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時刻》:每個人都有半明半暗、迷茫的時刻

2020-12-16 鄭在別處

文 | 複選生活 原創

已經好久沒看電影了。自從我不上班之後,我的生活便陷入到黑白顛倒的無序狀態,游離在正常人生活軌跡之外,沒有雙休也沒有休息。沒有了早九晚五之後,自然也沒有去電影院看一場電影犒勞自己的想法。好在我,不悲不喜,半明半暗,把自己當旁觀者,遠離著時間線,懸空於深深的靜中。

最近發現《冥王星時刻》居然定檔上院線,心裡就有了淡淡的喜。章明導演對大多數人來說太陌生了,但又對影迷來說非常熟悉和珍貴,他的作品和他這個人一樣,又主流又邊緣,保持對一切的關注但又和一切漸離,一邊欲望暗湧,一邊孤獨永恆。

好的文藝片,看完之後,是可以好一陣反芻和醞釀的,我竟然欲說還休,半天寫不出一句來。先從美學角度說一下:影片畫面色調非常舒服,據說導演選擇天色將亮未亮,將暗未暗的時刻拍攝,這顯然是追求內容和形式的調性高度統一,即「半明半暗,欲說還休」。

整部影片沒有明確的衝突和矛盾,一群男男女女,告別都市的喧囂,進入一場如夢境般的原始森林,在無限煙雨氤氳中的游離中,天色不明不暗,雨水無時無刻,路途不明不朗,目標忽遠忽近。一個男人與四個女人之間的或明或暗關係,女人與女人之間的相互較勁,個人與旁人之間的側目旁聽。不能渡冥界之河,終以野人的綠眸注視生靈;逃不出迷離森林,掩飾情慾的躁動困獸於城。無限可能卻無疾而終的人物關係,希望與失望結束於如夢的一刻。

對於人物關係的處理和人物畫面的調度,我們或許可以看出導演的意圖,章明導演說: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冥王星時刻,每個人都有灰暗的一面,拿不到檯面上來說的那一面,或者不好意思公開說出來的那一面,互相都在試探。你可以發現他們兩個人有前世,他們又不好意思打破這個界限,每個人的關係都是這樣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冥王星時刻」。

在九大行星中,冥王星距離太陽最遠,故接受到太陽光是最少的。冥王星「它白天最亮的時候,就像我們這兒天蒙蒙亮的樣子」,這是一顆晦暗的星球。而在06年時,國際天文聯合會把冥王星降為矮行星,踢出了九大行星的行列。

故,冥王星的象徵著死亡、靈魂、欲望、深層意識等等。故,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冥王星時刻,那種半明半暗,迷茫的時刻。在經歷了這個晦暗的時刻之後,在直面自己的困境之後,迎來重生。

影片中的《黑暗傳》與冥王星都遠離陽光、囊括神秘。導入部分的現代文明與正片不停移動的追尋過程仿佛兩個世界。文明和古樸的二元對立,生和死循環往復沒有答案,我們從黑暗中來,將要去往下一場黑暗。

我最喜歡的幾個段落:

女攝影撕下女製片的面膜,女製片黯然神傷,這是年輕對年老的挑釁啊。老夏與導演的那段關於愛情的對談,我們不一樣。女攝影師拿著攝影機對導演轉了一圈,說我的電影拍完了。王學兵回應她,你可以當導演了。老羅撒尿,眼看著尿桶,居然有畏難臉色,早已不是年輕時迎風三丈遠,如今衰老,居然夠不著尿桶。(不知道章明想表達什麼,類似的細節非常多)曾美慧孜出現的全部時刻,就是影片回甘的高潮部分。伴隨著呼吸聲,觀眾呼吸著角色的欲望。

曾美慧孜的出場使得情慾味非常濃烈,隨著嬌嗔而喘中接住的情慾之水,卻冰涼在拂曉獵槍槍響一刻。導演把情慾克制住了,即將高潮,高潮卻已褪。全片有許多這樣曖昧不明的橋段,觀眾期待著發生點什麼,可是什麼都沒有發生。鏡頭的重心不停地轉移。

正如冥王星無限接近太陽,卻要開始遠離太陽,奔赴黑暗,或許黑暗,才是永恆。

真要說起來,這部影片和洪尚秀的電影還有那麼幾點相似之處,男女曖昧,旅行,抽菸,喝酒,漫無目的,無聊中的繾綣。但相比與洪對男女政治的情有獨鍾,章明就顯得要寡淡很多。曾美慧孜的出場為影片增色不少,把原本一杯白茶因為那抹豔而變成一杯普洱生茶。之後我翻查了曾美慧孜,發現她還是2018年金馬最佳女主角的提名呢,這真是一位用背影就能演戲的好演員。

最後,摘錄電影中的矯情臺詞:

真正的哲學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自殺我可以去死,我一定會視死如歸可一個人不能孤獨地死去你可以陪葬嗎對內心孤獨都可以妥協,在年輕女人身上貪圖片刻自由,這不是視死如歸那算死不瞑目吧

