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人到底多能吃羊?

2020-11-02 精彩青島

▲ 烤羊排。 攝影/跨界大叔,圖/圖蟲·創意


-風物君語-

不去甘肅吃只羊,這個秋天就白過了





秋風吹破玉門關,整個甘肅就飄起羊肉的香味。


長期以來,甘肅面的名頭蓋過羊肉,以至於甘肅人善吃羊的事實經常被外地人忽略。實際上,地處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交匯地帶的甘肅,是中國的五大牧區之一,從祁連山地到黃土高原,從河西走廊到甘南高原,羊群的身影隨處可見。


▲ 甘肅天水張家川平安草原上,群羊悠然。 攝影/166246,圖/圖蟲·創意


西接新疆,東連陝西、寧夏,北有內蒙古,南臨青海,每一位鄰居都是「吃羊世家」的區位優勢,再加上甘肅橫跨東西1600多千米的巨長體形,足以使她兼收並蓄鄰居們的「吃羊神功」,練就自己的「吃羊大法」


在吃羊這件事上,甘肅人素有「囊括宇內,併吞八荒」的豪邁氣勢。



甘肅人有多少種「吃羊大法」?


甘肅人口構成複雜,有45個少數民族,羊肉是甘肅各地區、各民族最普遍的肉食。在長期的生活中,各地區、各民族總結經驗,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吃羊心得」。


▲ 猜猜甘肅人有多少種方法吃掉這些羊肉? 攝影/loveso,圖/匯圖網


你要問「甘肅人到底有多會吃羊?」我只能這麼回答你:


在甘肅,買上一隻羊,從西走到東,這隻羊大概就只剩一堆羊毛了。在這個過程中,你不僅能見識到甘肅人是怎樣從頭到尾、從肉到骨、從內臟到骨髓吃掉一隻羊,還能見識到烤、煎、蒸、煮、燴、燜、滷、燉、炒等各種「吃羊大法」。


更讓人拍案叫絕的是,甘肅人從不在面與羊肉之中做選擇——他們有足夠的智慧,讓這兩者在廚房裡「握手言和」——當敦煌胡羊燜餅、蘭州的羊肉燴麵片、慶陽的羊肉包子端上餐桌時,面有面的香,肉有肉的鮮,你就知道什麼叫「合作雙贏」了。


▲ 胡羊燜餅。唐代稱麵條為湯餅,敦煌美食延續了這種古稱。 攝影/雪太白,圖/圖蟲·創意


在甘肅,吃起來「美滴很」、「攢勁滴很」,是對一隻羊最高的讚譽。



甘肅到底哪裡的羊肉最好吃?


無論是臨夏東鄉羊,還是隴東的黑山羊,抑或靖遠、環縣的羊羔,放養一夏後都已膘肥肉美。長風吹過,它們就走上了甘肅人的砧板。


千萬不要問一個甘肅人「甘肅哪裡羊肉最好吃」,因為你只能得到「哪裡都好吃」的答案。從最西邊一直往東,一路吃過來你就會相信:甘肅人誠不我欺,果然,都好吃!



河西走廊地區,吃的是烹飪方式


河西走廊地區,大概是整個甘肅「烹羊大法」最集中且繁多的地方。


敦煌八怪第一怪就是「敦煌味道鹼草羊」。祁連山的雪水滋養了敦煌南邊的肅北草原與阿塞克草原,也滋養了敦煌的鹽鹼地,敦煌的羊逛著戈壁風光,喝著雪山融水,吃著羅布麻、鎖陽等中草藥長大,不但肉質緊實,而且鮮美無羶味。


▲ 敦煌羊肉合汁,是羊肉粉湯的升級版。 攝影/李佳妮,圖/圖蟲·創意


這種羊,敦煌人吃了上千年,可謂「造詣頗深」。想吃煮的,一盤手抓肉端上來,還有羊肉湯、羊雜湯、羊肉粉湯、羊肉合汁可選;想吃炒的炒羊肉、炒羊雜、炒羊肚,應有盡有;想吃燜的,你得先說清楚紅燜還是黃燜,免得弄混了;要是想吃烤的,那選擇可就海了去了:烤全羊、烤羊頭、烤羊排、烤羊腿、烤羊蹄、烤肉串、烤羊腰……


敦煌餐廳的服務員被問及「有什麼羊肉」時,應該個個都是報菜名的高手吧?


