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由章明導演,沈暘監製,王學兵、劉丹、曾美慧孜、易大千等主演的電影《冥王星時刻》,在上海大光明影院舉行千人首映禮,首映禮由大象點映平臺發起,主創到場與觀眾就影片進行了交流。這部入圍今年坎城電影節導演雙周的影片,將於12月15日在全國「限量」公映。
電影《冥王星時刻》講述了王學兵飾演的導演王準為拍攝電影,帶著主創一行到神農架深山採風,卻意外遭遇暴風雨。與世隔絕的環境中,他們努力行走,為了尋找創作乃至生命中的一刻光明。歌手金池為電影所演唱的推廣曲《人間搖籃曲》中,「在吵鬧的人間跋山涉水」「一群螞蟻,忙著躲雨,有我和你」等歌詞也許正恰到好處地描述了電影中人物的狀態。
「能一遍看明白的,一定不是好劇本」
點映現場,主創們回憶起拍攝電影點滴,都表示這是一次難得的拍攝體驗。
沈暘這些年監製了包括刁奕男、畢贛等青年導演的不少影片,她笑稱「章明是我合作過年紀最大的導演。我以為和老導演合作會比較輕鬆,沒想到……」因為題材太過個人化,這部電影從找投資開始就十分艱難。拍攝的過程同樣艱辛,沈暘回想起在神農架拍攝時,「住在農民家裡,地上黑壓壓的一片蚊子。」
《冥王星時刻》劇照
主演王學兵則表示,自己因為一直喜歡章明的電影而決定參演。最初他聽經紀人說章明要找他拍戲,還沒拿到劇本,他先去又看了一遍《巫山雲雨》。「看完劇本,我一頭霧水,完全不知道劇本在說什麼。但我又喜歡導演之前的戲,這種感覺很矛盾,我又好奇導演到底能把這個本子拍成什麼樣。」王學兵坦言,即便是跟章明聊過之後,他其實「還是不是特別清楚」。一直到拍的過程中,他才慢慢體會到導演要表達的東西。
王學兵的發言引發了現場觀眾的「會心一笑」,的確,從情節上來說,這部電影顯得有些許「悶」,並沒有明確的矛盾衝突和危機,一個採風小團隊面對的都是各自內心的問題。
「一個電影最應該表達的未必是故事,氛圍也是很動人。演員去感受是最重要的。有些東西是屬於這個戲的。現場儘可能去體會他鏡頭裡的韻味,體會潮溼的空氣,體會到人物的心境,是最微妙的。」王學兵說,「拍完這個電影最大的收穫是,我發現一遍能看明白的劇本一定不是好劇本。」
王學兵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冥王星時刻」
曾經拍攝《巫山雲雨》《我的名字叫做紅》等佳作的導演章明,被監製沈暘形容為「嚴重被低估」的導演,而多年未有新作與影迷見面的章明,此番呈現出極具個人化表達的一部作品。
影片延續了章明導演過往冷峻、隱忍、詩意的現實主義,也延續了他生長的巫山氤氳神秘的氣息。
《冥王星時刻》是章明「黑暗三部曲」的第二部,上一部已經是十年前的事。2007年,章明以極低的預算用DV拍攝了三部曲之一《新娘》,而這部電影同樣在資金捉襟見肘的情況下艱難完成。
章明
影片中一行人所尋找的核心《黑暗傳》是在偏僻的深山中傳唱的古老葬歌,對應著一些冥冥中遙遠的神秘感。有觀眾評價章明的電影是「神秘主義」,章明回應稱,這並非他刻意為之,但是他喜歡的方式。「一些場景是臨時發現劇本裡沒有,很多即興的部分,在某些時刻當下會有超越現實的狀態。一個社會化的人,也會有脫離現實的時刻。我喜歡這樣的場面,每個人都會面對這樣的場景。」
《冥王星時刻》劇照
電影中「冥王星」是章明用以比喻自己電影的意象。「冥王星離太陽最遠,是最邊緣化的一個。我覺得可能我的這種電影也是最邊緣化的,但是對電影裡面的人物來講,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冥王星時刻』,半明半暗,恍惚的、舉步維艱的時刻。」而主人公也是一個不得志的導演,多少有些「自傳」式的意味。而章明也借電影中人物之口表達了諸如「導演應該讓觀眾看平時發現不了的東西」之類的觀點。
現場沈暘問章明,是否覺得自己拍完這部電影後走出了這樣的幽暗時光,章明說,「此時此刻滿腦子都是下部電影的事情。電影是個很好的出口,但還有些電影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