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70後農婦烙煎餅烙出新天地 產品廣銷大城市

2020-12-23 大眾網

  

  2017年5月8日,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三莊鎮大劉家溝村,胡明英在利用人工智慧全自動燃氣煎餅機生產紫薯煎餅。

  2017年5月8日,在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三莊鎮,大劉家溝村的70後農村婦女胡明英可謂家喻戶曉。她和丈夫劉相海開了一家煎餅房,憑著堅忍不拔的創業熱情,走出了屬於自己的致富路。夫妻倆把傳統的烙煎餅手藝不斷傳承和創新,將自動化烙煎餅方式與個性化煎餅品種相結合,為傳統煎餅賦予了新內涵。他們的特色煎餅被親切地成為「夫妻煎餅」,他們也成了遠近聞名的「煎餅夫妻」。

  煎餅房有了一定規模後,胡明英又盡最大努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安置了10多位農村婦女就業,成為典型的自主創業帶頭人,山村優秀的巾幗創業帶頭人,並於2016年被推選為東港區人大代表。

  2013年4月,胡明英和丈夫劉相海經過多方考察,在親朋好友的幫助下,購置了一臺仿人工煎餅機,開始加工煎餅。剛開始,夫妻倆晚上加班加工烙煎餅,白天到各村的超市推薦。不知道碰了多少釘子、挨了多少白眼,最後,靠著熱情的服務和過硬的質量,產品佔領了三莊鎮西部村莊超市和商店。

  煎餅的銷售市場雖然打開了,但由於品種過於單一,只是出力賺了個吆喝,效益一般。經過琢磨,胡明英把紅薯、紫薯切成小塊,用自己改制的石磨粉碎,滿足中老年人群養生和懷舊的需求。高粱、蕎麥煎餅,滿足了高血壓和冠心病人群的需求。聽說芹菜有降血壓、降血脂的功效,她就把芹菜添加到麵糊裡,開發出芹菜煎餅。孩子偏食,她就生產胡蘿蔔、香蕉、南瓜煎餅,果蔬五彩煎餅,既美觀,又富有營養,深得孩子父母的青睞……。

  2015年年2月6日,當地媒體《黃海晨刊》視覺日照專版刊登了介紹劉相海、胡明英夫婦的創業故事《煎餅夫妻》,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也為這對「煎餅夫妻」帶來了新的商機。

  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胡明英夫婦在村前建造了高標準煎餅加工作坊,添置了新的滾筒煎餅機。2017年2月份,夫妻倆從莒縣鏊德旺食品機械有限公司購買了一臺人工智慧全自動燃氣煎餅機,研發、生產紅薯、雜糧、蔬菜等特色煎餅作為旅遊產品銷售,煎餅品種由單一走向多元,價格從每公斤4元多到每公斤36元不等。

  夫妻倆從最簡單的普通煎餅開始,慢慢探索,經過幾年的實踐和精心研究,做出了高品質的綠色、健康、原生態的特色煎餅,產品除在本地消化,還銷往北京、大連、瀋陽、廣州等城市。

