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海洋局深海載人潛水器潛航員學員選拔

2020-12-21 中國政府網

誰能駕馭「蛟龍」?——揭秘我國深海載人潛水器潛航員學員選拔

    新華社北京7月2日電(新華社記者羅沙)國家海洋局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日前啟動了我國第二批深海載人潛水器潛航員學員選拔工作,將面向社會公開選拔包括2名女性在內的6名潛航員學員。作為深海潛航任務的重要因素,潛航員在深海潛水器航行中處於核心地位,更是我國特殊的戰略性人才。成為一名合格潛航員的道路,光榮而艱巨。

    年齡、身體條件等有嚴格限定

    根據國家海洋局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網站發布的選拔公告,報名參加我國第二批深海載人潛水器潛航員學員選拔的人員,男性年齡在22至35歲之間,女性年齡在22至30周歲之間。

    值得注意的是,選拔公告對報名人員的身體條件做出了明確乃至「苛刻」的要求,包括男性身高在165釐米至176釐米之間,女性身高在160釐米至170釐米之間;男性身體質量指數(BMI)要在20至25之間,女性在19至24之間;裸眼視力0.8或矯正視力在1.0以上。

    「潛水器載人艙空間狹小,所以對潛航員的體型有著嚴格要求。」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黨委書記劉保華解釋說。

    此外,報名人員需具備全日制高等院校本科及以上學歷,專業限定為機械工程、電氣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船舶與海洋工程等相關專業,並具備大學英語六級或以上水平。

    選拔嚴格程度堪比航天員

    劉保華介紹說,潛航員學員的選拔將非常嚴格,對生理、心理都有很高的要求。除了對年齡、身高、體重、學歷、專業等方面的嚴格要求以外,身體素質、心理素質、職業能力與特質的考核也是異常嚴格。「潛航員的要求與航天員並不完全相同,但在嚴格程度上堪比航天員。」

    他舉例說,潛航員要在密閉狹小的空間內忍受長時間的黑暗,要在海況惡劣的情況下克服劇烈顛簸駕駛潛水器下潛,對人的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都有著特定的要求。「潛水器下潛的數個小時內,為了節約能源,艙內不開燈,艙外漆黑一片。所以有幽閉恐懼症的肯定不行,暈船的也不行,甚至只是身體有異味的也不行,因為你會影響到別人。」

    從選拔標準上看,成為一名潛航員學員絕非易事,六大方面119項標準,一項不達標就淘汰。「我們對潛航員的要求簡單說來就是: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身體和心理好,既能操作潛水器,又能維護保障潛水器。」劉保華說。

    此外,載人潛水器的作業系統複雜性,深海海底勘探和科學研究的特殊性,都要求潛航員既有聰明的頭腦、超強的學習能力和動手能力,還要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劉保華表示,將來潛航員不僅是深海潛水器的駕駛者,更有可能成為深海技術領域的準科學家。

    女性有優勢

    「太空已經有了中國女航天員的身影,載人深潛也將展現中國巾幗英雄的風採。」劉保華說,此次選拔的6名潛航員學員中將包括2名女潛航員學員。

    他表示,潛航員最重要的是心理素質。下潛時,潛航員長時間呆在狹窄黑暗空間內,對心理是極大的考驗。

    「與男性相比,女性心細,有耐心,更能保證潛水器在海底的安全性和作業的精準度。所以我認為女性更適合做潛航員。」劉保華說。

    從學員到潛航員還有2年

    劉保華表示,潛航員學員的選拔將分為報名、初選和定選三個階段,首先將通過專業基礎與學習能力、潛航員職業能力與特質、心理和體質體能的相關測試確定進入定選人員名單,再經醫學檢查、心理面談、特因測試、綜合面試、醫學覆核、政審等環節最終確定合格潛航員學員名單。

    「從潛航員學員到一名真正合格的潛航員,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劉保華說,從相關專業知識培訓,到體能訓練,再到陸地和水池的模擬操控訓練,再到海上實踐,大概需要2年左右時間,一名學員才能成長成為正式潛航員。

