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色釉:瓷器中的「大家閨秀」帶你走進中國瓷器之鄉

2020-12-16 百家號

在中國古代近三千年的瓷器生產史上,單色釉瓷器不僅是出現最早的釉色品種,而且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都佔據著瓷器生產主流的地位。這種除自身釉色外不假其他任何色彩裝飾的瓷器,被稱為瓷器中的「大家閨秀」。古往今來,單色釉屬於一種高階的審美,更是跨越年代的極簡美學。

明永樂龍泉青釉葵口折沿

在明代以前,瓷器窯場雖然遍布大江南北,直至塞外,但基本是以南北兩個生產中心(南方以浙江、江西為中心,北方以河北、河南為中心)為主向外輻射。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內,各窯場各擅其勝,但主流產品仍然不出青、白二元的體系,一些名窯品種也多是在青釉體系內以釉色自身的變化為主。

明代景德鎮御窯廠地層出土了大量相對應時期的落選品,從而有充分的考古資料還原、推斷當時的瓷業面貌,也為今人對明代御窯瓷器的認識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清嘉慶黃釉

既沒有複雜的圖案紋飾,也沒有豐富的色彩搭配,單色釉瓷器卻有著另外一種能夠令人如痴如醉的美,這種美是一種天然去雕飾的自然之美,是對「美到極致是自然」這一境界的經典詮釋。

清嘉慶 豆青單色釉葫蘆瓶

清嘉慶 豆青單色釉葫蘆瓶

款識:「大清嘉慶年制」青花六字篆書款,本朝官窯,葫蘆形瓶。胎體勻稱端秀,釉質滋潤膩肥。通體施豆青釉,發色鮮潔翠雅。是器為愛、嘉、道期官器品種,傳存完美如初,且較少見。

清乾隆 祭紅單色釉天球瓶

清乾隆 祭紅單色釉天球瓶

「大清乾隆年制」青花六字篆書款 本朝官窯,天球形瓶。胎制端穩,釉色白中閃青。通體施祭紅釉,色別濃豔

大明成化 單色釉玉壺春瓶

大明成化 單色釉玉壺春瓶

玉壺春瓶因《詩品·典雅》中「玉壺買春」而得名,由唐代寺院淨水瓶演變而來,定型於北宋,基本形制撇口、細頸、圓腹、圈足。其功能為早期的裝酒具到明清的陳設瓷。至明代成化年間,官窯燒制的平等青與鬥彩成為時代的象徵,同時,皇家為「賞」達官貴族而創燒的單色釉瓷亦廣受追棒,品種多達16種之多,清代延伸出的70種單色釉品種,大多受前朝啟發。 此件寶石綠釉玉壺春瓶,隸屬孔雀綠釉分支,孔雀綠釉由宋、元時期民窯創燒,早期的孔雀綠釉易剝落。據《南窯筆記》記載:「法藍、法翠二色舊時為成化窯有,翡翠最佳。」由此可見孔雀綠釉的燒製成功於明成化年間。因成品極少,鮮有記載,僅故宮博物院些許瓷片標本供參考,珍貴程度甚稱孤品。此件玉壺春,圈足,底落「大明成化年制」青花款,鼓腹,頸部與腹部比例適中,通體寶石綠釉,釉光瑩潤厚重,頸部原配銅系。

清雍正 單色釉小盆

小盆器形規整,燒制精良,胎體輕薄,玲瓏秀美。器形為敞口、淺腹、圈足,足端露胎處可見「火石紅」。所施釉色各異,一為茄皮紫,外壁飾暗花纏枝石榴紋;一為綠釉,外壁暗花飾八寶紋。此類雍正官窯六字款色釉小盆,在清末已備受鑑賞家所珍惜。光緒年間署名寂園叟著的《匋雅》一書曾說:」茄皮紫頗鮮豔,有種一小盆,表裡一色,外雕暗花,雍正六字款。愜心悅目,良足欣賞,近已不多矣。「所指即為同一品種。

