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入海!海滄隧道預計2019年完成,長度超翔安隧道...

2020-12-12 廈門網

1999年,海滄大橋建成通車。

近20年來,隨著廈門經濟的飛速發展,

大橋漸漸不堪重負。

許多廈門人都在期盼

著海滄隧道的建成通車。

目前,海滄隧道的施工情況如何?

▼▼▼

記者從建設單位廈門路橋獲悉,自2016年3月開工以來,海滄隧道工程(第二西通道工程)量已完成42%,隧道主體土建工程計劃在2019年底完成,全線計劃在2020年建成通車。

海滄隧道將進入海域段

風險最大的節點施工

海滄隧道工程(第二西通道工程)起點位於海滄區海滄大道與馬青路交叉口東側,以隧道形式穿越西海域,進入本島後沿興湖路下穿前行,終點位於本島火炬北路。工程全長7.1km,其中隧道長6.3km,海底隧道長度2.0km,主線設雙向六車道,設計行車速度80km/h,海底隧道左右線間設服務隧道,建設工期42個月。

該隧道比翔安隧道長

整個工程分為A1、A2、A3三段同時施工

廈門路橋介紹

A1標:從起點至象嶼碼頭附近海域

A2標:從象嶼碼頭附近海域至悅華酒店附近

A3標:從悅華酒店附近至終點

A3標還預留了

未來第二東通道(翔安大橋)的接口

目前,海滄端即將進入

海域段風險最大的f1風化深槽施工

島內端已進入下穿

興湖路大斷面超淺埋雙連拱隧道施工

160米長風化深槽

施工至少需要1年

作為工程量最大的A1標段,其標段長佔全線的48%,跨海段佔全線90%。目前,主隧道左線開挖累計完成1200米,右線開挖累計完成1001米,服務隧道開挖累計完成802米。

A1標段項目的項目總工王輝告訴記者

去年底左線已進入到海域段施工

服務隧道今年進入海域段施工

已實現超前開挖施工

按照計劃,今年年底

A1標段將進入海域段f1風化深槽施工

這是A1標段控制性節點工程

工作人員正在演練雨水倒灌險情的應急處置

同時王輝還跟大家介紹到

如何探水、知水、堵水

應用綜合超前地質預報

前方地質情況是關鍵

雖然這段風化深槽僅160米長

施工卻需要耗費1年至1年半

A1標段項目的項目總工王輝

風化深槽施工相當於要穿越一段土層,難度係數比挖石頭更高。施工首先需探明前方地質情況,然後注漿加固,再把一個大斷面分為4個小斷面逐個施工,預計每月平均只能施工10米到15米。

距地鐵結構邊線最近僅2.4米

目前A2標段主隧道左線開挖累計完成150米,右線開挖累計完成350米,服務隧道開挖累計完成690米。

廈門路橋相關工程人員介紹,島內段的A3標段施工難點還有不少。A3標段其中一段上跨地鐵1號線區間,基坑底離地鐵隧道頂最小距離僅為6米,樁基底距離地鐵結構邊線僅2.4米。施工中,要保證地鐵1號線主體結構安全,防止基坑隆起導致地鐵區間上浮。目前,上跨地鐵1號線主體結構全部完成。

廈門路橋相關工程人員

此標段中,雙連拱暗挖隧道難度也很大,分為6個斷面施工。雙連拱就是兩個隧洞像個「m」字形拱門連在一起,施工需要一定間隔。由於該段下穿興湖路,再加上地層自穩能力差,施工難度極大。此外,施工必須保證興湖路正常通行,還需進行交通導改。

在不久的將來

大家從本島到海滄

就可實現「上天入海」

除行駛在跨海面的海滄大橋外

還可通過下穿的海底隧道直達

期待早日通車!