    「潛航員是一種高技術、高風險的職業,這在待遇上也將有所體現。」他同時表示,「在正常的工資基礎上,潛航員會獲得專門的出海補助和下潛津貼,總的說來收入比普通職業要高。」

相關焦點

  • 潛航員選拔需闖119道關 黑屋靜坐1小時考心理素質
    今日,我國第二批潛航員擬錄用人選公示結束。記者昨日獲悉,國家海洋局將於下周召開新聞發布會,具體公布第二批潛航員最終入選情況。『行測』就是公務員考試那種,是專業能力測試,考《潛水器原理》,只要學過的都會做,難度也不大。」選拔辦公室王主任說。  標準堪比航天員  我國選拔女潛航員系全球首次  國家海洋局昨日介紹,今年7月2日,我國第二批深海載人潛水器潛航員學員選拔工作正式啟動。
  • 載人潛水器跳動中國芯!向深海11000米進發!
    十年磨一劍「蛟龍」號進軍海洋深處經濟半小時記者李雪峰:這裡是國家深海基地潛水器實驗室,在我身旁擺放的就是號一比一的復原模型,號是我國自行設計,集成研製的載人潛水器,它長度是8.2米,寬3米,高3.4米,最大的下潛度是7062米,它創造了世界上同類型載人潛水器最大的下潛記錄。也就意味著號可以在全世界99.8%的海域內自由行動。
  • 在太平洋底刻下屬於中國的深度——記國家海洋局國家深海基地管理...
    簡介:唐嘉陵,男,漢族,1984年4月生,哈爾濱工程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畢業,2010年12月入黨,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潛航員,「蛟龍號」載人潛水器主駕駛員,我國深海載人潛水器「蛟龍」號首批最年輕潛航員。
  • "蛟龍號"總設計師:潛水器海底插國旗無政治含義
    海試期間,潛航員通過機械手,先後將一面五星紅旗和標誌物「龍宮」布放到南海海底,並完成一系列作業目標。近日,本報記者採訪了「蛟龍號」總設計師徐芑南和首席潛航員葉聰,揭秘「深海蛟龍」。「蛟龍號」外形似鯊魚上月底,中國科技部和國家海洋局宣布,「蛟龍號」載人深海潛水器海上試驗取得成功,最大下潛深度3759米。
  • 中國7000米載人潛水器可達世界99.8%海底(圖)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國、日本、法國、俄羅斯擁有深海載人潛水器,最大工作深度未超過6500米。  中國研製的7000米載人潛水器,將成為世界下潛最深的載人潛水器,可到達世界99.8%的洋底。  載人潛水器是一種自由自航式潛水器,自帶能源,具有水下觀察和作業能力,目前的下潛深度可達5000至6000米甚至更深,利用它可取得海底世界的寶貴數據和資料,用於深海資源勘探、熱液硫化物考察、深海生物基因、深海地質調查等領域。
  • 蛟龍號深海潛水器明年可能進行5000米級海試[圖]
    這是「蛟龍號」深海載人潛水器於2010年7月在中國南海執行一次成功下潛後,試潛航員凱旋(資料照片)。從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美、法、俄、日等國先後開始建造載人潛水器。迄今,世界上僅有的五艘6000米級深海載人潛水器為這些國家所擁有,它們能夠到達遍及海洋深處的大陸坡、海山頂、火山口、洋脊以及漆黑的洋底。8月26日,中國科技部和國家海洋局宣布,我國第一臺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製的「蛟龍號」載人深海潛水器3000米級海上試驗取得成功,最大下潛深度3759米。
  • 總設計師稱潛水器海底插國旗技術難度不遜神六
    海試期間,潛航員通過機械手,先後將一面五星紅旗和標誌物「龍宮」布放到南海海底,並完成一系列作業目標。  近日,本報記者採訪了「蛟龍號」總設計師徐芑南和首席潛航員葉聰,揭秘「深海蛟龍」。  「蛟龍號」外形似鯊魚  上月底,中國科技部和國家海洋局宣布,「蛟龍號」載人深海潛水器海上試驗取得成功,最大下潛深度3759米。  兩部委的用語中,難掩激動之情,諸如「我國第一臺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製」等字眼頻頻出現。
  • 蛟龍號潛航員選拔 兩女生高壓氧艙裡唱"藍精靈"
    十強名單  半島都市報11月1日訊(記者 喬秀峰)我國第二批潛航員選拔進入最後兩天,從130名考生中突出重圍的7男3女共十位考生,11月1日在401醫院的高壓氧艙中進行了氧敏感測試。  深海載人潛水器潛航員選拔組專家告訴記者:「之所以進行氧敏感測試,是因為在成為「蛟龍號」潛航員學員後,他們將面臨兩年的相關訓練,其中就包括考取輕裝潛水執照和海上脫險訓練,這些科目中都會有攜帶氧氣瓶,潛入海底,在高壓環境下工作的要求 ,氧敏感測試就是為了篩選出無法適應這種工作的人。」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三亞女教授當潛航員 操控「深海勇士」
