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關於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還有哪些好建議?

2020-12-15 澎湃新聞

在英國智庫Z/Yen集團發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26)」排名中,上海連續三次保持在前5位。作為中國內地排名位次最高的城市,上海和紐約、倫敦、新加坡等城市相比,在建設國際金融中心方面還有哪些差距和可以努力的地方?

10月15日,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SHIFD)、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NIFD)在上海舉辦「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論壇」,會議聚焦「金融基礎設施和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眾多來自金融機構、高校、網際網路公司、智庫等嘉賓就此話題開展討論。

有何「短板」?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房地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實驗室副主任蔡真表示,國際金融中心包括三個要素,一個是市場性,二是機構聚集場所,第三是科技創新。上海金融市場規模情況較好。但從機構、財富的聚集度和風投等情況來看,上海還存在一定差距。

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副院長高華聲認為,上海要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國際一流金融中心,不應該是中國一個國家的事情,應該是全世界主流商業金融機構的廣泛利益訴求。「大家都希望你能成為金融中心,大家都可以從中分一杯羹,這個情況下你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就更可能。國際金融中心應該在國際市場上為國際資本服務,為國際機構提供舞臺,服務受益的不僅僅是中國機構,也是全世界機構,這才是國際金融中心。」他說。

高華聲說:「紐倫港坡是一個人在戰鬥嗎?倫交所的頂級受益方還有卡達、美國。港交所第一大股東是香港政府,第二大股東是美國JP摩根,這些例子說明以交易所要素市場為例,基礎設施建設中,一線交易所都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是通過某種利益捆綁一群人為它服務,它的崛起滿足自己的利益也滿足其他人利益。」

蘇寧銀行董事長黃金老認為,就國內很多城市來看,雖然大家都規劃著或自稱是這樣那樣的金融中心,但從融資便利上看,多數城市都還不是區域內的融資中心,所以也算不上真正的金融中心。在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過程中,同樣需要注重夯實融資功能,要能為全球市場主體提供融資便利。

「前幾天與東京銀行的一位專家交流,他講到1990年,東京證券交易所的外國掛牌企業高達125家,現在則不足10家。國外掛牌企業數量的快速下降,一定程度上也可視作是東京為全球市場提供融資的能力在下降,會一定程度上影響其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黃金老舉例。

黃金老認為,從目前各類評比上看,國內各城市的金融中心建設取得明顯進步,在全球僅次於美國,但我們存在偏科的問題,以結算來衡量的確很大,但從融資功能看,還需要補課。就一些核心城市看,目前還沒有成為國內市場的融資中心,更何談服務於全球企業。所以,要繼續夯實融資功能,這是金融中心建設非常重要的基礎。

在金融基礎設施的建設方面,黃金老說,國外的一些城市更強調支付清算功能,而我國則相對泛化,更多地會先強調法制和信用環境等。以《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行動計劃(2018-2020年)》為例,裡面就比較重視信用法制環境建設。某種程度上,我們還處於這個階段,而歐美一些發達國家,信用法制環境已經比較完善,不需要再強調。

「除了法制環境、信用環境等,支付清算系統無疑是最重要的基礎設施,這裡面包括支付系統、證券存管與結算系統、中央對手方、交易報告庫以及各類交易所、平臺等等。那從夯實融資功能的角度看,還需要夯實與便利融資、保護融資有關的制度環境和配套服務建設。比如資產評估、信用評級及資產處置等。比如上海建設了國內首個金融法院,在便利不良資產處置等方面就有望發揮很好的作用,對全國其他城市也能起到表率作用。」黃金老說。

該怎麼做?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在未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進入新階段的大前提下,如何能夠把握好數字經濟發展它的成果,能夠讓這些成果更好在金融中心建設中間加以運用,這個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舉措。

連平從四個方面對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提出建議,一是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化。健全數據交易法律法規,頂層制度設計方面加快制定出臺關於促進數據市場化指導意見,明確數據監管通用規則,注重數據價值挖掘和利用。完善數據市場交易機制,強化數據保護與管理。二是大力推進金融科技發展。底層技術研發力度要加強,進一步完善頂層設計和政策方面支撐,強化監管科技突破,重視金融科技人才培養。三是發揮大型銀行市場系統骨幹作用。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中間大型骨幹型金融機構,大的商業銀行,應該不僅僅是金融中心參與者,應該是金融系統中間不可或缺骨幹組成部分,有助於市場平穩運行,同時有助於很好控制相關一系列風險。這方面還需要大的金融機構,發展數字經濟、金融科技等來推動自身的擴展和完善。大力推進組織架構優化升級,深度參與市場建設發展。積極推進跨境金融業務創新。四是更好運用數字經濟手段和方法,建立有效的風險防控體系。這當中首先是強調本幣優先,防範幣種錯配風險。防範幣種錯配對於外匯市場產生衝擊,有利於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完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

