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位老外住進隔離賓館,缺小語種翻譯,咋辦?上海這個區集結了一批...

2020-12-10 澎湃新聞

「剛剛在浦東機場接了一位義大利帥哥,正好用上了你們的寶典。」一大早,北新涇街道幹部向長寧區外辦發來感嘆:「手有寶典,心中不慌。」

這個寶典是「健康觀察15問」的義大利語版本。針對疫情重點國家,長寧區外辦組織志願者翻譯了英日韓義大利波斯語版本的「健康觀察15問」,社區反響很好,這幾天還在增加其他語種。

「長寧區是上海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城區之一,居住著來自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萬多名外籍人士,我們急需大量各種語言的志願者。」區外辦主任劉麗萍說。2月28日晚,長寧區的隔離賓館一下住進了十幾位來自各國的外籍人員,語言溝通上存在困難。區外事辦當晚決定必須要成立一支翻譯志願者隊伍。

目前,這支翻譯志願者隊伍的47名成員主要來自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還有一些社會招募的老師、學生和外企員工,有精通外語的中國人,也有中文流利的外國人。其中,很多都是95後。語言涵蓋了英語、日語、韓語、俄語、法語、德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波斯語、阿拉伯語、匈牙利語等12個種類。

不用動員學生紛紛報名

「雖然不能像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那樣馳援一線,我也想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華東師大外語學院日語系研一學生、1996年生的馬榮躍是華師大最早加入的日語翻譯志願者,也是隊伍建立初期唯一的日語志願者。

「我的第一份任務是翻譯一張街道的防疫健康管理宣傳海報。因為語言通俗易懂,所以翻譯起來沒有太大難度。」馬榮躍說,他陸陸續續接到了翻譯防疫健康提示卡、外籍、港澳人員登記表和日常健康記錄冊的任務。

95後馬榮躍

3月3日,他在21時迅速完成外辦20時20分發布的任務之後,毫不猶豫地又承擔了另一項翻譯任務,大力支持了疾控宣傳的緊急工作。

「日常健康記錄冊中由於涉及到新冠病毒和感冒的症狀比較,我在翻譯醫學專業術語時也著實頭疼了一番。後來我大量瀏覽了日本雅虎網站上對於新冠病毒的報導作為參考,最終完成了任務。」 馬榮躍說,自己的翻譯內容經過審核校隊後也會反饋給志願者們。「每次拿到反饋的文件我都會仔細看看有哪一部分如何被修改了,這個過程對我來說,也是寶貴的學習經歷。看到絕大部分的翻譯還是保留著自己的『原汁原味',內心會有被肯定的喜悅。」

「輔導員們把翻譯志願服務的消息告訴學生後,幾乎不用動員,同學們都紛紛報名。」 華東師大外語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江宇靖告訴記者,華師大是最早也最快響應長寧翻譯志願者招募行動的。3月1日,僅一天時間便組建了涵蓋6種語言的志願者隊伍,並不斷壯大。「有的同學看到消息晚了,還覺得萬分惋惜,說之後如果還需要志願者,一定要讓他去。」目前華師大志願者隊伍已涵蓋英、日、法、德、西、俄等6種語言,共計16人。同學們在線時刻關注外辦需求發布,在課業之餘,迅速完成稿件翻譯。

為隔離點外籍人員在線解決困難

集中隔離點的外籍人員來自各個國家,小語種志願者極度緊缺,長寧區外事辦與上外團委商議,重點組織招募學習韓語、波斯語、義大利語的學生進行在線志願服務。

3月3日,家住新涇鎮的一位義大利媽媽帶著三個女兒從義大利威尼託大區回滬,住進了隔離賓館。但隔離點沒有懂義大利語的工作人員和志願者,語言不通,他們正發愁怎麼更好地為她們母女提供服務。

95後何艾倪

這時,來自上海外國語大學義大利語系的大四學生何艾倪被牽線到了隔離點。「我一直很關注疫情發展狀況,當系裡老師在群裡發出志願者招募通知時,我第一時間就報名了。」何艾倪說。3月5日,在區外辦協調下,1998年的何艾倪通過微信群與這位義大利媽媽、隔離點工作人員及區外辦工作人員建立了線上聯繫,每日為三方溝通提供在線翻譯支持。

3月6日,義大利媽媽焦急地反映房間問題急需解決。原來,她們的廁所堵了,這位媽媽想找東西來通,或者有什麼通廁劑,何艾倪第一時間用義大利語回應這位媽媽,並聯繫工作人員,一番耐心溝通翻譯下,安撫了這位媽媽的情緒,化解了這樁矛盾。

「隔離期間,我幫助她們與工作人員溝通,更換房間、補充消毒用品。我和她們進行母語溝通,他們聽到母語,覺得親切,這是一種有效的溝通。」何艾倪對記者說,這讓她覺得很有意義,「我的專業派到了用場。」3月8日,義大利駐滬總領館總領事陳琪前往隔離賓館看望慰問時,和義大利媽媽通電話了解情況,義大利媽媽說,非常滿意。

