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到最下面玩一玩唄
對於我個人來說,吃鰻魚還是在
日料店比較多,什麼
鰻魚壽司啦,
鰻魚炒飯啦,
鰻魚蓋飯啦通通都是會常點的,而
整條活鰻炭烤這種做法其實也越來流行了,聽著就很爽是吧。而這家店的炭烤鰻魚整條只要
138,去骨起肉烤好再上桌,通體的金黃色一眼看過去還以為是炸出來的,當然咬下去也是很爽,表皮很脆但肉質不會很乾,比平時吃到的溼烤鰻魚多了一分
油香味,店家設計的吃法是,鰻魚先沾上微甜的鰻魚汁,再用紫菜包著一起吃,這樣會更加「
日式」一點,紫菜不會搶掉鰻魚本身的味道,相反是增加了一些不一樣的口感;而我個人覺得其實單吃也是可以的,炭烤的鰻魚是有稍微加了點海鹽,淡淡的鹹味更加能吃到鰻魚本身的味道,十分滿足!
炭烤鰻魚
先沾燒汁
再沾紫菜
除了必點的碳烤活鰻,扇貝飯也是蠻有特色的品種,原只扇貝烤熟之後加上米飯和過量的蒜蓉蔥,造型看起來就很酷,當然店主會貼心地先上來給你拍個照,然後再用大碗裝起來打勻,出來之後就是看起來平平無奇的蒜蓉扇貝拌飯,吃起來其實蒜味會相對重一點,扇貝跟飯搭配起來有那麼一點突兀,倒也不是不好吃,但總體還是造型大於味道吧。
扇貝飯
打勻之後黯然失色
涼拌海蜇粗是夠粗了,辣也是挺辣的,但整體還是
不太入味,醬汁跟海蜇剛剛認識就被逼婚了,沒有足夠的感情培養是不幸福的(我在說什麼?),反正不是我想像中的味道吧。
涼拌海蜇
魷魚愛好者真是對白灼魷魚毫無抵抗力,一定要那種煮到剛剛熟又軟又好嚼的狀態才是最好的,配上一點
芥末醬油真是美滋滋,當然這裡做得也很好,
38蚊能有這麼大隻這個量絕對是值的;爆炒花甲也是常見菜了,這裡做得會
偏辣一點,當然
紫蘇味還是很足的,夠香口夠入味,是可以的。
白灼魷魚
爆炒花甲
除了
海鮮類之外,這裡主營的另外一個品類是
烤串,什麼雞胗雞脆骨牛羊肉雞翅通通都齊了,我也懶得一一說了,反正整體來說還是
偏辣偏重口一點,不是廣東燒烤那種蜜汁甜口的,烤得會比較
幹比較
脆一點,也是另一種風味的好吃的吧,整體發揮正常。
雞脆骨羊肉串等
雞翅是鹹口沒有蜜汁那種
蔬菜類我搞了錫紙娃娃菜和烤茄子,娃娃菜太油太辣太重口了,像在麻辣燙裡撈白菜一樣,不是很行;而一般不怎麼出錯的茄子沒烤熟透,有吃到「棉花」的口感,不是很行吧。
錫紙娃娃菜
烤茄子
還點了兩個比較有意思的
「街頭」甜品,芝士焗紅薯甜美又拉絲,就是大學門外的所謂美食城能買到的芝士紅薯的感覺,是回憶裡內味沒錯了;另外一個是脆皮冰淇淋,有點像以前雪山裡面那個吧(暴露年齡),不過他這裡炸得油不行,明顯是
老油了味道很重,而且裡面的牛奶雪糕也是一股
廉價香精味,還是算了吧。
脆皮雪糕
看到地處城中村,非飯點時間還是很多人光顧就知道沒來錯地方,招牌的鰻魚的確不錯,光是這一項就值得來試試,其他的就當是錦上添花的產物了,這一頓還是滿足的,是可以有第二次的那種吧。
人均一百不到可以扶牆出了,無論是晚飯還是宵夜性價比都是可以的,畢竟又鰻魚又海鮮啥的是吧。(是在蠻村裡的,導航沒錯,可以到門口再停,考驗一下車技)
廣州2020必吃榜上榜餐廳,就算是1點到也還是很多人在排隊,點評第一必點的巴馬臣奶酪粗薯條,賣相跟圖片裡的確是一模一樣的,薯條是粗的但不至於到薯角的程度,在脆和粉過頭之間有平衡到,而滿滿的芝士醬加上磨上去的奶酪和碎檸檬葉也增添了很多風味,確實不錯。