▲ 敦煌烤肉串,與新疆肉串頗有幾分神似。 攝影/跨界大叔,圖/圖蟲·創意


敦煌往東,嘉峪關作為一座新興城市,城裡的每個人都是燒烤高手。烤羊肚、烤羊皮、烤羊肉似乎已經不能展現他們高超的技藝,於是連羊骨髓也一併挖出來烤掉。


嘉峪關人燒烤有兩個秘訣,一個是燒烤攤旁的鐵桶,桶裡滾沸著羊油,烤串短暫預烤後伸進桶裡一蘸,快速鎖住肉質中的水分,接下來第二個秘訣便出場了——撒上秘制的調料,再烤一會兒,外焦裡嫩飄著香,便不由得你不咽口水了。


▲ 擼串,永遠是嘉峪關人最大的快樂。 圖/《風味原產地·甘肅》,供圖/稻來紀錄片實驗室


出嘉峪關往東,在張掖山丹縣吃一碗粉蒸羊肉,嘗一嘗外焦裡嫩的鐵板煎血腸,可以再嘗一嘗裕固族的孜熱。孜熱,就是脂裹肝


裕固族是甘肅獨有的民族,因此脂裹肝也是出了甘肅就再也嘗不到的美味。羊肝、羊肺、羊心剁碎後,拌上各種香料,與炒麵攪成餡,裹入羊油網中捲成卷,用白棉線纏好以防散開,蒸或煮熟後抽掉線,脂裹肝就做成了,吃的時候不蘸任何醬料,原汁原味,那叫一個美。


▲ 脂裹肝,陳曉卿曾在圓桌派節目中反覆提及的美味。 圖/《風味原產地·甘肅》,供圖/稻來紀錄片實驗室


吃完張掖,過金昌直奔武威民勤


民勤位於石羊河流域下遊,西南角水草豐美,其餘地域被騰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包圍,形成半封閉的內陸荒漠區。這種獨特的地理環境極宜九尾羊(灘羊與杜泊羊雜交的一種羊)生長。


在民勤,有句話叫「九尾羊,白水煮,香天下」,涮著吃或者做手抓都是一絕,但民勤真正出名的則是烤羊腿。民勤的烤羊腿,由烤全羊演變而來,經過長期發展,集形、色、味、鮮于一身,外焦裡嫩、幹酥不膩,絕對的人間美味。


▲ 衝著這個烤羊腿,也得去趟民勤。 攝影/WR.LILI,圖/圖蟲·創意


黃土高原地區,吃的是肉的鮮


河西走廊地區東邊,就是黃土高原地區


逛過蘭州正寧路的夜市,吃過蘭州的羊肉,就可以繼續往東,去吃甘肅人出門在外最心心念念的羊羔肉了。甘肅盛產羊羔肉的兩個地方,分別是白銀的靖遠縣和慶陽的環縣


▲ 剛煮熟的羊羔肉。 攝影/雪太白,圖/圖蟲·創意


靖遠屬黃河衝積盆地,境內水草豐美,母羊們日食藥草,夜飲礦泉,鹼性的水草餵的母灘羊將小羊奶一個月到一個半月的時候,就被靖遠人送進了廚房。


這種小羊羔,肌肉纖維細,吃起來鮮嫩異常。靖遠有句「世上四大香」的順口溜,其中之一便是「羊的胸叉」,胸叉就是肋條,肥瘦相間,無論爆炒、黃燜還是清蒸,都可以搶去半個甘肅羊肉的風頭。


▲ 黃燜羊肉。 攝影/跨界大叔,圖/圖蟲·創意


同樣以羊羔肉出名的環縣,用的也是灘羊。不同于靖遠,環縣的羊羔以清燉清蒸為主。


選好羊羔之後,開膛破肚,除去內臟蹄腳,切成小塊,浸泡洗淨後,用胡麻油或菜籽油加幹辣椒爆炒,再加入生薑、花椒、胡椒粉、食鹽燉煮,出鍋後撒上香菜、小蔥末,就是慶陽人最喜歡的清湯羊肉


