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很經典的一首詩,句句不離「兒子」,卻被選入初中課本

2021-01-09 沉醉古詩文

文/顧無

【引觴漫談】

故事要從曹操與孫權在赤壁之戰前的一次對壘說起。

那一次對壘在歷史上留下的痕跡並不深刻,演義中也只是淺淺帶過,以兩人的一封書信告結。不過倒是流傳出了一個佳話,關於生兒子的話題。

話說曹操在陣前見到儀表堂堂,氣度不凡的孫權,不由感嘆了一句「 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升兒子,豚犬耳。」

生兒子就應該像孫仲謀這樣啊!像劉景升的兒子,與他相比簡直就是豚犬。豚犬就是豬狗,可見曹操心中是多麼的看不起劉琮。

這麼著名且具有觀點性的言論,自然被後人記了個清楚,還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了起來。

【臨其詩境】

那個別有用心的人,就是南宋辛棄疾。

辛棄疾一生為收復中原而奔走,許多的前線名城都留下過他練兵習武的痕跡,這一次,他來到了鎮江。

嘉泰三年的六月,辛棄疾被任命為紹興知府兼浙東安撫使,第二年的三月又被改為鎮江知府。鎮江曾經是英雄用武之地,是無數將士生死相拼,建功立業的地方,而時光遷移到了南宋,曾經的軍事重鎮卻成為了漢民族與金人對壘的第二道防線。

世殊時異,不禁讓人感慨萬千。

登臨鎮江的北固亭,望著與前朝相似的河山,想著近幾百年間山河的更迭,王朝的興亡,再看看那依舊奔騰不息的長江。山河不易,但昔人已經不見。在這樣特殊的關口,辛棄疾又回憶起了幾百年前那個英雄輩出的年代,三國。

於是有此一首《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經典原文】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辛棄疾 〔宋代〕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條分縷析】

開篇是一問,「何處望神州?」去哪裡遠望我們失去的神州故土啊!

接下來是回答,滿眼的風光,都在這京口的北固樓中,只是可惜,中原的風景雖然如故,在居於其上的統治者已經「換了人間」,遺民在新統治者的鐵騎下過著水深火熱的日子。所以這滿眼風光,莫說是滿眼荒唐,不提也罷。

漢族那麼悠久的歷史,不知道經歷了多少次王朝更迭,山河與星空亙古不易,又不知道見證了多少英雄起落,歸於沉寂的故事。「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悠悠的煙雲就是對這一句的回答。

無論世間發生了多少事,長江卻依舊無窮無盡地奔騰翻湧,一直到世界的盡頭。到這裡上闋結束,辛棄疾還只是在感慨歲月與時間,沒有引入具體的事件人物。

下闋一開始,撲面而來是幾百年前的軍旅氣息,那時的將士為了榮耀而戰鬥,今日的將士卻養尊處優,就算想要建功報國都沒有門路,相比之下,更見時代之悽涼。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孫權年紀輕輕,其父兄孫堅,孫策就都早亡,迫不得已讓年幼的孫權接過了江東這份基業。孫權卻也沒有辜負父兄的信任,在一眾老臣與周瑜的輔佐下,將江東經營如鐵桶一般,「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地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這是臥龍諸葛對吳國的評價。

自古英雄出少年,這天下還有誰是孫權的對手呢?辛棄疾以兩位英雄的名字作為回答:「曹劉」。三國三國,天下三分,孫權以少年之資與梟雄仁君並肩而立,守住這天下三分之一的土地山河,這等壯麗的功績,多麼讓人心血澎湃。

最後,辛棄疾也發出了一聲感嘆,「生子當如孫仲謀」,生子,就要像孫仲謀這樣啊!

在這裡,辛棄疾自然不是要和各位討論生孩子的問題,他自己的幾個孩子也都在詞中「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這樣的生活,也是人生的另一條出路,沒有誰對誰錯,亦無高下之分。

辛棄疾真正想表達的,大概是希望南宋一朝能夠多出幾個有家國情懷的少年志士,希望自己的執念還有人能傳承下去,希望收復中原的理想在未來的某天終得實現。

生子當如孫仲謀,亦是英雄當如孫仲謀!