巴馬臣奶酪粗薯條
排名第二位的匯總三文治也不是照騙,實物也是很大份料很足,一開四都藏不住的雞扒,還有溢出來的
芝士跟流心蛋,剛開始還以為是熱騰騰的但實際上會更像
冷盤沙拉,生
番茄跟
蘿蔔啥的其實搶的味道挺多的,而芝士跟雞扒反而存在感被削弱了,而
包做得十分乾柴,當然作為漢堡包的包也是挺撐肚子的,賣相>味道吧。
匯總三文治
大到可以一開四
第三位的香煎扇貝墨魚汁扁面我也點了,的確也是如名字所示,
香煎扇貝,
墨魚汁,
扁面三個東西放在一起了,煎海鮮那些沒什麼好說的,就新鮮的扇貝蝦和墨魚黃油香煎不會出錯,而
墨魚面是跟我想像中有點出入,我還以為是黑色的那種墨魚意面,然後也真的就是墨魚汁而已,稍稍有點不太入味,無論是感官上還是味道上,感覺就是一個普通的芝士意面加了點黑色素,
墨魚汁的感覺不太強烈,但也不至於難吃的程度,還可以吧。
香煎扇貝墨魚汁扁面
BBQ紅醬烤雞翅也是榜上有名的菜,
一開二的雞中翅烤得還挺均勻,基本上沒有焦黑的地方當然也是少了點焦香味,紅色的醬幸好不是奧爾良不然真是報警了,吃起來是酸甜口的廣東人應該會喜歡,個人感覺總體還是
偏幹了一點,雞肉咬進去已經不是那種嫩滑出水的感覺了,調味是可以的但口感還有進步的空間吧。
BBQ紅醬烤雞翅
考慮到我還要吃很多頓,就不點大菜了(其實就是窮),選了個小小的燻烤伊比利亞橡果黑毛豬肋骨,僅僅36蚊,當然也十分迷你,黑毛豬就不多說了之前講過,不得不說這個肋骨烤得還是比較好的,外面焦香味夠裡面也不會幹,當然還是不太離骨,畢竟豬肋骨也是正常,味道是稍稍偏甜有點燒排骨的感覺,這個價格來說很可以了。
燻烤伊比利亞橡果黑毛豬肋骨
最後還是點了個蔬菜烤菜花,實際上是
菜花和西藍花都有了,烤出來不是乾乾的我覺得已經足夠了,沾點前面的芝士醬吃起來還不錯,可以的。
烤菜花
總的來說我覺得這家店給我的感覺就是賣相>味道,賣相的確每個都很不錯,但味道吃下去,總覺得好像少了些什麼,就那種意料之中的平庸,完全沒有驚喜到,是不是必吃這個我持保留態度,僅僅作為一個性價比高的西餐是可以的,但考慮到要排隊又熱鬧坐得也不舒服就還是算了吧,有更好的選擇。雖然看上去一副很精緻很貴的樣子,但不得不說價格真的比我想像中便宜,
人均60左右就可以吃上了性價比是可以的,雖然味道不是那麼驚豔但這個價格還是蠻吸引人的。
最後同場加映一個喝的,像我這個年代的中山人,
Milk+那就是一個賣首飾的地方(又一次暴露年齡),那時候簡直就是男生送禮首選,女生收到都感動哭了的程度,當然在省城就只是同名而已,這是一個最近還蠻火的奶茶店。
阿華田愛好者可能會被這個雙料阿華田泰奶吸引,雙料就是珍珠+奶凍,底下那層沒有暈開的就是真實的阿華田粉,然後頂上也是滿滿的一層,所以賣相還是可以的,但喝起來嘛,就是奶茶加了阿華田粉咯。
雙料阿華田泰奶
更多人點的應該是這個,雙料泰式奶茶,不得不說作為泰國人本泰來說,這個泰奶確實不太過關,茶味偏淡奶味也不太見人影,兌水的感覺太明顯了已經不香,料還是那個料,珍珠和奶凍還是可以的有嚼勁,顏值可以但味道真的一般般。
雙料泰式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