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時刻》把反商業進行到底,一部無需解讀的年度佳片

2020-12-16 鐵任

無聲無息的,章明導演的新片《冥王星時刻》上映了,票房低的可憐,不足五萬,加上之前各種點映不足五十萬,聊勝於無,無關這種限時限場的放映方式,就算是敞開了讓排片,影院經理們還是會給它畫個叉,畢竟電費也不便宜,誰會跟錢過不去,想賺錢必須放《海王》,大把特效黨嗷嗷待哺,再次也得放修復版的《龍貓》,那是投資少見效快的合家歡。

這部電影很可能就此沉沒在地球時間裡。沒有關係,《冥王星時刻》已經為章明踏出了歷史性的一步,作為第六代導演中最晚上岸的一位,他從1996年拍攝第一部電影,二十多年來拍了十幾部電影,在此之前全都沒有公映過。每次拍完電影,他就帶上片子逛電影節,收穫過都靈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瑞士佛裡堡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還有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頻道傳媒大獎評委會獎 ,包括《巫山雲雨》《郎在對門唱山歌》《她們的名字叫紅》 都曾被國內媒體評為年度十佳。

票房說完了,得獎也聊了,言歸正傳,說說對章明作品的感受吧。筆者第一次看章明的電影的時候還很年輕,根本不知道章明是誰,趕上逛街路邊有DVD賣,抽出《巫山雲雨》的封面,與賣碟小哥對視一笑,心照不宣付五塊錢拿走,回家塞進486電腦的光碟機,又誤以為是一部第五代導演的電影,怎麼那麼文(沉)藝(悶),沒幾句臺詞,沒有漂亮的演員,都是溼漉漉的大山大水,狹窄的房間,看不懂在講什麼。

後來,又陸看了《晚安,重慶》,說實話製作有點糙,但是故事性很強了,有犯罪,有懸念,還有小人物的掙扎,用了主旋律式的風格,還挺正能量的,再後來是《郎在對門唱山歌》,色調更加明亮了,人物更接近正常人,用簡單的風格,描繪複雜的時代和人生,挺好的,看過以後也就忘了,遠不如同年的《萬箭穿心》那麼扎心。

再次言歸正傳,作為一位從來沒走上水面的電影節導演,章明的水準和貢獻現在沒法定論,有一點可以確認的是,忽悠人的水準有所提升,這一部《冥王星時刻》當時看預告片,看那些有著豐富可能性的場景,形形色色的人物,還以為是在追逐科幻熱,是一部科幻片,或者是冒險片,一群神秘的形形色色的人,中間有什麼陰謀和犯罪,至少應該像《一齣好戲》那樣,在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發生點什麼激烈的衝突吧。

結果,什麼都沒發生,王學兵飾演的導演王準就是個導演,女製片人就是製片人,攝影師就是攝影師,本地人就本地人,他們看似神秘莫測,其實表裡如一,從頭至尾沒有什麼秘密被揭開,他們在茂密的叢林中穿行,一邊行走,一邊思考著自己的過去和現在,彼此說著有一搭沒一搭的話,做著應該做的事,人前和人後有一點不一樣,又說不清楚到底有哪些不一樣,有幾次看似要發生點什麼,最後卻什麼都沒發生,特別是那個《黑暗傳》,就像是一個玄玄乎乎的開場,雷電交加,最後卻一滴雨都沒下,變成了一碟青菜豆腐式的小菜。

儘管一切都沒有發生,卻並不影響《冥王星時刻》成為2018年最優秀的電影之一,它突破了類型、流派和套路的限制,詮釋了電影的不可預料性,彰顯了創作者對票房的蔑視,沒有任何對商業的企圖,相比於張藝謀,馮小剛,賈樟柯,那些可以設想的精彩,其實觀眾更需要的是想像力,是純粹的心情的感受,在似有還無的情緒中得到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撞擊。

特別是當那句臺詞說出來「冥王星是太陽系最黑暗的星球 ,白天就像我們地球蒙蒙亮的樣子」,依然是不明覺歷,卻有一種宏大的詩意油然而生,與詩一樣,無需解讀,不能揣測,閱讀它,就可以了。

