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篇:雍正時期瓷器及瓷器款識特點

2020-12-26 德馨國學精粹

今天與大家分享雍正時期瓷器及瓷器款識特點:

一、雍正時期瓷器特點

1、雍正時期的瓷器,除了以仿明代永樂、宣德及成化瓷器為最普遍外,其突出的器型有牛頭尊、貫耳瓶、四連瓶、燈籠瓶、如意耳尊、桃洗及高足琵琶尊等。

2、雍正時期瓷器的普遍特徵是釉面有橘皮紋。

3、雍正時期官窯及民窯精品碗、盤圈足均呈現滾圓的「泥鰍背」,用手撫摸之有糯米粉般的細膩感。

4、雍正時期瓷器碗類有深圈足和大底足的特徵,有的口徑與足徑的比例為2:1。

5、雍正時期民窯瓷器的瓶、杯、碗的底足高深而外撇,底足無釉且有明顯旋痕。

6、雍正時期仿明代永樂、宣德青花瓷器有兩個明顯特徵:一是施青花料時系一筆塗抹,並無明代永樂、宣德時期的小筆觸痕;二是用加重點料來模仿明代永樂、宣德時期的自然黑鐵斑。

7、雍正時期仿明代永樂甜白碗、盤之類的瓷器,器物底部呈完全透亮的特徵。

雍正官窯天藍釉碗
雍正官窯仿官釉橄欖瓶

二、雍正時期瓷器款識特點

1、雍正時期青花瓷器官窯只有極少數沿用康熙前期風格,落「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及其他明代瓷器款識。

