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力爭5年打造全球金融科技中心,除了陸家嘴還有哪些「發力點」?

2021-01-20 騰訊網

徐光啟作為文化IP,如何發掘更高、更深遠的文化產業價值?金融科技又將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提供怎樣的核心競爭力?在日前舉行的徐匯區政協「匯言」專題論壇上,各方專家圍繞「疫中之思·全球大變局下的徐匯發展策略」這一主題,探討了中心城區如何在疫情影響中為上海下一步經濟發展擔當使命重任。

讓企業和企業家「唱主角」

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指出,疫情對未來經濟、外貿、金融產生的影響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逆全球化思潮湧現;全球產業鏈出現斷裂風險;部分西方國家無底線釋放流動性對大宗商品和全球市場產生長遠影響;二戰以來建立的國際治理體系受到衝擊,包括全球安全體系、金融市場體系、大宗商品定價體系、全球貿易規則等。

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楊成長認為,制定「十四五」規劃時,面對外部環境影響,更應該以市場化、國際化的視野來應對疫情、制定規劃。他的第一個建議是,徐匯區作為上海中心城區,在制定「十四五」規劃時,要更進一步發揮市場經濟機制,讓企業、企業家在市場唱主角。「企業家是最善於發現商機,而後利用其掌握的生產要素,組織生產,形成產品和服務,並且願意承擔整個過程中所存在的風險的人。」

楊成長做專題演講

楊成長表示,上海的中心城區應該在要素市場改革、要素配置能力上起到核心作用,建立定價、交易、配置市場體系,從要素確權到交易單位、要素定價、交易方式、如何配置、如何監管,成體系地推動要素市場發展,才能服務好上海作為長三角和全國的要素定價、交易、配置中心。他建議,徐匯區在科技、文化以及人工智慧、智慧財產權等領域在上海具有先發優勢,因此下一步應該著力聚焦高端人才、知識(文化)、技術、數據、管理等五大類要素的發展。

要素市場如何發展?楊成長表示,上海中心城區在現代服務業領域都發展較為成熟,在下一輪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產型服務業中,信息服務業、商務服務業和科技服務業仍將保持較快增長,將這三類產業作為抓手,可以更好地幫助徐匯區實現五大要素市場的建設。「這其實又回到了關於市場經濟分工的話題。」他表示,這三類服務業是典型的企業經營中分離出的服務環節,而市場經濟的一大特點就是「分化」,讓企業更專注自己特長的事務,比如技術研發、產品開發等。「現下很多政策都聚焦高新技術產業,其實傳統產業、服務業仍舊是發展的基石,這點需要政策制定者更多的思考。」

數字經濟發展迎來分化期

徐匯濱江

「製造業對標德國、服務業對標新加坡,科創對標美國,生活品質對標日本,這是上海的『鄰居』浙江正在做的事。」上海前灘新興產業研究院秘書長吳昀華在主旨演講中提到,上述四個人們並不陌生的國家,如今已是國內多個城市學習借鑑的「參照系」之一。

新加坡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產業門類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從聚焦電子產業、石油化工、生物醫藥和現代服務,到近年來藉助投資自由化、金融自由化和智慧化發展手段,實現了自由貿易制度和要素交易便利化的快速迭代。紐約作為全球城市的代表,除了在金融服務業擁有領先優勢外,商業服務、信息技術、教育、醫療以及最新的數字經濟領域也毫不示弱,誕生於紐約的專業服務機構數量在世界城市中遙遙領先。

提到數字經濟,倫敦和日本是上海可以借鑑的另外兩個參照。吳昀華表示,很多人被倫敦金融城的光環吸引時,不要忽視英國是最早發展數字經濟的國家之一。去年,數字經濟已經超越製造業、礦業、電力工業,成為英國GDP貢獻最大的產業門類。同時,英國還擁有全球近1/4的金融科技獨角獸企業,僅2018年倫敦的金融科技股票上市企業數量就位列歐洲之首。

