經修建和擴建使之不斷成了拉薩的繁華商業街。這條街上經商的人都是來自中國各地和尼泊爾、內蒙等地的人。大部分藏族人是不經商的,他們的房子租給了外地人經商,房租也是很高的。
  • 【人文紀實】津門網張梅林:西藏之行記錄——大昭寺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覺康"(藏語意為佛殿),位於拉薩老城區中心,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贊幹布建造,拉薩之所以有"聖地"之譽,與這座佛像有關。大昭寺建成後,經過元、明、清歷朝屢加修改擴建,才形成了現今的規模。 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在藏傳佛教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大昭寺是西藏現存最輝煌的吐蕃時期的建築,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結構建築,並且開創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廟市局規式。環大昭寺內中心的釋迦牟尼佛殿一圈稱為"囊廓",環大昭寺外牆一圈稱為"八廓",大昭寺外輻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
  • 大昭寺是西藏名氣最大的寺廟,在這裡可以聆聽虔誠的聲音
    大昭寺始建於七世紀吐蕃王朝的鼎盛時期,建造的目的據傳說是為了供奉一尊佛像。大昭寺共修建了三年有餘,因藏語中稱"山羊"為"惹",稱"土"為"薩",為了紀念白山羊的功績,佛殿最初名為"惹薩",後改稱"祖拉康"(經堂),又稱"覺康"(佛堂),全稱為"惹薩噶喜墀囊祖拉康",意即由山羊馱土而建的。"
  • 中國西藏那些好玩又好看的景點:大昭寺,納木錯,林芝,墨脫
    大昭寺是西藏現存最輝煌的吐蕃時期的建築,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結構建築,並且開創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廟市局規式。大昭寺在藏傳佛教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寺前終日香火繚繞,萬盞酥油燈長明。人們將在這裡虔誠叩拜,留下最真誠的願望。
  • 香港人去西藏旅遊被限制?當地旅社:因前幾天有香港同學調皮了
    早前有香港的大學生涉在西藏珠穆朗瑪峰大本營張示「光復香港」標語而被公安扣查,須寫悔過書後才獲釋。及後,內地旅行社「西藏藏地斑馬旅遊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在官方微博發文,稱收到通知,暫不接待香港客人,並會安排退款。雖然港人仍可到西藏旅遊,但除了拉薩市內,大部分景點都必須跟團及聘請導遊。
  • 拉薩大昭寺
    拉薩大昭寺在藏民心中是與布達拉宮同等神聖地位的。更為神聖的是:大昭寺有文成公主帶來的,釋迦牟尼12歲時的等身赤金佛像。大昭寺建於公元647年,坐東朝西,建築面積25100平方米,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了,是藏王松贊幹布所建。
  • 「走進西藏」——大昭寺,藏族同胞永遠的豐碑
    那麼,大昭寺是怎麼回事呢?就是因為文成僅放了一件東西,那就是釋迦摩尼佛12歲等身像,這才是藏民們虔誠拜佛的最重要的緣由。拉薩之所以有聖地之譽就是因為這座佛像的原因。大昭寺位於拉薩城區中心,又名&34;(意為佛殿),是西藏的第一座寺廟。
  • 中國西藏那些好玩又好看的景點:神山聖湖,大昭寺,岡仁波齊峰
    以神山崗仁波齊和聖湖瑪旁雍錯為核心的阿里神山聖湖旅遊區,位於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神山聖湖地處崗底斯文化圈腹心地帶,這裡既是歷史悠久並傳承至今的西藏本土宗教苯教的發源地,同時也是神秘的青藏高原古國「象雄」及「古格」的核心地域。
  • 【行唐妹子川藏遊記】第十二天:大昭寺--朝拜者的天堂
    目前,世界上只有3尊佛祖等身像,8歲等身像供奉在拉薩小昭寺,12歲等身像供奉在拉薩大昭寺,25歲等身像供奉在印度菩提迦耶。其中,以12歲時釋迦牟尼身為皇子時的鎏金銅像最為精美與尊貴。相傳這是由釋迦牟尼親自開光的。因為有了這尊等身佛像,使大昭寺在拉薩具有不可動搖的中心地位。
  • 觸摸藏傳佛教的靈魂大昭寺——自駕西藏之19
    大昭寺建成後,經過元、明、清歷朝屢加修改擴建,才形成了現今的規模。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在藏傳佛教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大昭寺是西藏現存最輝煌的吐蕃時期的建築,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結構建築。大昭寺前虔誠的信徒(如有冒犯,請原諒我的無知)。
  • 西藏:大昭寺,人們心中的聖地,一個神秘而又令人嚮往的地方
    而在西藏,藏傳佛教影響廣泛,處處都坐落著不同教派的寺廟,而大昭寺則與其他寺廟不同,它是各個教派共尊的寺院,擁有著至高無上的神聖地位。這座無處不洋溢著宗教氣息的廟宇,它的來歷就和松贊幹布的兩位公主妻子有關,這也為大昭寺的莊嚴肅穆中平添了幾分浪漫的味道。
  • 西藏建築:大昭寺簡介
    大昭寺建於653年(唐高宗永徽四年),是吐番贊普松贊幹布迎娶尼泊爾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之後的建築,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松贊幹布建寺目的是為了鞏固其統治,並將佛教弘揚到全藏各地。傳說建寺前,文成公主運用陰陽五行的方法,試測出西藏的地形,認為西藏的地形酷似一位仰臥的魔女,而拉薩的倭塘湖似其心臟,只有填湖建廟。
  • 西藏最值得去的旅遊景點,不去一定後悔,不是羅布林卡不是大昭寺
    西藏最值得去的旅遊景點,不去一定後悔,不是羅布林卡不是大昭寺西藏以其雄偉壯觀、神奇瑰麗的自然風光聞名。它地域遼闊,地貌壯觀、資源豐富。自古以來,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創造了豐富燦爛的民族文化。西藏名勝古蹟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