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閱讀分享:精選外刊《林中漫步》(A walk in the woods)

2020-12-17 普加斯留學

英美旅遊文學作家有不少,但能寫得像比爾·布萊森這樣風趣的並不多,今天在這裡介紹一部他的經典作品A walk in the woods(林中漫步)。

《林中漫步》講述了比爾·布萊森和他的朋友Stephen Katz徒步阿巴拉契亞小徑(the Appalachian Trail)的故事,中間還穿插著對該小徑歷史、文化以及地理等知識的介紹。

阿巴拉契亞小徑是位於美國阿巴拉契亞山脈的一條小路,全長2100多英裡,是美國最長的徒步旅行步道之一。它由徒步旅行者於1930年代建立,小路上設有各種簡易遮雨棚及營地,每年都有不少人前往此處進行徒步旅行。

在本書開頭作者無意間發現了通往阿巴拉契亞小徑的入口,並產生了要徒步走完整條小徑的衝動。但他身邊可選的旅行伴侶並不多,只有老友Stephen Katz。他們曾經在大學畢業後一起環遊歐洲,但旅途過程中兩個人差點把對方逼瘋,而且朋友之前還有酗酒的習慣,現在身材嚴重走樣。儘管如此,兩個人還是坐上了前往喬治亞州的飛機,開始了這場旅行。

旅途開始後一切還算順利,但過了幾周後作者發現了一個嚴重問題:整條阿巴拉契亞小徑實在是太長了,他們花了數周時間也僅僅走了一小部分。兩個人繼續徒步數周后,朋友需要回家工作一段時間,只剩下作者一個人獨自前行。他一個人走了很多地方,遇到了很多新奇事物,但這段經歷也讓他意識到獨自徒步並不是一個美好的經歷。幸運的是,後來朋友重新加入了旅途,然而作者在徒步過程中發現朋友漸漸跟不上節奏,而且又開始了酗酒。兩個人爆發了爭吵但最終和好,在朋友經歷了一次危險後,他們決定還是退出這次徒步。雖然他們最終沒能走完全程,但作者認為,最重要的是嘗試的過程。而且數據顯示,參與阿巴拉契亞小徑徒步的人最終只有不到10%能完成旅程,因此他們也不算特別差勁。

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在於其文筆,作者通過風趣的筆法將徒步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以及感悟娓娓道來,讓人在會心一笑的同時很難不認同他的觀點。比如對於徒步過程中距離的概念,他有這樣的感悟:

Distance changes utterly when you take the world on foot. A mile becomes a long way, two miles literally considerable, ten miles whopping, fifty miles at the very limits of conception. The world, you realize, is enormous in a way that only you and a small community of fellow hikers know. Planetary scale is your little secret.

(當你用腳丈量世界時,距離的概念完全改變了。一英裡的路變得很長,兩英裡的路變得很可觀,十英裡的路程極其遙遠,而五十英裡則到了想像力的極限。你意識到了這個世界的龐大,而這種龐大只有你和一小群徒步旅行者同夥才能感受到。行星尺度成了你的小秘密。)

在徒步之前我們可能對距離沒有概念,在出發之後才會明白原來看似很短的路程也需要花費很長時間才能走完,也更能直觀感受到這個星球究竟有多大。

又比如徒步過程中經常會碰到黑熊,作者對它們有這樣的描寫:

Black bears rarely attack. But here's the thing. Sometimes they do. All bears are agile, cunning and immensely strong, and they are always hungry. If they want to kill you and eat you, they can, and pretty much whenever they want. That doesn't happen often, but - and here is the absolutely salient point - once would be enough.

(黑熊很少會主動攻擊人,但關鍵的一點是——它們有時候確實會。所有的熊都很敏捷、狡猾且非常強壯,而且它們總是飢腸轆轆。如果它們想要殺了你把你吃掉,它們是能夠做到的,而且幾乎可以隨時做到。這種事並不經常發生,但最重要的一點是——它只要發生一次就足夠了。)

作者很生動地說明了黑熊的危險性:雖然它們很少主動攻擊人,但是一旦被它們攻擊幾乎必死無疑,一次就足夠了。

雖然作者最後沒能走完全程,但他在旅途中也有不少感悟:

But I got a great deal else from the experience. I learned to pitch a tent and sleep beneath the stars. For a brief, proud period I was slender and fit. I gained a profound respect for the wilderness and nature and the benign dark power of woods. I understand now, in a way I never did before, the colossal scale of the world. I found patience and fortitude that I didn't know I had. I discovered an America that millions of people scarcely know exists. I made a friend. I came home.

