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又有人吃河豚中毒!0.5毫克毒素就能致死,無解藥

2021-02-26 入戶深圳

 戳藍色字  獲取入戶深圳最全辦理指南

江湖流傳

食得一口河豚肉

從此不聞天下魚

 

每年的2-5月份

河豚們喜歡集體從海上洄遊到江河裡產卵

這個「嘗鮮」的大好時機

吃貨們又怎麼會放過呢?

 

河豚一旦落到人類手裡

可謂是「刀山火海」都得去

而日本人

對河豚更是迷之偏愛

他們號稱

從「秋天的彼岸吃到春天的彼岸」

吃河豚的方式也花樣百出

 

白子料理

(雄性河豚的精巢)

而對於養生的「老廣」吃貨們來說

又怎麼會放過這口鮮美的魚湯

河豚肉到底有多鮮美

咱也不知道 咱也不敢試

 

但不得不說

「食得一口河豚肉,從此不聞天下魚」

這個說法絕對是有科學依據的

 

畢竟萬一被「毒倒」了

那可真的是你想聞啥魚都沒機會了

別看這貨長得呆萌

人家可不是好欺負的主

 

這不 今年春節之前

廣東就有一家人連年都過不好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緊急發布提醒:

 

近日,我省個別地區發生家庭食用河豚魚、海母引發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件。

 

廣大消費者切記不購買、不自行捕撈和食用野生河豚魚。

河豚身上有一種河豚毒素,毒性比氰化鈉強1000倍,0.5毫克就足以致人死亡。

這是一種神經毒素,會迅速麻痺人類的神經系統,麻到你根本控制不了你寄幾,所以如果你「冒死」吃河豚,又不幸中招,你可能就會全身麻痺、癱瘓、頭暈頭痛、噁心嘔吐、血壓下降、呼吸困難等,嚴重者甚至會呼吸衰竭而死亡。

中毒過程急速而劇烈,潛伏期只有10分鐘至3小時,發病後4-6小時內就可能死亡,最快1.5小時就能把你給「收拾」了。

而且,目前臨床上根本沒有特效的解毒藥,醫生能做的,往往只是催吐、洗胃、大量補液、導尿等,幫你儘快排出毒素。

河豚身上有了這自帶的「生化武器」,可謂是劍拔弩張,每年都能和一批吃河豚的人「同歸於盡」。

2-5月 毒性最強 防不勝防

「老手」照樣「領盒飯」!

每年2-5月份是河豚的卵巢發育期,這時毒性往往最強。

所以春夏季河豚最肥美時,也是河豚「作妖」的高峰期。

南方沿海、沿江的人,中招尤其多,深圳也時有發生。隨便一搜,就是這種新聞——

很多人可能會說——

「懂行」的「老手」,真的不會出事嗎?

來,看看這些所謂的「老手藝」,就連廚師也沒能倖免於難——

為啥「老司機」也會失手?

因為河豚不僅家族龐大,不同品種帶毒的部位都不同。

而且身上分布的毒素,更是讓人防不勝防,它的眼睛、腮、血液、肝臟、脾臟、腎臟、性腺,都有毒!

有些品種雖然魚肉裡沒有河豚毒素,但被宰殺後,內臟中的毒素有可能滲入肌肉。

更可怕的是,河豚身上這種非蛋白質神經毒素,特別耐高溫,要在100℃的環境中加熱長達4小時,才能被破壞。

常規的烹調方式(鹽醃、煎、炒、烹、炸、火烤等),都很難「消滅」毒素。

多年來,中國的政策一直是嚴禁食用河豚的。

不過,由於太多人「偷著吃」,到了2016 年,國家農業部和食藥監總局聯合發布了《關於有條件放開養殖紅鰭東方魨和養殖暗紋東方魨加工經營的通知》,給人工養殖的「紅鰭東方魨」和「暗紋東方魨」這兩個品種解了禁。

此次解禁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解禁,並不允許市場上售賣河豚活魚及整魚,只能是經過加工的河豚魚。

養殖河豚魚可食用部分為皮、肉可帶骨。精巢(魚白)、魚卵、眼、肝臟等部分仍不可售賣,加工部位的廢棄物需妥善處理。也就是說你買到的應該是這樣的(只有皮、肉可帶骨的冰鮮或冰凍包裝)——

也不是任何人想養就養,想賣就賣,想加工就加工,該通知對河豚養殖基地、加工企業、加工人員、安全加工技術等方面都作出了嚴格規定,河豚加工產品的包裝上還要附帶二維碼,出了事可以立即溯源追蹤。

除此之外,其他養殖的河豚活魚、野生河豚,都禁止加工經營!