相關焦點

  • 限量公映的《冥王星時刻》,到底讓觀眾看到了什麼?
    「陷入黑暗,想像光明是唯一出路」——這是對《冥王星時刻》這部被稱為「年度最佳情慾戲」的電影主題的概述。限量公映9天,小規模放映,小眾的導演,神秘的劇情線等等這些個性的標籤結合在一起,構成了這部文藝電影的整體元素。
  • 文藝版《煎餅俠》,正確解讀《冥王星時刻》的方式
    讀《靈山》並不愉悅,《冥王星時刻》的過程同樣並不令人愉悅,因為這部電影的結構實在太像《靈山》了。《冥王星時刻》的導演章明毫不避諱地承認這部電影其實就是自己一次採風過程的再現。《靈山》寫作了7年,《冥王星時刻》的劇本同樣寫作了8年。
  • 《冥王星時刻》,主題偏於愛情電影風格,敘事風格非常新穎
    導演對於「無意義時刻」的處理,完全可以讓他承載所有的溢美之辭,夏季渝東那氤氳水氣,突如其來的暴雨,曲折泥濘的山路,又給一個曖昧的故事提供了最好的沃土,那到底是什麼讓得影片最後的觀感如此欠缺呢?或許章導可以去和畢導聊聊。針對這部電影,我略微發表一些看法。
  • 《冥王星時刻》上海首映:讓觀眾看平時發現不了的東西
    12月7日,由章明導演,沈暘監製,王學兵、劉丹、曾美慧孜、易大千等主演的電影《冥王星時刻》,在上海大光明影院舉行千人首映禮,首映禮由大象點映平臺發起,主創到場與觀眾就影片進行了交流。這部入圍今年坎城電影節導演雙周的影片,將於12月15日在全國「限量」公映。
  • 在迷失的深山內,故事不斷發展——《冥王星時刻》
    2018年的王學兵復出了,從《未擇之路》到《冥王星時刻》。王學兵依舊是那個王學兵,只不過白白浪費了好幾年。如果說《未擇之路》裡面的王學兵的演技還有點浮誇的話,那麼《冥王星時刻》中的王學兵真正找到了自己熟悉的節奏。沉穩的表演風格,熟稔的控場能力。隨著劇情緩緩地推進,我們看到了那些衝動的時刻被一次次地帶到了將破而未破的零界點。但是最終沒有被戳破。
  • 《冥王星時刻》影評:孤獨如此,如影隨形
    《冥王星時刻》是由章明導演自編自導的劇情片,由王學兵、劉丹、李心然、易大千、曾美慧孜、易平聯合出演。帶著現實的壓力與自己的自尊受到侮辱,王準結伴白金鉑、丁宏敏和度春他們一行四人,來到了湖南深山進行採風,準備拍攝一部關於當地喪歌《黑暗傳》的原始唱法做前期的勘景和素材搜集,準備進行拍攝。丁宏敏是這部電影的製片人,她帶著年輕的男演員白金鉑隨行。度春是電影學院大三的學生,也是王準的粉絲。
  • 中國影片"冥王星時刻"坎城對話時光網
    《冥王星時刻》根據導演章明十年前拍片時,在神農架與老家巫山的採風經歷改編而來,講述了一行想拍電影的男男女女,面對情感欲望時的種種困境。;但在冥王星上,基本上早上6、7點鐘,天要亮沒亮的時候,就是光明和黑暗交替的短暫時刻,這一時刻就叫做『冥王星時刻』,對於我們的戲來說是很貼切的。」
  • 《冥王星時刻》:喧譁與啞然,壓抑與騷動
    《冥王星時刻》是章明電影首次在內地公映,與大象點映平臺合作,採取「限量」公映的特殊發行方式,值得觀眾且看且珍惜。《冥王星時刻》海報《冥王星時刻》以極低的成本製作完成,影片除了人工費用開支,在外景和服化道等上面的費用極盡儉省,總製作成本大概還比不上一般的視頻網站自製網絡大電影。
  • 《冥王星時刻》:彼岸投來一束黑暗的光
    時常在想我為什麼會寫這一部電影,是求異麼?可能是。但更多的是有挑戰性的課題帶來的趣味和觀影后內心不斷泛起的孤寂與荒涼之感。影片的劇情很簡單:落魄的導演王準為拍攝一部關於民間喪歌《黑暗傳》的電影,攜劇組一行五人來到湖北深山採風,希望可以在此獲得靈感,卻不曾想到他們各自的情感與彼此的關係都在慢慢發生著改變,因為寂寞…矯情,其實有時並不是一例貶義詞。
  • 《冥王星時刻》:每個人都有半明半暗、迷茫的時刻
    最近發現《冥王星時刻》居然定檔上院線,心裡就有了淡淡的喜。章明導演對大多數人來說太陌生了,但又對影迷來說非常熟悉和珍貴,他的作品和他這個人一樣,又主流又邊緣,保持對一切的關注但又和一切漸離,一邊欲望暗湧,一邊孤獨永恆。好的文藝片,看完之後,是可以好一陣反芻和醞釀的,我竟然欲說還休,半天寫不出一句來。
  • 電影《冥王星時刻》,把神秘的喪葬文化,展現在我們面前
    觀影之前,對於電影和導演進行了一番百度,《冥王星時刻》是一部關於一位導演在缺乏資金的情況下要拍攝民間喪歌《黑暗傳》的故事,而《冥王星時刻》這部電影,本身就是一部構思有十年之久,因資金等各種因素至今才與觀眾見面。導演章明先生,是一位低調,獲獎無數,被認為是神秘主義風格的導演。