而蒸熟的羊羔肉,無需其他調料畫蛇添足,只需一點過油蔥花和味精、鹽拌食,就足以讓人體味到什麼叫「味傾天下」。


▲環縣清湯羊肉。攝影/李麗


甘肅的黃土高原地區,還有一種叫羊肉的美食,是定西岷縣才有的獨特風味。這個名字讀起來叫人有些摸不著頭腦,但見到實物就明白了:哦,原來是羊肉羹。


帶骨髓的羊骨熬成原湯,羊肉切片摻入上等粳米,文火熬至糊狀後調以胡椒,天氣冷的時候喝上一碗,辣乎乎,鮮香香,永遠是岷縣人抵禦寒冷和孤獨的心頭好。


▲羊肉嚯。繪圖/五月



甘南高原地區,吃的是肉的香


說起手抓,想起臨夏。這是甘肅「吃羊界」的一句密語。


臨夏位於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交界處,山大溝深、乾旱少雨,卻養出了膘肥肉嫩的東鄉羊。這種圈養的羊,用當地人的話來說,擁有「黃金肥瘦比」,肉質細嫩、口味醇香,清水裡邊煮一煮,就是一盤上好的手抓羊肉,配上柔滑勁道的河沿面片,端的是鮮美無比,越吃越饞。


▲ 臨夏手抓,絕對讓人驚豔。 攝影/閒逛人,圖/圖蟲·創意


臨夏再往南,甘南高原上的藏民,在因海拔太高水溫最高沸點只能達到80度的情況下,發明了一種獨特的烹製羊肉方法:


將羊肉放入羊肚中,加入香料後,把燒熱的石頭塞進羊肚封口。在多塊石頭的作用下,羊肚內部溫度可達200多攝氏度,像高壓鍋一樣,碰到石頭的羊肉焦香四溢、軟爛濃鬱又不失鮮美。這就是讓人垂涎又叫絕的道食合


