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與大家分享雍正時期瓷器及瓷器款識特點:
一、雍正時期瓷器特點
1、雍正時期的瓷器,除了以仿明代永樂、宣德及成化瓷器為最普遍外,其突出的器型有牛頭尊、貫耳瓶、四連瓶、燈籠瓶、如意耳尊、桃洗及高足琵琶尊等。
2、雍正時期瓷器的普遍特徵是釉面有橘皮紋。
3、雍正時期官窯及民窯精品碗、盤圈足均呈現滾圓的「泥鰍背」,用手撫摸之有糯米粉般的細膩感。
4、雍正時期瓷器碗類有深圈足和大底足的特徵,有的口徑與足徑的比例為2:1。
5、雍正時期民窯瓷器的瓶、杯、碗的底足高深而外撇,底足無釉且有明顯旋痕。
6、雍正時期仿明代永樂、宣德青花瓷器有兩個明顯特徵:一是施青花料時系一筆塗抹,並無明代永樂、宣德時期的小筆觸痕;二是用加重點料來模仿明代永樂、宣德時期的自然黑鐵斑。
7、雍正時期仿明代永樂甜白碗、盤之類的瓷器,器物底部呈完全透亮的特徵。
二、雍正時期瓷器款識特點
1、雍正時期青花瓷器官窯只有極少數沿用康熙前期風格,落「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及其他明代瓷器款識。
2、雍正時期青花瓷器及粉彩瓷器落款主要為「大清雍正年制」兩行六字楷書青花雙圈款。
3、雍正時期鬥彩瓷器有少數落款為「大清雍正年制」兩行六字雙方框款。
4、雍正時期顏色釉瓷器多數落「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篆書款。
5、雍正時期使用「雍正年制」四字篆書款極少,「雍正年制」四字篆書款集中用於仿鈞釉、爐鈞釉或茶葉末釉等瓷器。
6、雍正時期的「雍正年制」或「雍正御製」四字楷書堆料款只用於琺瑯彩瓷器。
7、雍正時期在特別精緻的粉彩瓷器或仿木紋釉瓷器上有「大清雍正年制」六字篆書描金款,這更是屬於罕見。
8、雍正時期的瓷器款識把「清」字寫成「淸」字的,則屬於雍正初期瓷器作品。
9、雍正時期官古窯的民窯瓷器,大多落各種堂名款,如「正誼書屋」、「浩然堂」、「澹寧堂」、「百一山房」、「望吟閣」、「千松祭用」等。
10、雍正時期一般民窯瓷器使用香爐、靈芝、龍、鳳、鶴、團花、席紋等各種圖案標記作為瓷器款識。
總結以上,雍正時期瓷器及瓷器款識特點僅供大家學習和參考,不足之處請大家多多諒解和互動補充,願我們共同分享、共同努力。
德馨於2020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