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爾吉斯斯坦大選前瞻
——訪吉中央選舉委員會成員奧斯馬利耶夫
光明日報駐莫斯科記者 韓顯陽
吉爾吉斯斯坦總統選舉將於1月10日舉行。根據吉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布的信息,共有18名符合參選條件的候選人競選。近日,光明日報記者採訪了吉中選委成員卡伊拉特·奧斯馬利耶夫。
奧斯馬利耶夫介紹,總統競選活動於12月15日正式開始,共有63人向中選委遞交了參選申請材料。符合參選條件者需收集到3萬個支持者的籤名,並向中選委指定帳戶繳納約1.2萬美元的選舉保證金。
奧斯馬利耶夫 韓顯陽供圖
因對2020年10月4日舉行的議會選舉初步結果不滿,吉爾吉斯斯坦多個落選政黨舉行抗議集會,要求取消選舉結果並與警方發生衝突。6日,吉中央選舉委員會宣布議會選舉結果無效。15日,吉時任總統熱恩別科夫發表全國講話,宣布辭去總統職務。吉中選委此後決定,於2021年1月10日舉行總統選舉。
選舉預期比較明朗
根據俄莫斯科政治社會學科學研究院去年11月下旬公布的吉爾吉斯斯坦民意調查結果,84.5%的受訪者願意參加投票,比率創下新紀錄。其中,59.11%的人支持前代總統、前總理扎帕羅夫,而吉統一黨領導人馬杜馬羅夫、前議長伊薩耶夫、前議員卡爾馬馬託夫等候選人的支持率均低於5%。
奧斯馬利耶夫認同這一民調結果,認為「暫時辭去」總理職務的候選人扎帕羅夫贏得總統選舉的可能性相當高,「吉新一任總統將在1月10日的第一輪投票後產生,扎帕羅夫獲得的支持率將在55%至60%之間」。
在總統選舉日當天,吉還將舉行「協商性全民公投」決定吉未來採取總統制還是議會制。據奧斯馬利耶夫介紹,吉爾吉斯斯坦去年11月成立了制憲會議,著手修訂2010年憲法,計劃在今年將憲法修正案提交議會審議。如果順利,今春將就憲法修正案舉行全民公投。目前正在討論的憲法修正案強化總統權力,通過「庫魯泰」(人民代表會議)讓人民行使民主權利。他預測,在1月10日的協商性全民公投中,總統制將獲得多數吉公民支持。
大選後不會出現大規模動蕩
熱恩別科夫去年10月辭去總統職務,這是該國15年內發生的第三次非正常權力更迭。自去年11月至本月初,首都比什凱克每個星期日均有要求遵守法治、反對修改憲法的遊行。
奧斯馬利耶夫認為,吉國內的確有一些人想要利用本國當前政治形勢來「動搖國家」,但總統大選後出現大規模動蕩的可能性不大。一方面,扎帕羅夫民意支持率超過50%,而反扎勢力未能整合起來;另一方面,儘管反扎勢力激烈反對修憲,但1月10日舉行的僅僅是協商性全民公投,基本不會出現類似去年10月那種大規模的抗議活動。
吉爾吉斯斯坦視俄羅斯為外交「優先方向」,而俄則將吉局勢看成其內政的延伸。俄總統普京2020年12月2日稱,無論是在歐亞經濟聯盟還是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框架內,吉均未改變自身原有立場,俄認為吉1月10日舉行選舉符合吉憲法、選舉法的所有規定,俄「將採取一切努力支持吉局勢穩定」。
奧斯馬利耶夫稱,俄對吉影響力非常大,兩國在軍事、政治和經濟領域均保持密切聯繫。其一,吉與俄同為獨立國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和歐亞經濟聯盟的成員。其二,大約100萬吉公民在俄務工,大多數還擁有俄公民身份,其匯款支撐吉財政。其三,俄定期向吉提供財政貸款和資金援助,支持吉穩定與發展。其四,俄在吉設有坎特空軍基地,向吉提供安全保障。此外,俄聯邦是總統制國家,扎帕羅夫試圖將吉變成總統制共和國,這得到了克裡姆林宮的理解。
「遠親不如近鄰」
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是友好鄰邦和全面戰略夥伴,兩國共同推進的「一帶一路」建設取得一定成果,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兩國相互支持,吉去年10月的政權更迭並未動搖中吉兩國友好關係。去年10月和12月,中國駐吉大使杜德文先後會晤時任代總統兼總理的扎帕羅夫和吉代總理諾維科夫。會晤中,吉兩位領導人強調發展吉中友好合作是吉對外政策的優先方向,高度評價並感謝中方長期以來為吉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的大量支持和援助,感謝中方向吉方提供的抗疫援助。扎帕羅夫表示,吉高度重視中國對吉投資,將全力維護在吉中國公民及企業的安全和合法權益。
奧斯馬利耶夫表示,吉去年10月的抗議活動主要針對一些國內政治勢力。吉中兩國都有「遠親不如近鄰」的諺語,「推進吉中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符合兩國共同利益」。實踐證明,隨著兩國交往加深和互信增強,吉中關係將健康發展並持久造福兩國人民。
為提升吉中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奧斯馬利耶夫建議:首先,兩國應進一步加強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鑑,促進民心相通,消除一些民眾因誤解而生的不和諧雜音;其次,吉中有必要充分利用兩國政府間經貿合作委員會及其下設機制,為發展吉中經貿、投資等領域合作創造條件;再次,加強吉中在地區安全領域的合作,使上合組織助力兩國關係更具活力、規模和質量;最後,擴大和加強吉中議會、州省和專家機構之間以及科學、教育領域的接觸與合作。
(光明日報莫斯科1月6日電)
《光明日報》( 2021年01月07日 15版)
[ 責編:孫宗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