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開通網上報名系統 保穆斯林去麥加朝覲公平排隊

2020-12-25 鳳凰衛視

核心提示:對於穆斯林來說,一生中到麥加聖城朝覲一次,是伊斯蘭教當中的最重要的五大功課之一。中國宗教局局長王作安說,現在要求朝覲的人比較多,不是想朝覲的人今年都能去朝覲上。所以,寧夏開始實施一個網上公開報名排隊的辦法,公開公平公正,防止有人找關係插隊。

鳳凰衛視11月19日《問答神州》,以下為文字實錄:

王作安:穆斯林一生中若有條件應到麥加朝覲

吳小莉:2001年9月11日,美國經歷了建國兩百多年來最血腥的洗禮。蓋達組織劫持了兩架飛機撞向世貿雙塔,發起了對美國的所謂「聖戰」。就在這起震驚全球的911事件之後,從中東到中亞,從蓋達組織到東突組織,伊斯蘭極端勢力迅速崛起,國際反恐形勢日益複雜,而中國也未能置身事外。

911事件之後,中國境內外的「三股勢力」,也就是暴力恐怖勢力、民族分裂勢力和宗教極端勢力,在中國穆斯林聚居地區特別是新疆,利用宗教煽動民族仇視和宗教對立,鼓吹進行「聖戰」。在這樣的形勢之下,中國伊斯蘭教就認為,開展有針對性的「解經」工作,已經刻不容緩。

王作安:伊斯蘭教當中有個詞叫「吉哈德」,極端組織把它解釋成「聖戰」,「聖戰」就是說「三股勢力」就講了,你每個穆斯林都必須參加採取「聖戰」,「聖戰」幹什麼?拿起武器來,你去搞,拿起炸藥來,你去搞恐怖活動,趕走現在的政權,要建立哈利裡法國家,建立東突厥斯坦、伊斯蘭共和國,這穆斯林一聽,這個什麼東西,「聖戰」就是什麼,宗教義務啊,就是說你按照宗教教義,你是不是穆斯林,你是穆斯林,你就要履行這種按照這種宗教義務去旅行你的宗教義務,這就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所以在這種一情況下,中國伊斯蘭教協會有針對性地的來開展解經工作,成立伊斯蘭教教務指導委員會,然後對現在,被「三股勢力」歪曲過的,或者、或者存在疑問的一些問題,進行澄清,作出權威的、正確的解釋,然後那麼去講過,編成「新臥爾茲」,新臥爾茲講給穆斯林聽.

吳小莉:臥爾茲,來自阿拉伯語,意為「勸導」、「訓誡」、「講道」等。在中國,講臥爾茲是數百年來伊斯蘭教傳統的講經宣教方式。2001年,首部《新編臥爾茲演講集》面世,其中一篇就題為《什麼是「吉哈德」和如何認識「吉哈德」'》。

王作安:根據大多數伊斯蘭國家,溫和派的,那種解釋,這個「吉哈德」是什麼意思呢,用我們漢語講,就是努力或者個奮鬥的意思,就每一個穆斯林都有私心雜念,都有不良的慾念,我們都要同這些東西做鬥爭,做一個純潔的穆斯林,這叫「大吉哈德」,是無條件的,是每一個穆斯林必須履行的義務。當然還有一個叫「小吉哈德」的意思呢,當你的國家,受到外國入侵的時候,你進行自衛,正義的自衛,這是可以,但是現在在中國不存在這個問題。所以這樣解釋後就,把它編成「臥爾茲」,毛拉、阿訇根據這個「臥爾茲」,在到清真寺裡去,給穆斯林演講,這個引導作用就很管用了。

吳小莉:王作安告訴我,解經工作開展這10年來,中國伊斯蘭教教務指導委員會一共編寫了46篇《新編臥爾茲演講集》,包括漢文和維吾爾文兩種文本,免費發放給各地清真寺。

吳小莉:我想聽您實事求是地告訴我們,這個新臥爾茲出來了以後,穆斯林們他們的反映如何,會不會有人覺得說,減少了《古蘭經》的純潔性,而需要一個中國版本,或者是說內地版本這樣一個新解,會不會有這種控制的意圖?