2、雍正時期青花瓷器及粉彩瓷器落款主要為「大清雍正年制」兩行六字楷書青花雙圈款。

3、雍正時期鬥彩瓷器有少數落款為「大清雍正年制」兩行六字雙方框款。

4、雍正時期顏色釉瓷器多數落「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篆書款。

5、雍正時期使用「雍正年制」四字篆書款極少,「雍正年制」四字篆書款集中用於仿鈞釉、爐鈞釉或茶葉末釉等瓷器。

6、雍正時期的「雍正年制」或「雍正御製」四字楷書堆料款只用於琺瑯彩瓷器。

7、雍正時期在特別精緻的粉彩瓷器或仿木紋釉瓷器上有「大清雍正年制」六字篆書描金款,這更是屬於罕見。

8、雍正時期的瓷器款識把「清」字寫成「淸」字的,則屬於雍正初期瓷器作品。

9、雍正時期官古窯的民窯瓷器,大多落各種堂名款,如「正誼書屋」、「浩然堂」、「澹寧堂」、「百一山房」、「望吟閣」、「千松祭用」等。

10、雍正時期一般民窯瓷器使用香爐、靈芝、龍、鳳、鶴、團花、席紋等各種圖案標記作為瓷器款識。

總結以上,雍正時期瓷器及瓷器款識特點僅供大家學習和參考,不足之處請大家多多諒解和互動補充,願我們共同分享、共同努力。

德馨於2020年4月5日。

相關焦點

  • 知識篇:乾隆時期瓷器及瓷器款識特點
    今天與大家分享乾隆時期瓷器以瓷器款識特點:一、乾隆時期瓷器特點1、乾隆時期瓷器,除部分裝飾風格仍沿襲康熙、雍正遺風外,有集堆貼、彩繪、鏤孔、色釉等裝飾在單個瓷器上面的情況。乾隆官窯窯變釉雙耳瓶底部二、乾隆時期瓷器款識特點1、乾隆時期無論官窯還是民窯瓷器,產量巨大。
  • 玩瓷器,要學會看款識!
    在明代之前的景德鎮瓷器基本上是沒有款識的,到了明朝永樂之後,官窯瓷器上面就開始寫上本朝的年號款,幹支款以及圖記款等等。最多的是用青花書寫,有暗刻、凸印。下面就來和大家說說永樂、宣德、成化等不同時期的明代瓷器款識特徵。
  • 瓷器底款款識中的是是非非,真真假假
    很多玩瓷器的朋友,拿到一個瓷器,第一動作就是翻看底款,不得不說從底款去判斷真偽的確是個不錯的方法,不過正因為這個方面很有用,所以仿製瓷器的朋友也從這個地方來突破。我國瓷器底款種類繁多,比如窯口分官窯和民窯的款識,底款種類有紀年款,人名款,堂名款,吉語款,圖案款,花押款等,瓷器款識的方式和瓷器落款的方法也是各有差異。同時因為朝代不一樣,落款方式也就不一樣。所以通過款識的落款方式可以有助於瓷器的鑑別。
  • 明代永樂和宣德時期的瓷器特點有哪些?
    下面我們就從瓷器的釉色、器型和造型、紋飾、官窯和民窯等分析各有和不同這兩時期瓷器的釉色特點;在釉色上,主要有青花、白釉、青釉、紅釉、影青、冬青、藍釉、醬釉、釉裡紅、青花釉裡紅、青花礬紅彩等等,尤其被稱為「人造寶石」之稱的紅釉。
  • 元明清三代青花瓷器特點詳細對比介紹
    大件器物共同的特點是胎體厚重,色濃處會有黑褐色斑點。二、明代青花瓷器特點明代青花瓷器,經過了永樂時期的創新和發展,宣德時期的青花瓷器製作工藝達到了發展的鼎盛時期。開始選用進口的蘇泥勃青色料,青花瓷器的顏色恰到好處,呈現出鮮豔的寶石藍色。
  • 清三代瓷器的辨別與特點
    嘉慶瓷器款識有什麼特點?嘉慶瓷器款識有什麼特點?嘉慶瓷器款識基本承襲乾隆款識特點:以篆書六字三行為主。官窯款字體工整,結構嚴謹。多用青花書寫,也有紅彩、金彩及刻款。還有少量楷書款。民窯款識多為吉祥款、讚頌款、齋堂款之類,書寫工整。
  • 永樂時期瓷器—款識特徵,帶你了解!
    燒造的御器,書寫「永樂年制」四字款識,也稱「永樂款」。也是景德鎮最早的官窯款。永樂官窯款,大多為篆體。或用青料書寫,或在胎骨上刻飾,再用透明釉罩蓋,目前所見有暗款及青花款。題有永樂年間號款的器物以碗、盤之類為多,釉色以甜白、祭紅等單色釉為主。就碗盤而言,題寫位置有器物裡心和底面兩種,以裡心為多,也有個別刻於內壁的。「永樂年制」款字書體為篆體。筆劃轉角處帶圓勢,結體緊湊。
  • 黃釉瓷器的鑑別要領和歷代特點
    黃釉,是一種以氧化鐵、氧化鎂、氧化錫為做色劑,在氧化氣氛下燒成的釉色,最早出現在漢代的釉陶上,熟悉古瓷器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早在商周時期的出土的瓷器上也有偏黃的器物,但是這些都不算真正的黃釉,屬於青釉。黃釉的種類分為兩種一種高溫釉一種低溫釉。
  • 集大成的清代瓷器特點
    清代瓷器可以說是集大成的瓷器,各時期瓷器也是各有其藝術特點。紫色百合香以最簡單的語言為您匯總了清代各時期瓷器精華知識,使您對清代瓷器逐步了解。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經濟繁榮穩定,國泰民安,制瓷技術高超,紋飾華美貴氣,是中國瓷器歷史上最具特色的典型時代。二、順治時期瓷器特點順治時期,是處於明末清初政權交替的一個特殊歷史時期,因此這一時期的瓷器,有一部分沿襲了明末天啟、崇禎時期瓷器的遺風特點。
