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1955年解放了這個小島,只可惜該島現在屬於別人管轄!

2020-12-12 文史雜談

今天講一個大家可能沒有聽說過的小島,別看這個島不大,但是這個島的地理位置很重要,我們的解放軍曾經在1955年解放了該島,但是後來由於各種原因,至於什麼原因,總是就是很多,反正最後此島歸了別人。

這個島叫白龍尾島,也叫浮水洲島。

這個島在哪裡呢,他在我國海南島和越南之間的那一片海的中間,也就是北部灣的中間。

北部灣是一個類似於圓形的海域,這個白龍尾島幾乎就在北部灣的中間,也就是圓心的位置,地裡位置重不重要,大家想想也知道。

白龍尾島的沙灘和朝間帶約為1.3平方千米,面積雖然不大,但是憑現在的技術,在上面蓋點房子,建點雷達什麼的,簡直是綽綽有餘,這個不用說大家都懂。

對於該島的歸屬問題,一直都存在一些爭議。1750年當時的清朝對於此島沒有過多的過問,只是說可能屬於越南,也就是說不清楚是誰的。

1962年,法國對越南的戰爭結束之後,該島又成了三不管的地帶,那個時候中國的漁民就開始陸續登島去捕魚,實際上由中國人慢慢的開始控制白龍尾島。

1887年,當時的清朝與盤踞越南的法國籤訂了條約,以茶谷線為界,劃分了北部灣沿岸的島嶼歸屬,但是這個島離劃的這條線較遠,於是這個白龍尾島,又被落下了,這個島的歸屬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那個時候的人,對於海洋權益還沒有多少概念,這樣導致了白龍尾島的歸屬問題一直沒有解決,當時估計很多的人覺得如此的一個小島,簡直不值一提,所以也沒有人在意。

可是後來的幾十年,海南文昌縣的漁民,大量的走上該島開始捕魚,並且在島上發現了淡水。1934年當時的廣東省政府還專門派了專員到白龍尾島了解水產資源,居民的生活情況,還寫成了調查報告發表。後來法國人侵犯西沙,並佔領了白龍尾島,並且在島上建立了哨所,開始駐軍,當時的國民政府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聽之任之。

1943年,法國被日本人打跑,日本人佔領了該島。日本投降之後,國民政府又把白龍尾島移交給了法國人,法國恢復了在該島的殖民統治。

1950年解放軍解放海南,國民黨的一些殘部就逃到了白龍尾島上,但是當時有法國的艦艇保護,所以暫時放棄了對白龍尾島的解放。1955年解放軍海軍司令員毛和發率部解放了白龍尾島,掃清了國民黨在島上的殘餘勢力。

只可惜的是兩年之後,由於越南認為白龍尾島是他們的領土,經過多方的談判和考慮,將白龍尾島移交給了越南。

從大局出發,有些東西可能不得不放棄,只是我們轉了一大圈,到頭來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不得不讓人覺得有些小小的遺憾和唏噓。