王作安:完全不存在這個問題。因為什麼呢?我們這個解釋,他們這個中國伊斯蘭教他們教務指導委員會,都是由中國伊斯蘭教界這個最有名望的這個大毛拉,大阿訇組成的,這個解釋也不是他們隨心所欲地的解釋,這是跟世界上主流的絕大多數穆斯林國家對這個問題的解釋,是基本一致的,不能沒有說為了什麼特別的需要,就我能給他加進去本來沒有的我自己什麼內容認識。

吳小莉:那現在穆斯林對於新的臥爾茲演講集或者是解經的內容,現在接受程度怎麼樣?

王作安:應該說我們這個至少我們的那個毛拉們、阿訇們都非常認可。為什麼呢,包括這些解釋,拿出去大家都覺得這樣解釋是可以認可的,再最後定稿,定稿後,他們在培訓的時候一起來學習這個臥爾茲,然後給穆斯林講。穆斯林,大多數都他信任毛拉、阿訇,對他們他講的他一般都信。

吳小莉:對於穆斯林來說,一生中到麥加聖城朝覲一次,是伊斯蘭教當中的最重要的五大功課之一。早在1988年,伊斯蘭會議組織就做出決議,根據各國穆斯林人口千分之一的比例來分配朝覲名額。各國均根據所分配名額,採取報名排隊的辦法。2011年,中國組織到麥加朝覲的穆斯林共有1.38萬餘人,而這與兩千萬的穆斯林總人口相比,還是有相當大的差距。

王作安:那麼現在要求朝覲的人比較多,不是想朝覲的人,今年都能去朝覲上,那麼怎麼辦呢,我們現在正在探討一個辦法,就是借鑑我們從寧夏開始實施的一個網上公開報名的辦法,就是什麼呢,這個設計了一個軟體,就是說大家都可以在網上報名,一報名就自動生成了,是公開的,後上去的人就排在後面,然輪到你就是你,這樣做就是說公開公平公正,因為有什麼這麼做呢,因為朝覲也會開後門的,通過各種關係,我插隊我先去朝覲了,這樣穆斯林就容易會有意見。當然這裡要說明一個問題,這些年來我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對於一個穆斯林來講,一生當中如果有條件,應該到麥加去朝覲一次,這個我們尊重,但是是有條件的。現在我們有些穆斯林呢,實際上剛剛經濟有點好轉,積攢了四、五萬塊錢了,朝覲一次回來又返貧了。

吳小莉:根據中國伊斯蘭教協會下發的文件,2011年中國穆斯林前往麥加朝覲的費用,是每人30947元人民幣。對於西北貧困地區的穆斯林來說,這確實是一個不小的經濟壓力。

王作安:作為我們政府來講,我既要尊重你的信仰,能夠給跟你創造條件,讓你今後能夠方便便利去朝覲,同時我們也要關心你的生活,大家都因為朝覲回來背了一身債,這也不好,所以要平衡這樣一種關係,做好信教群眾的工作,這現在也是我們現在面臨的一個很重要的一個課題。

吳小莉:其實最好的方法是讓他們就業,讓穆斯林能很好的致富?

王作安:所以我們作為政府來講,我們對穆斯林最好的回報,就是幫助他們能夠增加就業,發展生產,勤勞致富,改善生活,生活條件好了,咱們好多事情就都好辦了,這是最重要的。

王作安:中國與梵蒂岡談建交絕對不用103年

吳小莉:梵蒂岡是世界上最小的獨立主權國家,人口不到1000人,其國土面積只相當於中國北京的天安門廣場大。就是這樣一個袖珍國家,在當今的世界宗教事務當中,充當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而它,與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國之間的關係,則是時而微妙、時而緊張。

今年9月,在美國訪問的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局長王作安,回應了關於中梵關係的問題。他說,中國願意在「兩項原則」的基礎上,與梵蒂岡進行坦誠對話,共同尋找能夠解決彼此問題的方法。有評論就認為,這是中國向梵蒂岡發出了和緩信號,不過王作安並不完全認同。

王作安:中梵之間一直有對話,一直有交流,但是呢摩擦也不少,主要涉及到我們中國現在這個天主教,我們還在堅持自選自聖主教,這個梵蒂岡它覺得不能接受,所以我們在推進主教祝聖的時候呢,它就要出來阻撓,出來指責,這樣我們中梵之間的接觸也會受到一些波折,受到一些波折。其實我們態度很明確,我們原來是怎麼做的,我們繼續怎麼做,那麼至於我們雙方要談,那雙方談的有結果了,我們按雙方的要求來做,你不能說我們雙方還沒有共識,你就要求我改變,這是不現實的。當然過去也有美國的朋友很關心這方面問題,他們對中梵關係很關心,經常問我這個中梵關係什麼時候能改善,我說你不用著急,我說你翻翻你美國的歷史,美國跟梵蒂岡談判了103年了,我說我們絕對用不了這麼長時間,會解決這個問題的。