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院長周振華認為,國際金融中心相匹配的金融基礎設施需要從六方面進行建設,分別為制度、技術、社會、市場組織、空間、文化。

黃金老建議,要大力發展銀團貸款,讓上海成為國內企業的融資中心。

「說到國際金融中心,大家喜歡對比香港和上海,一般認為,香港的金融基礎設施更完善,國際化程度更好。其實從企業的角度看,我的感受是在香港融資也很便利。今年1月份,蘇寧金融在香港做了38億港元的銀團貸款,今年9月份,第二筆20億港元的跨境銀團貸款又成功落地,相比之下,在國內城市做這麼大金額的銀團貸款,還遠遠達不到這樣的便利性。企業融資的便利性背後,其實是香港這個市場深度和廣度的反映。」黃金老說。

黃金老認為,回到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我們不能忽視貸款市場的發展,應大力發展銀團貸款等產品,先成為國內企業的貸款融資中心。現階段來看,國內企業已普遍在多家金融機構融資,但金融機構相互之間信息不連通,在貸後管理上不同步,對風險判斷各異,很容易出現某家銀行察覺不妙先撤資、企業和其他銀行陷入被動的情況。如果以銀團貸款的形式進行融資,協調性有質的提升,很多潛在問題就能提前化解。

當然,目前在國內做銀團貸款,要遵循現行制度要求,有些對於全國性融資中心的建設會造成制度層面的障礙。比如江蘇企業貸款必須由江蘇省內銀行(分行)發起,不能跨區域來做等。但上海要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就需要在現行制度政策層面做出一些突破和改變。

