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作家路遙文學館在延安正式對外開放

2021-01-08 搜狐網

  新華網西安11月18日專電(記者劉書雲)佔地約180平方米的路遙文學館,17日在延安揭牌並正式對外開放。

  路遙是我國當代著名作家,也是延安大學的校友。路遙文學館位於延安大學著名的窯洞建築群一排,背依安葬路遙的文匯山,面臨窯洞廣場,館名由當代文學大家王蒙先生題寫。

  路遙文學館以翔實完整的資料,生動感人的表現手段,緊緊圍繞路遙「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的人生主題,全面而系統地反映了路遙短暫而不平凡的人生歷程及輝煌的文學成就。

  據介紹,文學館由序廳、主體館、音響題字廳以及文學研究室四個部分組成,展示了路遙苦難的童年、艱難的小學初中求學、文學起步、延安大學求學、進入《陝西文藝》、成為陝西省作家協會專業作家以及路遙病逝後各個時期的百餘幅珍貴照片,刊登路遙作品的部分原始報刊,各種版本的路遙著作,國內外紀念路遙的文集與研究專著等。館內還展出了路遙作品的部分手稿、路遙創作時使用過的寫字檯、椅子、檯燈和電扇等實物。

相關焦點

  • 路遙文學館在延安揭牌並正式對外開放
    近日,路遙文學館在延安揭牌並正式對外開放。新華社祁小軍/攝
  • ...路遙文學精神的重要平臺——市社科普及基地延安大學路遙文學館...
    路遙文學館是延安大學在優秀校友、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我國當代著名作家路遙先生病逝十五周年之際專門投資修建的。路遙文學館於2007年11月17日正式開館,新華社曾專門發通稿報導,路遙女兒發賀信感謝。
  • 陝西省委書記婁勤儉參觀路遙文學館
    nQk城經網 - 中國城市經濟綜合門戶網  2017年9月22日上午,中共陝西省委書記婁勤儉出席延安大學建校80周年紀念暨「傳承紅色基因 建設高水平大學」推進大會之後,專門到延安大學校史館和路遙文學館參觀。
  • 路遙 身後20年
    11月17日,作家路遙去世20年,他的小說曾經鼓舞過無數角落裡的青少年。本刊記者來到他的家鄉延安,尋找路遙和時代的印記一2012年11月15日早上10點半,人們手握黃色的菊花,站在延安大學文匯山的路遙墓前,等待敬獻。1992年11月17日,路遙在西安去世,後來骨灰遷葬於此。距其逝世20周年的前兩天,祭奠已經開始。71歲的曹谷溪被安排在路遙墓前講話。
  • 路遙:一位與大地同在的作家
    延安大學文匯山,一座極其平常的黃土小山,卻因一個人而擁有了高度。這個人,就是我國當代已故著名作家路遙。就在這個時期,二萬八千名北京知青來到當時的延安地區插隊。到延川縣插隊的知青有兩千多名,他們全部來自海澱區。北京知青的到來,打開了延安人認知外部世界的窗口,也鼓勵了本土青年的成長。具體到路遙這位上進的年輕人,他已經開始與知青們談人生、談文學,甚至是談戀愛了。1970年,路遙開始狂熱地喜愛上詩歌創作。
  • 白洋澱將建中國當代文學大師孫犁文學館
    白洋澱將建中國當代文學大師孫犁文學館
  • 不朽的星辰,永遠的精神之光——「路遙誕辰七十周年紀念會」在京舉行
    延安大學原校長申沛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平凡的世界》演播編輯葉詠梅,路遙攝影師鄭文華,陝西省社科院文學所所長張豔茜,陝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路遙文學館館長厚夫,著名文學評論家賀紹俊、白描、白燁、孟繁華、張志忠、李雲雷、楊慶祥、嶽雯、傅逸塵等參加會議,就路遙的生平經歷、文學成就等方面展開了深入討論。本次會議由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總編輯韓敬群主持。
  • 當代文壇,文筆最好的4位作家是誰?讀者:路遙能排第一吧!
    說到作家這個職業,相信很多人不陌生,作家將自己的所感所想,紙筆與紙上作為讀者,我們在閱讀他們的作品中,其實就像是內心與他們交流一樣。成為一個作家需要某些敏感特質,當然也需要某些孤獨感。有人說怎樣才能夠成為一個作家,其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個作家的童年經歷,只要從小能夠內心種下一顆種子,往往這個種子就會發芽,而這些發芽的種子,其實就是作家童年的一些生活經歷。每一個作家都有自己的寫作方式,當然他們的文筆也是各不相同的。作為讀者,你覺得當代文壇文筆最好的4位作家是誰?
  • 臺作家柏楊捐贈文獻文物正式入藏中國現代文學館
    中新社北京二月六日電(記者 耿軍)臺灣作家柏楊捐贈的五十六箱、共計一萬一千七百四十五件文獻文物今天正式入藏中國現代文學館。「柏楊研究中心」籌備小組亦在中國現代文學館正式成立。  「柏楊捐贈文獻文物入藏新聞發布會」今天上午在中國現代文學館多功能廳舉行。
  • 在自駕遊的路上,參觀「路遙紀念館」
    經陝北延安,過了延川縣,之後便進入清澗縣地界。忽見路邊,有一組建築物,門口仿佛有「路遙」的字樣。再一想,清澗縣,是著名作家路遙的故鄉啊!中國當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中篇小說《人生》等。