總之大家切記:不購買、不自行捕撈和食用野生河豚,不購買、不食用未經國家審批的企業加工的河豚整魚。

相關焦點

  • 泉州餐飲單位嚴禁製售河豚 微量毒素就能致死
    製售河豚將予以嚴處「國家明確規定,餐飲單位嚴禁加工製作鮮河豚,市民若發現餐飲店製作和銷售河豚的情況,可根據餐飲店公布的電話向衛生部門舉報。」微量河豚毒素就能致死很多人都知道河豚有劇毒,但到底有多毒?市海洋與漁業局漁業科工作人員介紹,河豚有上百個品種,幾乎所有種類的河豚都含有河豚毒素。河豚毒素是一種神經毒素,毒性大約為氰化物的1200倍,人食入豚毒0.5毫克—3毫克就能致死。
  • 千萬別吃!男子吃這魚中毒直接送ICU,醫生:無解藥!曾有人喪命
    一男子吃完河豚中毒入院時自主呼吸基本停止河豚的鮮美大家都聽說過,但不是每個人都敢吃。如果河豚一旦處理不當,吃了後可能會中毒身亡。但每年到河豚上市季節,吃河豚中毒事件總有發生。來自惠州市惠東縣的範先生是一位餐館老闆,4月下旬,朋友送了他一條河豚。範先生自行加工後食用,覺得比較腥,僅吃了一點就放下了。
  • 吃河豚會中毒?只吃0.5毫克的河豚酸,就會命喪黃泉
    河豚的肉雖鮮美,但是它在四五月間產卵時,卵巢與肝臟皆含劇毒(這是它防止敵人攻擊,以便順利孵育後代的手段),這種 毒名叫「河豚酸」 ,無色、無臭、無味,約為氰酸鉀毒的十三倍;一個體重五十公斤的人,只要吃了0.5毫克的河豚酸,就會立刻命喪黃泉;而一隻虎豚的毒量,足以使三十個人昏睡,河豚酸不但毒性劇烈,久煮也不會分解,更不會被酸性調味品所調和
  • 一家5口吃2斤河豚中毒 河豚中毒最快30分鐘死亡
    寧德網消息(記者 吳寧寧 通訊員 施建曦)雖然河豚有毒幾乎人盡皆知,但其美味總誘得不少食客「鋌而走險」。近日,福安一家5口人自詡以前「沒有宰殺直接煮食小河豚都沒事」,於是一起吃了2斤多約3釐米長的小河豚,結果發生中毒,其中4人被送進醫院搶救。
  • 河豚魚乾也會中毒 還能放心吃河豚嗎?
    而且,河豚中毒事件自古有之,早在戰國時代的《山海經》中,就有河豚可致人死命的記載。  引起河豚中毒有河豚素、河豚酸、河豚卵巢毒素和肝臟毒素。河豚毒素主要是阻滯神經和肌肉的傳導,最後發生血管運動神經中樞或橫隔肌及呼吸中樞麻痺,引起呼吸停止,迅速死亡,尚無特效解毒劑。
  • 拼死吃河豚險喪命 告訴你河豚的哪些部位有毒
    拼死吃河豚險喪命,洗胃8次才脫險,這是怎麼回事?想必大家都知道河豚味道鮮美,而且具有毒性,我們在食用時肯定會清洗乾淨以防中毒,但是沒想到有家海鮮館在用海豚做菜時竟然處理不當,將帶毒的海豚端給顧客食用,導致有位顧客食用後中毒,險些喪命,十分嚴重。要知道河豚的肝脾腎也就是內臟大部分是有毒的,河豚的卵和卵巢最毒,河豚的皮膚和眼睛也有毒,所以吃的時候一定要慎重哦!
  • 街邊有人販賣這種魚,中毒後沒有解藥,千萬別買!
    3日上午,有市民向YMG全媒體記者反映:有人在芝罘區原紅利市場東側小區街頭,公開販賣新鮮河豚魚。市民擔心如果有購買者食用不當,會引發中毒事件。市民反映:河豚魚擺在街頭賣,擔心引發中毒事件根據市民反映,記者來到賣魚現場,這個攤位是街邊臨時攤位,擺放著各色魚等。
  • 寧波吃貨拼死嘗鮮釀慘劇 食用河豚魚後中毒身亡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蘇東坡這首膾炙人口的詩,讓河豚的美味流傳至今。俗話說「三月河豚九月蟹」,河豚魚雖含有劇毒,卻因為肉質鮮美,一直被 「吃貨」們視為舌尖上的驚險美味。而每年因為吃河豚魚而中毒身亡的事例也不在少數。近日,寧波寧海縣法院便受理了,這樣一起因貪鮮而釀成的悲劇。
  • 拼死吃河豚,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河豚,食客老饕謂之「天下第一鮮」,肉質細膩且無腥味,在歷史上留下許多佳話。北宋美食家蘇軾曾言「食河豚而百無味」,據宋人孫奕的《示兒篇》記載,蘇東坡在常州時,友人擅烹河豚,要請他嘗鮮。梅堯臣也曾留下五言詩描寫河豚致命的美味。「河豚當是時,貴不數魚蝦……皆言美無度,誰謂死如麻!」「拼死吃河豚」的說法流傳已久,河豚毒素絕非浪得虛名,發病快,無解藥,致死率極高。肝臟與卵巢部分最為美味,卻也是毒性最烈處。古人貪享河豚,生死由命,而今若食河豚致死,必涉刑案。觀諸多案例常依兩罪斷案:過失致人死亡(重傷)或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
