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價格戰如火如荼 單票價格逼近2元

2020-12-06 環球網

本文轉自【證券時報】;

證券時報記者 陳靜 曹晨

快遞行業高景氣度下,價格戰也越發激烈。2019年至今,快遞行業經歷著一場頗為激烈的價格戰,並對相關企業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從國內主要快遞上市公司前三季度業績來看,除順豐控股與圓通速遞業績保持增長態勢,其他快遞公司業績均出現大幅下滑。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採訪了國內主要快遞上市公司發現,在快遞價格戰進入白熱化背景下,相關公司在成本管控、數位化建設、戰略聚焦等多方面採取了舉措。

對於快遞行業未來發展格局,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目前來看,快遞行業競爭持續加劇,業務整體向頭部集中,未來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

快遞價格戰持續

在增量市場為行業生態帶來新變化的同時,2020年,各大快遞企業單票價格持續下滑,價格戰依舊如火如荼。

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中國快遞總數達到643.8億件,同比增長29.6%,增幅超去年全年。不過,快遞數量的增加並不一定轉化為收入增長。今年前10個月中國快遞業的總收入同比增長16.5%,達到6909.8億元,但仍然低於去年全年。

2019年5月,針對電商客戶,順豐控股推出了性價比較高「特惠專配」。今年「雙十一」前夕,順豐又推出了加盟制快遞網絡豐網。在順豐控股推出「特惠專配」之後,依賴電商業務的通達系也開始降低了快遞單價,由此拉開了本輪價格戰的序幕,以價取量已成為行業共識。

近日,順豐控股、申通快遞、韻達股份、圓通速遞等快遞公司先後公布了10月快遞服務業務經營簡報。

具體來看,10月份順豐控股快遞單票收入17.50元,同比下降14.68%。韻達股份單票收入2.18元,同比下滑32.72%;申通快遞單票收入2.25元,同比下降20.21%;圓通速遞快遞單票收入2.14元,同比下滑23.17%。

與去年相比,上述快遞公司10月份單票收入均大幅大降,跌幅範圍在兩至三成。

老牌快遞企業價格戰下,新玩家的入局在某種程度上又加劇了這場戰爭的激烈程度。2020年以來極兔快遞、京東旗下眾郵快遞、順豐旗下豐網等三家新加盟制快遞網絡加入。

對此,申萬研究所首席市場專家桂浩明向記者表示,現在快遞行業已經進入寡頭壟斷時期,為進一步搶佔市場份額,各大快遞公司展開全方位競爭,包括送優惠券等,導致客單價下調,這種狀況在現階段還會延續。

不過,桂浩明認為,從綜合成本角度來看,再要大幅度降價的空間已經不大。快遞的競爭,應該轉為圍繞質量、服務、便捷進行,只有這樣才能吸引客戶,同時也能保證企業有合理的利潤。

針對價格戰,中通創始人賴梅松近日表示,從趨勢來看,特別是從現金流的角度,價格戰正在走向結束,行業已經到了可承受的極限,因為所有人都是要盈利的,特別是加盟制的模式,需要總部來保護加盟商,確保最後一公裡的派件和收件正常運營。

企業聚焦「內修」

面對行業競爭加劇等諸多因素帶來的影響,相關企業通過聚焦或調整相關戰略不斷提高自身的競爭力。

「我們認為長期的價格戰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尤其是加盟商對價格的敏感性,會導致某些市場的價格競爭無法持續。我們正在加快獲取市場份額的速度,在維持一定盈利能力的同時,保持了合理的領先優勢。」中通創始人賴梅松近日表示。

百世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周韶寧近日在公司公布三季報時表示,「當前市場環境充滿變數,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價格下行壓力影響了集團的整體經營狀況。百世正積極進行戰略調整和組織變革,將重心更加聚焦到以物流為核心的主營業務上。」

快遞行業以量為王,通過價格戰可以獲取更多的市場份額,這其中成本優勢可以說是價格戰比拼的關鍵。

目前來看,快遞企業的主要成本有轉運成本、運輸成本、包材成本與派費成本。其中,轉運與包材是剛性成本,與快遞企業的產能和技術相關,派費則屬於柔性成本。

德邦股份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收轉運派」各環節效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在收派環節,隨著快遞貨量的快速增加,前端人均收派效率穩步提升,快遞業務毛利率逐步修復;運輸環節,貨量不足時線路對發無法實現,自有車輛成本較高,而貨量提升使得公司將部分外請車轉為自有車輛,且通過小車換大車等舉措有效降低運輸成本;轉運環節主要通過提升自動化率及產能利用率攤薄房租等固定成本及人工成本。