來源:海西晨報、廈門日報、廈門廣電

編輯:沈斌、曾豔、賴旭華

廈門日報社微信矩陣

相關焦點

  • 廈門海滄隧道今年年底建成通車
    廈門網訊 (海峽導報記者 崔曉旭 曾宇姍/文 吳曉平/圖 通訊員蘇富強 楊澤夷)到今年年底,廈門本島與海滄便可實現「上天入海」——市民除了行駛在跨海之上的海滄大橋外,還可穿海而行通過海底隧道來往島內外。記者從海滄隧道建設方獲悉,由中鐵隧道局和中鐵十八局承建的廈門第二西通道海滄隧道海域段左右線預計在本周末前實現雙線貫通。
  • 「海浪帆影」將成海滄新地標 海滄隧道兩座通風塔封頂
    繼廈門第二西通道(海滄隧道)工程島內段通風塔10月5日封頂之後,海滄段通風塔也於近日順利封頂。這標誌著海滄隧道全線兩座通風塔均已封頂,將在明年春節前完工。按照計劃,海滄隧道將於明年上半年建成。海滄隧道全線設通風塔兩座,是隧道的主要通風設施,分別位於海滄區擁軍路和湖裡區象嶼保稅區內。據介紹,近期封頂的海滄段通風塔建築高度92米,塔身上部開設排風口,下部開設進風口,塔身外部採用筒體外掛鋁單板幕牆,形成多重翼片狀片牆。整體造型以海浪帆影為概念,營造出清新舒展的動態效果。
  • 解讀海滄跨海隧道四大難題咋破解 預計2020年底前通車
    未來,海滄隧道還將與規劃的第二東通道形成島內北部一條便捷、順暢進出島通道,呼應目前海滄大橋-仙嶽路-翔安隧道形成的島內中部進出島通道,協同發揮作用。  海滄隧道是大陸第三條跨海隧道(其他兩條為廈門翔安隧道、青島膠州灣隧道)、廈門第二條跨海隧道,如果按照隧道長度算的話,是福建省內最長的跨海隧道(翔安隧道6.05公裡、海滄隧道6.306公裡)。
  • 海滄隧道主體工程完成97% 通風塔主體建成
    1-10月,415個省市重點項目實際完成投資1371.5億元,完成序時計劃的142.7%,完成年度計劃107.8%。  【海滄隧道主體工程完成97% 通風塔主體建成】  11月29日晚上,隨著海滄端通風塔塔頂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完成,省市重點項目---海滄隧道的主要通風設施兩座通風塔全面封頂。
  • 海滄隧道左線全線貫通 明年上半年通車
    昨天上午10點,隨著左線最後一次爆破順利起爆,廈門第二西通道(海滄隧道)工程左線實現全線貫通,標誌著項目距離建成又近了一步,向2021年上半年建成通車目標闊步邁進。 「目前左線已順利完成,爆破振動控制在0.4cm/s以內,不足規範允許值的四分之一,遠小於鑽爆法隧道施工常規爆破振動。」廈門路橋海滄隧道總工孫磊介紹,先行施工段實測試驗數據經收集、分析,確定了最優的施工工藝及參數,為難度更大的南側右線隧道制定適合的整體、完善的施工方案,確保項目最後一個風險點安全完成。
  • 海滄海底隧道工程左線貫通,距離2021年上半年通車又邁進了一步!
    據介紹,海滄隧道自 2016 年開工建設以來,整體進展順利,在各級領導和主管部門的支持下,廈門路橋工程公司組織各參建單位密切配合、攻堅克難,規範施工工藝流程,嚴格安全質量管理,在各參建單位的共同努力下,先後克服了徵地拆遷、管線遷改、場地狹窄、區域環境幹擾、主幹道多期交通導改、水文地質複雜等困難,奮力攻克了 160m 海底風化深槽、超大斷面海底廢水泵房、超淺埋下穿長岸路軟弱圍巖段
  • 廈門翔安隧道收費站頂棚本周末拆除
    廈門晚報拍客 沈偉泉 攝繼海滄大橋、集美大橋和杏林大橋收費站頂棚拆除後,翔安隧道收費站頂棚的拆除時間也已確定:7月18日和19日零時至6時。到時,我市「四橋一隧」收費站除廈門大橋收費站的頂棚予以保留外,其餘收費站的頂棚均拆除。
  • 海滄隧道再傳捷報
    >(海滄隧道)工程 A3標段隧道主體結構全部順利完成 標誌著廈門海滄隧道 距離通車目標又邁進了一步 隧道主體結構全部完成標誌著 廈門海滄隧道A3標段 重大風險源全部安全解除
  • 廈門第二西通道(海滄隧道)工程左線貫通 為2021年上半年通車打下...
    昨日,廈門第二西通道(海滄隧道)工程左線貫通。昨日上午10時,在興湖路地下十餘米的海滄隧道施工處,隨著最後一次爆破順利實施,廈門第二西通道(海滄隧道)工程左線實現全線貫通,為海滄隧道工程下一步通車目標的實現打下堅實基礎。
  • 「海浪帆影」將成海滄新地標 海滄隧道兩座通風塔封頂
    繼廈門第二西通道(海滄隧道)工程島內段通風塔10月5日封頂之後,海滄段通風塔也於近日順利封頂。這標誌著海滄隧道全線兩座通風塔均已封頂,將在明年春節前完工。按照計劃,海滄隧道將於明年上半年建成。海滄隧道全線設通風塔兩座,是隧道的主要通風設施,分別位於海滄區擁軍路和湖裡區象嶼保稅區內。據介紹,近期封頂的海滄段通風塔建築高度92米,塔身上部開設排風口,下部開設進風口,塔身外部採用筒體外掛鋁單板幕牆,形成多重翼片狀片牆。整體造型以海浪帆影為概念,營造出清新舒展的動態效果。
  • 海滄隧道傳來重大進展!高92米 封頂!