相關焦點

  • 老家日照·海邊舊事(一)――烙煎餅
    針線,說的是針線活;飯食,就是煎餅烙的孬好。老人說,那個年代,女孩子到了十二三歲,娘就手把手地教烙煎餅,生怕烙孬了,不好說婆家。烙煎餅,簡單又複雜。說簡單,指工具,石碾、石磨、鏊子、油搭拉、舀勺、煎餅齒子等,都些簡單用具。說複雜,指烙煎餅忙乎人。
  • 記憶中那種鏊子烙出的煎餅
    記憶中那種鏊子烙出的煎餅記憶中的東西有好多,有些是被掩埋而不知覺,但它們一直潛藏著,其中之一就是母親用柴火在鏊子上烙煎餅。有朋友買了個小小的鐵鏊曬出來。我首先反映的是難道對方也會烙煎餅?也是山東人嗎?求證後,對方說自己喜歡吃麵食,這個東西做麵食很方便。原來鏊子也慢慢成為非山東人的炊具了!看著那個小鐵鏊子,關於鏊子與煎餅的記憶再次被拉倒眼前。
  • 帶你烙煎餅,剛烙熟的煎餅,真是太好吃了,我每次都要吃10張
    小的時候,每隔一段時間,奶奶都會跟鄰居家的大娘一起烙煎餅,烙煎餅是一個技術活,頭一天和好麵糊,第二天烙,一般一烙就是一天,最開心的事就是在旁邊打下手了,說是打下手,其實都用不到我,以前的煎餅鏊子都是燒柴的,燒火是一個很技術的活,都是爺爺在看著,我們稱爺爺是火頭軍,這個稱呼很貼切哈,
  • 又到母親節,懷念當年娘烙的香酥大煎餅
    70年代後期,電動石磨出現了,開始把人們從年復一年、圈復一圈的推磨勞動中解放出來。只是,電磨轉速快,麵糊熱,筋道也差些,戀舊的人家還是保留了人工推磨的傳統。磨糊子、烙煎餅的糧食,最好的是小麥。小麥屬於細糧,烙出的煎餅白而香,富營養。如果適當加點玉米,韌中透酥,麥香中夾有玉米的甜,別有一種風味。不過,過去小麥產量低,可磨的多是玉米、山芋幹、高粱等粗糧,有時還可加點大豆、大米。
  • 山東44歲農村大姐好手藝,把雜糧煎餅烙出名堂,敢和機器比質量
    煎餅是山東的特產食品,尤其是在沂蒙山區,煎餅是老百姓的日常主食,可以說是最具煙火氣息的美食。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農村幾乎家家戶戶烙煎餅,每個成年女孩,都必須掌握烙煎餅的手藝,才能找到婆家。可見,烙煎餅這個手藝在當時來說,是多麼的重要。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煎餅機器代替了純手工烙煎餅,烙煎餅的手藝幾乎已經成了人們的記憶。
  • 退役軍人發明烙煎餅神器,2萬多一臺,有人一次買了100臺
    張同金說,作為從小就吃煎餅長大的他來說,一提起煎餅,腦海中就會想起小時候母親烙煎餅的場景。圖為張同金在發貨前查看鏊子配貨情況 。2001年,他從部隊轉業回到地方後,在當地一家工廠上了不到一個月的班就失業了。在部隊養成的不服輸的精神,讓他一邊吃著煎餅,一邊開始走上了自主創業之路。圖為張同金在查看鏊子。
  • 烙煎餅時,和面用開水還是冷水?用錯水,難怪煎餅不香不脆還發硬
    烙煎餅時,和面用開水還是冷水?用錯水,難怪煎餅不香不脆還發硬。麵食是我們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種食物,而且麵食的做法也是非常的多種多樣,不管是做成包子、油條還是煎餅,都是非常好的吃法,像我從小最愛吃的就是煎餅,最好吃的是蔥花味道的,所以我媽媽也經常在家給我做煎餅吃,長大以後我自己做飯了之後才發現,要想做出好吃脆香的煎餅是非常需要技巧的,我剛開始的時候使用平底鍋來煎煎餅,後來發現煎的不好,我又特意在網上買了電餅鐺,煎的是比平底鍋煎的好了,但是還是沒有像外面買的煎餅那樣的香脆
  • 電餅鐺烙出餅不硬的秘訣,掌握3個關鍵步驟,烙出的餅柔軟又多層
    很多粉絲朋友說用電餅秤烙出的餅很硬,其實不是電餅秤的問題,只要我們掌握了這三個關鍵步驟,保證你烙出的餅柔軟有多層,一起來看看吧。第一個關鍵點就是和面,首先盤中準備500克麵粉,用筷子分成兩半,一半用80度180毫升的開水和面,記住千萬不要用剛燒開的熱水和面烙出的餅會發黏。
  • 滕州破爛小鋪,簡易爐子支門口烙蒙陰火燒,一天烙1000多個不夠賣
    當然讓滕州人自豪的,還有滕州的地理位置以及經濟發展現狀還有就是滕州眾多的美食,滕州除了本地特色美食,羊肉湯,辣子雞菜,煎餅以外,對於外來的食物也比較認可,像蒙陰的木炭火燒在滕州也很受歡迎。蒙陰的木炭火燒全國聞名,它的特點就是皮兒薄餡兒足汁水多,滕州烙木炭火燒的店並不多,這家位於文昌路上的破爛小鋪,已經在這裡開了很多年,他家做木炭火燒店設備相當簡陋,就在門口支一個簡易的簡陋爐灶,烙蒙陰火燒,別看這家店環境很簡陋,衛生狀況很糟糕,但是生意卻好到令周圍店鋪嫉妒,天天開門就有人排隊,一天烙1000個多火燒都不夠賣。
  • 煎餅,陪伴了我的學生時代
