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芳:李雙雙的扮演者,一生三次婚姻,五味雜陳,盡在不言中

2020-12-18 佳易博覽

作者:山佳

抗戰時期的重慶,張瑞芳與白楊、舒繡文、秦怡,並稱話劇舞臺上的四大名旦。

解放後,張瑞芳因塑造了性格潑辣的李雙雙,而家喻戶曉。

而我記住她的,卻是在影片《家》中,她飾演的長孫媳婦瑞珏。

當瑞珏對著黃宗英扮演的梅表姐,掏心掏肺地說:「我願意成全你和覺新……」

雖然那時還小,但出於一個孩子的本能,明顯感覺到瑞芳的表演太實誠了,就是那麼憨,那麼有味。

可生活中的瑞芳,一生卻有過三次婚姻,一婚丈夫多情而冷漠,二婚丈夫當代韋小寶,均好在她能及時止損,三婚終於嫁給了一位實誠人,不過老年的她,還會調侃這一位,還是個社會主義的公子哥兒……

01

張瑞芳,1918年出生在河北保定,是六個孩子中的老三。父親張基,曾為國民黨中將,後自殺身亡。母親廉維,是一位有文化、有決斷的女子,她不顧公公的反對,毅然帶著孩子們從農村老家,回到北京,支持他們上學讀書。

母親總是教育孩子們,讀書可以自立,而且不要欺負人,但也不能受氣。在母親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六個孩子都好學上進。

在北平女子中學就讀的瑞芳,是話劇的愛好者。一次,在排練莫裡哀的《心病者》時,劇團請來了北平大學藝術學院的學生餘克稷來當導演,就此兩人相識。

這位餘先生,不僅愛好藝術,同時他還是電機工程師,純屬理工男啊。文理兼備,才華橫溢,簡直就是瑞芳心中的白馬王子啊。

兩人情意綿綿,只是七七事變爆發,餘克稷去了重慶,而瑞芳留在了北平。

兩人鴻雁傳書,餘克稷的信寫得太好了,總能擊中瑞芳少女最敏感的心扉。

相戀五年,1939年秋,兩人在重慶結婚。

02

婚後沒多久,瑞芳就發現,自己的婚姻,並不是想像的那麼幸福。

平時兩人都忙,有各自的朋友圈,待家中只剩下兩人時,卻發現相顧無言,沒有夫妻間那種融洽與和諧的氣氛。

後來,瑞芳的姐姐張楠,來到重慶瑞芳家中待產。

一天,當瑞芳晚上回到家時,卻發現姐姐不見了。她焦急地問丈夫,只見這位餘先生不慌不忙地說道:」可能去醫院了。「

瑞芳追問道:」就她自己嗎?「

丈夫依舊很冷靜地回答:」帶著女傭!「

那時的瑞芳,想去醫院都去不了,晚上沒車。一整夜,她都輾轉反側,不得安睡。

生孩子,對女人就是一道鬼門關。姐姐生孩子,身邊卻一個親人都不見,這讓姐姐情何以堪?

結果,姐姐真是難產,還好生下一個小千金,母女平安,這讓瑞芳長呼出一口氣,阿彌陀佛。

這位小千金,大名王好為,後來成為一位女導演。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電影《瞧這一家子》,就是她的作品。

姐姐生孩子,餘先生波瀾不驚的態度,已讓瑞芳心裡有了芥蒂。

03

1943年,瑞芳收到母親的來信,告之她,小弟弟因患惡性瘧疾,去世了……

剎時,瑞芳的雙手,立刻冰冷和顫抖起來,眼淚譁譁地流個不停。

回到家,她哽咽地告訴夫君:」娘來信了,我的小弟弟沒有了。「

本想丈夫能擁她入懷,好好疏導與勸慰她。沒想到,人家餘先生只是」哦「的一聲,就沒了下文。

小弟弟走了,這麼人命關天的事,在夫君這裡只是滄海一粟,毫無反應?

立馬,瑞芳的心涼透了。

這位餘先生,電機工程師,專業人士,兼文藝骨幹分子,絕對不是什麼惡人。但混跡江湖若干年,這點人情世故應該懂一些吧,怎麼對妻子的弟弟亡故,一點感嘆都沒有,真是令人費解。

也許,硝煙中的重慶,讓他看多了生離死別?