「而精細化管理對快遞企業的成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德邦股份根據業務方向的調整、客戶群體的轉變以及貨品屬性定製了精準的應對策略和戰略目標。」上述相關負責人稱。

圓通速遞也為應對今年的業務高峰調整了戰略重心。圓通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今年公司的兩大核心戰略為「基礎能力建設」及「全面數位化轉型」,公司從硬體和軟體兩方面進行發力。據介紹,今年以來,圓通已對36個轉運中心改擴建,上新自動化設備。軟體層面,圓通自主研發了一系列數位化工具,提升工作效率。

在韻達股份相關負責人看來,服務質量的提升有助於快遞企業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目前韻達市場份額已達到18%。

「公司近幾年對設備自動化、信息化等持續投入,在提高操作效率、提高操作準確率、提升全程時效及持續降低單票操作成本等方面已經形成一定優勢。基於此,公司的服務質量也穩步提升。根據國家郵政局公布的10月份數據顯示,主要快遞企業的申訴率排名中,韻達僅0.003,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0.16。」該負責人向記者說。

行業加速整合

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9年,國內前五大快遞企業的市佔率為70%以上,而在美國,前兩大快遞公司的市佔率就超過75%。

「過去中國快遞業其實還沒有分化,大家的份額差不多,但不可能一直這麼均勻。今年頭部企業也在分化,市場份額有增加的,有減少的,隨著市場份額的分化,綜合實力的區別,未來一定會誕生市佔率30%的快遞公司,這是一個必然的過程和結果。」賴梅松近日在三季報電話會議時表示。

數據顯示,今年前10月,快遞上市公司韻達股份、圓通、申通、順豐市場份額分別為17.18%、14.94%、10.63%、9.88%,合計達到52.63%。

賴梅松還表示,美國、日本的郵政快遞業也是這麼走過來的,價格取決於市場環境,每家企業的產能跟市場釋放的體量是有關係的,隨著分化的進程,價格戰會趨緩,乃至會出現價格拐點。

在企業戰略分析師、財富書坊創始人周錫冰看來,未來,快遞行業寡頭一定會出現。他認為,未來科技水平是快遞企業的主要競爭力。首先,通過無人物流、無人派送等手段提高運營效率。第二,融合區塊鏈和人工智慧的整套物聯網系統,提高自動化水平。第三,通過快遞企業自己的物流火車、飛機、汽車等載具進行自動發送,快遞員將大大減少,幾乎可以做到一個小區僅有一個快遞員,或者是多個小區只有一個。

山西證券表示,一方面線上消費潛力不斷釋放,下沉市場持續為行業提供增量,快遞行業規模有望穩定高增長;另一方面,是快遞行業產能出清,行業加速整合,優勢企業具備長期投資價值。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目前快遞企業低價格競爭還會持續一段時間,直到形成絕對壟斷的市場格局。