相關焦點

  • 解放軍解放大陳島
    1953年7月,朝鮮停戰協議籤字,韓戰正式結束,解放軍主力部隊撤回國內。韓戰一結束,美國便與臺灣籌劃籤訂《共同防禦條約》。1954年7月,休整一年後的解放軍再次提出「解放臺灣」的口號。同年9月,解放軍兩次炮擊金門,一方面抗議美國插手臺海事務,表示不承認美國的軍事幹涉和對臺灣的佔領,一方面試探臺灣與美國的反應。
  • 解放軍為何一直沒有解放金門島?關鍵轉折點就是這場炮戰
    提起金門(主要指大金門島),熟悉中國現當代史的網友可能會有一些心痛,因為這個面積僅134平方公裡的小島,實在是寄託了太多的歷史恩怨,綿延至今,餘波未息。 1949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第十兵團挾漳廈戰役大勝之餘威,組織3個建制步兵團實施攻島作戰,意圖解放福建沿海重鎮金門島。但因敵情不明、缺乏經驗、決策失誤、渡船不足、敵眾我寡、後援不濟等短板,攻島部隊雖浴血奮戰三晝夜,仍最終失利,鑄成了一段歷史遺恨。
  • 中國政府控制的白龍尾島,為什麼會在1957年移交給越南?
    1949年國民黨少部分殘餘勢力逃亡白龍尾島,1955年7月,解放軍進攻白龍尾島,解放了該島。1957年,中國政府將白龍尾島移交給了越南政府。1877年(清光緒三年)文昌縣商人來往於東南亞國家,經常被狂風襲擊而停泊於白龍尾島,多次安然無恙,遂在島上修建神廟祭祀。1917年,文昌縣漁民組織者白龍尾島海域捕魚。
  • 越南白龍尾島與中國的淵源
    該島漲潮面積約1.78平方千米,平潮面積2.33平方千米,退潮面積3.05平方千米。1949年國民黨少部分殘餘勢力逃亡白龍尾島,1955年7月,解放軍進攻白龍尾島,解放了該島。1957年,中國政府將白龍尾島移交給了越南政府。1877年(清光緒三年)文昌縣商人來往於東南亞國家,經常被狂風襲擊而停泊於白龍尾島,多次安然無恙,遂在島上修建神廟祭祀。
  • 它離海南省130公裡,處新通道咽喉部位,今卻屬於越南管轄
    白龍尾島地理方位白龍尾島位於北部灣西部,在紅河入海口與瓊州海峽的同緯度間。北緯21°1』,東經107°42』,控制著西部陸海新通道咽喉部位。雖然戰略位置非常重要,但現在屬於越南管轄範圍。歷史上中國漁民曾長期在該島周圍活動,越南也知道夜鶯島的存在。17~18世紀西班牙殖民者在地圖上將該島稱之為德梅約島。1750年清兩廣總督陳大受上書乾隆皇帝奏摺中寫道,廣東欽州龍門廣東欽州龍門即龍門群島一帶,界連安南國之白龍尾海面。認為當時廣東欽州龍門群島以及白龍尾半島對面的白龍尾海面當屬於當時的越南。
  • 【黨史上的今天】1955年1月18日,人民解放軍解放一江山島。
    指出: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以後,還要從根本上改變束縛生產力發展的經濟體制,建立起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促進生產力的發展,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過去,只講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生產力,沒有講還要通過改革解放生產力,不完全。應該把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兩個講全了。  他提出判斷姓「社」姓「資」的「三個有利於」標準。
  • 美國溜了,國民黨軍艦沉了,解放軍為何停止對該島進攻?
    1954年12月2日,雙方籤訂了《共同防禦條約》。其中所規定的範圍,明確提者只有「臺灣與澎湖諸島」。就這樣,美國終於為蔣介石畫下了保護圈。對於保護圈之外的沿海島嶼,解放軍要如何下手呢?1955年初依然處於國民黨控制下的沿海島嶼,大致可分為兩個方向:一個是福建方向,以馬祖、金門為中心;一個是浙江方向,以上、下大陳為中心。
  • 毛澤東為何暫不解放金門、馬祖
    他說,朝鮮停戰了,我們身上的擔子輕了許多,但是,不能大意,要做好準備,防止戰火又起,同時,他又指出,這兩年蔣介石先生趁我們在朝鮮作戰無暇顧及之際,仗著美國人在背後撐腰,很是興風作浪,在做反攻大陸的黃粱美夢呢,現在我們可以騰出手了,我看應該去解決臺灣問題了。  毛澤東在這時提出解放臺灣,在座的好幾位軍委委員提出了不同看法,他們認為現在解放臺灣機會尚不成熟。
  • 這位將軍說:我一生最後悔的事,就是將這個小島移交給了此國
    這位將軍說:我一生最後悔的事,就是將這個小島移交給了此國。怎麼回事呢?這位將軍叫馬白山,1907年出生於我國的海南省澄邁縣,1927年加入我黨。此後,他一直在為革命事業奉獻出自己的一切。新中國成立後,馬白山擔任海南軍分區副司令,於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而馬將軍口中的那個小島就是白龍尾島,原名浮水洲島,是我國南海北部灣上的一個小島,面積大約3平方公裡左右。其實在1887年之前,白龍尾島的主權一直都屬於我國,也一直都是我國的島嶼。
  • 1955年解放軍海軍接收蘇佔旅順基地始末