這裡想到,當作家吳祖光去世時,女兒吳霜悲痛萬分,當女婿回來奔喪時,吳霜與夫君先是擁抱了一會兒。

後來的吳霜,對著夫君坦言,如果沒有那幾分鐘的擁抱,她真不見得能挺過來,不見得能從父親離去的哀痛中走出來……

所謂你有病,我有藥,就是這麼簡單。

可一句好話,一個擁抱就能解決的事情,在某些直男那裡,實在不解風情,你越是想要,我就越不給你,就好像故意跟你作對一樣。

妻子涼透的心,再想暖回來,難了。

此刻的瑞芳,就處於深暗的海水中……

04

在重慶,郭沫若老先生的《屈原》出爐,他點名男一號為金山,女一號嬋娟,則由瑞芳擔綱。

此時的金山,已結束了與王瑩的婚姻。也許王瑩在婚後的生活中,早就看出金山江湖浪子的本質,此人並非良人也。於是,她去了美國,與謝和庚情投意合,雙宿雙飛,結為夫妻。

但金山並非浪得虛名,他可是身頂」話劇皇帝「的王冠。在話劇《屈原》中,他就像一個舞林高手,揮灑自如,帶著瑞芳在舞臺上自由旋轉。

應該說,兩人配合默契,遊刃有餘。此時的金山,已沉迷於對瑞芳的痴戀中,也許是為了彌補他心中的那個黑洞……

但瑞芳可是羅敷有夫,自然不會與金山有任何曖昧。

一次,金山來到瑞芳的家中,冷漠的氛圍一下讓他捕捉到了瑞芳與夫君的矛盾。這下,使他有了更多勇氣去追求瑞芳。

一半是夫君冰冷的海水,一半是金山熱情的火焰。就在這水與火的交替中,再加上得知金山也是地下黨員的身份,無疑,瑞芳的天平偏向了金山。

其實,瑞芳周圍的朋友,如曹禺、吳祖光等,並不看好金山,認為他的私生活太過混亂,而純樸的瑞芳與他,並不是一類人。

但此刻的金山,絕對是真心相待瑞芳。為此,他把寫給瑞芳的情書,拿給上級領導周公周恩來看。肉麻的句子,都用小紙條貼上。周公只好點頭同意,都這樣了,你們就結婚吧。

這樣,瑞芳與餘克稷分手,只因她的心太寂寞了。

瑞芳多年後回憶,我從沒想過跟餘克稷離婚就是要為跟金山結婚,而是跟餘克稷走到不得不離婚的地步以後,又跟金山走到不得不結婚的地步。

1943年,瑞芳嫁與金山,證婚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杜月笙。

05

婚後的瑞芳,再次感到了失衡。話劇舞臺上的金山,就是天生的伶人,光彩奪目。而在生活中,金山猶如當代韋小寶,三教九流,無有一天不是周旋於這種複雜的社會關係中。

抽菸,喝酒,搓麻將,跳舞、嘻笑、半夜三更鬧哄哄,瑞芳眼中的金山,已是多元化、模糊的他了。

只有在話劇舞臺上,在共同的創傷演出中,瑞芳才感到兩人有並肩戰鬥的感覺,非常充實,信心滿滿。

1949年,解放後,瑞芳與金山,一起留在北京。1950年,兩人一同來到新成立的中國青年藝術劇院工作。

這時,一位特別出色的女導演登場了,她就是風度翩翩的孫維世,周公的乾女兒。

孫維世執導的話劇《保爾.柯察金》,男主角金山,女主角瑞芳。

首場演出,就轟動了北京。張郎郎作為親歷現場的小男生,劇目一開始,深沉的異國情調歌曲,就把他給震了,久久難忘。如此,也可見孫維世不同於延安文藝界的大手筆,給圈內人開創了新的探索。

