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藍色字 獲取入戶深圳最全辦理指南
江湖流傳
食得一口河豚肉
從此不聞天下魚
每年的2-5月份
河豚們喜歡集體從海上洄遊到江河裡產卵
這個「嘗鮮」的大好時機
吃貨們又怎麼會放過呢?
河豚一旦落到人類手裡
可謂是「刀山火海」都得去
而日本人
對河豚更是迷之偏愛
他們號稱
從「秋天的彼岸吃到春天的彼岸」
吃河豚的方式也花樣百出
白子料理
(雄性河豚的精巢)
而對於養生的「老廣」吃貨們來說
又怎麼會放過這口鮮美的魚湯
河豚肉到底有多鮮美
咱也不知道 咱也不敢試
但不得不說
「食得一口河豚肉,從此不聞天下魚」
這個說法絕對是有科學依據的
畢竟萬一被「毒倒」了
那可真的是你想聞啥魚都沒機會了
別看這貨長得呆萌
人家可不是好欺負的主
這不 今年春節之前
廣東就有一家人連年都過不好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緊急發布提醒:
近日,我省個別地區發生家庭食用河豚魚、海母引發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件。
廣大消費者切記不購買、不自行捕撈和食用野生河豚魚。
河豚身上有一種河豚毒素,毒性比氰化鈉強1000倍,0.5毫克就足以致人死亡。
這是一種神經毒素,會迅速麻痺人類的神經系統,麻到你根本控制不了你寄幾,所以如果你「冒死」吃河豚,又不幸中招,你可能就會全身麻痺、癱瘓、頭暈頭痛、噁心嘔吐、血壓下降、呼吸困難等,嚴重者甚至會呼吸衰竭而死亡。
中毒過程急速而劇烈,潛伏期只有10分鐘至3小時,發病後4-6小時內就可能死亡,最快1.5小時就能把你給「收拾」了。
而且,目前臨床上根本沒有特效的解毒藥,醫生能做的,往往只是催吐、洗胃、大量補液、導尿等,幫你儘快排出毒素。
河豚身上有了這自帶的「生化武器」,可謂是劍拔弩張,每年都能和一批吃河豚的人「同歸於盡」。
2-5月 毒性最強 防不勝防
「老手」照樣「領盒飯」!
每年2-5月份是河豚的卵巢發育期,這時毒性往往最強。
所以春夏季河豚最肥美時,也是河豚「作妖」的高峰期。
南方沿海、沿江的人,中招尤其多,深圳也時有發生。隨便一搜,就是這種新聞——
很多人可能會說——
「懂行」的「老手」,真的不會出事嗎?
來,看看這些所謂的「老手藝」,就連廚師也沒能倖免於難——
為啥「老司機」也會失手?
因為河豚不僅家族龐大,不同品種帶毒的部位都不同。
而且身上分布的毒素,更是讓人防不勝防,它的眼睛、腮、血液、肝臟、脾臟、腎臟、性腺,都有毒!
有些品種雖然魚肉裡沒有河豚毒素,但被宰殺後,內臟中的毒素有可能滲入肌肉。
更可怕的是,河豚身上這種非蛋白質神經毒素,特別耐高溫,要在100℃的環境中加熱長達4小時,才能被破壞。
常規的烹調方式(鹽醃、煎、炒、烹、炸、火烤等),都很難「消滅」毒素。
多年來,中國的政策一直是嚴禁食用河豚的。
不過,由於太多人「偷著吃」,到了2016 年,國家農業部和食藥監總局聯合發布了《關於有條件放開養殖紅鰭東方魨和養殖暗紋東方魨加工經營的通知》,給人工養殖的「紅鰭東方魨」和「暗紋東方魨」這兩個品種解了禁。
此次解禁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解禁,並不允許市場上售賣河豚活魚及整魚,只能是經過加工的河豚魚。
養殖河豚魚可食用部分為皮、肉可帶骨。精巢(魚白)、魚卵、眼、肝臟等部分仍不可售賣,加工部位的廢棄物需妥善處理。也就是說你買到的應該是這樣的(只有皮、肉可帶骨的冰鮮或冰凍包裝)——
也不是任何人想養就養,想賣就賣,想加工就加工,該通知對河豚養殖基地、加工企業、加工人員、安全加工技術等方面都作出了嚴格規定,河豚加工產品的包裝上還要附帶二維碼,出了事可以立即溯源追蹤。
除此之外,其他養殖的河豚活魚、野生河豚,都禁止加工經營!
總之大家切記:不購買、不自行捕撈和食用野生河豚,不購買、不食用未經國家審批的企業加工的河豚整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