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都市報數字報-三亞女教授當潛航員 操控「深海勇士」

2020-12-14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
  南國都市報4月7日訊(記者 譚琦 文/圖)「深海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五彩斑斕,海平面大概200米以下就是一片漆黑。」蘇靜是海南熱帶海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副教授,同時也是「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的一名潛航員,她講述著自己和「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一起在西南印度洋科考的故事,科學普及藏在深海裡的知識。

  3月10日,「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完成了西南印度洋熱液科學考察靠港三亞,完成了62次下潛作業,完成了熱液區的考察,採集了豐富的生物樣本和視像資料。這些科考成果的背後,就有蘇靜的身影。

  計算機教授跨界當潛航員

  採樣時蜷坐在艙內十多個小時

  如果沒有2016年深海所到學校進行的那場宣講會,蘇靜和大海,或許不會有這麼深的緣分。

  「以前對載人潛水了解得比較少,僅限於新聞中的消息。」蘇靜帶著對大海的好奇,通過了身體等多方面測試,成為了深海所的一名實習的潛航員。

  蘇靜在「深海勇士」號科考裡擔任左舷駕駛員,負責保持深海與水面的通訊,維護生命支持的設備。潛水艙內一次可以容納3個人同時下水作業,「通常是2個潛航員和一名科學家。」蘇靜說,深海中是一片漆黑,潛水器外的超高壓狀態,也非常考驗潛航員的心理素質。

  操控「深海勇士」號上浮下潛、用機械手進行生物取樣、放置專業設備。「艙內的空間比較小,我們只能蜷著身體坐著,一坐就是十多個小時。」只有在完成任務時,蘇靜才會感覺雙腿有些許酸脹。

  在「深海勇士」號擔任潛航員2年多時間,蘇靜參加過2次出海科考,共下潛13次,最深下潛2800米。

  直面兇險的熱液區「黑煙」「令人對海洋心生敬畏」

  與冷泉區相比,印度洋的熱液區則更為兇險。「一下潛就能看到海底的熱液區都冒著『黑煙』,黑煙的溫度很高。」蘇靜說,雖然通過提前的培訓知道海底的情況,但操控著機械手在300多度高溫的熱液區附近採樣,可以看到陣陣的熱浪,還是令人對海洋心生敬畏。

  「深海勇士」號於3月10日完成了覆蓋西南印度洋和中印度洋的深潛科考航次,完成了共5個熱液區及2個異常區的深海水下實地勘察,獲得了大量高質量、高解析度的海底熱液活動視像資料,採集了豐富的熱液流體、硫化物、基巖以及熱液大生物樣品,取得了一批具有重要科學價值的深海熱液科考成果。

  「深海勇士」號計劃今年6月再次啟航,蘇靜也將繼續出海執行深潛科考任務。「在這期間,我將不斷學習,充實自己,為站好下一班崗打好基礎。」從大學教授到深海潛航員,潛航員這份工作的體驗也給蘇靜帶來了對生活的不同感悟。