來源:視覺中國

「東京值得上海學習的優勢是藉助數字科技實現規劃的嚴謹性。」吳昀華表示,有限的空間使日本的規劃都注重集約性,並且在規劃階段就通過各類場景模擬來判斷可持續發展的前景,同時高齡化、少子化的社會現狀,也讓東京對信息化的應用走在了亞洲城市的前列。

吳昀華表示,從上海的發展情況來看,技術研發、消費貿易、總部經濟、公共活動、數字經濟等是上海中心城區幾大「未來硬核產業」。其中,上海數字經濟的交易方式層面已經有拼多多等交易平臺,在交易服務層面則有產業網際網路平臺、工業軟體、智慧財產權、數字金融產品、文化產品、醫療服務等細分領域。「隨著上海的徐匯、浦東、靜安、長寧、虹口、松江等區對數字經濟呈現出多點分布的態勢,『十四五』期間將會是一個重要的梯度分化階段。」在吳昀華看來,謀劃一條具備科技創新元素的發展廊道,將是上海各區在新一輪數字經濟發展中脫穎而出的關鍵。

「金融科技」「科技金融」有何區別

在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排名中,上海位列第四,排名上升一位僅次於紐約、倫敦、東京。對於上海這「一個身位」的進步,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院長助理劉功潤認為,倫敦金融城的區位優勢使其與東京、紐約可以分別在同一節點完成全球外匯交易,並掌握匯率定價權。東京雖然沒有紐約、倫敦那樣絕對的話語權,但卻靠打金融科技牌搶佔了先機,優先布局金融科技基礎設施,使得東京對數字貨幣、數位技術創新有了成熟的包容度。

徐匯濱江西岸金融城效果圖

「上海持續多年的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不僅有陸家嘴不斷拔高的天際線,還有實質性的內容增長。」劉功潤表示,無論是今年一季度還是2019年全年,上海實到外資都呈現穩定的增長態勢,說明上海有基礎可以承擔起國際產業鏈首選地、外資企業避險港的重任。如何抓住這一機遇搶佔下一輪國際金融中心的核心競爭力,必須要聚焦打造金融科技中心。

提到「金融科技」與「科技金融」的區別,劉功潤指出,二者其實是兩個不同維度。科技金融即用金融手段服務科技,扶持科技企業成長壯大。而金融科技則是將技術手段轉化為基礎設施,更像是傳統行業中的「新基建」,通過新技術改造傳統的金融服務的流程、服務體系,提升效率、確保金融安全。

今年初發布的《加快推進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設實施方案》提出,上海要力爭用5年時間建設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金融科技中心。打造這樣一個中心的最大「資本」是什麼?「不是我們有多少高樓,而是技術、專利、智慧財產權、技術定價權這些無形的基礎設施。」劉功潤注意到,徐匯濱江西岸金融城發展方向就是金融科技,他建議徐匯區要善用打造人工智慧產業高地這一與金融科技結合的天然優勢,找準一個發力點,打造出上海建設全球金融科技中心的技術驅動基礎設施。