▲ 道食合。 圖/《風味原產地·甘肅》,供圖/稻來紀錄片實驗室


作為甘肅人菜單上最受歡迎的肉類之一,羊肉已經完全馴服了甘肅人的胃口。天氣轉涼時,一定要去一趟甘肅,那裡景色正好,羊肉正香。

文圖/地道風物

相關焦點

  • 甘肅人到底多能吃羊?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攝影/166246,圖/圖蟲·創意西接新疆,東連陝西、寧夏,北有內蒙古,南臨青海,每一位鄰居都是「吃羊世家」的區位優勢,再加上甘肅橫跨東西1600多千米的巨長體形,足以使她兼收並蓄鄰居們的「吃羊神功」,練就自己的「吃羊大法」。在吃羊這件事上,甘肅人素有「囊括宇內,併吞八荒」的豪邁氣勢。甘肅人有多少種「吃羊大法」?
  • 甘肅人到底有多會吃羊?
    如果你想值得甘肅人到底有多會吃羊,那麼首先你得知道甘肅,到底有多長甘肅有多長甘肅省位於中國西部地區,地處黃河中上遊,地域遼闊。東接陝西,南鄰四川,西連青海、新疆,北靠內蒙古、寧夏並與蒙古國接壤。從經度來看,甘肅從東到西共橫跨了16個經度,共計1659公裡,相當於3.07個日本這麼長。而基本上甘肅的每一位鄰居都是「吃羊世家」,加上甘肅體長1600多千米的巨長體型,足以讓其兼收並蓄,練就自己的吃羊神功。
  • 在甘肅,人們有多少種方法吃掉一頭羊?
    西接新疆,東連陝西、寧夏,北有內蒙古,南臨青海,每一位鄰居都是「吃羊世家」的區位優勢,再加上甘肅橫跨東西1600多千米的巨長體形,足以使她兼收並蓄鄰居們的「吃羊神功」,練就自己的「吃羊大法」。甘肅人口構成複雜,有45個少數民族,羊肉是甘肅各地區、各民族最普遍的肉食。在長期的生活中,各地區、各民族總結經驗,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吃羊心得」。你要問「甘肅人到底有多會吃羊?」
  • 甘肅人吃還是不吃
    那麼,作為甘肅人的你 還會選擇吃羊肉嗎? 雖然漲價了,但畢竟還是那麼的美味 還有這麼多好吃的方式!! 在甘肅,買上一隻羊,這隻羊大概就只剩一堆羊毛了。
  • 是時候去甘肅吃一趟了
    論甘肅人吃羊的N種方法甘肅到處都是羊,不同的羊有不同的吃法。吃起羊雜來,甘肅人也吃的細緻又講究。山丹炒撥拉,直接放在鏊子上趁熱食用。除此之外,還有大名鼎鼎的靖遠羊羔肉,吃過的人無不豎起大拇指。不得不說,甘肅人著實把一隻羊吃出了學問。只有親自甘肅吃一次羊,你才能發現羊肉最地道的美味。有人就說:「去了一趟對羊肉上癮,回來後那個羶味又讓我戒了。」
  • 是時候去甘肅吃一趟了
    論甘肅人吃羊的N種方法甘肅到處都是羊,不同的羊有不同的吃法。吃起羊雜來,甘肅人也吃的細緻又講究。山丹炒撥拉,直接放在鏊子上趁熱食用。 只有親自甘肅吃一次羊,你才能發現羊肉最地道的美味。 還有人說:「去旅行,分別吃過新疆,內蒙,甘肅的羊肉,個人還是最喜歡甘肅的羊肉,特別是手抓,鮮美極了。」
  • 來看看甘肅最出名的幾大美食,不只有牛肉拉麵,連羊筋也能做菜?
    來看看甘肅最出名的幾大美食,不只有牛肉拉麵,連羊筋也能做菜?說到我國的西北省份甘肅,人們總是會把它和蘭州緊緊聯繫在一起,就好像甘肅就等於蘭州。的確蘭州是甘肅省的省會城市,而蘭州的牛肉拉麵更是聞名全國,在各地都有店面。
  • 甘肅發現神秘「怪物」,長著羊臉象鼻,專家親自出面證實
    去過甘肅的小夥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地廣人少。越是這種地方,神奇的物種越多。甘肅位於黃河的上遊處,面積達到了45.37萬平方公裡,佔中國4.72%。甘肅境內的神話故事非常多,據傳,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媧和黃帝相傳誕生在甘肅,甘肅的歷史甚至跨越了八千餘年,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 除了烤全羊,銀川人吃羊肉的方法多到你想像不到
    羊羊那麼可愛,做成羊肉麵一定非常好qia(吃)! 手抓大師,則首推白生福和金彪兩位,白生福在1949年之前曾擔任馬鴻賓(甘肅著名將領)的小灶廚師,金彪生於1915年,是吳忠賈死狗飯館的掌勺廚師。金彪在手抓羊肉的烹飪技術上,注重刀工,擅長火工,他的徒弟丁耀堂在他的技藝基礎上又有精進。 先將整個羯羊肉砍成四件,打斷肋骨放在冷水中泡一個多小時,洗掉血水。
  • 為什麼說西北五省,甘肅羊肉最好吃?
    攝影/166246,圖/圖蟲·創意西接新疆,東連陝西、寧夏,北有內蒙古,南臨青海,每一位鄰居都是「吃羊世家」的區位優勢,再加上甘肅橫跨東西1600多千米的巨長體形,足以使她兼收並蓄鄰居們的「吃羊神功」,練就自己的「吃羊大法」
  • 榆林人到底有多「會吃」?
    人與食物之間有一種密不可分的聯繫,食物承載著人類的生生不息,所以「吃」貫穿著人的始終。而吃又分為「愛吃」和「會吃」,愛吃是一種喜好,「會吃」則是一種智慧,兩種不同的說法,而榆林人選擇了後者。榆林人到底怎麼「會吃」?得從榆林「豆腐宴」講起。