意想不到的是,金山,這個多情的浪子,與導演孫維世相愛了。

一個使君有婦,一個未婚待嫁。怎麼來說,孫維世都有插足瑞芳婚姻的嫌疑。

作為劇中的女主角,瑞芳何用他人提醒,丈夫此時的神情、言語、動作,無一不在表示他熱戀著更加年輕、更加迷人的孫維世。

當有一天,孫維世找到瑞芳,並不是攤牌,而是憂心忡忡問及她與金山的婚姻如何。

此時的瑞芳,早已明白,既然夫君的心,已不在她這裡了,何必苦苦挽留?及時止損,才有無限生機,那就一別兩寬,各自成全好了。

06

事非經過不知難,雖說瑞芳主動選擇了放手,但畢竟與金山也曾深愛過,只是時不我待,相忘於江湖。而北京,到底成了她的心碎之地,她只有離開,才能脫離那種哀傷的境況。

瑞芳選擇去上海,成為電影製片廠的一員。再說,那裡還有她的老朋友,如趙丹、白楊、秦怡等等。

兩次婚姻的破裂,讓瑞芳心灰意冷。又是一個沒想到,初到上海的她,女單身貴族嘛,跟著大家吃包飯。

一來二去,就與嚴勵相識了。交談之下,兩人很有共同語言,特說得來。

周圍的朋友,都誇嚴勵是個好人,都勸瑞芳嫁給他。

群眾的眼睛,都是雪亮的。這回瑞芳,走了群眾路線,1952年11月7日,嫁給了嚴勵,那一年她34歲。

嚴勵,既樂觀向上,又質樸善良,既不冷漠,也不花心,正好就是瑞芳的菜。

嚴勵愛好畫畫,總讓瑞芳出國時,想著為他多買些畫畫的專用紙。婚後的瑞芳,笑口常開,總是調侃夫君是社會主義的公子哥兒。

兜兜轉轉,瑞芳終遇良人,人生開掛。

因主演《李雙雙》一片,瑞芳榮獲第二屆百花獎最佳女主角,名聞天下。真是,當年國統區的話劇明星,成功地飾演一位農村婦女,在她身上,一點城市女性的影子都沒有,真是功力老到,佩服!

至此,瑞芳與嚴勵牽手47年,直到夫君1999年患病離世。

2012年6月28日,瑞芳也走完了她的生命歷程,享年94歲。

公子嚴佳,把父親與母親的骨灰合葬在一起,生生世世,永不分離。

現任Facebook營運長桑德伯格,曾經說過——

最終塑造我們的,是我們所經歷的那些艱難時光,而非浮名虛利。我們所經歷的每一次挫折,都會在靈魂深處種下堅韌的種子。我們記憶深處的每一次苦難,都會在日後成為支撐我們走下去的力量。

縱觀瑞芳的三次婚姻,人生更是五味雜陳,有平淡,更有落寞,有悲傷,更有暴擊。在山重水複、風雨飄搖的節點,只有及時止損,才是自己珍惜自己,才能迎來柳暗花明,才是最好的人生,您說呢?