相關焦點

  • 《唐詩三百首》:杜甫爺爺,唯有一首詩被選入,原來是難得的經典
    對於歷史、文化的研究都有巨大意義,《唐詩三百首》是古詩中最為經典的作品集合。其中杜甫的作品就有三十五首,但是安久今天想和大家一起欣賞的,是杜甫的祖父杜審言唯一被選入的作品。杜審言生活在初唐時期,也曾高中進士,但是仕途並不是一帆風順,後來也遭到貶謫。在《杜審言集》中,收錄了他的詩作共計四十三首。但是為什麼被選入《唐詩三百首》的只有一首,其實也是有原因的。
  • 因一首詩招來10年禍事!劉克莊這首詠梅詩,無一梅字卻句句不離梅
    筆者本期要介紹的也是一首經典詠梅宋詩,全詩雖無一梅字,卻句句不離梅。不過讓人意外的是,這首詩卻讓當時的宋代文人不敢點評,這又是為什麼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走進這首特別的詠梅詩一探究竟。《落梅》南宋-劉克莊一片能教一斷腸,可堪平砌更堆牆?飄如遷客來過嶺,墜似騷人去赴湘。
  • 辛棄疾最經典的一首詞,堪稱千古佳作,開篇就是名句,選入課本
    讓我們走進辛棄疾的世界裡,一起了解他筆下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 辛棄疾一首出神入化的詞,平淡中句句都是講究,詞中之龍已入化境
    但不管如何排,有一個人都穩坐前3的寶座,這個人就是詞中之龍辛棄疾。一生戎馬的辛棄疾與蘇軾並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他將宋詞推向了一個嬉笑怒罵皆可成文的境界。或許是因為一生金戈鐵馬,讓他生性灑脫豪放,於是他的詞也變得毫無規矩、變化無端。開心時他寫下「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除了他誰能將蛙聲寫得這麼唯美?
  • 孟浩然中年一首詩,內心孤寂,讓人深有同感,太經典選入課本
    然而就算他才華驚世,但是最後的結果卻依舊是沒有中榜,更悲劇的是,他還因為寫了一首詩得罪了唐玄宗,得罪了皇帝的人,還想在仕途上有所發展,那簡直是痴人說夢。所以他滿心落寞地離開了長安這個地方又到吳越去漫遊。而在這段期間,他就寫下了很多作品用來排遣心中的那種苦楚,而今天為大家分享的就是其中一首,也是最具代表性的,被選入到小學教材之中。
  • 辛棄疾很經典的一首詞,把鄉村普通的風景,描寫得充滿了詩情畫意
    不過有一首詞卻又是別具一格,完全只是描寫了鄉村普通的風景,以及普通的事物,也就是這首經典的《清平樂·村居》,這首詞也是膾炙人口,整首詞生動有趣,寫出了不一樣的鄉村美景,還有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讀這樣的作品,也最是能夠感受到最真實的鄉村生活。《清平樂·村居》宋代:辛棄疾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
  • 史上最經典的一首竹詩,全詩無一竹字卻句句不離竹,年年入選課本
    古代的詠物詩花樣繁多,其中經典也不在少數,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同被列入「歲寒三友」以及「四君子」的竹子。古代人喜歡借物喻人,通過植物自身的一些特徵來讚頌某人的優秀品質,例如蘭花,梅花等等。至於竹子自然也是文人讚頌的對象之一。
  • 辛棄疾很有趣的一首詞,喜歡的人覺得夠驚豔,不喜歡的人覺得太土
    在《西江月》中,他以稻花和蛙聲這兩樣別的文人不會碰的景物入詞,寫出了「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經典;在《賀新郎》中,他以「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吟出了自己的疏狂和不羈;在《菩薩蠻》中,他以「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彰顯著自己的霸氣。一首首經典之作,詮釋著不一樣的詞中之龍。
  • 乾隆一生作詩4萬首,只有一首選入小學語文課本,你怎麼看?
    康乾盛世,但是乾隆卻扮演了一個敗家子的角色,奈何他還長壽,當他撒手人寰的時候留給兒子的是一個千瘡百孔的清朝可以說,在清朝鼎盛的乾隆年間,其實已經奠定了清朝滅亡的基礎。乾隆到處遊山玩水,沾花惹草,耗光了大清國庫,而且還關閉了對外的開發,自認為大清什麼都不缺,看不起洋玩意。
  • 李清照最豪氣的一首詩,同為山東老鄉的辛棄疾,都不得不服
    無論是少女時代《如夢令》中的「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還是新婚後《醉花陰》的「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亦或是中年的《一剪梅》中的「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無一不成經典,至今無人超越。但就是這樣的婉約的才女,卻寫下了一首令男子都不得不服氣的五言絕句,全文僅20字,卻令人拍案叫絕。