  • 路遙:銷量2000萬冊暢銷書的作家,留給母親和獨女的遺產是一疊欠條
    —阿諾德 幾年前,某門戶網站搞了個調查,是有關中國當代作家的。不想,得到一個乍看很矛盾的結果: 其中,在「你認為最具悲劇性的當代作家」這個問題上,78%的票給了路遙;「對你人生影響最大的當代作家」此選項,89%的讀者還是投給了路遙;而最後一個選擇,「你認為誰堪稱當代最傑出作家
  • 路遙是知名作家,但妻子「恨」他,去世第二天才回來參加追悼會
    路遙是知名作家,在文學上取得很大成就,但妻子林達「恨」他,重病住院期間只去看望一次,去世第二天,才回來參加追悼會。路遙妻子林達是北京知青,到延安插隊時認識路遙並戀愛。1973年路遙如願考進延安大學,由於家裡十分貧困,大學裡的大部分費用果然都是戀愛中的林達提供的。可以說,有了林達的鼎力相助後,路遙在創作的路上才能越走越遠。但是,結婚後的路遙,「早晨從中午開始」,每天中午吃完「早飯」後,就完全沉浸在創作的世界裡,餓了就冷饅頭充飢,常常是凌晨3、4點,才步履蹣跚地「下班」回家睡覺。
  • 路遙:十年辛苦不尋常
    古城西安是路遙創作生涯的福地,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都是他從延安大學調到西安《陝西文藝》之後完成的。又過一年,由柳青、胡採等組成作協西安分會籌備小組,陝西作家重新集結。路遙有機會得到文學前輩耳提面命的指導,柳青史詩性的《創業史》第二部在《延河》連載,路遙有幸成為責任編輯。他一直視柳青為文學教父、自己文學的精神導師。後來他曾寫《病危中的柳青》《柳青的遺產》等文,表達對這位文學前輩的由衷敬意。
  • 82位作家「入住」中國現代文學館「作家文庫」
    「入住」中國現代文學館「作家文庫」 「作家文庫」收藏。  中國現代文學館研究員於潤琦在此間召開的國際博物館協會亞太地區第七次大會上介紹,在巴金先生的帶動下,從1985年至今,中國現代文學館已建立了82座「作家文庫」、藏書15萬冊。  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舒乙說,目前,許多作家踴躍報名加入「作家文庫」,原有的1.4萬平方米的展館已經住滿了,現在正在進行第二期擴建工程,將增闢9900平方米的展館。
  • 蔣子龍文學館在濱海新區圖書館正式開館
    2020年1月1日,蔣子龍文學館在濱海新區圖書館正式開館。濱海新區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馬波,濱海新區文化和旅遊局黨委書記、局長王會臣,著名作家、詩人、蔣子龍先生的戰友馮景元先生,以及蔣子龍文學館館長孫娟女士,共同為蔣子龍文學館揭幕。
  • 天津市作家協會隆重舉行天津文學館揭幕儀式
    5月18日上午,天津市作家協會隆重舉行天津文學館建成揭幕典禮。揭幕儀式簡短、隆重、熱烈,鐫刻在巨石上的「天津市作家協會」五個金色大字,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煜煜生輝,為天津文學館大院增添了勃勃生機。與會的主要領導同部分老作家進行了合影留念。揭幕後,在天津文學館報告廳召開了中國作協領導、市區有關領導、承建公司領導及作協離退休老領導、老作家代表參加的座談會,共同探討天津文學館的建設和天津文學發展問題。
  • 中國現代文學館中的「楊沫文庫」
    今年8月25日,是我國當代著名作家楊沫90周年誕辰紀念日。為緬懷這位為當代文壇作出了傑出貢獻的女作家,「紀念楊沫90周年誕辰暨新版《青春之歌》座談會」,這一天在中國現代文學館召開。中國作協副主席、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陳建功主持了會議。出席會議的還有部分在京著名作家和文藝界人士及楊沫的生前友好等共60餘人。
  • 劉玉堂文學館在家鄉沂源開館
    9月22日上午,備受文學界、評論界、新聞界、廣大讀者及社會各界矚目的劉玉堂文學館,在沂源桃花島畔、風景宜人的龍子峪村開館。  當代著名作家劉玉堂,1948年1月2日出生於山東省沂源縣東裡鎮水北村,文學創作一級,曾任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
  • 路遙最後的3個月:與妻子離婚,親兄弟反目,只有摯友在醫院陪伴
    在路遙的最後三個月作家路遙於1992年冬在西京醫院去世,年僅43歲。在路遙去世的前三個月,特意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宇航,讓他幫自己買了一張去延安的車票。當時宇航很奇怪:他妻子和女兒剛從北京回來,怎麼他要去延安?
  • 羅雪村畫筆下的文學風景展現身中國現代文學館
    「文學禮拜——羅雪村畫筆下的文學風景」展現身中國現代文學館  新華網北京4月26日電(記者周瑋)「文學禮拜——羅雪村畫筆下的文學風景」展日前現身中國現代文學館。200餘幅畫作,分為「作家肖像」「作家故居」「文學之旅」和「作家紀念冊」4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