相關焦點

  • 「李雙雙」張瑞芳的三段婚姻
    《李雙雙》影片劇照2006年,當年的那位婦女隊長劉鳳仙來到上海,張瑞芳熱情地邀請她到家中做客,將近半個世紀的姐妹情分一點不減,兩人相見分外親熱,有說不完的話。張瑞芳與婦女隊長劉鳳仙/ 婚姻故事 /張瑞芳(1918年-2012年),原籍北京市,出生於河北保定。
  • 人民藝術家張瑞芳,經歷三次婚姻,一生未育養子送終
    1962年的喜劇電影《李雙雙》是新中國電影不朽的經典,影片中那個爽直快嘴的「李雙雙」卻由一個出生自大家,解放前就成名的女演員所飾演。她就是張瑞芳,名副其實的新中國電影界最資深的前輩,從抗日戰爭時期的話劇明星,到新中國的電影明星,她橫跨了中國近代史與現代史最重要的節點。
  • 「李雙雙」讓張瑞芳一夜成名,被扣帽子坐牢3年,一生經歷3段婚姻
    如今,五十多年過去了,他們中的13位已經離開了人世,其中包括本文主人公、著名表演藝術家張瑞芳。作為新中國「二十二大電影明星」,在70多年的藝術生涯中,張瑞芳曾是話劇舞臺上遠近聞名的四大名旦之一,之後,從舞臺到銀幕,她塑造了一系列讓人難忘、鮮活生動的藝術形象,尤其是她以精湛的演技,活靈活現地塑造了「李雙雙」這一角色。
  • 張瑞芳:一生3次婚姻,一生未懷育,晚年辦老院,94歲去世
    說到七八十年代的一些影視明星,下面就來給大家提一提張瑞芳,張瑞芳曾經出演過許多優秀的影視作品,她可以算得上是中國電影界,一位非常資深的表演藝術家。她見證了一個電影界的歷史,比如《南徵北戰》裡面的趙玉敏或者《李雙雙》這部劇裡面的女主角。
  • 苦命的張瑞芳:經歷3段婚姻,卻終身未孕
    在那個年代,張瑞芳算是「驚奇」的女子。平心而言:「美貌與智慧並存的女人」,然而張瑞芳的感情生活卻歷經坎坷。張瑞芳一生經歷三次婚姻,終身未育,只是收養一子。三次婚姻的經歷:張瑞芳第一任丈夫叫餘克稷,餘克稷有藝術細胞,會彈鋼琴,會指揮,能寫一手好字。這個年代裡簡直就是「萬裡挑一」,這樣的男人怎叫人不愛,兩人是在拍話劇《心病者》時心生情愫的。
  • 她與白楊秦怡齊名,是22大電影明星,三次婚姻卻無子女,94歲仙逝
    實事求是講,張瑞芳參演的作品並不多,對此,張瑞芳自己曾說過:「捫心自問,幾十年來由於各種原因,我拍的片子數量很少,還不到20部。現在的年輕演員上戲的頻率真令我們這一代老演員羨慕,他們幾年拍的片子比我們一輩子拍得還多。」
  • 張瑞芳一生未生育 養子一家從澳洲趕回送終(圖)
    張瑞芳從藝70多年,先後參演了40餘部話劇、近20部電影,曾主演《南徵北戰》《母親》《家》《大河奔流》《泉水叮咚》等影片,1963年她因主演影片《李雙雙》,獲第二屆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1993年榮獲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特別榮譽獎。2007年在第1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上,她獲得「華語電影終身成就獎」。
  • 百年瑞芳㈢| 說不盡的「李雙雙」
    2018年6月15日,在李雙雙扮演者張瑞芳百年誕辰的日子,重溫經典,你會感嘆一部好電影所具備的穿越時光的價值。幾十年來,「李雙雙」在上海電影的記憶中,形象不曾磨滅,意義十分深遠。從情節劇角度說,《李雙雙》應叫做《李雙雙和孫喜旺》,夫妻衝突始終是推動情節前進的一條主線,孫喜旺和李雙雙三次吵嘴,人物自漸豐滿,情節旋次精彩。喜旺,顧名思義,是全局喜劇的推手。和老婆大戰三個回合,最終被降服。第一次因為她去修渠,他不同意;第二次因為她當隊長,他不服氣;第三次因為她管閒事,他不理解。
  • 丈夫離家出走3次,《李雙雙》:婚姻中最怕的不是發生爭吵而是它
    小紙條也在電影中重現,李雙雙在門上留了三行字,其中女兒和鑰匙兩詞用圖像代替,顯得有點俏皮可愛,另一方面也說明此時的李雙雙文化程度不高:你回家先把火打開。女兒在四嬸家。鑰匙在老地方。小說中講述了「大躍進」農村婦女辦食堂的故事,然而在李準改編電影劇本的過程中,各地農村食堂大都已停辦,他便將原先的主線劇情改成了如何發揮婦女勞動的積極性。電影《李雙雙》於1962年由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出品,導演魯韌,劇中人物李雙雙和孫喜旺分別由張瑞芳和仲星火來飾演。