相關焦點

  • 上海陸家嘴推出新版「陸九條」 打造最優金融科技生態圈
    上海陸家嘴區域,一直以金融機構集聚著稱。日前,上海自貿區陸家嘴管理局聯合業界推出2.0版金融科技「陸九條」,通過現代科技手段加持,為傳統金融機構賦能,力圖打造全球最優金融科技生態圈。  金融科技指的是傳統金融機構通過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等科技手段,使金融服務變得更有效率。
  • 京東數科上海運營中心落地,北外灘打造金融科技中心核心承載區
    12月25日,「虹口區人民政府與京東數科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暨京東數科上海運營中心啟動儀式」舉行。目前,京東數科核心業務分為三大數位化解決方案:金融機構數位化解決方案、商戶與企業數位化解決方案、政府及其他客戶數位化解決方案。
  • 南有陸家嘴,北有金家嶺!青島邁向國際金融中心靠什麼?
    2008年春節前,美國《時代》周刊編輯麥可·艾略特在他的文章《三城記》中,用一個新詞來形容世界當時的三大國際金融中心:紐倫港。分別指的是紐約,倫敦和香港。追逐塔尖,是資本的天性。11年後的今天,世界金融版圖風雲變幻,以上海為代表的金融城市,憑藉陸家嘴金融區的核心引領,已經站在國際金融中心的舞臺上。
  • 金融機構總部紛紛落戶上海,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引力」源於哪?
    且本年度在疫情影響下,1-8月產業稅收逆勢同比增長39.6%,資管規模超6萬億,大量金融機構的引入也助力著北外灘金融港的建設。 與華爾街一樣,陸家嘴是眾多跨國銀行的大中華區及東亞總部所在地,5.4平方公裡金融核心區集聚700多家金融企業,已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金融中心之一。
  • 董勤發:陸家嘴金融中心城已成為全球金融要素最齊全的區域
    峰會上,上海市浦東新區金融服務局副局長董勤發表示,在全球金融中心排名中,目前上海位列第五,陸家嘴(600663,股吧)金融中心城已成為全球金融要素最齊全的區域。  以下為嘉賓發言實錄:  董勤發: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下午好!
  • 張宇祥:陸家嘴金融城將打造區域性乃至國際性再保險中心
    」的關鍵之年。前不久,最新一期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第28期)顯示,上海已經躍居全球金融中心第三位,僅次於紐約、倫敦。未來,上海將進一步深度參與全球頂級國際金融中心的排位戰。作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重要承載區,陸家嘴金融城將積極對標世界最高標準最好水平,在全球資產管理中心、金融科技中心、國際保險中心、金融風險管理與壓力測試中心等領域,發揮行業引領和風向標作用。
  • 大華銀行陸家嘴總部大廈開幕,把握中國金融開放新機遇
    11月6日,在正式開業10周年之際,大華銀行(中國)在上海陸家嘴舉行總部大廈開幕儀式。大華銀行(中國)行長兼執行長符懋贊表示:「作為第一批在中國法人化的外資銀行,過去10年大華銀行的業務穩定增長,積極為消費者提供金融服務、促進企業高質量的『走出去』和『引進來』。
  • 海納百川 科技賦能——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邁向新徵程
    2020年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基本建成之年。站在新起點上,推動雙向開放、海納百川、科技賦能,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正有力邁向新的徵程。▲航拍陸家嘴金融城地標——上海中心、上海環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廈、東方明珠。新華社發(沈春琛 攝)十年翻番:人才集聚彰顯上海金融「引力」從紐約回到上海前,唐一軍一直在美國市場交易期權。
  • 聚焦金融科技和資產管理 陸家嘴金融城發起「國際金融城視頻圓桌會」
    4月28日下午,陸家嘴金融城發起召開了「連結全球 共贏未來——國際金融城視頻圓桌會」,來自8個國家的金融中心(金融城)和業界機構共同參與,包括歐洲重要的金融中心區域——盧森堡、法國巴黎,非洲排名第一的金融城——摩洛哥卡薩布蘭卡金融城,全球第八大金融中心——阿聯杜拜國際金融中心,全球重要的金融、航運、貿易中心之一——新加坡,以及英國國際貿易部,銀行機構——大華銀行
  • 在岸/離岸國際金融中心?上海為何金融和科技兩手抓
