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品嘗螃蟹,大快朵頤的季節了。安徽省針灸醫院專家王穎提醒,螃蟹雖好,但老人與幼兒、過敏體質者等7類人群卻不適合吃螃蟹。
01
七類人不宜「大快朵頤」
老人與幼兒:老人的消化系統臟器功能衰退、幼兒消化器官發育不完善,消化能力都較差,所以不宜大量食用螃蟹。
過敏體質者:螃蟹中含有的特異蟹蛋白,會導致食用者出現過敏的症狀,引起噁心、嘔吐、腹痛、腹瀉;有的食用者還會引起蕁麻疹或哮喘。此外,患有皮炎、溼疹、癬症等皮膚疾病的人也要慎食,因為吃蟹可能會使病情惡化。
心腦血管病人:蟹肉與蟹膏中的膽固醇含量很高,冠心病、動脈硬化症、高血壓、高血脂症的患者,大量食用後可能會引致膽固醇增高,加重心血管病的病症。
痛風患者:螃蟹屬於高嘌呤食物,它會導致尿酸增高,從而加重痛風患者病情。嘌呤代謝異常或者痛風患者一定要遠離螃蟹,更不能嘗試螃蟹加啤酒,否則極易引發痛風。
孕婦:孕婦應少吃或不吃螃蟹,螃蟹雖鮮美可口、營養豐富,但它屬於性寒食物,孕婦吃多了會傷脾胃,影響胎兒吸收營養,所以建議可適當少吃一些。
傷風感冒者:傷風發熱、腹瀉者的飲食應以清淡為主,高蛋白的蟹肉不易消化吸收,吃後易使感冒難愈或使病情加重。
脾胃虛寒的人:螃蟹性寒,吃後容易引起腹痛、腹瀉或消化不良等症狀。另外,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最好也不要吃螃蟹,因食後易使舊病復發或病情加重。
02
健康「品蟹」可以這樣做
當然,螃蟹也並沒有那麼「可怕」,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微量元素等,對身體有很好的滋補作用。如何正確吃螃蟹呢?王穎給出了正確「品蟹」攻略。
螃蟹要蒸熟煮透,生蟹不要吃:雖然目前螃蟹大都是水養產品,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細菌和寄生蟲,生吃醉蟹或醃蟹,很容易把蟹體內的病菌或寄生蟲吃到肚子裡,怎麼會不生病呢?蒸熟煮透了再吃,就不會有這個問題了。
蟹要現蒸現吃,不要存放:一次吃不完,剩下的一定要保存在乾淨、陰涼通風的地方,吃時必須回鍋再煮熟蒸透。
螃蟹四個部位不能吃:蟹腮、蟹心、蟹胃、蟹腸。
此外,吃螃蟹時,喝點白酒或黃酒可以驅寒基本已經成為常識,但需要注意的是,吃螃蟹時,一定不要喝啤酒,否則會使胃寒的情況加重。
【延伸閱讀】
公蟹和母蟹哪個好?
一般來說,公蟹比母蟹大一些。對於河蟹、青蟹和梭子蟹而言,母蟹的最佳食用時間是9月份,此時正是黃滿肉厚的時候;而10月是公蟹的最佳食用時間,這時的公蟹膏足肉堅。
深秋初冬是大閘蟹、青蟹豐收的季節,既好吃又便宜,可以好好享受一番。
(據科普中國、《市場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