  • 藝術家張瑞芳:10歲喪父,一生三婚未生育,被初戀相思70年終錯過
    02演藝圈的巨星在《北京人》和《家》中,都能看見她的身影,因為不俗的表現,她火的一塌糊塗。1941年,她受到導演孫瑜的邀請,在《火的洗禮》中扮演一位女間諜。這部劇跟往常那些話劇是不一樣的,拍攝的方式也不一樣,這是她的熒幕處女秀。
  • 離開金山後,張瑞芳遇見了相守48年的愛情,並成為家喻戶曉的影星
    1952年,歷經兩段失敗的婚姻後,張瑞芳希望找一個人品好、性格好的男人作為自己的生活伴侶。嚴勵符合張瑞芳的擇偶要求:性格好、有小資情調、革命者。張瑞芳和嚴勵把婚禮選在了11月7日,俄國十月革命紀念日,這是由於當時大家普遍崇拜蘇聯。結婚當天,很多朋友都來道賀。然而,此時張瑞芳卻接到了市委的電話,要她去參加一個活動。
  • 秦怡憶張瑞芳:《漁光曲》歌詞記了幾十年
    在她生前最愛的《黃河》旋律中,家人、好友、影迷陪伴她走過最後一程。告別大廳門楣上一行「瑞草芳華,永留人間」,道出了所有人對她的懷念和敬重。   昨天,著名表演藝術家張瑞芳同志告別儀式,在龍華殯儀館龍華大廳舉行。
  • 百年瑞芳㈡|「紅姐」張瑞芳
    那一次,回顧了這位上世紀40年代重慶話劇舞臺上名聞遐邇的四大名旦之一、主演過《松花江上》《家》《李雙雙》《泉水叮咚》等經典佳片的傑出電影明星、中國電影藝術表演學會名譽會長、上影演員劇團老團長的精彩一生,首發我編導的那部紀錄片,並與她的電影代表作DVD一起,作為贈送來賓的禮品。
  • 張瑞芳從影70年,出演多部話劇電影,與嚴勵結婚48年伉儷情深
    而相比較張瑞芳的藝術之路,她的感情之路就沒有那麼平順了,張瑞芳老師一生有過三段婚姻,第一段婚姻是在張瑞芳上中學的時候,因為參加戲劇排演,認識了第一任丈夫,相識時候張瑞芳第一任丈夫還是大學學生,學習的是藝術專業,而且成績非常不錯,這些對於當時上女中的張瑞芳來說吸引力也是非常大的,後來兩人來到重慶,
  • 適逢改朝換代的三個文學大家,誰人知道他們內心的五味雜陳?
    這三個大家的具體情況各不相同,他們的內心更是五味雜陳。矛盾悲哀的錢謙益錢謙益(1582~1664年),字受之,號牧齋,著名詩人、史學家、文章家、收藏家和明末清初的文壇領袖。其代表作品有《初學集》、《有學集》、《投筆集》、《苦海集》、《錢注杜詩》、《列朝詩集》和《吾炙集》 等。
  • 真是五味雜陳不刻骨也絕對銘心了
    交通:跟著朋友從龍鼎大道終點的軍區大門附近上山,公交、停車場都有,交通便利程度4顆星特色體驗:比較可惜沒有拍太多皂片,跟著厲害的朋友幾乎不停歇的登了六七個小時第一次來這裡,本來抱著遊山玩水的心思,不想卻急行軍一樣幾次累到懷疑人生…出山的那一刻,真是五味雜陳不刻骨也絕對銘心了 推薦理由:自然景觀少有人為雕琢,更回歸本真;每段各具特色,不會乏味,滿足各種審美;選擇不同路線都有不同收穫,各種玩法等你解鎖tips
  • 大陸閱兵臺北「五味雜陳」 數百臺胞接到邀請
    這在臺灣輿論激起漣漪,有聲音支持這些人出席閱兵,認為這有利於兩岸彼此理解,共同銘記歷史;也有人擔憂,這會讓大陸奪走抗戰史的話語權,不該參加。臺灣今年7月也舉行過紀念抗戰的「湖口戰力展示」,但規模不大,如今大陸的盛況讓臺灣媒體人喟嘆,「大陸閱兵,臺北五味雜陳」。
  • 返程火車上五味雜陳,臭腳丫子加泡麵,農民工:最醒腦的在這裡
    今天我們談論的話題是:返程火車上五味雜陳,腳吧丫子加泡麵,農民工:醒腦的要屬這裡!春節已然落幕,春運也於2019年3月1日順利平穩結束。對於很多農民來說,年後返程的高潮也已度過,不過,在一些主流的路線中,火車上依舊人潮湧動。
  • 中國藏學家講述舊《西藏往事》:心中五味雜陳
    中新社北京二月五日電 題:中國藏學家講述舊西藏往事  中新社記者 徐長安  很多人喜歡回望兒時的生活,年幼的孩子躺在父母的懷抱中無憂無慮。但中國一批藏學家日前在文獻紀錄片《西藏往事》座談會上提起兒時的歷史,心中五味雜陳。
  • 泰國景區看中國歡慶國慶,心中五味雜陳:不知是流眼淚還是流口水
    ,受到今年特殊事件的影響,連貨物進口都是一個問題,更何況是人了,其中受到影響最大的無疑是一些旅遊業為主的國家,就像是泰國,泰國景區看中國歡慶國慶,心中五味雜陳:不知是流眼淚還是流口水。據統計,今年國慶出行的人數達到了6億多,堵車排長龍的現象非常普遍,這都得益於中國人在抗疫中取得的巨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