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 | 踩盤 | 市場 |觀察| 行業
漁村樓市出品
深圳人都關注的房產圈
臨深的房價又要漲了!
這回,是東莞的大嶺山。
就在昨天(9月23日),金地斬獲東莞大嶺山站旁靚地:11家房企,70輪加價,地價破記錄!
同樣是在上周9月17日,華為在東莞與松山湖相鄰的大嶺山鎮拍下3塊地,用於松山湖園區及大嶺山轄區重點、高端企業總部人才房配套項目。
肉眼可見的,大嶺山的房價立馬就漲上去了。
據諸葛找房9月份的數據,大嶺山環比上月上漲8.42%,甚至有房源上漲30-50萬不等。
有人把這波上漲的邏輯稱之為:廠區房。
廠區房這個詞其實不是一個新鮮的詞,不過這個詞彙本身容易引發歧義,讓大家想到富士康這種低收入勞動密集型產業。
而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舊瓶裝新酒。
這回,廠區房和你想的真的不一樣了。
華為告訴你,什麼叫廠區房的影響力!
這不是「華為大廠」第一次影響東莞房價。
深圳與東莞松山湖,本是毫無瓜葛的,卻因為華為這家企業而產生了緊密聯繫。
毫不誇張地說,松山湖的樓市皆因華為而繁榮。
2016年,華為為減少生產研發成本而選擇來到東莞松山湖,但也因它的遷移讓不少人對松山湖樓市寄以厚望,從而引起松山湖樓價的上漲。
這正是強企與城市之間的奇妙關係。
樂有家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5年松山湖一手住宅成交均價剛過萬元,2016年時已經漲至2.15萬元/㎡,上漲幅度達77.9%。
如此大漲,其一是當年全國樓市發展均較為迅猛,其二則是2016年5月,華為要搬去松山湖的消息不脛而走。
根據深圳中原研究中心數據,今年上半年松山湖已經成為東莞最貴片區,一手住宅均價漲至達到3.8萬/平。
松山湖片區房價已經成為東莞第一,已經與深圳平湖看齊。
同樣的,松山湖的二手住宅也因為華為受到了影響。
據安居客數據,目前松山湖二手均價為3.9萬/平,同比去年同期上漲32.39%,漲幅誇張。
據貝殼找房數據,目前松山湖已經有房子掛牌單價直逼6萬/平。
為什麼廠區房的影響力這麼大?
1、名企員工較強購買力影響
松山湖通過低價出讓土地的方式大力吸引企業入駐,已進駐的近3000家企業中,最耀眼的當屬華為公司。
除了華為之外,還有宇龍通訊、生益科技、漫步者等電子信息領域龍頭骨幹企業;大疆科技、固高科技、盈動科技、等科技創新型行業龍頭企業。
說起華為人,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多金。
華為人的購買力已經在深圳得到過驗證。深圳坂田就是因為有了華為總部基地,二手房掛牌均價已高達6.8萬/平。
以與華為基地一路之隔的萬科城為例,十年間從幾千元的均價上漲到現在6-7萬/平。
所以從華為幾年前開辦南方工廠開始,就有人意識到華為帶來的房產投資機會。
2、政策影響
東莞市政府曾於2012年9月出臺松山湖「禁地令」,不再新增商住用地,這導致松山湖的住宅供應十分稀缺。
據鏈家數據,目前松山湖在售二手房僅有437套,與周邊其他區域的二手房形成了明顯的對比。
據統計,松山湖今年僅有4個項目入市,其中住宅項目僅有兩個。
松山湖的樓盤不多,只有16個。分別是萬科金域松湖、保利紅珊瑚、翠瓏灣一二期、松湖裡的魚、翔龍御湖居、豐華悅園、虹溪諾雅、長城世家、和堂、萬科松湖中心、光大錦繡山河、松湖花園、教師村、萬科松山湖一號、3號別墅。
以上樓盤不僅放盤量極少,且業主普遍不誠心賣,價格也高得離譜。
比如萬科虹溪諾雅建於2010年,一套94平的房源總價560萬,單價5.9萬/平。
建於2008年的松湖長城世家,120平的房源售價700萬,單價5.8萬/平。
下個十年,重點關注廠區房
從上文中,我們不難注意到,不管是深圳坂田、還是東莞松山湖,均受高端企業、高端工廠影響。
大型企業帶動房價的案例,還有杭州阿里。
阿里巴巴員工買房,優先考慮公司三公裡內的房源。從下圖可以看出,周邊二手房房價受阿里影響巨大,漲幅明顯。
今年阿里開始拓展自己的高端製造布局,在距離杭州市中心30公裡的臨平開始自己的新製造一號工程犀牛工廠,當地的很多中介開始聞風而動,開始推銷廠區房。
以上種種,均使「廠區房」這個詞重新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
1、不同於過去的「廠區房」,現在的廠區房為了留住人才,側重點在於「高端」。
現在基本每個城市都會有一個高新區,是每個城市集中發展自己產業的地方,有的是新製造業,有的是網際網路集群,有的是新能源工廠,高新區很快也就變成了高薪區,而高薪區帶動的就是周圍房價的上漲。
對應的,在這些高新區裡面,各種配套設施也非常的完善,吸引來了大廠以後,周邊生活服務也自然而然的繁榮起來。
如今的廠區房,更多的是特色產業集聚度高、專業化分工協作程度高、技術創新活躍、產業輻射帶動效應明顯,由產業聚集帶來的產業生態。
這些地方往往是製造業的核心,集群效應產生的配套設施、物流通路、地域政策扶持於一身。
所以廠區房這個舊瓶裝新酒的概念裡面,廠已經不是當年的廠,更多是往高科技、精細化、智能化發展的新型製造企業。
這些高端企業、高端產業、高端工廠的出現使得廠區房也越來越普及(高端工廠周邊三公裡以內的都算廠區房),也越來越受置業者們的追捧。
2、廠區房生活圈的出現,將讓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有所改變。
廠區房的存在為人類的生活方式開闢了一種新的可能:人們並非一定要生活在大都市,也並非一定要生活在鄉村。
在城市與鄉村的交界處,過一種半現代化半自然的生活也是可以的。
廠區房後續可以形成一個大的社區,不需要有市中心的大CBD,但是基礎的商場、娛樂中心、學校教育還是得有,達到人們可以在住房周邊就能實現生活需求的程度。
華為很早就在松山湖開始了系統的產業布局,從早期北部的南方工廠1-2期開始,逐步擴大到南部的歐洲小鎮+臺科產業園等大型產業園區。
目前歐洲小鎮已經基本建設完成,臺科產業園正在如火如荼的主體建設階段,華為培訓學院已經完成大半,相關的安居房項目建設也已經完成不少地塊。
《關於東莞市松山湖近期建設規劃(2017—2020年)》顯示,至2020年,松山湖高新區將建設成為產城融合、集約緊湊、生態持續的國際創新城區,為松山湖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先進位造科技創新中心提供空間、配套、環境等方面的強大支撐,提升園區人居質量。
事實上,隨著全國各地經濟的發展,人員富集效應導致的房價上升是不可避免的。上班族們都不願意把時間花在通勤上,但無奈房價實在太貴,只能住得遠些。
如果在工作單位附近有房價便宜、條件合適的房子可以提供給員工居住,勢必能更好的留住人才。
從「學區房」到「廠區房」,體現的是購房者的關注點轉移,他們已經顧不上下一代的教育了,必須先把自己安身立命的職業維護好。
而高端企業的廠區房,勢必成為一種新的趨勢,將改變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