  • 《視與聽》公布2020年度佳片,《情人的搖滾》排名首位
    繼《電影手冊》後,另一權威電影雜誌《視與聽》(Sight & Sound)也於日前評選出2020的年度佳片。《視與聽》(Sight & Sound)於日前評選出2020的年度佳片這份囊括五十部影片的名單來自2020年在電影院公映、在流媒體平臺上線或者入選電影節的作品,匯集《視與聽》雜誌在全球各地超過一百位撰稿人的評選結果
  • 一部因名字而讓許多人錯過的一部佳片<鯊灘>
    對於任何一部電影來說,好的片名十分重要。尤其現在快節奏的時代,人們以名點電影,就拿美國恐怖電影潛伏來說,與中國一部電視連續劇撞名,以至於多少人錯過了這部好電影。今天我們要講的也是一部因名字而讓許多人錯過的一部佳片---<鯊灘>鯊灘與沙灘同音,在口頭傳播的時候,人們常常會以為篇名是後者,以至於沒有興趣去觀看。但是一旦你看了一定會感到震驚。因為這部電影真的是一部不錯的驚悚冒險片。鯊灘講述了一個人與鯊魚的故事。
  • 坎城"冥王星時刻"影評:影片本身即旅程
    而《冥王星時刻》迷人、含蓄,又充滿哲思的故事,則在這個主題上提供了一個新的探索角度,讓影片的故事本身變成了一段旅途。電影也是從一段旅途出發,片中的角色是一群低成本電影創作者,他們深入到神農架和巫山去採風,不確定自己的電影是不是真的能拍成,但這一經歷確實可以給觀眾們帶來許多值得反覆回味的隱喻。
  • 怎麼評價電影《冥王星時刻》?
    《冥王星時刻》其實從名字上來說,已經很有吸引力了,從宣傳力度上來說也挺給力的,我很期待。 從放出來的片花來看,我覺得影片給我最大的感受是擁有一種莫名的神秘感。整個劇情是以「劇組採風」為圓心展開的,故事的男主角王準是個導演,帶著女製片人、年輕的男演員和女攝影師去湖南的一個山區採風,希望能在這個過程中獲得拍攝的靈感。
  • 冥王星到底多「可怕」!才導致被踢出太陽系?冥王星:我有話說!
    冥王星到底多"可怕"!才導致被踢出太陽系?冥王星:我有話說!在人類還沒有了解到宇宙的時候,一直以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對宇宙的了解越發深入,才慢慢地認識到了太陽系。這第九大行星其實就是冥王星。那麼為什麼他會被踢出九大行星呢?首先是因為冥王星的體積太小了,它的體積還沒有月球大。此外就是在冥王星附近發現了一個小行星,它的體積都要比冥王星大,科學家不可能把一個比小行星還要小的天體規劃為行星。
  • 《羅馬》問鼎《視與聽》年度佳片
    《羅馬》問鼎《視與聽》年度佳片 澎湃新聞記者 程曉筠 編譯 2018-12-11 16:35 來源:澎湃新聞
  • 曾被趕出太陽系的冥王星,到底有多「恐怖」,或出現過其他文明!
    曾被趕出太陽系的冥王星,到底有多「恐怖」,或出現過其他文明!地球是太陽系中八大系之一,地球每天圍繞太陽進行公轉自轉運動。太陽系的八大系相互制約、相互生存,但有一些人不知道的事,在很久之前並不是只有8個星系,而是有9大行星,這顆行星便是冥王星。1930年科學家正式發現冥王星的存在,了解發現它對太陽的引力作用並不是特別大,隨後將冥王星徹底踢出了太陽系,隨後便慢慢形成了8大系。
  • 曾美慧孜和王學兵的一場戲,製造了《冥王星時刻》最情慾的一幕?
    由章明導演自編自導,由王學兵、劉丹、曾美慧孜、易平、李心然、易大千聯合出演的劇情電影《冥王星時刻》,已經在國內上映了。大概吧,這些境遇都能製造某種程度的孤獨,但透過《冥王星時刻》這部電影,我看到了另一種孤獨的存在:不被人理解。王學兵飾演的導演、劉丹飾演的製片人、李心然飾演的度春、易大千飾演的小白、易平飾演的老羅以及曾美慧孜飾演的春苔,幾個人看似有在一塊的時刻,也有互相交流的時刻,但彼此卻沒有真正的理解。
  • 為給冥王星「正名」,這位 NASA 科學家花了9年觀測到了冥王星最準...
    他和他的團隊為了趕在冥王星到達近日點的時刻,求證這顆距離地球最遠的「前行星」的準確大小,經過了多年的籌備與努力,終於順利完成任務。經過「新視野」號(如今仍在宇宙中旅行)近距離的觀測統計,最終證明冥王星直徑約為2370公裡,誤差值為上下20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