相關焦點

  • 快遞價格戰持續!單票價格逼近2元 行業加速整合
    快遞價格戰持續在增量市場為行業生態帶來新變化的同時,2020年,各大快遞企業單票價格持續下滑,價格戰依舊如火如荼。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中國快遞總數達到643.8億件,同比增長29.6%,增幅超去年全年。不過,快遞數量的增加並不一定轉化為收入增長。
  • 價格戰苦了快遞員:派件費層層擠壓一單只賺兩毛五
    快遞巨頭間兇猛的價格戰,害苦末端網點。今年以來,快遞價格持續下滑,通達系單票收入(單票收入不等同於快遞單價,而是單價的均值)集體下滑25%以上,逼近2元,申通降幅最大,7個月內下降1/3,由1月的3.3元下降至2.12元。
  • 快遞業陷價格戰泥潭,一單只賺2毛5?快遞究竟是不是越便宜越好?
    來源:江瀚視野根據新京報9月21日報導,記者在貼吧中看到,許多快遞員對派費下降叫苦不迭。一位快遞員在網上吐槽說,今年7月,到手派件費已降至0.4元/件,扣除簡訊費、電話費後,一單只能賺0.25元。快遞行業的競爭愈演愈烈,不斷加劇的價格戰使得快遞員更忙了,快遞員為什麼反而收入降了?原來,價格戰降低了源頭的收件價,面單收入、中轉費、運輸費用基本固定,最終會使剩餘的派件費相應減少。減少的兩部分,正是快遞員的利潤來源。
  • 快遞業價格血戰:通達系2元一單,順豐也繃不住了
    &nbsp&nbsp&nbsp&nbsp快遞業價格血戰:通達系2元一單,順豐也繃不住了&nbsp&nbsp&nbsp&nbsp19.7元到17.89元,3.3元到2.07元。
  • 從30元1單到6元1單,價格戰打了17年仍能賺錢,百世靠什麼?
    來源:華商韜略文 | 華商韜略 華又新連價格戰都不怕打,打起來還能賺錢,這是啥本事啊?在2003年淘寶剛剛誕生時,快遞價格為30元/單,如今下降到6、7元/單。快遞企業靠什麼活下去、賺錢,打敗對手?為了爭奪復工復產後突然爆發的需求,中國快遞物流企業在第二季度展開了激烈的價格戰,快遞企業平均單票收入降幅高達20%~30%,業績承壓難以避免。
  • 快遞公司11月經營數據出爐,價格戰持續 機構:行業將加速出清
    韻達股份公告稱,11月份,快遞服務業務收入37.06億元,同比增長2.04%。當月完成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42.91%。快遞服務單票收入2.34元,同比下降28.66%。它也是四家A股上市快遞企業中唯一一家收入下滑的企業。單票價格繼續降低,但降幅收窄今年11月份,順豐控股的單票價格和降幅分別為16.16元、17.93%。
  • 「深度」快遞鏖戰義烏:最低1.2元一單,業務量超北京上海
    對比之下,業務量第一的廣州快遞單價10.45元;業務量第三的深圳快遞單價是13.45元。據界面新聞記者實地了解,以電商件為主、加盟制的三通一達、百世等快遞公司在義烏價格都低得令人乍舌:如果日均發件量超過3萬票,均重在150g以內,快遞價格最低達到1.2元-1.5元;均重在500g,快遞價格最低達到2.2-2.4元。
  • 快遞行業價格大戰(下):利潤逼近成本 賣家反掙郵費
    2012 年初,楊希杭受命來負責圓通快遞安徽市場。楊希杭清楚地記得,針對電子商務類客戶,2012 年,合肥發江、浙、滬的快遞(首重以內)的價格是每件8 元,2013 年,價格降至5~6 元,今年已經有一家快遞企業將價格降至2.9 元。「這麼跟你說吧,我們從總公司拿一張面單要1.2 元,總公司收取的派送費每件是1.5 元,光這兩項就是2.7 元。
  • 快遞年業務量創新紀錄,行業價格戰還在持續
    數據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11月,A股上市快遞企業平均單票價格下跌了兩成以上。我國快遞日均3億件成常態據了解,我國2020年第800億件快件是一箱來自湖北黃岡羅田的土特產,由順豐速運承運,將於12月22日上午送到位於湖南長沙的收件人手中。
  • 圓通、申通、百世同時宣布上調快遞價格
    相關報導:  拿什麼拯救你 快遞行業的毛利率  進入5月,義烏的快遞價格戰略有緩和,單票價格回彈至1元以上,疫情後復工以來,義烏剛剛經歷了一次快遞價格戰,一些黃牛開出了0.8元單票的價格。  一位義烏本地的快遞加盟商對經濟觀察報表示,目前其網點的單票均價已經恢復到1.5元,雖然與去年同期相比仍然是下降的,但總算進入了恢復區間。  2019年義烏也經歷過一次價格戰,甚至於此前主攻中高端市場的順豐也被裹挾其中。
  • 物流價格戰來了!