(但我從這一場徒步體驗中學到了很多。我學會了搭帳篷以及在星空下睡覺。有一段時間我變得更瘦也更健康,雖然這一段時間短暫但令人自豪。我對荒野、自然以及森林中仁慈的黑暗力量有了深深的敬畏。我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了解到了世界的規模之大。我發現自己有耐心和毅力,這些品質在之前連我都不知道。我發現了一個數百萬人幾乎沒了解過的美國。我交了一個朋友。我回家了。)

作者在徒步中收穫了對大自然的敬畏、更加健康的身體以及一個朋友,這就是旅行的意義。這段話裡面也用了很多以"I"開頭的短句,讀起來很真誠,這種寫作手法是我們可以借鑑的。

如果你想讀一讀英文遊記並感受英語幽默,那麼這本書會是很好的選擇。此外,這本書在2015年也被改編為同名電影A walk in the woods,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看看。

相關焦點

  • 英語閱讀分享:精選外刊《林中漫步》
    英美旅遊文學作家有不少,但能寫得像比爾·布萊森這樣風趣的並不多,今天在這裡介紹一部他的經典作品A walk in the woods(林中漫步)。《林中漫步》講述了比爾·布萊森和他的朋友Stephen Katz徒步阿巴拉契亞小徑(the Appalachian Trail)的故事,中間還穿插著對該小徑歷史、文化以及地理等知識的介紹。
  • 英語美文:林中漫步 A walk in the woods(雙語)
    A walk in the woods   我實在不明白!為什麼這個年老女士會對一片毫無用處的老灌木林如此緊張呢?她給當地報紙寫了信,甚至給全國性的報紙也寫了信,對擬將在她們村子裡修建小路的方案表示抗議。
  • 中英文閱讀:A walk in the woods
    備考託福的同學們都比較喜歡通過中英文對照閱讀來增加對英文的興趣,提高託福備考效率。   我實在不明白!為什麼這個年老女士會對一片毫無用處的老灌木林如此緊張呢?她給當地報紙寫了信,甚至給全國性的報紙也寫了信,對擬將在她們村子裡修建小路的方案表示抗議。這激起了我的好奇心……   I was puzzled!
  • 上外160:英語原版閱讀藍思學生外刊體驗分享
    想著也就作為一個課外補充吧,有時間就看一眼,不看也不虧~~話說家裡小朋友的英語啟蒙就是跟著藍思值一路走下來,本人作為英語專業出身的教師,對小朋友課內外的閱讀、視聽資料也都有比較全面的了解。這真是出乎我意料的事情,以前聽個流利閱讀都要走神無數次的娃,這次能一口氣看下每篇都近千字的數篇新聞,還能認真做題,饒有興趣的來跟我分享?我倒要看看這個藍思學生分級外刊究竟是什麼。毫不誇張地說,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 推薦5個外刊閱讀學習網站!
    今天Stella跟你們講講如何通過閱讀外刊來學習英語,同時也給大家推薦一些外刊乾貨。學了好幾年甚至幾十年的英語了,你可能仍然會有這樣的困惑:我背了很多單詞,讀了很多文章,但是每每要用英語進行口語和寫作的表達時,腦子就會短路,學過的那些英語知識一點也沒有辦法想起來了。
  • 外刊閱讀:從一篇性侵新聞分析新聞英語
    原創:顰兒翻譯首發於2020年11月25日首發於顰兒說英語公眾號致敬New York Daily News篇首語:>自2020年10月19日,每周帶您讀五篇外刊,今天是第26篇。外刊閱讀:拜登發表勝選演講
  • 2017考研英語閱讀精選:支付寶發布2015全民帳單
    考研英語閱讀真題中的文章,多摘自英美主流外刊,有時候你認識所有單詞、搞清全部語法還不夠,還需要了解英美文化,掌握他們的表達方式,這就是閱讀的潛臺詞。有時候是一些俗語和俚語,有時候是固定搭配,有時候需要藉助歷史、風俗、文化才能理解某種現象或表達。總之,這些地道的英語文章背後都有潛臺詞,一般人不容易讀出,但往往是理解文章的關鍵。
  • 高一英語閱讀理解精選試題與答案
    高一英語閱讀理解精選試題與答案高一是高中英語打基礎的一年,要想為高中英語打下堅固的基礎,就要時常做練習做積累。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一英語閱讀理解精選試題與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2017考研英語閱讀精選:朝鮮「去西化」
    考研英語閱讀真題中的文章,多摘自英美主流外刊,有時候你認識所有單詞、搞清全部語法還不夠,還需要了解英美文化,掌握他們的表達方式,這就是閱讀的潛臺詞。有時候是一些俗語和俚語,有時候是固定搭配,有時候需要藉助歷史、風俗、文化才能理解某種現象或表達。總之,這些地道的英語文章背後都有潛臺詞,一般人不容易讀出,但往往是理解文章的關鍵。
  • 推薦一本英語遊記