老外志願者「母子兵」上陣

這批志願者中,還有中文非常好的老外。1996年生的丹尼斯媽媽是匈牙利人,爸爸是德國人,匈牙利語和德語都是他的母語。他是浙江大學留學生,女朋友是中國人。「女朋友的媽媽就是一位志願者,她邀請我也成了一名志願者。」

95後丹尼斯

此時,丹尼斯遠在匈牙利,但這不影響他的志願服務工作,「匈牙利與中國雖有7個小時的時差,但我可以睡醒起來做翻譯服務。」這些天,丹尼斯翻譯了隨申碼使用指南和小區10問匈牙利語版和德語版。社區幹部說起他都讚不絕口,「每遇到和匈牙利、德國有關的翻譯校對任務,他必積極響應。

在外籍志願者隊伍中,還有一對韓國母子。媽媽樸宰順在韓國公司做設計,周末在韓國學校做韓語老師,1997年生的兒子李建曾在上海中學國際部讀書,會中文、韓文、日語、英語四種語言,他現在韓國服兵役。如今,母子倆都成了志願者。正在服兵役的李建說,「有書面翻譯工作,只要微信給我,我一看到會馬上翻,晚上6點以後和周末都可以開展連線口譯。」當李建不在線的時候,媽媽就馬上上陣。目前,兒子通過微信幫助翻譯一些英文和韓文文件。媽媽幫助社區審核一些韓語翻譯。

95後李建和媽媽

「在防疫工作中,翻譯志願者隊伍堪稱戰『譯'突擊隊,第一時間響應第一時間完成。」劉麗萍說,短短一周時間,翻譯志願者們已經翻譯了健康提示、日常健康監測記錄冊等多個文本和材料。

通宵達旦的接力

古北社區居住著約1.6萬名外籍人士,社區每2個人中就有一位外籍居民。古北社區幹部說,有些材料翻譯要得急,同時也要準,老外才不會誤解。為了讓翻譯做到「又快又準」,區外辦與上海市外辦聯繫,希望市外辦青年志願者團隊能夠幫助審核校對,於是這支涵蓋9種語言的20人志願者團隊成了長寧戰「譯」突擊隊背後的強大支撐。

3月3日晚,隨著疫情重點國家和地區的變化,長寧區疾控中心緊急製作了一份居家隔離健康提示,志願者翻譯出初稿、交到市外辦志願者手中已是深夜,市外辦志願者分別於3月4日凌晨1點40分,3月4日清晨7點30分完成翻譯校對,一個通宵完成這場戰「譯」接力。

這是志願者為古北社區翻譯的防疫健康漫畫波斯語版

在翻譯校對中,還有一批來自華師大的教師隊伍,分別由日語、德語、俄語、法語、西班牙語專業的5位老師,一邊兼顧上網課工作,一邊進行材料翻譯和審核校對。面對日語翻譯的文本量比較多,日語專業的楊敬老師網課一上完,立馬就進行日語的校對。俄語專業的班婕老師說,非常時期能做出一份俄語人的努力,也是很光榮的。

住在江蘇路街道的義大利人賈柯木在中國生活了10多年,中文講得相當流利。為了讓翻譯更符合老外的表達習慣,賈柯木也加入到了翻譯校對志願者中,他說:「疫情期間我也應該做些貢獻,非常願意幫忙。」

記者了解到,截至3月10日,區外辦組織翻譯志願者們為區疾控中心、各街道等一線防疫部門翻譯了信息登記二維碼、健康管理提示、居家隔離提示、隨申碼獲取方式等文件、社區排查信息中設計的各種問題以及漫畫、宣傳海報等資料累計60餘份,涵蓋12種語言,還為街道社區工作者上門排摸工作錄製中外文對照的音頻。