    3月份,物流行業市場競爭越發越激烈,「價格戰」正悄然打響。據羅戈網觀察,無論是從快遞(0-30KG)、小零擔(30-500KG)還是大零擔(500KG-3T)市場價格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其實早在3月初,安能瞄準800—3000kg公斤段全新上線的大票零擔產品就打出犀利價格:「運費1噸比專線便宜100元」。同時,針對網點實施「操作費,場地費、提貨費全免」的政策,鼓勵加盟商低價攬貨。
  • 別讓價格戰成為壓垮快遞業末端的「稻草」
    不過,在增量市場為局部行業生態帶來新變化的同時,2020年,各大快遞企業單票價格持續下滑,價格戰依舊如火如荼。近日,記者採訪調查六省鄉鎮基層網點生存現狀,走訪義烏、上海等地發現,在這場看似消費者享受低價福利的戰事中,關於誰是最大的犧牲者,仍值得探討。
  • ...單票價格下降18.4%!中通快遞以價換量能堅持多久?丨財報AlphaGo
    分公司來看,順豐控股(002352.SZ)、韻達股份(002120.SZ)、圓通速遞(600233.SH)、申通快遞(002468.SZ)10月實現快遞業務量依次為6.89億票、14.17億票、13.18億票、8.89億票,同比增速依次為57.31%、63.82%、53.06%和26.68%。
  • 快遞價格戰:投訴快遞不上門,快遞員:就賺幾毛錢
    除了順豐走高端路線,EMS是國企犯不著之外,三通一達等快遞企業雖然都是桐廬一家人。但是這十幾年大家相處得並不友好。2005年,在面對淘寶招標的時候,圓通第一次在快遞行業打出了價格戰,一件小包裹的價格從18元降到了12元,成為淘寶物流的首選快遞企業。
  • ...通達系價格戰依舊激烈、快遞員罷工頻傳、順豐每單收入8倍碾壓...
    單票收入不同於快遞單價,它指的是快遞公司完成一單快遞業務可以獲得的收入,是月度經營數據中的核心指標之一。在各大快遞公司發布的10月經營數據中可以看出,通達系的單票收入均在2元左右,且都呈現出了較大的降幅;順豐速運的單票收入遠遠領先於全行業,且下降幅度最小。
  • 快遞行業上半年:需求恢復超預期,價格戰升級通達系業績承壓
    來源:新浪財經今年上半年,快遞行業受疫情衝擊後快速復甦。據統計,上半年,快遞行業完成件量338.8億件,同比增長22.1%;全國快遞均價11.29元,同比下降0.95元。2020年上半年,快遞行業CR5增量61.6億件,超過全行業總增量61.2億件,中小快遞公司進一步出清;全行業CR6達到83.5%,增加5.03個百分點,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全行業CR8達到84.1%,同比提升2.7個百分點。
  • 多家快遞公司出現無人派送,快遞員討薪難
    在通達系加盟制快遞網絡中,總部掌握定價權和管理權,一級代理網點掌握轄內網點的分包權和罰款權,以每單1~1.2元的價格向下分發派件。二級及以下加盟商依靠收發快遞的基礎業務,派件每單賺取0.1~0.3元的利潤,最末端的派送員賺取每單0.7~0.9元的派送費。業內日益慘烈的價格戰進一步擠壓了二級加盟商和快遞員的生存空間。
  • 價格戰激化背後,快遞會複製啤酒的老路嗎?
    究其原因,突如其來的電商增量,讓快遞行業出現了近幾年最激烈的價格戰。二季度,全國快遞均價下滑接近10%,下跌幅度創下近幾年來新高。從結果看,投資人更願意相信後者。今年以來,韻達的股價從最高點30.1元下跌到如今的18.36元,甚至跌破了疫情時的低點。這事挺有意思。要知道,電商滲透率提高帶來的業務量增長,是一個長期邏輯。
  • 極兔因「蹭網」被多家快遞巨頭封殺?快遞價格戰何時迎來終結?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極兔5月全網日均業務量突破100萬件,7月全網日單量已超500萬單,9月全網日單量已經突破800萬。今年「雙11」,極兔要衝擊的目標是日均訂單2500萬。同時,極兔「蹭網」也正是由於「年輕」,其在國內的網絡覆蓋能力較弱、且並不完整,但又希望在鄉鎮區域實現共配,才會將快遞轉寄至其它快遞公司基層網點。
  • 極兔速遞因價格戰遭快遞企業聯合封殺 韻達對此不予置評
    而申通快遞、圓通速遞、極兔速遞方面則並未正面回復相關問題。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向財聯社記者透露,極兔速遞進入中國市場後,以拼多多電商件為基本盤,快速佔領二三線城市市場,「通達系」對其進行封殺早已是心照不宣的事情。至於選擇在旺季封殺,是希望避免大規模「價格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