    英美旅遊文學作家有不少,但能寫得像比爾·布萊森這樣風趣的並不多,今天在這裡介紹一部他的經典作品A walk in the woods(林中漫步)。《林中漫步》講述了比爾·布萊森和他的朋友Stephen Katz徒步阿巴拉契亞小徑(the Appalachian Trail)的故事,中間還穿插著對該小徑歷史、文化以及地理等知識的介紹。
  • 如何通過精讀外刊,提高英語水平?|方法貼
    全文字數:2643 閱讀時間:約7分鐘 下篇外刊精讀文章預告:紐約時報 · 智商分數決定死刑引爭議。周三推送。 閱讀外刊的時候,你有沒有過這樣的苦惱? 每個單詞都認識,但連成句子就讀不懂了。
  • 2017考研英語閱讀精選:行人過馬路對司機微笑更安全
    考研英語閱讀真題中的文章,多摘自英美主流外刊,有時候你認識所有單詞、搞清全部語法還不夠,還需要了解英美文化,掌握他們的表達方式,這就是閱讀的潛臺詞。有時候是一些俗語和俚語,有時候是固定搭配,有時候需要藉助歷史、風俗、文化才能理解某種現象或表達。總之,這些地道的英語文章背後都有潛臺詞,一般人不容易讀出,但往往是理解文章的關鍵。
  • 2017考研英語經濟學人閱讀:漫步倫敦
    考研英語閱讀百分之八十都出自一些英美報刊雜誌The Economist ( 《經濟學家》 ), Times( 《時代周刊》等等,所以考生平時做閱讀訓練的時候可以多看看這些文章,新東方網考研頻道也會分享一些出自這些雜誌的中英文雙語閱讀,大家可以看看。下面是關於倫敦漫步者增多的一篇文章,大家讀讀看。
  • 2019考研英語:關注閱讀題目來源
    摘要:閱讀在考研英語中佔據了40分的分值,各位19考研er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考研英語閱讀的題目都來自哪裡,在平時的複習過程中,各位考研er可多多關注。   一、初識同源外刊,明其重要性   對過去十多年考研英語閱讀和完型文章進行深入研究分析後發現,有一半以上的文章來源均出自英國著名雜誌The Economist《經濟學人》。
  • 美詩朗讀分享(2021.2.6):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雪夜林畔小駐)
    His house is in the village though;He will not see me stopping hereTo watch his woods fill up with snow.我想我認得這座森林,林主的房子就在前村;卻看不見我在此歇馬,看他林中飄滿的雪景。
  • 英文外刊,人類「冬眠」時,趁機自由漫步
    在加利福尼亞州北部的約塞米蒂國家公園,一頭熊無畏地漫步在林間空地上,一群鹿閒步在空曠的道路上。The park famed for its waterfalls and giant sequoia trees,normally attracts more than 3 million visitors a year.
  • 永遠把英語當知識學,難學好:Walk the walk
    永遠把英語當知識學,難學好:Walk the walk從初中開始,你就一直用中文把英語當「知識」來學。永遠用中文把英語當「知識」來學,而不是當「英語能力」來訓練,很難學好:walk the walk如果一個人「學」英語的「本能反應」是:見到英語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先「來段中文」,把英語「翻譯」成中文「理解」,也就是永遠都是用中文把英語當「知識」來學,你會發現他很難真正把英語變成語言能力。
  • 高考英語外刊原文精讀┆2018年全國卷I閱讀題D篇解析(三)
    ┄寫在前面┄如今的高考試題幾乎都是改編自英美報刊,而且,越是壓軸的閱讀題,越可能出自嚴肅期刊。如果我們在中學階段就開始養成讀外報外刊的習慣,學會利用外刊中的閱讀材料,提高高考英語成績肯定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 2017考研英語閱讀精選:中國南極考察站培育出蔬菜
    考研英語閱讀真題中的文章,多摘自英美主流外刊,有時候你認識所有單詞、搞清全部語法還不夠,還需要了解英美文化,掌握他們的表達方式,這就是閱讀的潛臺詞。有時候是一些俗語和俚語,有時候是固定搭配,有時候需要藉助歷史、風俗、文化才能理解某種現象或表達。總之,這些地道的英語文章背後都有潛臺詞,一般人不容易讀出,但往往是理解文章的關鍵。
  • 2017考研英語閱讀精選: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考研英語閱讀真題中的文章,多摘自英美主流外刊,有時候你認識所有單詞、搞清全部語法還不夠,還需要了解英美文化,掌握他們的表達方式,這就是閱讀的潛臺詞。有時候是一些俗語和俚語,有時候是固定搭配,有時候需要藉助歷史、風俗、文化才能理解某種現象或表達。總之,這些地道的英語文章背後都有潛臺詞,一般人不容易讀出,但往往是理解文章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