    蘇靜是海南熱帶海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副教授,同時也是「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的一名潛航員,她講述著自己和「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一起在西南印度洋科考的故事,科學普及藏在深海裡的知識。  3月10日,「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完成了西南印度洋熱液科學考察靠港三亞,完成了62次下潛作業,完成了熱液區的考察,採集了豐富的生物樣本和視像資料。這些科考成果的背後,就有蘇靜的身影。
  • 「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開啟下潛新徵程
    近日,在與「探索一號」科考母船進行了簡短的告別儀式後,「探索二號」科考船搭載著「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連夜趕往新的海域,繼續進行接下來的相關科考任務。在汽笛的長鳴聲中,「探索一號」科考母船緩緩掉頭告別馬裡亞納海溝,向著母港海南三亞返航。「探索二號」科考船也連夜駛離了挑戰者深淵,向西太平洋新的海域進發,並在到達目的地的第一時間展開了科學考察工作。
  • 深圳兩專家隨「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開展科考
    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兩位專家 隨「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開展科考 深圳商報2020年4月1日訊 海底世界到底是怎樣的?載人潛水器如何工作?如果下潛到4000米深的海底將是什麼體驗?
  • 下潛突破萬米,我國載人潛水器創造新紀錄
    10909米也是我國載人潛水器最深紀錄。今天的布放工作是在北京時間凌晨4點多進行的。8:12,「奮鬥者」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後,3位潛航員在海底進行了約6個小時的採樣工作——這是「奮鬥者」號最長海底作業設計時間。
  • 中國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下潛突破1萬米
    原標題:巡航「挑戰者深淵」「奮鬥者」號「妙不可言」的深海之旅都經歷了什麼2020年10月27日,中國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下潛突破1萬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
  • 蛟龍號大洋38航次起航 三龍聚首青島探深海奧秘
    國家深海基地項目於2007年由國務院批准立項,2015年正式啟用,是面向全國深海科學研究、深海資源調查與開發、深海裝備研發和試驗、海洋新興產業服務,提供科考船舶、載人潛水器等大型深海裝備運行與維護保障、潛航員選拔培訓與管理等多功能、全開放的國家級公共服務平臺,也是世界第五大深海技術及裝備支撐保障基地。
  • 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渾身都是極限技術
    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可以像太空站一樣,運載科技人員進行科學探測和科學實驗,直接觀察未知的領域和獲取深海各類樣本,為人類認識深海、開發深海、保護海洋貢獻中國力量,為我國成為海洋強國打下基礎。進入深海、認識深海、開發深海,都急迫地需要深海裝備。
  • 我國載人潛水器創最深紀錄
    我國載人潛水器創最深紀錄 2020-11-12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國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球殼通過驗收
    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研製是「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專項的核心任務,作為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全新一代載人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將超過一萬米,也就是世界海洋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載人潛水器,最大的特性和優勢是帶人下潛,作為潛水器最核心的部件之一,球殼經過3年攻堅,建造完成並通過驗收,其性能和指標滿足總體要求。
  • 中國首次載人深潛試驗成功 最大潛深達到3759米
    潛水器  中新網8月26日電 中央電視臺消息,中國科技部、國家海洋局今天聯合發布:我國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製的國家863計劃重大專項「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南中國海3000米級海上試驗取得成功,最大下潛深度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