關於我 | About Me

旅行者 | 生活家 | 複選品牌創始人

感謝關注/點讚/分享「複選生活」

相關焦點

  • 《冥王星時刻》上海首映:讓觀眾看平時發現不了的東西
    電影《冥王星時刻》講述了王學兵飾演的導演王準為拍攝電影,帶著主創一行到神農架深山採風,卻意外遭遇暴風雨。與世隔絕的環境中,他們努力行走,為了尋找創作乃至生命中的一刻光明。歌手金池為電影所演唱的推廣曲《人間搖籃曲》中,「在吵鬧的人間跋山涉水」「一群螞蟻,忙著躲雨,有我和你」等歌詞也許正恰到好處地描述了電影中人物的狀態。
  • 限量公映的《冥王星時刻》,到底讓觀眾看到了什麼?
    雖然《冥王星時刻》在去年的坎城電影節上,在「導演雙周」單元完成首映,但國內的觀眾們似乎並不買帳。觀眾們對影片的劇情以及影片所傳達的感情始終捉摸不透從而陷入了思考的黑暗,紛紛表示:《冥王星時刻》到底讓觀眾看到了什麼?
  • 文藝版《煎餅俠》,正確解讀《冥王星時刻》的方式
    《冥王星時刻》裡的《黑暗傳》是一部少有的漢族史詩,不過也已經淹沒在時光與鄉野之中,能不能夠找到並拍下來,其實也已經不重要,到最後導演理想中的那部電影壓根就拍不出來了,但尋訪的過程本身已經有了故事性,已經擁有了別樣的意義,紀錄下來,就足以成為一部藝術作品。《黑暗傳》的尋訪團隊,一行5人,其實人人都有私心。
  • 《冥王星時刻》:喧譁與啞然,壓抑與騷動
    《冥王星時刻》是章明電影首次在內地公映,與大象點映平臺合作,採取「限量」公映的特殊發行方式,值得觀眾且看且珍惜。《冥王星時刻》海報《冥王星時刻》以極低的成本製作完成,影片除了人工費用開支,在外景和服化道等上面的費用極盡儉省,總製作成本大概還比不上一般的視頻網站自製網絡大電影。
  • 《冥王星時刻》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灰暗的一面,上不了臺面的一面
    最近國內的電影內容還是比較豐富的,從金馬獎的胡波《大象席地而坐》到掙扎六年終於可以出現在世人面前的《狗十三》再到章明坎坷上映的《冥王星時刻》。《冥王星時刻》的主線劇情還是很明了的,一個發展上不上下不下的中年導演帶著他的製片人、攝影和男演員進山去採風,尋找《黑暗傳》。
  • 中國影片"冥王星時刻"坎城對話時光網
    ,「在這種死亡的時刻,人們會唱歌,我覺得非常神秘也很著迷,我長大之後才知道他們唱的是什麼內容,其實也是唱天和地怎麼來的,人又是怎麼來的。」章明導演在片場  那麼既然講的是《黑暗傳》,影片又為什麼會起名為《冥王星時刻》,王學兵給出的解釋是,「冥王星和地球不一樣,地球上每天從早到晚的明暗變化都是一樣的
  • 《冥王星時刻》,主題偏於愛情電影風格,敘事風格非常新穎
    第一點:在電影劇情方面,《冥王星時刻》這電影看著確實有點無聊,但是讓你覺得總會發生什麼,可是就是沒發生,特別壓抑。重點戲後頭那個村裡的女子見到男主時非常熱情,過於主動給男主倒洗腳水,遞擦腳布,然後嚇得男主把盆搞翻了,水灑了一地,透過木板流到了樓下鄰居的房間,男主伸手接水往臉上擦。據稱這三分鐘是年度情感流露最真實的戲份,雖然它還是什麼都沒發生。
  • 在迷失的深山內,故事不斷發展——《冥王星時刻》
    王學兵是好演員,卻因為那件事情有了汙點。但是,很多事情都是具有巧合性的,2014年《一個勺子》因為王學兵,將所有跟他有關的鏡頭,全部剪輯成了側臉。那反倒是增加了很多趣味性。2018年的王學兵復出了,從《未擇之路》到《冥王星時刻》。王學兵依舊是那個王學兵,只不過白白浪費了好幾年。
  • 《冥王星時刻》影評:孤獨如此,如影隨形
    《冥王星時刻》是由章明導演自編自導的劇情片,由王學兵、劉丹、李心然、易大千、曾美慧孜、易平聯合出演。儘管有當地嚮導老羅帶隊,四人卻仍在深山中迷路。行住的艱難,使四人的心理備受煎熬,親疏關係發生了變化,致使他們漸漸模糊了此行的目的。關於他和隊裡攝影和製片兩個女人的情感糾葛,和妻子的婚姻,自己的劇本寫作,影片的投資種種諸多問題,依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最後導演給了遠望城市霓虹的遠景,似乎是主角對自己的救贖,但是卻未必是真正的情感落點。
  • 曾美慧孜和王學兵的一場戲,製造了《冥王星時刻》最情慾的一幕?
    該片故事靈感來自導演章明在神農架與巫山的一次經歷,講述了幾個電影人來到西南山區採風,面對種種困境,一個個尋找出路過程的故事。我從這部電影裡看到更多的,是一種孤獨。通常而言,孤獨的境遇都有哪些?是沒有朋友?是無人愛憐?還是孤身一人的生活?
  • 怎麼評價電影《冥王星時刻》?
