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的首要任務就是給寶寶提供最優質、最健康的母乳。在哺乳期的媽媽因為要通過乳汁將身體的營養物質進入寶寶體內,因此對於哺乳期吃的東西還是要多加重視的。哺乳期的媽媽補充的營養是寶寶所需營養的直接來源,媽媽在餵母乳期間,為了自身及寶寶的健康,應避免攝取某些會影響乳汁分泌的食物或個人的一些特殊嗜好,以免破壞良好的哺餵效果。以下這5類食物,在哺乳期內,媽媽還是少碰為妙哦。
1、含咖啡因、可可鹼、酒精的食物
軟飲料、巧克力、咖啡、茶和某些感冒藥中都含有咖啡因,都是影響寶寶健康的食物。因為咖啡裡含有咖啡因,巧克力含有可可鹼,這些成分會滲入母乳並在寶寶體現內蓄積。咖啡因和可可鹼能傷害神經系統和心臟,並使肌肉鬆弛,排尿量增加,使寶寶消化不良,睡眠不穩。另外,媽媽多吃巧克力會影響食慾,多喝咖啡會影響睡眠。母親飲用較大量酒精後,會阻斷催乳素的分泌,進而導致噴乳反射低下,使泌乳量減少。哺乳期的媽媽長期大量飲酒可能使嬰兒產生嗜睡、易出汗、深睡、肌肉力量軟弱,身長增加減少、體重增加不良甚至發生動作發展延遲等現象,也可能因吸吮反應變差而使嬰兒的母乳攝入量不足。
2、容易造成回奶的食物
母乳餵養是最健康安全的,加上不少的奶粉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所以年輕媽媽們更是希望能母乳餵養了。但是,有些寶媽在吃了容易造成「回奶」的食物,比如韭菜、花椒,會出現泌乳量減少的情況,甚至造成寶寶「斷糧」。
雖然很多食物「回奶」的科學性,還沒有經過證實,但臨床上確實有不少哺乳期的寶媽吃了而回奶,奶量變少。其實,我們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哺乳期你可以嘗試愛吃的食物,只要發現有奶水變少的跡象,應立即迴避可疑食物,以免造成回奶、斷奶現象,從而影響到對寶寶的哺乳。
3、辛辣、刺激性食物
有些媽媽一直以來都是無辣不歡的,但是寶寶的腸胃功能還比較弱,是不能承受過於辛辣的刺激性食物的。如果寶媽媽不注意經常食用辛辣食材,這些辣味食物會從乳汁中進入寶寶體內,引起寶寶拉肚子或脹氣,影響寶寶健康。因此,媽媽還是儘量少吃或不吃。
同時,刺激性強的食物還會改變奶水的品質,使奶水的口感不再受到寶寶的歡迎,寶寶會拒食的。所以說,哺乳期的寶媽媽要儘量減少攝入如辣椒、蔥、姜、蒜等刺激性食材,以免影響到寶寶。當然進食少量調味品,如胡椒、酸醋等,還是可以的。
4、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哺乳期屬於人體高度敏感時期,有的哺乳期的寶媽媽身體比較弱,免疫力不強,很容易就會造成因為飲食不當而發生自身過敏現象。對只有幾個月的小寶寶來說,母乳是最主要的食物來源。媽媽吃的食物會通過乳汁進入寶寶的體內,這個階段媽媽的飲食其實是和寶寶共享的。嬰兒由於免疫系統發育不平衡,天生容易往引起過敏的方向傾斜,有些寶寶對媽媽吃的某些食物會有過敏反應,這些食物在媽媽吃下後2個小時便能進入乳汁,讓寶寶不舒服。
5、醃製食品
經過醃製的魚、肉、鹹菜等食品,含鹽量比較高。一般成人每天食鹽量為4.5—9克,根據平時習慣,不要忌食鹽,也不要吃得太鹹。媽媽吃得太多鹽,吃了會通過奶水傳給寶寶,增加寶寶腎臟負擔,也會使血壓增高。所有,哺乳期還是吃新鮮的蔬菜瓜果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