吳小莉:1952年,中國政府斷絕了與梵蒂岡的外交關係。但當時中國的天主教會仍然同梵蒂岡保持著宗教上的聯繫。1958年,中國天主教會交給梵蒂岡一份主教候選人名單,遭到當時的教皇庇護十二世的回絕,並要對被選主教實行「絕罰」。

王作安:因為那個時候主教大部分是由外國人擔當的,後來中國解放以後,這些外國人都離開了,這樣中國離開了教會就沒有主教了,對天主教來講,沒有主教就沒有教會,所以需要選主教,就沒有外國人就選中國人嘛,正好選中國人嘛,選中國人當主教,像我們漢口武昌兩個主教區,就選了兩位主教,選了兩位主教以後,就報給了梵蒂岡。

吳小莉:我們怎麼選的?

《問答神州》節目在鳳凰衛視中文臺播出[節目專區]

主持人:吳小莉[主持人專區]

首播時間:周六 18:15

重播時間:周日 01:40 周日 11:45

聲明:凡註明「鳳凰網」來源之作品(文字、音頻、視頻),未經鳳凰網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註明「來源:鳳凰網」。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穆斯林的麥加朝覲之路
    其一,到麥加朝覲,麥加是伊斯蘭教創教始祖穆罕默德的誕生地;其二,到麥地那朝覲,麥地那是穆罕默德去世的地方;其三,到阿拉法特山朝覲。  每年宰牲節期間去麥加朝覲稱為大朝覲,朝覲過的穆斯林被教民們尊稱為「哈吉」。其他時間去朝覲的稱為小朝覲,朝覲後沒有尊稱,因此全球的穆斯林都力爭能在每年的宰牲節期間去麥加朝覲。  伊斯蘭教法規定,凡經濟條件寬裕的穆斯林,每年都要奉行宰牲禮儀。
  • 1.2萬中國朝覲穆斯林抵達麥加準備迎接正朝
    據新華社沙烏地阿拉伯麥加8月28日消息,赴沙烏地阿拉伯麥加參加2017年朝覲的中國穆斯林日前已全部抵達麥加,準備迎接正朝的到來。 中國朝覲工作總團副團長李革28日對新華社記者說,今年赴麥加朝覲的中國穆斯林主要來自新疆、雲南、寧夏、甘肅、廣西等地,共1.2萬餘人。他們從7月30日開始陸續搭乘包機抵達沙特。
  • 中國1.4萬穆斯林赴麥加朝覲 路途艱辛費用昂貴
    下面,我們先通過一段介紹,來了解一下穆斯林的盛大活動--朝覲:  朝覲,是伊斯蘭教信徒所規定的必須遵守的基本制度之一,每一位有經濟和有體力的成員穆斯林都負有朝拜麥加的宗教義務,不論男女老少都會盡最大的努力,爭取一生至少要前往麥加朝覲一次,1932年沙烏地阿拉伯王國成立以後,麥加被稱為宗教之都,來自朝覲的人摩肩接踵,目前已經有76個國家收至不同語言的穆斯林到此朝覲,朝聖期間,穆斯林聚集在聖城周圍一起祈禱
  • 麥加見證伊斯蘭教奇蹟 朝覲複雜不易需條件
    楊志波:對,也就是說是我們深刻地通過這個朝覲的認識到,人類是同根同源。 王魯湘:對,從一個祖先過來的。 楊志波:都是從一個祖先過來。 解說:2015年,中國有14500多名穆斯林來到麥加朝覲,他們是從寧夏、甘肅、雲南、新疆和北京五個地方集中出發,飛往沙烏地阿拉伯的麥地那,然後再驅車前往聖城麥加。
  • 超過250萬穆斯林開始麥加朝覲 保安和交通備受考驗
    來自世界各地的超過250萬名穆斯林,14號開始在沙烏地阿拉伯聖城麥加的朝覲之旅,人數較去年增加兩成,當地保安和交通備受考驗。而由中國承建的麥加輕軌鐵路,15號開通營運,相信有助紓緩交通壓力。兩百多萬穆斯林14號,陸陸續續前往聖城麥加7公裡外的米納山谷聚集,並在當地的帳篷城中過夜。從而拉開了今年朝覲活動的序幕。
  • 麥加朝覲即將開始,百萬穆斯林匯聚一城!