來源 | 上觀

作者 | 王海燕

原標題:《十多位老外住進隔離賓館,缺小語種翻譯,咋辦?上海這個區集結了一批中外95後》

相關焦點

  • 武漢奇缺小語種翻譯
    晨報訊 (記者 蔡爽 實習生沈忱胡超宇)上周五,韓國某企業駐漢分支機構人力資源負責人陳先生,不得不換上第3名韓語翻譯。陳先生無奈地說,3000元也留不住一名翻譯,武漢這樣的人太缺了。  從今年2月份到現在,陳先生已經先後請了3名韓語翻譯,此前的兩人都是武漢高校外語專業的學生。
  • 首批北二外防疫多語種翻譯志願者集結上崗:「00後」的極速16小時
    與張爽一樣,從接到招募令到防疫一線正式上崗,北二外多語種翻譯志願者們一起度過了極速16小時。3月11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二外多語種翻譯青年志願者的名字被多次提及。近年來,北二外多語種志願者依託語言專業優勢,進一步拓展國際志願服務的廣度與深度,頻頻活躍在國際大型活動中,為國家主場外交服務。如今,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境外加速蔓延,疫情境外輸入防控工作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 西班牙語翻譯告急 英法日語人才多小語種人才缺
    百屆廣交會開幕,令旅行社憂慮的是小語種翻譯導遊告急,用車面臨壓力。  百屆廣交會,廣州將迎來更多外國客商,廣東國旅假期入境遊總部總經理顏珂告訴記者,目前該社已經收到超過5000個訂房要求,預計廣交會期間每天接待外商團隊近百個,廣交會期間將為超過5000位外商提供包括接送、翻譯、導遊等服務。
  • 奧運翻譯市場急缺專業譯員 小語種人才尤其緊缺
    北京晚報訊 在奧運會召開前後的一個月內,每天都至少需要8000名至1萬名左右的專業體育譯員同時高效工作,體育翻譯人才非常緊缺。  據介紹,這份《譯員生存狀況調查報告》是由中國科學院科技翻譯工作者協會與中國奧委會官方網站惟一多語種合作夥伴——傳神公司聯合發布的。調查顯示,目前國內翻譯行業翻譯人才嚴重匱乏,人員缺口高達95%。
  • 上海的這場翻譯競賽憑什麼能吸引10萬人參與?-語種,翻譯,競賽,上海...
    翻譯競賽走過15年:由單一語種到多語種  今年也正值翻譯競賽發起十五周年。2004年,為推進我國翻譯事業發展,發現和培養更多翻譯新人,上海翻譯家協會與上海譯文出版社《外國文藝》聯合發起翻譯競賽活動。主辦方組織了陣容強大的專家顧問團,包括陸谷孫、草嬰、夏仲翼、戴煒棟等,為翻譯競賽的策劃組織提供寶貴建議。
  • 「七藝節」志願者奇缺小語種翻譯
    「七藝節」志願者奇缺小語種翻譯 www.zjol.com.cn 2004年07月31日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記者昨天從「七藝節」省籌委會青年志願者工作部了解到,「七藝節」翻譯志願者招募工作啟動一周來,報名者已達200多人。但不容樂觀的是,不同語種的報名人數存在嚴重的不平衡。英語、德語、日語、俄語等較大語種的報名者均已超過需求人數的兩倍,而西、葡、匈、蒙古等小語種的報名人數卻嚴重不足。
  • ...報告:陌生老外不戴口罩現身小區!出動:緊急徵集俄語翻譯志願者...
    圖說:江浦路街道居委幹部通過志願者在線翻譯與烏克蘭人傑尼斯溝通 楊浦區供圖3月13日一大早,兩位居民心急火燎地跑進楊浦區江浦路街道又一村居委會,找到黨總支書記袁斌暉報信說:「書記,我們剛看到小區裡有個沒見過的老外在花園那邊,而且沒戴口罩!
  • 北京二外組建志願者服務隊 為438名外籍旅客提供多語種翻譯
    中新社 陳杭 攝中新網北京3月23日電 (陳杭)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黨委書記顧曉園23日在發布會上表示,該校組成了30名學生的志願者隊伍,到首都機場T3航站樓D區和新國展入境旅客集散地進行現場服務,已累計服務時長2703小時,共為來自42個國家和地區的438名外籍旅客提供了多語種翻譯。
  • 東協國家語種翻譯在雲南日趨緊俏
    東協國家語種翻譯在雲南日趨緊俏 ,前幾年招聘了幾名東協國家語種的兼職翻譯,而現在看來,要物色更多的東協國家語種人才了。」昆明任意達翻譯會展公司負責人阮靜萍表示,隨著中國與東協國家的交流和合作越來越多,翻譯人才越來越緊俏。  來自雲南民族大學的寮語翻譯陶文娟告訴記者,東協國家語種專業畢業生很是「吃香」,比如去年的老語班,一個班24名學生還沒畢業就已經全部「就業」了,分布在大型國企、廣播電臺、翻譯公司和地方外事部門等。
  • 廣州多語種公共服務平臺消除語言壁壘