    2005年4月15日,是人民海軍旅順基地組建50周年。旅順,位於遼東半島南端,與廟島群島、山東半島北側蓬萊角共扼渤海海峽,構成北京、天津和渤海海岸的屏障。這裡有聞名中外的天然良港,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港內水深波平,終年不凍。近百年來,凡到過旅順的中外軍事家無不稱奇,認為這裡是不可多得的海軍基地。
  • 假如1949年金門戰役大勝,解放軍能乘勝解放臺灣島嗎?
    然而我軍在解放戰爭時期,面對手下敗將國軍,是吃過一次大虧的,同時此戰也遲滯了解放軍收復臺灣島的步伐,此戰便是金門戰役。金門戰役發生在1949年10月25日,此時的蔣介石大勢已去,大陸全境幾乎都已解放,國軍退守東南沿海島嶼等地。
  • 抗戰時因為「借用」,再也沒有歸還的小島,開國少將:我很後悔
    少將說:我一生中最遺憾的事,就是把這個小島交給了越南。什麼事?開國號為馬白山。1907年,他出生在海南省澄邁縣。一九二七年入黨。自那時起,他就投身於革命事業。建國後,馬白山任海南師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白龍尾島是馬將軍口中的小島,原名撫水洲島。
  • 富國島屬於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堅江省富國島縣管轄
    古往今來,多少人在談論這個問題,多少文章在闡述人生的道理。其實,人生說來也很簡單,它不過是一次單程旅行。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富國島屬於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堅江省富國島縣管轄。面積589.23平方千米,為越南第一大島。2010年,島民9.3萬人。
  • 福建的一個傳奇小縣,距離廈門很近卻被泉州管轄,還被外省控制
    福建省是我國東南沿海經濟較為發達、對外開放程度較高的地方,在其東部沿海美麗的海濱城市廈門附近有個傳奇的小縣,準確來說是由幾個島嶼組成的縣,它與廈門市緊密相連,僅隔一水,卻是被更遠的泉州市所管轄,最神奇的是現在還被其他省份(臺灣省)所控制和管理,這個縣可以說是我國身份歸屬最複雜的縣份了
  • 日本一小島,島上百姓說中文,還想回歸中國管轄!
    本文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日本一小島,島上居民說中文,還想回歸中國管轄!早在隋朝時期,隋煬帝就派人來到了琉球島,不過那時的琉球還不叫「琉球」,而叫琉虯,後來被改名為琉球,據記載琉球在元朝時曾出現在中國的史書上,這個名字是隋唐時期的客家話「留仇」演變而來。因此可見,琉球跟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很深的聯繫。
  • 探訪:浙江很晚解放的頭門島 如今充滿生機
    66年的今天是頭門島解放的日子,從市區出發,驅車60公裡,直入頭門港,闊別已久,曾經人煙稀少的小島,如今省級的經濟開發區,不禁讓人緬懷歷史,心生期待,更充滿幢憬。  1953年7月27日,籤署半島停戰協議後,解放軍的戰略重心開始向東南沿海地區轉移,解放沿海各大群島被正式提上議事日程。中央軍委和總參謀部要求華東軍區在適當時機奪取東磯列島,為解放一江山島和大陳列島做好準備。
  • 解放軍五十八天解放有立體防禦的海南島
    由兵團正副司令員鄧華、韓先楚指揮的解放軍渡海部隊,沒有飛機、沒有軍艦、甚至一開始連木帆船數量都不足,無論從哪方麵條件看,成功登陸和順利解放海南島都似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在華南分局和四野的領導下,韓先楚根據實際情況,將解放海南島的戰役進程「攏共分為三步」: 第一步,奪船。
  • 這個曾從地圖上消失的小島,現在是超網紅的萌兔天堂
    海岸線只有4公裡多的大久野島,兔子總數竟有百隻。傳說中來了就可以被一大群兔子窮追不捨,讓這個超可愛兔兔島一夜爆紅,成為廣島地區新晉人氣海島。大久野島從1929年到1945年,都被日軍用作毒氣研究基地,因此當年也曾被稱為毒氣島。昭和初期,為了隱藏這一秘密軍事要塞,政府甚至將島嶼從地圖上抹去,這也成為了一座「不存在的小島」。
  • 解放軍如何在金門失利的情況下解放的海南島?不得不提韓先楚
    1949年12月14日,林彪、譚政、蕭克致電十五兵團和四十軍、四十軍:攻海南島戰役。但是剛剛經歷了金門戰役,失敗的陰影籠罩在解放軍指戰員的心頭,大多數人都不想打,就連毛主席都從蘇聯發來電報,通知海南島作戰前線的將領,作戰計劃推遲到1950年秋季。軍隊無戰意,更無必勝把握。
  • 打炮打出「默契」來,解放軍萬炮齊發,原來是為了「整家法」
    從1958年到1979年,我中國人民解放軍持續炮打金門20年有餘,雖然其中有短暫停火,但是,那也得打掉多少「黃金」啊?我軍一向倡導艱苦奮鬥,如此大手筆實屬罕見。那麼,我人民解放軍為什麼不惜花費大把「黃金」,持續炮打金門,而沒有直接解放金門,是實力不夠?還是另有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