黃金老表示,對一個城市而言,在發力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過程中,不能忽視金融科技的力量和作用,要持續發展金融科技。從業務層面看,很好地發揮了降本增效防風險的作用;站在更加宏觀的視角看,金融科技也能有效降低金融基礎設施的建設成本。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2020上海金融論壇舉行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
    2020年12月13日,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高金/SAIF)、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共同主辦的2020上海金融論壇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報告發布會在上海舉辦。本次論壇由中國金融信息中心、上海新金融研究院、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國際金融家論壇協辦。
  • 薈萃國際頂層智慧聚焦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2020上海金融論壇隆重...
    央廣網上海12月13日消息(記者吳善陽)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共同主辦的2020上海金融論壇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報告發布會今天舉行。2020上海金融論壇現場(央廣網記者 吳善陽 攝)新冠疫情來襲,全球政治經濟格局加速重構,傳統金融體系遭遇挑戰,創新與變革迫在眉睫;適逢中國迎來「十三五」收官之年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基本建成元年,2020上海金融論壇以「改革與開放:雙循環下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為主題,展開多角度、多層次、多領域的對話和思想碰撞。
  •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報告發布:十四五上海要...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中長期目標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中提到。12月13日,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報告發布。報告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聯合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共同編寫。屠光紹和李揚教授作為課題報告牽頭人。
  •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報告發布: 十四五上海要...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中長期目標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中提到。12月13日,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報告發布。報告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聯合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共同編寫。屠光紹和李揚教授作為課題報告牽頭人。
  •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報告摘要|2020上海...
    12月13日,《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在2020金融論壇上發布。該報告由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與上海新金融研究院聯合撰寫。通過深化金融改革、擴大金融開放,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要在促進國內金融體系完善和結構優化、支持國內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要在加快確立並鞏固其全球人民幣資產中心地位、帶動人民幣國際化中發揮更大作用;要在促進國內國際金融資源有效配置、良性互動中發揮更大作用。圍繞夯實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基礎支撐,報告對 「十四五」期間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從八個方面提出共 31條相關建議。
  • 上海自貿區應成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助推器
    一是因為黨中央、國務院都已明確指出要將上海建設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二是上海早在上世紀30年代就已經是遠東乃至亞洲的國際金融中心,這說明上海有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良好基因;三是通過上海自貿試驗區,來作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助推器的客觀條件已經具備;四是上海在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而人民幣國際化可以加快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五是上海有著我國獨特的人文資源、科研機構和教育資源的優勢,可以為上海成為國際金融中心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 2020外灘金融·上海國際股權投資論壇 圓桌論壇分享四
    來源:時刻頭條2020年12月11日,第十四屆「外灘金融 上海國際股權投資論壇」(2020 SIPEF) 於上海順利舉行。本次論壇邀請到了相關政府領導,股權投資領域專家,金融資本行業大咖,中小企業創始人等眾多嘉賓,除了嘉賓大咖的主旨演講外,現場還設立了主題多元,內容精彩的四場圓桌論壇,各位論壇嘉賓旁徵博引,揮斥方遒,資訊豐富,場面火爆。
  •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報告發布,提出八個方面共...
    圖說:上海交通大學兼職教授、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理事會執行理事屠光紹解讀報告 採訪對象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楊碩)《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昨天在上海發布。該課題報告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聯合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共同編寫,對「十四五」期間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從八個方面提出共31條相關建議。報告指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已取得重大進展和顯著成效。「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提出新的發展任務。
  • 砥礪奮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紀實
    習近平總書記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極為重視和關心,並高屋建瓴地指出,「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是事關全局的國家戰略,是中央交給上海的歷史重任,上海要努力開創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新局面」。習近平總書記數次視察上海,均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寄予了新的歷史使命和時代囑託。
  • 屠光紹: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已經進入到了承上啟下的重要時間節點
    鳳凰網財經訊 2020年12月13日第六屆「上海金融論壇」正式舉行。本次論壇以「改革與開放:雙循環下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為主題,鳳凰網財經全程報導。上海交通大學兼職教授、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理事會執行理事屠光紹和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高金兼職教授李揚共同在論壇上發布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報告。
  • 與倫敦和紐約相比 上海成為國際金融中心還有多遠?
    上海成為國際金融中心還有多遠?2018年博鰲亞洲論壇期間,我國宣布了一系列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的新舉措。上海率先做出響應。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近10年來成果顯著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有兩個重要裡程碑。其一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報告提出「儘快把上海建設成為國際經濟、金融、貿易中心之一,帶動長江三角洲和整個長江流域地區經濟新飛躍」;其二是2009年3月2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了關於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意見,提出2020年將上海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和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
  • 屠光紹: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非常重要,要加快推進建設進程
    早在2009年,國務院19號文件就將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作為國家戰略提出階段性目標:到2020年,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以及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這一期間,正逢屠光紹從證監會副主席任上轉戰上海,出任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一職,因此他也成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重要參與者之一 。
  • 附件: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評估報告(2009-2020)
    一、摘要 2009年國務院通過《關於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位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下稱「19號文」),明確了上海至2020年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以及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的目標。
  •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未來如何建設?看看這份報告怎麼說
    當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已取得重大進展和顯著成效,「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給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提出了新的發展目標。12月13日,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聯合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共同編寫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報告(下稱「報告」)在2020上海金融論壇上發布。
  • 報告|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新的發展任務應如何實現?
    2020年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以及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新的發展任務應如何實現?發布會現場 澎湃新聞記者 胡志挺 圖12月13日發布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報告指出,新發展格局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長期目標應進一步明確:到2035年,上海要基本建成引領亞洲輻射全球、以開放的現代化金融市場體系為核心、以全球人民幣資產配置中心為標誌、與紐約和倫敦並駕齊驅的頂級全球金融中心。
  • 屠光紹:上海有「五個中心」 但金融中心是其核心內容
    來源:新浪財經2020年12月13日第六屆「上海金融論壇」正式舉行。本次論壇以「改革與開放:雙循環下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為主題。上海交通大學兼職教授、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理事會執行理事屠光紹和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高金兼職教授李揚共同在論壇上發布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報告。
  • 屠光紹: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已進入到承上啟下的重要時間節點
    12月13日,以「改革與開放:雙循環下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為主題的第六屆「上海金融論壇」在上海中國金融信息中心正式舉行。上海交通大學兼職教授、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理事會執行理事屠光紹表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報告起草的背景在於中國的金融改革和開放又開啟了新的階段。比如說中央提出的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對於整個中國金融體系完善和結構優化都做出了很多的安排。
  • 屠光紹: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不會取代香港地位
    新華網香港1月20日電(記者王敬中)上海市副市長屠光紹20日在此間表示,加快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不會取代香港地位,而是更加有利於滬港兩地在更高層次開展合作,更加有利於支持和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屠光紹在「亞洲金融論壇」上表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不是此消彼長,也不是零和遊戲。
  • 站在新的起點,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如何明確新的目標--上觀
    2020年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基本建成之年,站在新的起點,上海將如何邁上新臺階?12月13日,試圖為此尋找答案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在2020上海金融論壇上發布。這份報告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聯合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共同撰寫。
  • 上海力爭5年打造全球金融科技中心,除了陸家嘴還有哪些「發力點」?
    金融科技又將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提供怎樣的核心競爭力?在日前舉行的徐匯區政協「匯言」專題論壇上,各方專家圍繞「疫中之思·全球大變局下的徐匯發展策略」這一主題,探討了中心城區如何在疫情影響中為上海下一步經濟發展擔當使命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