    據介紹,平臺全面動員後備力量,及時補充翻譯人員,加緊組織學習最新政策、防疫措施、外事工作指引和禮儀,開啟24小時多語種語言服務,為廣州市各相關部門防控疫情涉外工作提供強大的後盾。960169迅速與12320衛生熱線、廣州12345政府服務熱線、機場熱線96158、以及衛健、口岸、公安、外事等各相關部門建立緊密溝通,為堅守防線的所有工作人員提供全方位的翻譯服務,多語種平臺成功築起溝通的橋梁,保證了前線防疫工作的順利開展。960169成為在穗外國人及入境人員諮詢最新疫情防控政策和溝通政府防疫相關部門的重要途徑。
  • 小語種翻譯人才稀缺 機器翻譯發揮空間較大
    小語種翻譯人才稀缺 機器翻譯發揮空間較大目前機器翻譯的營收主要來自機器翻譯硬體產品,主要有翻譯機、翻譯手機、翻譯筆、藍牙翻譯耳機等產品。在我國市場內,翻譯機市場普及度較高,佔據總體市場營收的80%以上。
  • 95後防疫翻譯志願者集結 協助接轉入境外籍人員
    經機場檢疫後未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的低風險人群在此臨時集散,再由相關省(區、市)和本市各區接轉旅客。記者獲悉,北京團市委、順義區、市志願服務聯合會組織志願者到T3航站樓和新國展進行現場服務,其中18名是來自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95後」學生,他們提供翻譯等服務,協助外籍來京人員分流轉送工作。志願者協助外籍入境人員登記。
  • 志願填報:雲南小語種高級翻譯人才稀缺(圖)
    此外,小語種專業學生畢業後大多不能很快勝任翻譯工作,掌握經貿商務、農林礦產、機械設備、司法等專業知識的高層次翻譯人才更是稀缺。  為此,我省將統籌規劃各高校東南亞南亞語種專業設置,鼓勵更多高校積極申報和開設東南亞南亞語種專業。其中,側重鼓勵設有工、農、林和經貿學類專業的高校,增設東南亞南亞語種專業,並對新建專業給予招生政策上的傾斜和經費支持。
  • 馬曉亮周世奇防疫遇難題:「隔離」英文怎麼說?
    他倆巡邏中發生的小故事也讓許多網友津津樂道眼下上海嚴防境外疫情輸入全上海公安民警集結一線保護阿拉上海的安全當民警遇到老外還要和老外圍繞「疫情」這個topic開始talk那場面畫風太有趣了~一天深夜馬曉亮和周世奇接到求助一名德國留學生剛從國外抵達上海小區保安由於語言問題無法交流
  • 不負所長,不負青春——記吉林外國語大學「多語種翻譯+大型國際賽...
    暑假期間,吉林外國語大學「多語種翻譯+大型國際賽會」志願服務團隊的小夥伴們更加忙碌:整理參賽參展影片的信息、布置新聞發布會現場、與賓館核實嘉賓入住信息……  第15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將於9月在長春舉辦,吉外「多語種翻譯+大型國際賽會」志願服務團隊有92名隊員從7月底就參與到籌備工作中,為電影節的順利舉辦而努力
  • 「隔離的感受就是很滿意!」俄羅斯姑娘主動申請做翻譯志願者
    Varya將她在隔離酒店的照片、視頻分享朋友們看,朋友們都表示環境和服務相當好。Varya抵達廣州之後,首先是入住越秀區廣州賓館。廣州賓館是廣州最早一批境外來穗返穗人員中轉服務及集中隔離點。之後因為她乘坐的航班有一名相鄰幾排的乘客確診新冠肺炎,她作為密切接觸者,轉到越秀區另外一家酒店繼續進行隔離。她說兩家酒店的環境都很好。
  • 小語種專業:語種「小」 世界「大」
    小語種的正式名稱應該叫做「非通用語種」。目前有6種語言是「通用語種」,它們是聯合國通用工作語,即英語、漢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和阿拉伯語,聯合國的所有會議都有這些語言的口譯以及所有的官方文件,都列印或在網上出版這些語言的翻譯版本。但在我國高校招生領域內,大家習慣地把除英語外的外語類專業統稱為「小語種」,其中也包括上述6種語言中的4種。
  • 「歪果仁」要走高速路徒步到上海!翻譯軟體也溝通不了,咋辦?
    「歪果仁」要走高速路徒步到上海!翻譯軟體也溝通不了,咋辦?當民警想要嘗試與兩人溝通了解情況時卻遇到了難題:由於語言不通,藉助翻譯軟體也無法實現準確的交流。無奈之下,執勤民警找到一位俄語翻譯,藉助電話進行溝通。經了解,這兩位俄羅斯友人來自西伯利亞,當日是從河北滄州步行上了高速,並準備徒步前往上海。
  • 翻譯機離線翻譯語種升級,6語種讓準兒再次領先同行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翻譯機最新資訊 > 正文 翻譯機離線翻譯語種升級,6語種讓準兒再次領先同行
  • 哈爾濱市南崗區隔離賓館管理服務「雙到位」
    徐某的狀況,是隔離賓館裡常見的一樁小事。疫情防控期間,哈爾濱市南崗區先後安排了8家隔離賓館,統一進行醫學觀察。面對各類隱患人群,駐點工作人員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用耐心與真情,在隔離賓館營造「家」一樣的溫暖,實現了管理和服務「雙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