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木乃國門下的一八六團坐擁地緣優勢,搶佔先機,發展口岸經濟,從事倉儲、物流、進出口貿易、報關報檢、境外農業綜合開發等業務,建集「戍邊、外貿、旅遊、生態、宜居」為一體的絲路經濟帶北通道口岸重鎮。圖為該團把冷戰時期的遺物防空洞改建成旅遊景區,在雪後如水墨畫旖�
佔據北屯市半壁江山的一八八團,立足資源優勢加大投入做好「農村轉向城市」、「農工轉向市民」的「轉型」文章,發展「小產品、大產業」「小商品、大市場」——婦女利用額爾齊斯河河灣和大大小小湖泊的蘆葦,製作精美
中新網新疆北屯2月6日電(記者 楊東) 「實施『四大功能區發展戰略』,把北屯市打造成『一帶一路』北道上的重要節點。」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北屯市師長市長於林如是稱。
農曆立春,猴年將到。以往的這個時候,這裡滴水成冰,哈氣成霧;自2015年12月至記者發稿時,連續10場大雪,卻是暖冬。自1月16日天徹底放晴,迄今一直保持晴天,紅妝素裹,分外妖嬈。大街小巷,張燈結彩;市民摩肩擦踵,置辦年貨,一派喜慶……一切都在表明:春天的腳步在提速。
進機關,走農場;觀摩工業園區,踏訪大眾創業基地,記者聽到最多的是「如何把『四大功能區發展戰略』變成本單位切實可行的規劃和紮實有效的成果」;看到最多的是,從職工到個體工商戶,從國有社團到民營企業,都在借勢「一帶一路」東風,開好局,邁好步……
據悉,北屯市位於新疆自治區北部阿爾泰山南麓,準噶爾盆地北緣;北距新疆首府烏魯木齊市580公裡;西北東分別與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蒙古國接壤;216國道、318省道、319省道在此交匯,國省幹道直通塔克什肯口岸、紅山嘴口岸、喀納斯口岸、阿黑土別克口岸和吉木乃等五個邊境口岸。
2011年12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北屯成立縣級市,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新疆兵團雙重直轄,實行「師市合一」的管理模式。
於林介紹「四大功能區發展戰略」說,把師市所屬的各單位按區域分為四個片區,依照每個片區的地緣優勢、資源稟賦、人文特點,定位功能和發展目標——「北屯市區」,以城市為平臺,以園區為載體,提升城市功能,打造區域性的交通中心、商貿中心;「屯南新區」,以屯南工業園區建設為重點,發展「煤化工」「油化工」「鹽化工」「天然氣化工」等產業;「邊境特區」,以發展口岸經濟、旅遊經濟為重點,加快倉促、物流、旅遊等的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新疆兵團貿易合作、邊境旅遊示範區;「阿山郊區」,發揮臨近「兩市(阿勒泰市、北屯市)、一站(火車站)、一港(飛機場)」優勢,大力發展綠色生態農業、休閒觀光農業……
記者了解到,佔據北屯市半壁江山的一八八團,立足資源優勢加大投入做好「農村轉向城市」、「農工轉向市民」的「轉型」文章,發展「小產品、大產業」「小商品、大市場」——其多個廠家的產品出口歐美十多個國家,麥製品、野豬肉製品、奶製品、炒貨等食品,遠銷大江南北。北屯市郊的一八一團16家工業企業產銷兩旺;一八二團水產品、畜產品、林果草料等農副產品,實現了生產、加工、包裝、倉儲、營銷一條龍。一八三團建成以「龍新緣」小區為標誌的高標住宅小區6個,實現了全團人口集中居主到團部。一八七團以「豐慶理想產業園」為平臺,建設北屯市的「御花園」。一八四團建成「屯南工業園區」,輸水管網工程和光伏產業園順利落地。
地處中哈邊境線的一八五團、建設「寒地田園小鎮」和「生態慢城」;在吉木乃國門下的一八六團坐擁地緣優勢,搶佔先機,發展口岸經濟,從事倉儲、物流、進出口貿易、報關報檢、境外農業綜合開發等業務,建集「戍邊、外貿、旅遊、生態、宜居」為一體的絲路經濟帶北通道口岸重鎮。
據悉,該師市還出臺了「四大功能區的發展百分考核制」,形成特色引導,分類支持,差異約束,精準發力,持續發展格局。
於林稱,北屯被批准建市四年來,規劃了「新區北組團」、「新區南組團」、「火車站組團」三個新區,規劃面積增加到36.5平方公裡。目前,城區面積擴大了一倍多……「四大功能區發展戰略」緊鑼密鼓地實施,注入新動力,帶來全面新變化。
據了解,1958年秋天,時任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政委的張仲翰,率部來到這裡布防鎮邊大本營。踏勘得仁山,決定把即將成立的第十師師部建在得仁山下,命名為「北屯」,意為「在新疆的最北部履行『屯墾戍邊』使命」。從此,這裡只有山名沒有地名的地方有了名字,為「得仁布防,天下太平」——新中國屯墾的偉業奠基。
記者登臨得仁山眺望,北屯盡收眼底。得仁山雄踞北屯市中心,一端牽手額爾齊斯河,一端連接南湖,成為城市的脊梁,支撐著北屯在新疆北部邊境迅速崛起。
據記載,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公元1190年——1244年,從得仁山啟程6次西徵,在得仁山休整部隊,點將布兵。長春真人丘處機和契丹才子耶律楚材,力諫成吉思汗要「得仁者贏天下」,成就了中華歷史上「得仁點將,天下歸一」版圖最輝煌的業績。這座山因此而聞名於世得名「得仁山」。
——凝聚歷史人文的厚重,北屯站在了新期待的潮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