    煎餅,是我國北方地區傳統主食之一,起源於山東。煎餅在我國的分布地區很廣,主要集中在山東臨沂、濟南、萊蕪、泰安、棗莊、淄博、濟寧、菏澤、日照、濰坊、青島、滕州、曲阜、江蘇連雲港、徐州等地市的全部地區或部分縣市區。
  • 豆腐腦熱豆漿,還有自家烙的大煎餅!「豆腐匠」每天給卡點送暖心食物
    龍頭新聞訊(王雪菲)在哈爾濱市木蘭縣新民鎮新安村疫情防控卡點執勤的工作人員,每天都會吃到村民蘭立成夫妻倆送來的送熱豆漿、豆腐腦,還有自家烙的大煎餅、油餅,讓執勤隊員心裡暖暖的。於是蘭立成每天堅持為防控人員送熱豆漿、豆腐腦,他媳婦則在家給執勤隊員烙大煎餅、油餅。當新安村黨支部副書記高景輝接過豆漿表示感謝時,蘭立成靦腆地說「我這不算啥,最辛苦的是你們,疫情當前,我也應該盡點兒微薄之力呀!」
  • 五蓮煎餅、豆腐製作技藝 煎餅卷豆腐「越吃越有福」
    泥砌的矮灶臺,祖傳的煎餅鏊子,74歲的村民王守順正在灶下燒火,菠蘿樹葉子和花生秧鋪在灶前;同歲的老伴趙從芬熟練地用左手在鏊子上攤開地瓜糊,再用木刮板抹勻壓實。一待邊角翹起,老人左手揭起,兩手快速一提,一張雪白如紙的地瓜煎餅,成了!在這個小山村裡,每年霜降過後,家家戶戶都用新收的地瓜烙煎餅,一個月左右烙出的數百斤煎餅,就是一家人全年的口糧,一直吃到明年霜降。
  • 玉米烙怎麼做 香甜玉米烙這樣做好吃
    玉米烙怎麼做比較好吃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玉米烙的家常做法吧。 玉米烙的做法很多,不同的做法味道也各不相同,下面大家就一起來看看如何製作出美味的玉米烙吧。做法一5.倒出油,這樣玉米烙就煎好了。為了美觀,可以撒點胡蘿蔔丁 改刀再裝盤,也可加入青豆,這樣一盤美味的玉米烙就做成了。做法二
  • 中國特產美食——山東——日照
    日照位於山東省東南部,是一個海濱城市。日出東方而先照,於是得名&34;,這裡有著綿長悠遠的海岸線,在清澈的海水邊看過日出日落,大城市的繁忙就此拋到腦後。作為一個熱門的旅遊城市,居民的腳步卻並未因此而加快,最晚七點半就停運的公交車昭示著居民們在洶湧而來的遊人中,仍舊堅持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 #山東煎餅知多少#
    烙煎餅的工具主要有三件:一是鏊子,鐵製,圓形,有大、中、小三種,中號鏊子直徑65釐米左右,中心稍凸,下有三足,其下用柴草或煤炭加熱,上面即可烙制煎餅。鏊子是烙煎餅的專用工具,《康熙字典》有"鏊"字條,唐人《朝野僉載》中有"熟鏊上猢猻"語,可知煎餅的歷史之悠久。二是手持用來推動糊子的工具,當地人叫"篪子",木製板狀弧形,有柄。
  • 馬拉度納生前最愛的中國美食「蔥花餅」,在家簡單烙一烙,特省事
    馬拉度納生前最愛的中國美食「蔥花餅」,在家簡單烙一烙,特省事!阿根廷球王馬拉度納在北京時間2020年11月26日去世,這是世界足壇的損失,同時也讓很多中國球迷十分關注。所以這次我就來給大家分享這道蔥花餅的做法,在家簡簡單單烙一烙,特省事。話不多說,下面我們就一起接著往下看看這次馬拉度納最愛的蔥花餅到底應該如何製作吧。
  • 煎餅,和面用這一輔料代替水,能烙出鬆軟適口的金黃餅,老少皆宜
    最近天冷,喝冷飲的次數也漸少,這不冰箱裡上個周日買回來的酸奶,還有不少都沒喝完,老公直誇我,說我浪費糧食,為了不讓酸奶浪費了,所以就翻了翻對於酸奶的用途,哈哈,還真被我翻到了,煎餅,和面用這一輔料代替水,能烙出鬆軟適口的金黃餅,老少皆宜。就是用酸奶代替水來和面。
  • 媽媽的「紅糖肚臍餅」,簡單平底鍋烙烙,就能吃著香脆可口
    還有麵粉300克和食用油少許,用花生油和大豆油都可以,可能兩種油烙出來的餅子在口味上會有點不一樣,這個就沒有多大關係啦。小蘇打2克,再就是準備雞蛋,當然,如果有散養的雞下的蛋會更好,這個我深有體會哦。還有就是牛奶。如果再想高大上點,就備點芝麻,灑在餅上面看著就香。
  • 玉米烙的簡單做法步驟,香脆黃金玉米烙酥脆可口
    玉米烙是一種常見的小吃,它的口感酥脆香甜,是很多餐廳的當家美食。金黃色的玉米烙是一道主食,吃著非常飽肚子,而且也是一款美味的甜點,吃起來回味無窮。玉米烙是一道象徵著吉祥的菜色,所以很多地方會把它當作年夜菜。
  • 一米長的煎餅,看看印度高手如何烙出來,看完你想吃嗎
    而印度人做麵食的方式也十分的奇葩,除了傳統的烹煮,印度人最常見的吃法是做成煎餅!印度人口眾多,再加上天氣炎熱,胃口普遍較好,因此印度人做的煎餅格外的大,這也是印度食物的一大特色!在印度就有一種叫DOSA的煎餅,長度甚至超過兩米,一般人都吃不完,更不知道如何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