  蘇靜的心裡也有自己的小目標,她希望將教師和潛航員的工作相互融合,讓更多學生了解深海、了解載人潛水的大國重器,也期待在每一次的出海任務中,自己都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相關焦點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81歲老教授美濟礁上育出「愛國魚」
    此時,在美濟礁養殖出來的「愛國魚」正一船船運回三亞。  老驥伏櫪,志在千裡。他知道,已經懷揣多年的夢想——開發南海,正一點點實現。  南國都市報記者 敖坤   古稀之年赴南沙  美濟礁上養大魚  認識林載亮的人都喜歡管他叫教授——南海深海網箱養殖教授;再或者叫他書記——三沙市南沙區美濟社區居委會黨支部書記。
  • 揭秘海洋局深海載人潛水器潛航員學員選拔
    ——揭秘我國深海載人潛水器潛航員學員選拔    新華社北京7月2日電(新華社記者羅沙)國家海洋局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日前啟動了我國第二批深海載人潛水器潛航員學員選拔工作,將面向社會公開選拔包括2名女性在內的6名潛航員學員。作為深海潛航任務的重要因素,潛航員在深海潛水器航行中處於核心地位,更是我國特殊的戰略性人才。成為一名合格潛航員的道路,光榮而艱巨。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三亞機場投放共享充電寶自助機
    南國都市報7月20日訊(記者 孫學新) 近日,三亞鳳凰國際機場(以下簡稱「三亞機場」)引進共享充電寶租借服務,在國內航站樓投放4臺共享充電寶自助機,方便乘客為手機充電。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三亞推廣旅遊實用俄語100句
    南國都市報3月30日訊(記者 孫學新)3月30日,三亞市委組織部與三亞市旅遊委聯合發布了
  • 深圳兩專家隨「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開展科考
    3月10日,中科院「探索一號」科考船搭載「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在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南山港碼頭啟航,開始執行2020年第一個為期20天的科考航次任務。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馬輝教授、廖然副研究員搭乘「探索一號」船出海,參與科考。從兩人第一時間傳回的科考日記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科考專家們緊張而又充實的生活,更可一窺神秘豐富的海底世界。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新海府粥城」提供10桌
    □南國都市報記者 良子 王天宇  由南國都市報組織發起的「愛心年夜飯暨愛心年貨贈送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姐妹繪手抄報,描繪快樂假期
    南國都市報7月22日訊(記者 許欣 實習生 唐咪咪)「孩子們的作品真美,想像力真豐富。」
  • 「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開啟下潛新徵程
    近日,在與「探索一號」科考母船進行了簡短的告別儀式後,「探索二號」科考船搭載著「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連夜趕往新的海域,繼續進行接下來的相關科考任務。在汽笛的長鳴聲中,「探索一號」科考母船緩緩掉頭告別馬裡亞納海溝,向著母港海南三亞返航。「探索二號」科考船也連夜駛離了挑戰者深淵,向西太平洋新的海域進發,並在到達目的地的第一時間展開了科學考察工作。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三亞玫瑰谷1個月眾籌350萬建景點
    南國都市報7月26日訊(記者 張期望 文/圖) 今年3月14日,恰逢白色情人節,三亞亞龍灣國際玫瑰谷特別熱鬧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小東海近日出現大量「綠藻」
    南國都市報3月14日訊(記者 林方岱)這幾天,大量綠色海藻隨著海浪被衝到三亞小東海附近的沙灘上,引起遊人擔憂水質問題,大家都不敢在綠色海藻附近區域遊玩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每位「美食星探」有200元美食基金
    南國都市報12月26日訊(記者 文盛)本月30日,第三屆海南國際旅遊美食博覽會將在三亞盛大啟幕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哇哦!報紙好香
    「封面上的椰子像真的一樣,聞著香味,很想咬一口」…… 6月18日,《南國都市報》帶著濃鬱的「椰香」味道與讀者見面啦。海南首份有「味道」的報紙甫一出街,就贏得好評如潮。  記者走訪發現,海口眾多報亭《南國都市報》一大早就售罄。讀者們紛紛表示,要把這份「不僅好看,且好聞」的報紙珍藏。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 黃婷 /文 陳衛東/ 圖  哇!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未按時返還營業款三亞一美食城商鋪集體歇業
    南國都市報4月12日訊(記者 林方岱)連日來,三亞品味天下美食城內的多家商鋪集體歇業,這也讓不少愛好美食的市民們大失所望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三亞南繁培育出8個南瓜新品種
    用筷子夾起咬一口,竟然像海蜇一般爽口,品嘗到這奇妙口感的南瓜,三亞美食專業委員會的兩位委員露出了驚喜的表情。  這是三亞南繁科學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三亞南繁)新育種的南瓜之一———金絲攪瓜,它的瓜瓤如粉絲,味道十分爽口。近日,三亞南繁培育出8個品種的新品種南瓜,每種都各具特色。「這些南瓜都是優中選優的成果,耗時6年才培育出來的。」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600公斤錘頭鯊被冷藏封存
    新聞追蹤《三亞一碼頭低價售賣近百條「大魚」 》  南國都市報4月13日訊(記者 聶元劍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拿起你的丘比特之箭 射中TA的心
    南國都市報5月16日訊(記者 王燕珍)大膽說一聲「我愛你」,就有可能找到您的終生伴侶;若您害羞不敢表白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買機票找酒店送機全包了
    南國都市報6月17日訊(記者 孫學新 文/圖)「你是我的眼,真的太感謝你了!」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深玩海南」俱樂部招募小夥伴啦!
    去瓊海吃雜糧、去三亞看花海、去昌江賞木棉、去雨林深處發現黎家歡歌……在會玩、愛玩的人眼裡,海南的玩法何止這些,還有數不盡的精彩值得一同去發現、探索。  單調而繁忙的生活總會讓人覺得乏味,如果您和我們一樣期待在周末或小長假,帶上家人、朋友尋找一處寧靜舒適的地方,開啟一次放慢腳步的深度體驗之旅,那就快加入我們的「深玩海南」俱樂部吧!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三亞學院大三學生創作「吃雞神曲」
    南國都市報3月20日訊(記者譚琦 文/圖)隨著遊戲《絕地求生》的火爆,在網站和社交媒體上玩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特色美食放肆吃
    南國都市報5月23日訊(記者 易帆/文   陳衛東/圖)5月25日上午8點30分,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