    01上海國際金融中心2.0起飛2020年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基本建成之年,也是新起點。十年成果:全球金融中心TOP4,投資管理TOP22009年國務院19號文第一次把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提升到國家戰略的層面。經歷十年發展,2020年第2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 27)顯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全球排名上升一位,超過香港和新加坡,位列第四。過去兩年,上海已連續三期在該指數中位列第五位。
  • 野村控股飯山俊康:上海要打造成金融科技中心,可以考慮提供一個...
    第十二屆陸家嘴金融論壇6月18日在上海舉行,野村控股作為受邀機構也參加了此次會議。針對論壇主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新起點、新使命、新願景」,飯山俊康提出了自己對於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看法和建議。在他看來,上海擁有多個交易平臺和交易所的優勢。例如,上海證券交易所和銀行間債券市場為主要證券市場。
  • 上海前灘首個商業綜合體亮相:陸家嘴集團與鐵獅門歷時5年打造
    前灘核心區的開發已漸成規模,前灘太古裡、前灘置地廣場、前灘信德演藝中心、鐵獅門晶耀前灘等項目都逐漸從圖紙變為現實。   5月9日,晶耀前灘正式啟動商業招商,成為前灘區域首個亮相的商業綜合體。
  • 陸家嘴打造高能級全球總部集聚地
    新華網上海12月11日電(馮麗)盒馬全球總部選擇入駐陸家嘴濱江中心、丹麥海虹老人註冊在陸家嘴的管理型總部本周升級為投資型總部……32平方公裡的陸家嘴金融城,已成為越來越多金融機構布局中國業務的首選地。在「十四五」即將開局之際,陸家嘴聚焦「五型經濟」發展,推動金融城新一輪總部型經濟建設提質增效,進一步吸引帶動力好、對產業上下遊控制力強的「超級總部」及頭部企業入駐,打造高能級全球總部集聚地。盒馬全球總部辦公地。
  • 【坐標魔都】陸家嘴除了「廚房三件套」,還有什麼商務地標?
    陸家嘴行色的匆匆上班族,都在不經意間透露出妥妥的精英範兒;哪怕是信步在陸家嘴CBD,空氣裡都飄著一股濃濃的金融味兒……相信但凡混跡在魔都的金融從業者,在【陸家嘴】上班,都帶著一種「朝聖」的心態;畢竟,倫敦、紐約、東京、上海……作為在世界範圍內排得上號的經濟金融中心,人們從來對陸家嘴的判斷空前得一致:
  • 陸家嘴金融城將從多個方面重點發力上海國際保險中心建設
    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吳清,上海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翁祖亮,全國政協委員、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上海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陳鳴波,浦東新區副區長楊朝等領導和嘉賓出席大會。
  • 專訪上海國際集團總裁劉信義:發揮上海優勢,為全球金融科技發展...
    而上海已搶先在金融科技的賽道上奮起發力。2020年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首次躋身全球前三。金融科技評分章節中,上海連續4期排名前三。全球排名連續躍升之後,上海將如何發揮金融科技的積聚優勢?成為全球領先的金融科技中心,上海將在哪些方面發力?
  • 麥當勞上海第100家餐廳落戶陸家嘴國際金融中心
    麥當勞(需求面積:200-350平方米)今天宣布,在上海的第100家餐廳將於本月28日在陸家嘴國際金融中心正式開張營業。麥當勞高層表示,麥當勞將加快在上海門店擴張,今年麥當勞在上海新開餐廳的數量將比去年增長70%。
  • 圓桌|關於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還有哪些好建議?
    在英國智庫Z/Yen集團發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26)」排名中,上海連續三次保持在前5位。作為中國內地排名位次最高的城市,上海和紐約、倫敦、新加坡等城市相比,在建設國際金融中心方面還有哪些差距和可以努力的地方?
  • ...陸家嘴論壇釋放了諸多「支持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信號。
    據新華社上海6月19日電 18日至19日在上海舉辦的第十二屆陸家嘴論壇釋放了諸多「支持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信號。
  • 國際金融中心基本建成之年「大禮」,上海躋身全球金融中心排名第三
    2020年9月25日,英國智庫Z/Yen集團發布第2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 28)。排名顯示,上海超越東京,首次躋身全球第三名,代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日益鞏固,正越來越受到全球經濟金融界的廣泛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