    《冥王星時刻》其實從名字上來說,已經很有吸引力了,從宣傳力度上來說也挺給力的,我很期待。 從放出來的片花來看,我覺得影片給我最大的感受是擁有一種莫名的神秘感。整個劇情是以「劇組採風」為圓心展開的,故事的男主角王準是個導演,帶著女製片人、年輕的男演員和女攝影師去湖南的一個山區採風,希望能在這個過程中獲得拍攝的靈感。
  • 《冥王星時刻》:彼岸投來一束黑暗的光
    但更多的是有挑戰性的課題帶來的趣味和觀影后內心不斷泛起的孤寂與荒涼之感。影片的劇情很簡單:落魄的導演王準為拍攝一部關於民間喪歌《黑暗傳》的電影,攜劇組一行五人來到湖北深山採風,希望可以在此獲得靈感,卻不曾想到他們各自的情感與彼此的關係都在慢慢發生著改變,因為寂寞…矯情,其實有時並不是一例貶義詞。
  • 講的都是人性 ——看電影·冥王星時刻
    電影《冥王星時刻》,中國第六代導演章明作品。2018年5月16日,在坎城國際電影節首映。所謂「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本文論斷僅為個人觀點,並不說明導演創作意圖。影片開局,導演王準無片可拍、彷徨失意,演員高麗風頭正勁、大紅大紫,差距顯而易見。在兩人已然分居的情況下,王準去高麗的劇組探班,對照拂高麗的導演冷嘲熱諷,結果換來一頓拳腳。王準仍不死心,繼續對高麗死纏爛打。直到被高麗戳到痛處,顏面掃地,這才罷手。人性一弱點,自私。
  • 《冥王星時刻》把反商業進行到底,一部無需解讀的年度佳片
    沒有關係,《冥王星時刻》已經為章明踏出了歷史性的一步,作為第六代導演中最晚上岸的一位,他從1996年拍攝第一部電影,二十多年來拍了十幾部電影,在此之前全都沒有公映過。每次拍完電影,他就帶上片子逛電影節,收穫過都靈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瑞士佛裡堡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還有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頻道傳媒大獎評委會獎 ,包括《巫山雲雨》《郎在對門唱山歌》《她們的名字叫紅》 都曾被國內媒體評為年度十佳。
  • 坎城"冥王星時刻"影評:影片本身即旅程
    時光網坎城訊 拍攝電影時所遇到的苦惱,其實是許多導演都願意津津樂道地表現的。而《冥王星時刻》迷人、含蓄,又充滿哲思的故事,則在這個主題上提供了一個新的探索角度,讓影片的故事本身變成了一段旅途。採風小隊  在當地的一切似乎都十分艱難,製片人在拉攏資金這樣的重大事務,和尋找交通工具這種細枝末節方面,都並不順利。
  • 電影《冥王星時刻》,把神秘的喪葬文化,展現在我們面前
    觀影之前,對於電影和導演進行了一番百度,《冥王星時刻》是一部關於一位導演在缺乏資金的情況下要拍攝民間喪歌《黑暗傳》的故事,而《冥王星時刻》這部電影,本身就是一部構思有十年之久,因資金等各種因素至今才與觀眾見面。導演章明先生,是一位低調,獲獎無數,被認為是神秘主義風格的導演。
  •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黑塞時刻」
    在當代網絡語境裡,黑塞,似乎是暗黑和心塞的簡稱,但因他所刻劃的那些不斷在暗夜裡自我解剖、找尋內心閃電的文字,和他畢生追尋的跨越東西文明、在人類心靈最高處發現救贖與自由之道的精神力量,似乎使這個名字帶有了一絲如「地藏」般溫暖、包容的東方內涵——是的,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黑塞時刻」。
  • 梁詠琪新歌《平安夜》出爐,每個安穩的時刻,都是一個平安夜
    詠琪(Gigi)繼《再見灰姑娘》後,推出本年度第二主打《平安夜》,以溫柔的歌聲為大家送上一份冬日中的暖意,延續她化身說書人的企劃概念。繼上次以廣播劇形式表達歌曲,今次新歌就以動畫MV形式呈現,將故事和音樂化成不同的面貌。
  • 願每份被珍藏的美好回憶,都成為照亮人生艱難時刻的希望之火
    今天小群在討論一個有非常有意思的話題:你如何度過人生的每個艱難時刻?我看著三五好友在群裡的熱烈發言,想起前陣子自己莫名的低落心情,以及對工作的倦怠還有對未來的不安,無人能求救,無人能幫助。不知這算不算就是大家講的艱難時刻呢?
  • 冥王星究竟有多可怕?被踢出行星行列,可一點也不冤
    冥王星被無情踢出行星行列到現在已經過去了14年,依然還有許多的人無法接受這個現實。那冥王星被除名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又為什麼說冥王星是太陽系當中極其反常又很可怕的天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