    麥加朝覲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年度宗教朝聖儀式,是伊斯蘭五功之一。對在身體與財務狀況無虞的人而言,到麥加朝覲是一生必盡一次的義務,每年都有數以百萬計的穆斯林前往麥加進行朝聖。朝覲的最後是一個慶典——宰牲節會禮(Eid Al-Adha),全世界的穆斯林家家宰牲,部分留下自己食用,其餘分散給街坊四鄰和窮困之人,由朝覲者一起祈禱慶祝。這個慶典和開齋節會禮(Eid al-Fitr)是穆斯林行事曆上的兩大年度節慶。去年的麥加朝覲有約兩百三十萬人參加。
  • 14500名中國穆斯林陸續赴沙特朝覲
    中新社北京9月17日電 (記者 劉舒凌)2014年度赴沙特朝覲的近14500名中國穆斯林連日從北京、烏魯木齊、蘭州、銀川、昆明等地陸續啟程。
  • 沙特今年將允許人數有限的穆斯林前往麥加朝覲
    新華社利雅得6月22日電 (記者塗一帆)沙烏地阿拉伯外交部22日發表聲明說,沙特今年將允許「人數非常有限」的穆斯林前往伊斯蘭教聖地麥加朝覲。聲明說,考慮到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持續風險,沙特政府決定,今年的麥加朝覲將對「人數非常有限」的已經居住在沙特的各個國籍的穆斯林開放。聲明說,該決定旨在從公共衛生的角度確保朝覲以安全的方式進行,保護人們免受新冠肺炎疫情相關風險的威脅。
  • 北京今年首架朝覲包機啟程飛赴麥地那
    當日凌晨4時15分,來自河南、河北、內蒙古等地的298名穆斯林民眾身著統一的穆斯林服裝,佩戴用漢語、阿拉伯語雙語標註的身份牌,在首都機場排隊候機,準備前往聖城、完成朝覲功課。  74歲的陳愛鳳是今年河北團最年長的朝覲者,她站在人群的最前列,這也是其第一次出國。  「從2015年登記起,等了一年多我就確定能去麥加了。」陳愛鳳很激動。
  • 四百萬穆斯林匯聚麥加朝覲,遭遇罕見雷雨天氣
    今年的8月11日~13日是伊斯蘭教的古爾邦節,這是全球穆斯林群體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在這三天,穆斯林要穿新衣,屠宰牲口(牛、羊、駱駝),除了將肉食留給自己,還要免費送給窮人,以確保所有穆斯林都能在這三天吃到肉。
  • 沙特罕見暫停麥加「小朝覲」活動
    在此之前的2月26日,沙特已經暫時禁止外國穆斯林入境前往麥地那和麥加。有媒體擔憂,如果疫情持續擴散,今年7月一年一度的麥加朝覲也可能受到影響。資料圖:穆斯林在麥加大清真寺圍繞克爾白進行朝覲 @視覺中國據官方的沙特通訊社(SPA)3月4日報導,出於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擔憂,沙烏地阿拉伯宣布暫停向國民發放進入麥加大清真寺進行「小朝覲」的許可。除了麥加以外,在沙特第二大聖城麥地那,沙特官方也禁止進入先知清真寺。
  • 穆斯林的朝覲聖地麥加和聖城麥地那是沙烏地阿拉伯的兩張旅遊名片
    穆斯林的朝覲聖地麥加和聖城麥地那是沙烏地阿拉伯的兩張旅遊名片。其它地方如麥加出入紅海的門戶吉達也是不錯的旅遊勝地,瑪甸沙勒石谷考古遺址的雕刻石墓群堪稱世界奇觀,在漫漫黃沙中奇蹟般崛起的花園都市利雅得也是沙特之旅不可錯過的目的地...
  • 何謂朝覲?震撼!麥加朝覲是怎樣一種景象?
    什麼是麥加朝覲朝覲,是伊斯蘭教五大功課之一:每一位健康而經濟允許的成年穆斯林都有一生至少一次到麥加朝拜的義務,而麥加城,因為是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誕生地而名震寰宇。麥加朝覲歷史之悠久,規模之宏大,活動之光怪陸離,精神之虔誠,世所僅有。對於穆斯林來說,赴麥加朝覲,乃是他們一生中渴望實現的最崇高的理想。