  • 喜羊羊美羊羊暖羊羊蒙古羊……川臺人這次為了羊有多拼?
    躁動的川臺人,沸騰的川臺大樓,隱約感覺有一件大事將要發生!12月3日至12月5日,《四川觀察》聯合《新聞現場》、文旅經濟頻道《吃八方》節目組,面向全網徵集#蒙古國捐贈的羊來川 快幫抗疫英雄出吃招#,分享大家的川味羊肉吃法。美食就是動力川臺的活動憑啥子可以吸引到人嘛答案就是:請你吃霸王餐!
  • 羊蠍子到底是羊的哪部分,怎樣用羊蠍子做出好吃的火鍋?值得收藏
    「羊蠍子」到底是個什麼東西,說起來還真有點意思,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除非親自吃過的,或者是對美食略有研究的人,才知道這個「羊蠍子」是怎麼回事,一般人還真不了解。下面就根據這三步吃法,具體說一下,羊蠍子的營養和美味,到底好在哪裡,看明白了,大家可能真的就會喜歡上這道美食了。
  • 美麗甘肅有哪些特色美味小吃呢,相信這些大家都喜歡吃!
    甘肅菜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隴菜,其中非常經典的菜餚出品地來自甘肅蘭州,風味獨特,所以很快被大家所認可,甘肅菜的最大特色就是牛羊肉是主食材,通過不同形式的烹飪方式將牛羊肉做出不同的風味,其中常用的烹飪方式有烤、燉、燒等。做菜過程中,所用到的香料是非常多的,怪不得做出來的美食那麼好吃,原來在香料上就花了苦功夫。
  • 這種樹在農村常見,如果羊誤食了會喪命,但它的根卻能治人的胃病
    在農村長大的朋友應該都知道,農村裡最多的就是各種各樣的野生植物了,路邊,溪邊,田間小路旁到處都能看見叫不上名字的花花草草。可是雖然它們在農村裡非常的常見,但很少有人知道它們到底有什麼樣的價值。下面小編要給大家介紹一種野生的植物,許多人認為這種樹木很普通,不值得一提,但其實它的根莖是非常稀罕的,這種樹木就是雀兒舌頭。這個名字可能許多朋友都沒有聽說過,不過沒有聽過也很正常,因為這種樹木雖然在中國的分布非常廣,由於它生長的地裡地理位置一般都比較偏僻,所以許多人都沒有見過它。
  • 「西北吃羊,東南吃蟹,兩廣人吃遍自然界」這順口溜,你認同嗎?
    民間流傳一句話概括了廣東廣西跟其他地區的美食差距,不知道你們聽過了沒有,是這樣說的」西北吃羊,東南吃蟹,兩廣人吃遍自然界「,這樣描述地區的食物差異真的好嗎?單從字面意思來看,廣東廣西在吃的這方面是多麼的霸氣,吃遍自然界,你想想還有什麼不能吃的,下面小男子詳細給大家解釋一下」西北吃羊,東南吃蟹,兩廣人吃遍自然界"的說法,為什麼這樣說?關於「西北吃羊」的說法:西北的羊肉最好吃,這句話說出去,應該沒人不服,沒有爭議的一句話,有爭議的可以舉出例子,歡迎討論。
  • 甘肅甘南擬「立法」保護犛牛藏羊品種資源
    圖為2020年5月,伴隨著甘肅藏區旅遊逐步復甦,甘南夏河縣打造的「帳篷城」開門迎客,犛牛就在遠處吃草,展現了人畜和諧共生的畫卷。魏建軍 攝圖為2020年5月,伴隨著甘肅藏區旅遊逐步復甦,甘南夏河縣打造的「帳篷城」開門迎客,犛牛就在遠處吃草,展現了人畜和諧共生的畫卷。 魏建軍 攝中新網蘭州7月29日電 (記者 南如卓瑪)為了加強甘南犛牛藏羊品種資源保護、培育與合理利用,甘肅甘南州人大常委會起草了關於該州犛牛藏羊保護與發展條例,將以「立法」形式保護青藏高原上古老而原始的畜種。
  • 冬天吃羊肉:西北人最簡單,幾顆花椒半把鹽,一口大鍋一隻羊
    王文元庚子讀書録:苐八:西北的手抓,起源或與老秦人有關冬天是吃羊肉的最佳時節。對北方人來說,最開心的怕是,圍爐涮肉,吃一個羊頭過癮,來一塊手抓……自古至今,冬天的北方人,就離不開羊肉。人類吃羊肉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三萬年前。先民手持木棒追趕羊群,投擲石塊遠程襲擊野羊,一天能獵到幾隻羊,恐怕是原始先民們最快樂的時光了。其實,羊是不應該被單純吃肉的,那樣無疑是殺雞取卵,也辜負了上蒼的恩賜。古人對羊的利用,多是重複利用。古代軍隊中,常有馬營、羊營之類的設置,他們是專門為部隊提供後勤支持。
  • 蘭州夜市的路邊攤,甘肅人蹲在路邊圍著火爐吃,肉量多得驚人
    作為甘肅的省會城市,蘭州人超喜歡吃牛羊肉,像什麼牛肉拉麵,手抓羊肉,羊烤羊背等等,不少人以為蘭州很荒涼,殊不知背靠黃河的蘭州,也是一個美食天堂,不僅牛羊肉新鮮,而且價格還不貴,來蘭州吃肉,簡直是人生一大快事。
  • 饑荒的年代到底能有多餓?
    無糧可吃的人們飢不擇食,能有麩糠、野菜、草根、樹皮,就算是好日子。那麼,饑荒年代的人們到底能有多餓?三年大饑荒時,人們在吃光上述「好東西」後,為了能夠填飽肚子,開始吃一些連家畜都不食用的一些奇葩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