    前方傳來好消息  海滄隧道建設迎來新節點  位於海滄段擁軍路的通風塔順利封頂  標誌著海滄隧道通風塔全線封頂  項目負責人表示  海滄隧道通風塔的建成不僅對隧道通車後的通風除塵起到關鍵作用,也是一座融合了環保、人文、景觀的標誌性建築,更是廈門快速跨島發展歷史的見證、凝聚和縮影。未來海滄通風塔將建設小型公園供市民遊玩。
  • 海滄隧道左線全線貫通
    導報訊(記者 崔曉旭/文 沈威/圖)昨天上午10點,隨著左線最後一次爆破順利起爆,廈門第二西通道(海滄隧道)工程左線實現全線貫通,標誌著項目距離建成又近了一步,向2021年上半年建成通車目標闊步邁進
  • 蘇州灣兩隧道計劃年內開建 預計2019、2020年通車
    同時,吳淞江大道跨吳淞江大橋工程也已經開建,該工程是524國道蘇州南段的一部分,為儘早溝通吳中區吳淞江大道和吳江區同津大道,該段已先期實施;工程長度為2公裡,預計2018年建成通車。  年內計劃開建工程   蘇州灣1號、2號隧道預計2019、2020年通車   今年下半年計劃開建的重點道路工程有5項。   城北路改建工程:西起長滸大橋,東至婁江快速路段,總長14.89公裡,同步實施管廊工程和海綿城市2個試點工程,計劃2019年完工。
  • 廈門東、翔安機場、高崎、海滄等29站點曝光!
    項目位於現狀環島路東側,起於金鐘路,主線由南向北經過觀音山遊樂場、浦口村和鳳頭村後,向西併入環島路,長度3.8公裡,紅線寬度60米,道路等級為城市主幹路。 目前翔安進出島通道有翔安隧道,第二東通道已經開工建設。
  • 廈門海滄海底隧道雙線貫通
    新華社廈門1月18日電(記者齊中熙)18日,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爆破按鈕啟動,由中鐵隧道局承建的廈門市第二西通道海滄海底隧道左右線實現雙線貫通。海滄隧道全長7.1公裡,跨海域寬度2公裡,建成後將成為國內第三條公路海底隧道,同時也將超過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翔安隧道(6公裡),成為福建省最長的海底隧道。據介紹,之所以被稱為「廈門第二西通道」,是因為直接連接廈門本島與海滄的第一西通道是海滄大橋。
  • 金寶上海滄大橋引橋路口、環島幹道往翔安隧道方向...
    【9月30日17:11】  環島幹道往翔安隧道方向匝道封閉暫時解除,目前可以通行。東渡路往海滄大橋方向,金寶上海滄大橋引橋路口封閉解除,目前可以通行。  【9月30日17:02】  翔安隧道雙向,集美、廈門、杏林、海滄大橋出島方向車多緩行;高速田集連結線出城方向,杏林高速入口車多緩行;長岸路疏港高架往海滄大橋方向,仙嶽路SM至萬達路段雙向,仙嶽高架文化藝術中心路段往海滄方向,環島幹道高林路段往機場方向,成功大道梧村隧道出島方向車多緩行。
  • 海滄隧道主體工程完成97% 通風塔主體建成
    1-10月,415個省市重點項目實際完成投資1371.5億元,完成序時計劃的142.7%,完成年度計劃107.8%。  【海滄隧道主體工程完成97% 通風塔主體建成】  11月29日晚上,隨著海滄端通風塔塔頂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完成,省市重點項目---海滄隧道的主要通風設施兩座通風塔全面封頂。
  • 返程高峰來了,翔安隧道實行分流~最新高速、進島、鐵路情況……
    、翔安隧道等主要進島通道的交通壓力也將驟增請廣大市民遊客留意避堵為緩解返程高峰翔安隧道的擁堵情況,交警部門已經提前做好了分流規劃,屆時,在翔安大道與海翔大道立交、翔安大道與翔安北路立交將設置分流點,及時引導車流從集美大橋、廈門大橋等通道繞行進島,請行經車輛的駕駛員服從現場執勤人員指揮
  • 海底隧道知多少?全球海底隧道建設盤點
    全線採用雙向8 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隧道斷面達到了46m,設計速度為100km/h建設完成後,將成為全球最寬的隧道。項目概算總投資約為460 億元,2016年12月開建,預計2023年建成通車。海滄海底隧道是繼翔安隧道之後廈門的第二條跨海海底隧道,項目將於2019年左右建成通車,預計總投資57.05億元。
  • 翔安隧道翔安側通風塔「風帆」建築今天落成
    翔安隧道翔安側通風塔「風帆」建築落成    翔安隧道翔安側以風帆造型裝飾的通風塔帆體鋼結構,今天落成,標誌著這座通風塔全面建成,成為翔安海岸的一處標誌性建築。        翔安隧道翔安側通風塔這座「風帆」造型的建築高58米,採用兩片風帆的變異造型設計,象徵著翔安作為一座崛起的新城、蓬勃向上的城市建設。整個帆體用鋼結構做骨架,外裝鋁單板,固定在通風塔64米高的混凝土塔身上,其點睛之筆就是塔身上加裝的這根白色纜繩,遠遠望去,像是一艘海面上揚帆啟航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