相關焦點

  • 單色釉:瓷器中的「大家閨秀」
    明永樂龍泉青釉葵口折沿 荔枝花卉紋大盤 原標題:單色釉:瓷器中的「大家閨秀」 在中國古代近三千年的瓷器生產史上,單色釉瓷器不僅是出現最早的釉色品種,而且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都佔據著瓷器生產主流的地位。
  • 單色釉,瓷器中的大家閨秀
    話題已經說到了單色釉。老張不由的想一句古言: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單色釉可以說是瓷器中的:大家閨秀。本文老張就帶您走進了解單色釉,起源發展與幾次高潮的演變。另一個角度講一個從白到黑的那麼一個演變過程。
  • 瓷器收藏:大美至簡的單色釉瓷器!
    #中國瓷器的釉彩始於單色釉。單色釉,又被稱為「一色釉」、「純色釉」或「一道釉」。由於瓷釉內所含化學成分的不同,不同種類的單色釉瓷器燒成後會呈現出不同的單一色澤。單色釉瓷器以其質地迥異的胎體和美不勝收的釉色,曾經在中國陶瓷藝術史上締造了一個又一個的輝煌。
  • 精品單色釉瓷器價格:茶葉末釉炫紋淨瓶
    明代生產的單色釉瓷器。單色釉也稱「一色釉」。因釉中含有不同的化學成分,在瓷器的坯體上施釉後經窯火燒,呈現出美麗的色澤,即成單色釉瓷器。如釉中含有一定量的鐵,經窯火燒成後呈青色,即為青釉瓷器;含有一定量的銅,經窯火燒成後呈紅色,即為紅釉瓷器。
  • 大樸尚簡——明清單色釉瓷器菁華展
    歡迎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更多精彩收藏信息等著你~由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景德鎮御窯博物館、保利藝術博物館主辦的「大樸尚簡—明清單色釉瓷器菁華展」近日在保利藝術博物館展覽。有圓鈕蓋,一側有小圓系,與壺口後部的小圓系相對,可結繩相連以防壺蓋滑落,所施紅釉乃仿宣德寶石紅釉,底以青花書「大明宣德年制」雙圈六字雙行楷書款。藍釉祭藍釉是一種含氧化鈷在2%左右的高溫石灰鹼釉,在生坯掛釉後,入窯高溫下一次燒成的高溫釉。明清時期天壇祭祀使用藍釉瓷器,月壇祭祀使用月白釉瓷器。
  • 素雅純淨的單色釉瓷器:只應天上有,人間絕此一品
    對於色彩,中國古代文人藝匠在運用上一貫對單色格外青睞。純淨的色彩象徵高潔素雅、絕世獨一,正符合古人對高節之志的追求。千百年的儒道觀念最終累積成只應天上有、人間絕此一品的藝術精粹。於繪畫上,墨分五色、青山綠水都是文人貴族對色彩審美極致的表達。
  • 寧波煜柏拍賣:明代單色釉瓷器的幾個典型作品
    明代生產的單色釉瓷器。單色釉也稱「一色釉」。因釉中含有不同的化學成分,在瓷器的坯體上施釉後經窯火燒,呈現出美麗的色澤,即成單色釉瓷器。如釉中含有一定量的鐵,經窯火燒成後呈青色,即為青釉瓷器;含有一定量的銅,經窯火燒成後呈紅色,即為紅釉瓷器。
  • 以朱為貴:紅釉瓷器圖鑑
    在百花齊放的中國瓷器史上,有這麼一種特別的存在。它不與青花爭藍白輝映,也不與鈞瓷奪繁複繽紛。縱然全身純淨一色,但自有一派「濃妝淡抹總相宜」的氣度。它就是單色釉。追溯尋源,中國瓷器的釉彩始於單色釉,顧名思義通體僅一種釉色的瓷器。單色釉瓷器與彩釉瓷器相比,它所具有的不靡不浮顯得渾然天成,其中分為紅釉、黃釉、藍釉、青釉、白釉、古銅釉。今天奉上紅釉發展時期中的銅紅釉以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瓷器。
  • 單色釉瓷器的境界,總有你想不到的美
    來自呂成龍:《中國古代顏色釉瓷器》 壹|青 釉青釉是瓷器最早的顏色釉。瓷器釉料中的含鐵量降低到0.75%以下,施於潔白的瓷胎上,入窯經高溫燒制,就會出現白釉。
  • 2017年,他花1.4054億拍下雍正單色釉瓷器,卻成了一場笑話
    一說起中國最古老的瓷器,很多人都會想到青瓷和白瓷。青瓷和白瓷是中國人最早掌握的瓷器,它們都是單色釉瓷器。此後,中國人一直對這種色彩純粹的瓷器情有獨鍾,此後雖然又出現了釉裡紅、青花瓷、琺瑯、粉彩等不同風格的瓷器,人們對單色釉瓷器的執著依然如故。
  • 六件瓷器帶你領略古代鬥彩與一道釉之美