  • 朱熹最經典的一首詩,通篇描寫的如詩如畫,更是時常入選課本!
    往往可能只是一首很普通的詩作,但是讀來卻是令人拍案叫絕。對於這樣的作品,如果能夠加以致用,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那都是會受益終生。朱熹的很多詩作也是無比的唯美,自然裡面也是充滿了哲理,特別是他的《觀書有感二首》,更是處處彰顯智慧,充滿了一種深刻的哲理。
  • 辛棄疾曾為一個侍女寫過詩,每句詩都有對方的名字,令人讚不絕口
    在古時候等級階層很嚴格的制度下,侍女這樣的身份一般是上不了臺面的,而且基本上很少有人會注意到這個群體,他們沒有什麼社會地位,更別說有文人會為他們作詞作詩了。不過有一個特例,就是號稱「詞中之龍」的辛棄疾就曾為自己的同僚侍女做了一首詩,而且句句有裡面有對方的名字,令人讚不絕口。
  • 蘇軾溫暖世人900年的一首詩,句句都是經典,失意時就想想它
    蘇軾溫暖世人900年的一首詩,句句都是經典,失意時就想想它!贈劉景文蘇軾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這首詩作於1090年冬。這首詩就是劉景文遭遇挫折之後,蘇軾安慰他而創作。誰知竟成為了千古絕唱。「荷盡已無擎雨蓋」詩的首句,先用高度概括的筆墨為讀者描繪一幅初冬圖。然後將視線轉向籬笆邊的殘菊「菊殘猶有傲霜枝」。菊花到了冬天,雖然飽受風霜,枝葉慘敗,仍然凌霜傲立。
  • 辛棄疾並不出名的一首詩,有一句堪稱經典!秦淮八豔有人以此取名
    但是辛棄疾的抗金之路和仕途並不順利,而是遭到多次的貶職和彈劾。他滿懷的壯志總是不能實現,只能寄情於詞,揮灑筆墨成一腔熱血。辛棄疾現存的詩詞有六百多首,詞集《稼軒長短句》更是流傳至今。辛棄疾在被徹底罷官歸隱的第四年,曾經寫下了這樣一首《賀新郎》,表達自己壯志不酬,虛度年華的不滿。賀新郎·辛棄疾甚矣吾衰矣。
  • 辛棄疾最狂的一首詞,全篇都是名句
    辛棄疾不僅是後人公認的大詞人,享有「人中之龍」的美譽,就在當時,他的詞作也廣受讚譽。有才華的人普遍自負,辛棄疾也不例外。每當辛棄疾組織朋友喝酒,就讓手下人將自己的新作品拿給朋友看,並且希望朋友能夠給些修改意見。
  • 蘇軾寫給弟弟的一首詩,開篇便是千古名句,後面還被選入小學課本
    蘇軾寫給弟弟的一首詩,開篇便是千古名句,後面還被選入小學課本詩人筆下的悲歡離合總是能撥動人們的心弦,情感是互通的,那些讓你難忘的詩句,當再一次讀起時,是否還有著情感的波動呢?詩人蘇軾的一生是坎坷的,為官多年他始終堅持自己的政治立場,不盲目順從他人,他才華橫溢,內心寬廣,精神高遠,他也遭受過別人不理解的坎坷痛苦和失意潦倒。
  • 辛棄疾拼湊了一首詞,全詞僅僅只有五句,句句都是他抄襲別人的
    接下來的「江山猶是昔人非」,出自蘇軾《陌上花三首·其一》,因為詞格的原則,辛棄疾沒有「全句抄襲」,只抄了後三個字。而最後一句,是出自李嶠的《汾陰行》。如果只是單純地抄來別人的詩句,拼湊成一首詞,原本難度也不大。不過,「集句詞」卻要求所用句子與原詩有意義上的關聯。
  • 因為7個字,家長建議將辛棄疾《破陣子》移出課本,有道理嗎?
    辛棄疾作為南宋將領,就是這樣一個人。辛棄疾是橫刀立馬的狂沙戰士,是一匹金戈鐵馬。他為抗敵事業終生奮鬥,其間有過凱旋,有過大捷也有過挫敗與失利。但同時他也是一位豪放派詞人,有「詞中之龍」之稱。因為這7個字,家長建議將辛棄疾《破陣子》移出課本,有道理嗎?
  • 白居易的一首看似很簡單的一首詩,為何被收入課本?
    詩王白居易創作了許多優美的詩篇,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但他還寫了一首兒童詩,你知道詩哪一首嗎?這首詩就是《池上》,寫了一個小孩偷採蓮蓬的故事。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一個小孩乘著小船,在池塘裡同偷偷地採了大蓮蓬、蓮藕,不知道隱藏船行駛的蹤跡,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條船兒划過的痕跡。
  • 李商隱最經典的一首詩,只有四句,卻句句讓人沉醉!
    李商隱是晚唐時期甚至是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所以李商隱的很多詩,讀起來音律和諧,優美動人。如《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是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全詩以景寄情,寓情於景,以竹塢、亭檻、流水、枯荷等極其尋常的景象,勾勒出了極為清幽的絕妙意境,含蓄地表達了李商隱對崔雍、崔袞兩兄弟的思念之情,以及抒發了詩人自身的寂寥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