  • 臺灣6人誤食盤古蟾蜍5死1中毒 這種「老毒物」殺傷力不遜毒蛇
    但近日據臺灣媒體報導,在臺灣花蓮縣豐濱鄉,有人不但招惹了它,還鬥膽吃了它的肉,結果釀成了1死5中毒的慘劇。經當地衛生主管部門採樣鑑定,確認6人是因誤食盤古蟾蜍中毒。盤古蟾蜍是什麼樣的物種?蟾蜍的毒性成分主要在哪些部位、成毒機制是什麼?帶著一系列疑問,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以下簡稱昆明動物研究所)生物毒素與人類疾病學科組的科學家。
  • 慎吃河豚魚!
    然而,河豚雖外形可愛,但是極具傷害性。河豚毒素進入人體,十幾秒就可以麻痺神經,十幾分鐘就能要人的命,中國古代早有「拼死吃河豚」的說法。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河豚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徐權介紹稱,河豚美味,但毒性很大。一克毒素能使500人死亡,味道最鮮美的時候,也是它毒素最高的時候。
  • 它有毒,沒解藥!為什麼還有人要偷著吃?
    河豚的鮮美大家都聽說過,但不是每個人都敢吃。如果河豚一旦處理不當,吃了後可能會中毒身亡。來自惠州市惠東縣的範先生是一位餐館老闆,4月下旬,朋友送了他一條河豚。好在,最後醫生把範先生從「鬼門關」奪了回來但其實並不是每次都能如此幸運2016年5月21日,深圳寶安西鄉街道就發生了一起食用河豚中毒事件,雖然事發後當事人被緊急就醫,但仍然不治身亡。
  • 河豚有劇毒,為什麼日本人還非要吃?
    說到河豚,大家都會想到中毒,河豚毒素是一種神經毒素,沒有任何特效藥可以治療,大劑量的服用會直接導致死亡,那為什麼日本人還喜歡吃河豚呢?他們難道不會中毒嗎?在中國古代就有拼死吃河豚的說法,而在日本吃河豚而死,早就不是什麼新聞了。
  • 這種織紋螺和河豚一樣毒你知道嗎?
    惹的饞嘴😋😋😋😋😋的人們常說的一句話,「拼死吃河豚」!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河豚毒素是強烈的神經毒素,很低濃度的河豚毒素就能選擇性地抑制鈉離子通過神經細胞膜。河豚最毒的部分是卵巢、肝臟,其次是腎臟、血液、眼、鰓和皮膚。
  • 日本必備菜河豚你吃過嗎?你知道怎麼吃才不會中毒嗎?
    另有「氣泡魚」、「吹肚魚」、「河豚魚」」、「氣鼓魚」(江蘇、浙江)、「乖魚,雞泡」(廣東)、「雞抱」(廣東)、「龜魚」(廣西)、「街魚」(用閩南話讀)(福建)、「蠟頭」(河北)、「艇鮁魚」等稱呼。古時稱「肺魚」。當然現在我們聽到的傳聞中的河豚都是日本出來的。不過我們某些地區也是有的。
  • 0.0005克就能致死
    那麼,河豚中毒到底是怎麼回事?又該如何安全吃河豚?今天就帶大家好好了解一下。河豚肉的鮮美味道從何而來?河豚,也叫河魨、氣泡魚,有暗紋東方魨、紅鰭東方魨以及菊黃東方魨等品種。河豚肉吃起來非常鮮美,其主要原因就是「河豚中所含的優質蛋白質」。
  • 吃河豚中毒多在「私廚」:不少人憑老經驗處理河豚
    江門一工廠員工吃河豚中毒致死引多方關注 不少人憑「老經驗」私自處理河豚食用  夏秋季節正是河豚肥美的時候!雖然河豚有毒幾乎是人盡皆知,但其鮮美的味道總誘得不少食客「鋌而走險」。在江門等一些河湧較多的地方,食客因吃河豚而中毒的事件時有發生。
  • 這種魚毒性極強,0.0005克就能致死!千萬別亂吃
    生活中河豚中毒事件時有發生甚至有人因此喪命那麼河豚中毒到底是怎麼回事?又該如何安全吃河豚?今天就帶大家好好了解一下河豚肉的鮮美味道從何而來?在此,提醒大家:「河豚真的有毒,不能亂吃」。食河豚中毒事件,其元兇就是河豚中含有的「河豚毒素」,主要包括河豚素、河豚酸、河豚卵巢毒素以及河豚肝臟毒素,其中「河豚卵巢毒素」毒性最強,攝入0.5毫克即會致人死亡(比氰化鈉的毒性強1000倍)。
  • 食用河豚中毒過深死亡 河豚中毒如何急救
    大家都知道河豚有劇毒,要是河豚處理得好,食用沒事,但萬一處理不好,很有可能會中毒,甚至死亡。每年因為河豚中毒的事例並不少,如果食用河豚中毒,如何緊急施救呢?  食用河豚中毒過深死亡  根據西鄉街道辦通報,當事人馮某於5月22日晚6時,從集貿市場魚檔購買河豚後至某食府進行加工處理。