    「一道釉」即是「單色釉」,也稱「一色釉」「純色釉」,如我們常見的青釉、紅釉、黃釉、黑釉、綠釉、藍釉和白釉等。一道釉與鬥彩相比少了彩繪,因而對瓷器的整體美感高度要求更嚴格。雖然顏色單一,但在某種程度上卻是對「天然去雕飾」這一美學的經典詮釋。
  • 詳解瓷器的定義:如何收藏瓷器?帶你走進瓷器收藏的歷史大世界
    如何面對風雲莫測的瓷器收藏市場?就成了每個收藏愛好者的一大難題。本文從瓷器的定義入手,帶領大家一起來認識下我國瓷器的相關常識,為進一步深入了解中國瓷器打好堅實的基礎。瓷器,由中國古代首先發明,經過長期燒制,後來傳遍世界各國。
  • 元明清瓷—單色釉
    單色釉近年來在市場上的拍賣價格有一定起伏,隨著人們對其認知程度的逐漸加深,成交價格也持續走高,當然這指的是一些特定的品類。2017年6月佳士得香港春拍中,一件雍正粉青釉貼花雙龍盤口尊便以1.4億港幣的天價成交。除此之外,白釉,黃釉,紅釉等也保持著一定的穩定勢頭。單色釉瓷器以其純美的釉色,讓人們在彩繪瓷器欣賞之餘,多了一分寧靜的感受。
  • 佳逸茶具|給眼花繚亂的中國瓷器分分類!
    手工繪畫 品茗杯 茶具 茶藝這首詩不僅表達了乾隆皇帝對瓷器的喜愛,更是讚譽了制瓷技法的高超手藝。現如今中國瓷器早已經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你的手裡多多少少都會有幾件瓷器。按工藝劃分有青瓷、秘色瓷、青白瓷、卵白釉瓷、甜白、祭紅、絞胎、玲瓏瓷、釉下彩、釉上彩、唐三彩、金加彩、金絲鐵線、冰裂紋、浮雕、刻畫、素麵、單色釉等等,但是很多瓷器都會選擇多種的工藝融合在一起,所以用工藝來劃分瓷器種類是一種不常用的方法。
  • 清代鹹有人知道的釉下彩瓷器,釉裡三色瓷器
    清代康熙時期創燒了一種釉下彩瓷器,這種瓷器通常有青花、釉裡紅、豆青三種顏色,有時也會添加白粉色,這就是釉裡三色瓷器,這種瓷器只在康熙朝燒造得比較多,然後雍正早期燒造過,以後就沒有燒造了,所以很少有人知道這種顏色釉瓷器,但是這一種創新,對藝術的追求。
  • 中國美色在瓷器,這些瓷器顏色,你知道都是怎麼來的嗎?
    陶瓷之美在於造型、在於釉色、在於紋飾。陶瓷釉色之美在於質地、細節、在於人工與自然巧妙結合的神韻。 商代,中國最早的顏色釉——青釉誕生。北齊,白釉初成,給世間留下一抹純淨的色彩。史上最風雅的宋代,全民鬥茶玩盞,意外捧出了一個頂級國寶:黑釉建盞。
  • 故宮收藏瓷器,鮮紅釉葵花式洗,明宣德鮮紅釉瓷器中的珍品
    口沿與腹壁花瓣出筋處因高溫燒成時,釉層熔融垂流,露出潔白的胎色,與器身的紅釉形成鮮明的對比,相映生輝。外底施白釉。無款。景德鎮高溫銅紅釉瓷器始燒於元代晚期,至明代永樂、宣德年間燒造技術漸趨成熟。永、宣鮮紅釉瓷器的特點是釉層肥潤,呈色鮮豔,釉面多泛橘皮紋。口沿露白,形成整齊的白邊,俗稱「燈草口」造型以碗、盤最為多見,其他有洗、僧帽壺、滷壺、梅瓶、水仙盆、罐等。
  • 長沙窯開創中國瓷器釉下彩裝飾之先河
    ,雖然隔著展櫃玻璃,但仍然強烈地感受到瓷器光亮的質感,更重要的是,這是高古瓷器,作為唐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見證物,這次瓷器重回千年商都——廣州,仿佛有了一種穿越感,儼然是一場當下與歷史的對話,正在南越王博物館展出的「面向海洋——長沙窯瓷器精品展」共呈現了一千多年前的瓷器273件(套),著名收藏家馬未都曾言,「長沙窯很重要,它開創中國瓷器釉下彩裝飾、文字裝飾之先河。」
  • 美到極致是自然:帶甜味的白釉瓷器
    作者:馮瑋瑜如果說,既沒有複雜圖案紋飾、也沒有豐富色彩搭配的單色釉瓷器,有一種天然去雕飾的自然之美,那麼白釉瓷器就是單色釉瓷器裡,對「美到極致是自然」這一境界的經典詮釋。讓我們走進明代、宋代,欣賞這種最純潔最純淨的顏色。
  • 3分鐘帶你了解中國瓷器發展史
    瓷器是百姓的日用品,也是王公貴胄的奢侈品。曾風靡中華上下五千年,也曾作為歐洲富有和高貴的象徵!在博物館中,瓷器是極其主要的藏品,在數量上佔有較大比重。在拍賣場上,瓷器也是最主要的中國藝術拍賣品類之一,且價格昂貴。從「百家爭鳴」到「一家獨大」中國瓷器發展史,用兩個詞來說就是「百家爭鳴」到「一家獨大」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