  • 明代瓷器,不為人知的秘密
    它創燒於北宋晚期,因其以汝白釉施注的瓷器為主要特徵,故名為汝窯。瓷器收藏小辭典:生瓷———也稱反瓷。指不施任何釉即入高溫爐窯中,燒制而成的無釉瓷器。 最早的生瓷是在萬曆前後的景德鎮窯,到了清光緒時期更為普遍更為精細。其特點是:器身均有浮雕圖案,器物多見於文房用具。造型:明代瓷器的造型,是鑑別真偽的重要依據。
  • 明清瓷器款識的特點介紹與識別(上篇)
    宣德時期盛行紀年款,有所謂「宣德年款遍器身」的說法,普遍多在底足中心或圓器裡心或口邊,或琢器的口、肩、腰、足一帶,甚至個別還有雙款(如合歡蓋裡和底足均有年款)。這類款識有豎款也有橫款,多為「大明宣德年制」六字青花楷書款,也有「宣德年制」四字楷書款。六字款多,四字款少。宣德官窯款由名字書寫,頗有晉唐筆意,渾厚拙樸。同期民窯款識較為草率。
  • 乾貨:清代瓷器鑑賞口訣大全
    註解順治康熙時的瓷器古拙,豐滿厚重,乾隆時期的顯規整,紋飾繁密。嘉道時期的顯笨重。而雍正時期的秀巧精良。清朝瓷器胎康熙胎厚硬細密,雍正輕薄細白致。道光以後制胎粗,清代接痕少留跡。註解康熙時的胎堅實細密,厚重,雍正時的輕薄、細白,道光以後的胎粗,清代接胎的痕跡加工比較好,要仔細看摸才可以發現。
  • 2020春拍45件精品瓷器成交價一覽!
    ,2005年,頁28、29,圖4 簡介 拍品與故宮博物院藏品相同(參見《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御窯瓷器》卷一下冊,頁28、29,圖4),為雍正時期名貴的鬥彩品種。胎釉潔白,紋飾描繪細緻,青花發色淡雅,敷彩色澤柔和,以不同深淺綠彩表現荷葉之正背,為雍正朝鬥彩之代表作。 鴛鴦荷塘圖彩瓷肇始於明代宣德時期,成化一朝漸臻成熟,其後沿襲燒造,成為明清瓷器的經典紋樣。拍品紋飾疏密有致,為清代官窯仿成窯鬥彩鴛鴦圖中構圖最為複雜規整、描繪最為精工的品種,僅雍正一朝燒造,存世不多。 成對保存,較為難得。
  • 永樂瓷器真的不如宣德瓷器嗎?並非如此
    永樂的瓷器不如宣德,這是過去的一般說法。隨著這些年考古成就比較多,景德鎮關於明代的御窯廠被屢次挖掘,挖掘出很多明初的官窯瓷器,也就證明了永樂時期的瓷器,各個品種都不遜於宣德。為什麼過去會說宣德比永樂強呢?是因為宣德老寫款,宣德時期的瓷器上特別願意寫款,而永樂時期很少寫款。
  • 歷代白釉瓷器特點總結
    白釉瓷器雖然裝飾並不豔麗,但是回歸本真之感更加獨特。白釉瓷器歷史悠久,自隋朝發展成熟以來,直到明清時期仍然傳承和創新,是我國特有的一種瓷器精品。紫色百合香為您介紹歷代白釉瓷器的特點,通過全面的介紹,使您了解豐富的白釉瓷器收藏知識。
  • 明清瓷器款識鑑賞
    賞鈞閣 「最受歡迎的名窯文化文化公號 最具人氣的古典文化 」 | 古典文化|名窯鑑賞| 雅致生活| 明清官窯款識配圖
  • 明代永宣甜白釉色瓷器特點和瓷器鑑賞
    永宣甜白釉色瓷器特點 甜白釉瓷是由明永樂年間景德鎮官窯創製的一種高白度瓷器,是在暗花刻紋的薄胎器面上施以溫潤如玉的白釉,經高溫燒制而成。 永樂時期甜白釉器物是宮中主要用瓷。
  • 單色釉:瓷器中的「大家閨秀」帶你走進中國瓷器之鄉
    在中國古代近三千年的瓷器生產史上,單色釉瓷器不僅是出現最早的釉色品種,而且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都佔據著瓷器生產主流的地位。這種除自身釉色外不假其他任何色彩裝飾的瓷器,被稱為瓷器中的「大家閨秀」。古往今來,單色釉屬於一種高階的審美,更是跨越年代的極簡美學。
  • 故宮博物院藏清三代粉彩瓷器欣賞
    裝飾布局以疏朗、規整為特點。 到乾隆時期,粉彩瓷器在前兩代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突破,是所佔比重較大的彩瓷品種之一 。此時的粉彩瓷器一改雍正粉彩輕盈精巧、細膩典雅、清新雋永的風格而朝更富裝飾性和繁雜富麗的方向發展,所燒制的粉彩瓷集古代文玩、器物之大成,融西洋技法,材料於一體,把清代制瓷業的燒造水平推向了史無前例的創造性階段,無論數量和質量都達到了歷史的頂峰。
  • 粉彩瓷器的巔峰:瑰麗華美的雍正粉彩瓷器鑑賞
    雍正一朝雖僅十三年,但其瓷器質量高超,彩釉品種空前豐富,有青花、釉裡紅、青花釉裡紅、粉彩、鬥彩、五彩、琺瑯彩,以及各種顏色釉瓷。釉上釉下彩繪,高低溫色釉無所不備,唐英《陶成紀事碑》記雍正彩釉達五十七種之多。其粉彩、琺瑯彩、色釉及仿古瓷的藝術成就最高。器物造型豐富,圓、琢各式具備,製作精巧。器形俊秀典雅,瓷質瑩潤,胎薄體輕,胎質潔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