  • 中國穆斯林信仰與自由:完成從西寧到麥加夢想
    突來的降雪和驟降的氣溫並沒有阻擋黃先生去西寧東關清真大寺做聚禮的腳步。早在周二,他就已為六、七好友佔好了周五做禮拜的最佳位置。20日中午12點半,中國西北青海省最大清真寺的宣禮塔響起洪亮的喚禮聲。2006年攜妻赴麥加朝覲後,他覺得十分幸福,對生活更充滿感恩。自1955年起,中國政府開始組織穆斯林團隊赴沙烏地阿拉伯朝覲。從最初僅有20多人成行,至今年超過1.18萬人包機趕赴沙烏地阿拉伯,去聖地麥加朝覲已成為許多中國穆斯林觸手可及的夢想。
  • 麥加朝覲人數將控制在千人左右
    新華社利雅得6月23日電(記者塗一帆)沙烏地阿拉伯朝覲事務部和衛生部23日召開聯合新聞發布會,宣布今年麥加朝覲人數將控制在千人左右。當天的視頻發布會公布了針對今年麥加朝覲實施的多項疫情防控措施,主要包括朝覲人數將控制在千人左右、不接受境外穆斯林朝覲、65歲以上穆斯林不能參加朝覲、所有朝覲者在完成朝覲儀式後必須自我隔離、每日監控所有朝覲者的健康狀況等。
  • 麥加大清真寺朝覲發生踩踏事故 盤點30年朝覲傷亡事故
    當地時間9月23日,沙烏地阿拉伯麥加,從世界各地趕來參加一年一度朝覲的穆斯林遍布麥加的大街小巷。據悉,全球約250萬穆斯林來到麥加參加朝覲。  中新網9月24日電 據外媒報導,2015年9月24日,沙烏地阿拉伯民防部門發布消息稱,麥加附近米納峽谷由於朝覲活動引發的擁擠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目前已導致150人死亡,約400人受傷。
  • 老城區裡的清真寺,曾是寧夏的標誌性建築
    銀川市內有為數不少的清真寺,其中位於銀川老城的南關清真寺,是寧夏最大的清真寺之一,曾是寧夏的標誌性建築。從承天寺步行到南關清真寺大約只需要半小時,清真寺門口支著張賣票的小桌子,門票10元,賣門票的說:女士不能進禮拜殿,裡面有個展覽館可以參觀。
  • 憶起曾經親歷的全世界穆斯林聖地——麥加禁寺
    新華社報導,2017年參加沙特麥加朝覲的1.2萬餘名中國朝覲人員圓滿完成朝覲功課,全部返回的新聞,令中國文化研究會李建軍教授憶起他擔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顧問兼宗教考核委員,曾親身深入到麥加,對伊斯蘭的聖地麥加有過一個實地的考察的經歷。
  • 疫情衝擊沙特,今年全球穆斯林朝覲之旅難了
    (觀察者網訊)由於新冠疫情衝擊沙特,今年許多穆斯林的麥加朝覲之旅可能懸了。據美聯社23日報導,沙特外交部前一天晚間發表聲明稱,考慮到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的持續風險,該國政府決定,今年的麥加朝覲將對「人數非常有限」、且已居住在沙特境內的各國穆斯林開放。沙特官方表示,由於大型集會既有風險,限制朝覲的決定是為了保護全球公共健康,因此他們的首要任務是讓穆斯林們能夠安全地進行朝聖。
  • 沙特最神聖的兩座城市,是穆斯林的朝覲聖地,他們一生要去一次
    在中東地區,沙特成為伊斯蘭教的中心,它有兩座最神聖的城市,是伊斯蘭教徒朝覲聖地,每年有多達幾百萬的聖徒去這裡朝覲,對於伊斯蘭教徒來說,這兩個城市一生最好能去一次。沙特的第一大聖城是麥加,坐落在沙特賽拉特山區一條狹窄的山谷裡,距離紅海大約80公裡,面積不到760平方公裡,人口約180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